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甘肃贝母生防菌分离及其对腐烂病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涛
赵疆
+3 位作者
方彦昊
王治业
李鑫
杨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从甘肃贝母中分离生防菌,并进行腐烂病防治研究,为甘肃贝母及其他作物腐烂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内生菌,无氮培养基培养定性检测微生物固氮活性,平板拮抗试验检测抗病性,LC-MS检测蒂莫内马赛菌Massili...
目的:从甘肃贝母中分离生防菌,并进行腐烂病防治研究,为甘肃贝母及其他作物腐烂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内生菌,无氮培养基培养定性检测微生物固氮活性,平板拮抗试验检测抗病性,LC-MS检测蒂莫内马赛菌Massilia timonae激素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酶活,盆栽试验检测不同微生物对贝母腐烂病防治的影响。结果: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根寡养单胞菌Rhizophobic oligomonas、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及互生细菌蒂莫内马赛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具有固氮和拮抗镰刀菌的作用,蒂莫内马赛菌单位浊度菌液生长素类物质含量为8.89 ng/mL,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含量为0.55 ng/mL,赤霉素类物质含量为13.51 ng/mL,显著促进粉红螺旋聚孢霉菌球的生长;蒂莫内马赛菌单位浊度菌液具有很高的几丁质酶、木质素酶、纤维素酶活性,其活性分别达到了0.28 mg/mg·h prot、7.33 U/mg prot和27.41μg/mg·min prot,增强了粉红螺旋聚孢霉在植物中的定殖能力。结论:蒂莫内马赛菌与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混合物对甘肃贝母腐烂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92.64%,效果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贝母
腐烂病
粉红螺旋聚孢霉
蒂莫内马赛菌
原文传递
一株强分泌刀孢蜡蚧菌的分离及对甘肃贝母腐烂病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涛
赵疆
+4 位作者
杨晖
李鑫
方彦昊
朱瑞清
王治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24-2630,共7页
目的: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内生真菌,为甘肃贝母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和ITS测序进行了川贝母及其基原种的鉴定;通过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功能分析、分泌物代谢组检测、抗病性试验等...
目的: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内生真菌,为甘肃贝母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和ITS测序进行了川贝母及其基原种的鉴定;通过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功能分析、分泌物代谢组检测、抗病性试验等手段研究其对甘肃贝母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分泌能力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其具有固氮和拮抗镰刀菌属的作用。结论:此刀孢蜡蚧菌能够有效的防治甘肃贝母腐烂病的发生,效果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贝母
腐烂病
刀孢蜡蚧菌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原文传递
甘草根际节杆菌Arthrobacter sp.GCG3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促生特性
3
作者
张军
郭琪
+5 位作者
杨晖
李鑫
裴沛瑶
李治广
赵疆
王沛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7-255,共9页
为挖掘甘草根际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利用平板对峙法从甘草根际筛选出1株对甘草根腐病病原菌及常见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均在50%以上的高活性拮抗菌株GCG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
为挖掘甘草根际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利用平板对峙法从甘草根际筛选出1株对甘草根腐病病原菌及常见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均在50%以上的高活性拮抗菌株GCG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GCG3菌株的不同浓度发酵菌液对供试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菌液浓度为1%以上时,抑制率均能达到70%以上;而无细胞滤液只在浓度为20%时对病原菌灰霉菌、核盘菌、茄链格孢、大斑凸脐蠕孢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9.49%~76.92%。菌体、发酵菌液和无细胞滤液的抑制活性强度整体表现为发酵菌液>菌体>无细胞滤液。发酵24 h的菌液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该菌株能够耐受较高盐碱,具有固氮、分泌生长激素IAA的性能,且胞外多糖产量可达1017.06 mg/L。盆栽与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对玉米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综上,节杆菌GCG3兼具广谱抑菌活性和促生性能,在生物防治、促生及盐碱地改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根际
节杆菌
抑菌活性
促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贝母生防菌分离及其对腐烂病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涛
赵疆
方彦昊
王治业
李鑫
杨晖
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特色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创新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2018JK-17,2019JK-04)
甘肃省科学院创新团队计划(2019CX004-01)
文摘
目的:从甘肃贝母中分离生防菌,并进行腐烂病防治研究,为甘肃贝母及其他作物腐烂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常规方法分离鉴定内生菌,无氮培养基培养定性检测微生物固氮活性,平板拮抗试验检测抗病性,LC-MS检测蒂莫内马赛菌Massilia timonae激素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酶活,盆栽试验检测不同微生物对贝母腐烂病防治的影响。结果: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得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嗜根寡养单胞菌Rhizophobic oligomonas、粉红螺旋聚孢霉Clonostachys rosea及互生细菌蒂莫内马赛菌;粉红螺旋聚孢霉具有固氮和拮抗镰刀菌的作用,蒂莫内马赛菌单位浊度菌液生长素类物质含量为8.89 ng/mL,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含量为0.55 ng/mL,赤霉素类物质含量为13.51 ng/mL,显著促进粉红螺旋聚孢霉菌球的生长;蒂莫内马赛菌单位浊度菌液具有很高的几丁质酶、木质素酶、纤维素酶活性,其活性分别达到了0.28 mg/mg·h prot、7.33 U/mg prot和27.41μg/mg·min prot,增强了粉红螺旋聚孢霉在植物中的定殖能力。结论:蒂莫内马赛菌与粉红螺旋聚孢霉的混合物对甘肃贝母腐烂病的相对防治效果达到92.64%,效果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
关键词
甘肃贝母
腐烂病
粉红螺旋聚孢霉
蒂莫内马赛菌
Keywords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Rot disease
Clonostachys rosea
Massilia timonae
分类号
S435.67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76.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原文传递
题名
一株强分泌刀孢蜡蚧菌的分离及对甘肃贝母腐烂病防治的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涛
赵疆
杨晖
李鑫
方彦昊
朱瑞清
王治业
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特色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创新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24-2630,共7页
基金
甘肃省科学院应用研究与开发项目(2018JK⁃17,2019JK⁃04)
甘肃省科学院创新团队计划(2019CX004⁃01)。
文摘
目的: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内生真菌,为甘肃贝母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方法和ITS测序进行了川贝母及其基原种的鉴定;通过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功能分析、分泌物代谢组检测、抗病性试验等手段研究其对甘肃贝母腐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从甘肃贝母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强分泌能力的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其具有固氮和拮抗镰刀菌属的作用。结论:此刀孢蜡蚧菌能够有效的防治甘肃贝母腐烂病的发生,效果优于解淀粉芽孢杆菌。
关键词
甘肃贝母
腐烂病
刀孢蜡蚧菌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Keywords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Rotten disease
Lecanicillium psalliotae
LC⁃MS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甘草根际节杆菌Arthrobacter sp.GCG3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促生特性
3
作者
张军
郭琪
杨晖
李鑫
裴沛瑶
李治广
赵疆
王沛雅
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肃省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特色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创新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7-255,共9页
基金
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编号:2022-RC-75)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1YF5FA151)。
文摘
为挖掘甘草根际兼具促生防病功能的植物根际促生菌,利用平板对峙法从甘草根际筛选出1株对甘草根腐病病原菌及常见植物病原菌抑制率均在50%以上的高活性拮抗菌株GCG3。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节杆菌属(Arthrobacter)。GCG3菌株的不同浓度发酵菌液对供试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菌液浓度为1%以上时,抑制率均能达到70%以上;而无细胞滤液只在浓度为20%时对病原菌灰霉菌、核盘菌、茄链格孢、大斑凸脐蠕孢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69.49%~76.92%。菌体、发酵菌液和无细胞滤液的抑制活性强度整体表现为发酵菌液>菌体>无细胞滤液。发酵24 h的菌液对供试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该菌株能够耐受较高盐碱,具有固氮、分泌生长激素IAA的性能,且胞外多糖产量可达1017.06 mg/L。盆栽与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该菌株对玉米生长具有显著的促生效果。综上,节杆菌GCG3兼具广谱抑菌活性和促生性能,在生物防治、促生及盐碱地改良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甘草
根际
节杆菌
抑菌活性
促生
分类号
S182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甘肃贝母生防菌分离及其对腐烂病防治的研究
杨涛
赵疆
方彦昊
王治业
李鑫
杨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
5
原文传递
2
一株强分泌刀孢蜡蚧菌的分离及对甘肃贝母腐烂病防治的研究
杨涛
赵疆
杨晖
李鑫
方彦昊
朱瑞清
王治业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原文传递
3
甘草根际节杆菌Arthrobacter sp.GCG3的分离鉴定及抑菌促生特性
张军
郭琪
杨晖
李鑫
裴沛瑶
李治广
赵疆
王沛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