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晓春 陈光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3,108,共5页
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包含道岔控制模式的选择、轨旁联锁控制器的开发设计、轨旁联锁控制器设置方案及道岔区域电车定位方式的比较和选取。车载进路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轨旁联锁控制器采用全电... 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研究,包含道岔控制模式的选择、轨旁联锁控制器的开发设计、轨旁联锁控制器设置方案及道岔区域电车定位方式的比较和选取。车载进路模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司机的劳动强度。轨旁联锁控制器采用全电子化执行单元代替了有接点的继电器。联锁控制器区域化设计将集中和分散控制的优势集为一体,结构简单且投资小。组合电子标签定位克服了其它单一定位手段的缺陷。该设计方案使得现代有轨电车正线道岔控制系统的结构简单,性能安全可靠,且投资小,适合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道岔控制 联锁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参数优化的JTC补偿电容容值估计与故障识别
2
作者 王世林 王钟锐 +2 位作者 陈光武 周鑫 李鹏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920,共12页
为满足“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安全发展要求,针对无绝缘轨道电路中补偿电容故障识别困难、工作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基于电磁场理论与传输线理论,建立了模拟轨道检测车技术的联合仿真模型,对补偿电容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进... 为满足“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安全发展要求,针对无绝缘轨道电路中补偿电容故障识别困难、工作状态难以监测的问题,基于电磁场理论与传输线理论,建立了模拟轨道检测车技术的联合仿真模型,对补偿电容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进行故障识别与定位。首先,提出一种“相关性中心频率比”的适应度函数,以解决变分模态分解需要预先设置模态个数与惩罚因子的问题;其次,改进蜣螂优化算法,并利用改进后的算法对变分模态分解的参数进行寻优;最后,利用优化参数对仿真数据进行变分模态分解,以能量为特征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每个补偿电容的作用区域的能量特征来表征相应补偿电容的工作状态,得到区段中每个补偿电容的特征与容值大小的关系曲线,拟合后得到补偿电容容值估计公式,并利用轨道电路真实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较未改进的算法及其他主流优化算法,具备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寻优结果,补偿电容容值估计值与实际数据的绝对误差仅为2.7μF,故障电容识别准确率达96.6%。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检测车这一技术环境下,可以为现场补偿电容故障识别与容值估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电容 容值估计 变分模态分解 有限元模型 改进的蜣螂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组件安全属性的列控中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付淳川 王小敏 +2 位作者 张文芳 石建强 陈光武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7-84,共8页
为评估列控中心TCC的信息安全风险,构建列控中心系统的组件安全属性,结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组件安全属性模型CMOSA的列控中心风险评估方法。以组件的方式对列控中心系统进行划分,通过研究列控中心与其他子系统之间... 为评估列控中心TCC的信息安全风险,构建列控中心系统的组件安全属性,结合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组件安全属性模型CMOSA的列控中心风险评估方法。以组件的方式对列控中心系统进行划分,通过研究列控中心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抽象出各组件的安全属性;结合AHP确定列控中心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以组件安全属性对风险评估指标的影响识别组件的风险值,利用改进VIKOR算法评价系统的风险值,为列控中心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一种定量分析手段。结果表明,在列控中心系统中,外接集中监测系统的辅助维护单元模块、驱动与采集单元模块的风险值最大,作为风险管理者,应采取具体的防护措施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中心 信息安全 风险评估 CMOSA VIKOR算法
下载PDF
基于MCKF容错算法的列车多源信息融合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射德 陈光武 +1 位作者 王迪 徐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83,共10页
将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列车车载自主定位,利用有效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能提高列车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了提高车载自主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利用Huber M估计重建观测信息,利用CKF观测更新算法来过滤非线性观测方程的MCKF数... 将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应用于列车车载自主定位,利用有效的多源数据融合算法,能提高列车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为了提高车载自主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提出利用Huber M估计重建观测信息,利用CKF观测更新算法来过滤非线性观测方程的MCKF数据融合算法。为抑制复杂的运行环境所造成的多源噪声对列车定位数据的影响,提出基于小波-奇异值分解的故障检测算法,用以提高定位系统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复杂的情况下,列车定位系统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MCKF 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下载PDF
一种组合趋近律准滑模控制的列车停车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东 牛宏侠 +2 位作者 王刚 宁正 张肇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9-496,共8页
针对城轨列车运行过程外界未知干扰及运行周期中参数变动造成停车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基于组合趋近律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停车控制。组合趋近律滑模控制是结合常规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2种趋近方式的优点,无需外加辅... 针对城轨列车运行过程外界未知干扰及运行周期中参数变动造成停车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和基于组合趋近律的控制算法,来实现停车控制。组合趋近律滑模控制是结合常规指数趋近律和变速趋近律2种趋近方式的优点,无需外加辅助控制器来消除抖振,结构简单。通过跟踪理想运动目标曲线,完成停车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合趋近律准滑模控制器在实现精确停车的同时,系统响应快,对外界干扰和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动驾驶 精确停车 离散时间系统 趋近律 准滑模控制
下载PDF
基于SM-LADRC的高速列车自动驾驶速度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乐观 牛宏侠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1,共8页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中应用传统自抗扰控制跟踪运行速度时可调参数多且整定困难、跟踪精度较低、抗干扰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速度控制设计方案.首先,以单质点列车模... 针对高速列车自动驾驶中应用传统自抗扰控制跟踪运行速度时可调参数多且整定困难、跟踪精度较低、抗干扰性较弱的问题,提出基于线性自抗扰(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的速度控制设计方案.首先,以单质点列车模型为基础,依据LADRC设计实时估计系统未建模动态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其次,采用改进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Sliding Mode Control,SMC)优化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削弱抖振;最后,设计滑模线性自抗扰(Sliding Mode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SM-LADRC)控制器,对速度指令进行追踪,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SM-LADRC控制器具有可调参数少且易整定、跟踪精度高、抗扰动性强、响应速度快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线性自抗扰 滑模控制 速度跟踪
下载PDF
虚拟同步发电机下垂特性与控制模型阻尼系数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邢东峰 田铭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1-78,共8页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热潮,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发展迅速,它通过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通常其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有关,但不同模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关系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常见的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 随着新能源应用的热潮,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发展迅速,它通过电力电子控制技术模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通常其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有关,但不同模型的虚拟同步发电机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关系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常见的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频率-功率的小信号模型;然后,推导它们的下垂特性与阻尼系数的关系式;最后,搭建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的仿真模型,并通过单机并网运行以及双机并联运行两种不同的运行场景对虚拟同步发电机的下垂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三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的下垂特性关系式,表明了虚拟同步发电机阻尼系数和下垂系数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系统功率分配和系统频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惯性系数 阻尼系数 下垂系数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列车速度跟踪控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娟 魏宗寿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4-78,共5页
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非线性和运行环境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采用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建立高速列车运行过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列车速度进行跟... 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非线性和运行环境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模型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采用数据驱动建模方法建立高速列车运行过程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利用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对列车速度进行跟踪.将神经网络所建模型作为广义预测控制的预测模型,进而推导出RBF广义预测控制律的灵敏度公式.将该方法与PID、固定模型广义预测控制方法(Fixed Structure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FGPC)进行仿真对比,该方法体现出较高的精确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径向基神经网络 广义预测控制 跟踪控制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高速列车速度跟踪改进自抗扰控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安柯欣 陈光武 石建强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6-94,共9页
针对列车速度跟踪问题和自抗扰控制器(Non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NLADRC)参数整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自抗扰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算法.首先,采用结构简化的Levant跟踪微分器,提高对输入信号的跟踪.其次... 针对列车速度跟踪问题和自抗扰控制器(Non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er,NLADRC)参数整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自抗扰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算法.首先,采用结构简化的Levant跟踪微分器,提高对输入信号的跟踪.其次,设计基于ifaln函数改进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二阶NLADRC,解决误差大时系统增益大的问题.再次,考虑列车追踪要达到高精度的需求,控制器应该有良好的稳、动态性能,提出综合型目标函数指标.最后,根据列车运行系统特点设计长时连续动作强化学习器(Long Time Continuous Acti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utomata,LTCARLA),在保持控制器非线性优势的情况下进行参数整定.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外加干扰作用下,跟踪误差仍能保持在±0.06 km/h间,抗扰性强,学习出的这组参数值能使控制器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速度跟踪 自抗扰控制 强化学习 参数整定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中典型交路模式及其通过能力的分析
10
作者 王诗豪 王才善 《电子世界》 2016年第13期8-9,共2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中,城市轨道交通的交路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交路的行车方式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也对城轨交通系统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多种典型交路形式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小交路嵌套形式下...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中,城市轨道交通的交路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多种交路的行车方式在满足乘客需求的同时,也对城轨交通系统的通过能力和车底运用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多种典型交路形式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小交路嵌套形式下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其通过能力和车底数量,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交路形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开行交路 通过能力 车底运用
下载PDF
基于改进HMM的车辆轨迹匹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祎 陈光武 《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针对传统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车辆轨迹匹配算法在复杂特殊路段无法兼备准确率与时间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HMM建模的车辆轨迹匹配方法。在候选路段的确定上通过生成网格索引提高整体检索效率,改进的HMM模型在发射概率的计算... 针对传统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车辆轨迹匹配算法在复杂特殊路段无法兼备准确率与时间效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HMM建模的车辆轨迹匹配方法。在候选路段的确定上通过生成网格索引提高整体检索效率,改进的HMM模型在发射概率的计算上综合航向角因素,考虑车辆速度对航向角造成的偏差影响,并设置经验因子进行调节。同时,考虑前后观测值误差过大及曲线路段等影响因素,采用单位采样间隔内的车辆实际行驶距离代替观测距离值,以保证传递概率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匹配准确率约94.0%,相较于传统HMM轨迹匹配方法提高了2.8%,在提高时间效率及复杂路段的匹配准确度上也具有一定优势,单点匹配时间减少约0.9 ms,适用于交叉路口、立交桥、平行路段等复杂路况下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轨迹 地图匹配 隐马尔可夫模型(HMM) 路网
下载PDF
改进秃鹰搜索和K均值混合迭代的点云简化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宏侠 李富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83,共12页
针对激光雷达的固有特性和复杂环境易造成点云噪声和冗余点云,以及传统点云简化算法忽略了点云固有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和K均值聚类(KMC)混合迭代的点云简化算法(IBESSA)。首先,通过秃鹰搜索(BES)算法迭代阶段的竞争... 针对激光雷达的固有特性和复杂环境易造成点云噪声和冗余点云,以及传统点云简化算法忽略了点云固有特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秃鹰搜索和K均值聚类(KMC)混合迭代的点云简化算法(IBESSA)。首先,通过秃鹰搜索(BES)算法迭代阶段的竞争融合(CFBES),提高其收敛速度和优化精度;其次,通过CFBES和KMC算法的混合迭代,实现了点云数据的聚类;然后,在k近邻(k-NN)实现点云簇密度估计的基础上,结合香农熵实现点云信息量化;最后,删除信息量化值小于阈值的聚类簇,完成点云数据简化。使用UCI国际标准数据集和斯坦福点云数据集分别对CFBES-KMC算法的聚类效果及点云的简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改进飞蛾扑火的K均值交叉迭代、K-means++、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相比,CFBES-KMC算法的聚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02%、12.31%、14.72%;在斯坦福点云数据集上,IBESSA算法在有效滤除冗余点云的基础上保留了原本点云的细节和形状特征,不失为一种高效的点云简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鹰搜索算法 竞争融合 K均值聚类混合迭代 香农熵 点云简化
下载PDF
基于时频增强残差网络的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
13
作者 陈光武 陈俊 +1 位作者 石建强 李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141,共12页
针对现有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在复杂环境中受到高噪声干扰,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时频增强残差网络(Time-Frequency Enhanced Residual Network,T... 针对现有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方法在复杂环境中受到高噪声干扰,导致故障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和时频增强残差网络(Time-Frequency Enhanced Residual Network,TFEResNet)的智能故障诊断算法.采用CWT将原始感应电压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相结合,生成小波时频图,该图能够将补偿电容故障的特征信息映射到不同时间和尺度的局部位置,有效增强模型对故障特征的捕捉能力;将小波时频图输入到构建的TFEResNet模型中进行迁移学习训练,用于特征提取和故障分类,TFEResNet能够从时频图中提取复杂的时频特征,减少信号中多余和无用噪声的不良影响,提升诊断精度和模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噪声环境下,本文方法相较于其他方法在补偿电容故障诊断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其值达到99.28%,同时精确率、召回率和F1评分等指标也更优,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基于数据驱动的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电路 时频增强残差网络 迁移学习 补偿电容故障诊断 连续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轻量级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的TEDS图像盲去模糊研究
14
作者 王登飞 苏宏升 +2 位作者 陈光武 吕晓聪 赵小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797-3808,共12页
列车高速运行易导致列车表面部件出现机械损伤,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用于损伤检测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TEDS)需进行检测的部件形态多样、体积大小不一,且因列车运动、拍摄设备的震动等带来的拍摄图片不同程度的模糊,给工作人... 列车高速运行易导致列车表面部件出现机械损伤,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用于损伤检测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TEDS)需进行检测的部件形态多样、体积大小不一,且因列车运动、拍摄设备的震动等带来的拍摄图片不同程度的模糊,给工作人员对故障的分析和标注带来干扰,影响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故提出一种基于轻量级注意力生成对抗网络的TEDS图像盲去模糊算法。第1步,采用改进的带通道注意力和空间注意力机制的线性倒残差瓶颈模块构建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将其提取的5种尺度的特征送入特征金字塔网络(FPN)构建生成器,使生成器能有效地关注重点信息、综合底层和高层信息、从多尺度提取特征;第2步,采用谱归一化U_Net作为判别器网络,对局部信息产生更精确的梯度反馈,并在局部,全局双判别器的基础上加入逐像素判别,增强对图像纹理和细节上的对抗学习。研究表明,算法处理后TEDS图片较其他算法对不同尺度的目标均有更好的去模糊效果,图像有更高的清晰度;评价指标PSNR和SSIM达到28.6和91.2%,较其他算法分别提升了0.7和3.8个百分点;轻量级网络参数文件只有13.6 M,与其他算法相比,其速度取得几十倍的提升,在不使用GPU的情况下每分钟可对75张TEDS图片进行去模糊处理,达到TEDS系统的实时性需求。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TEDS系统的图片质量,提高损伤检测和标注的精准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更好地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 盲去模糊 注意力机制 生成对抗网络 MobileNet
下载PDF
基于聚焦线性注意力Retinexformer的TEDS图像实时暗光增强方法研究
15
作者 王登飞 苏宏升 +2 位作者 陈光武 陈登科 赵小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40-4850,共11页
列车高速运行下,表面部件易产生机械损伤,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用于损伤检测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TEDS)需进行检测的部件形态多样、体积大小不一,且因对列车底部、夜晚进行图像采集时的暗光环境导致图像大部分区域偏暗,对比度... 列车高速运行下,表面部件易产生机械损伤,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用于损伤检测的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TEDS)需进行检测的部件形态多样、体积大小不一,且因对列车底部、夜晚进行图像采集时的暗光环境导致图像大部分区域偏暗,对比度低,给工作人员对故障的分析和标注带来干扰,影响检测的实时性和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聚焦注意力的Retinexformer(RetinexFLAformer)网络对TEDS图像进行暗光增强。首先分析Retinexformer中进行自注意力计算的相似矩阵存在低秩的问题,采用线性聚焦注意力对网络进行改进,在保证计算复杂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相似矩阵的秩以增加网络的特征多样性;其次增加空间一致性损失、曝光控制损失和颜色恒定损失,来抑制由于曝光不均引起的局部区域对比度下降和颜色畸变;最后在以上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网络结构构建FastRetinexFLAformer,以达到更快的暗光图像处理速度。研究表明,改进后的RetinexFLAformer能有效提高TEDS图片的暗光增强效果,和其他算法对比,评价指标PSNR和SSIM分别提高0.55和0.023;FastRetinexFLAformer网络参数文件只有3.34 M,可达到当前主流方法相当的处理效果,且能有效提升暗光增强速度,达到TEDS系统的实时性需求。研究成果可有效提高TEDS系统的图片质量,提高损伤识别和标注的精准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更好地保障铁路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 暗光增强 Retinexformer 线性聚焦多头自注意力 空间一致性损失
下载PDF
基于Lab色彩空间的沙尘降质图像增强方法
16
作者 牛宏侠 张鸿铸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74-1284,共11页
针对沙尘天气导致的数字图像质量大幅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b色彩空间的沙尘降质图像增强方法。将沙尘图像增强分解为偏色校正与细节增强两个步骤处理。偏色校正部分包括去除色偏与亮度拉伸。首先对Lab与YUV色彩空间中的沙尘图像直方... 针对沙尘天气导致的数字图像质量大幅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b色彩空间的沙尘降质图像增强方法。将沙尘图像增强分解为偏色校正与细节增强两个步骤处理。偏色校正部分包括去除色偏与亮度拉伸。首先对Lab与YUV色彩空间中的沙尘图像直方图偏移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一种Lab空间偏色校正算法修正直方图偏移,并对初步去除偏色的图像进行亮度拉伸,提升图像对比度。在细节增强部分,引入一种基于饱和度估计透射率的去雾方法进一步增强图像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各对比算法,所提算法可以去除不同程度沙尘带来的色偏,且在面对中小型图像时具有最佳的时间性能表现。在量化指标方面,基于无参考感知的图像质量评估标准和基于熵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标准分别提升了3.2%和10.7%。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去除色偏,还原清晰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沙尘图像 Lab色彩空间 偏色校正 图像去雾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SSIF和Gamma变换的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
17
作者 梁杰琛 张鸿铸 +1 位作者 魏宗寿 李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针对夜间场景下低照度图像整体亮度不足、边缘难以辨识与色彩失真等问题,在HSV色彩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引导锐化-平滑图像滤波(Sharpening-Smoothing Image Fil⁃ter,SSIF)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利用HSV空间色彩亮度... 针对夜间场景下低照度图像整体亮度不足、边缘难以辨识与色彩失真等问题,在HSV色彩空间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自引导锐化-平滑图像滤波(Sharpening-Smoothing Image Fil⁃ter,SSIF)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首先,利用HSV空间色彩亮度分离的特性,对V分量使用多尺度自引导锐化-平滑图像滤波,准确估计光照分量进而求得精确的反射分量.其次,针对光照分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二维自适应伽马变换算法并通过大量对比选取最佳参数,对较暗区域亮度进行拉伸,同时抑制较亮区域的亮度,使整体图像光照更加均匀,图像亮度更符合人眼视觉.再次,针对反射分量存在部分边缘模糊与噪声的问题,提出多尺度钝化掩蔽算法,在抑制噪声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强图像细节信息,提升整体图像动态范围.最后,对S分量使用自适应饱和度增强算法,将增强后的S分量、V分量与保持不变的H分量合并转到RGB图像,并与带色彩恢复的多尺度视网膜增强算法(Multi-Scale Retinex with Color Restoration,MSRCR)中的色彩恢复因子结合得到最终增强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的基于精细自然场景统计的图像质量盲评价指标和平均梯度较其他对比算法分别提高了14.62%、32.10%,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图像亮度分布不均问题,而且能够提高图像轮廓细节的丰富程度和对比度,整体效果优于其他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与信息处理 HSV空间 锐化-平滑图像滤波 多尺度钝化掩蔽算法 二维自适应伽马变换 自适应饱和度增强
下载PDF
基于色彩均衡和多权重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昊宇 牛宏侠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2期436-446,共11页
针对水下图像色偏严重及对比度、饱和度和色彩丰富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彩均衡和多权重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利用暗通道先验(Dark Channel Prior,DCP)算法进行水下图像去模糊预处理,利用基于动态阈值的自动白平衡算法进行色... 针对水下图像色偏严重及对比度、饱和度和色彩丰富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色彩均衡和多权重融合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利用暗通道先验(Dark Channel Prior,DCP)算法进行水下图像去模糊预处理,利用基于动态阈值的自动白平衡算法进行色偏校正,将处理后的图像再进行多权重融合。融合处理过程主要建立在2个图像的权重计算,分别是基于伽马校正的对比度提升图像和基于直方图均衡化的边缘增强图像,分别计算2个图谱的显著性权重和饱和度权重,线性融合2个图谱计算后的权重得到增强图像。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水下图像整体清晰度恢复效果较好,而且对比度和图像色彩细节表现均有很大提升。相比其他主流算法,水下图像色彩评价(Underwater Color Image Quality Evaluation,UCIQE)指标和水下图像的质量评价(Underwater Image Quality Measurement,UIQM)指标提升效果显著,平均参数指标分别提升了22.3%和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通道先验 伽马校正 白平衡 多权重融合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交互式多卡尔曼滤波模型的组合导航算法研究
19
作者 陈光武 王思琪 +1 位作者 司涌波 周鑫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93-4503,共11页
在组合导航系统中,信息融合和定位精度取决于惯性系统和传感器的特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获取先验知识仍然具有挑战性。为解决车辆导航中卫星信号质量的变化及系统非线性降低组合导航系统性能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卡尔曼滤波器的模... 在组合导航系统中,信息融合和定位精度取决于惯性系统和传感器的特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获取先验知识仍然具有挑战性。为解决车辆导航中卫星信号质量的变化及系统非线性降低组合导航系统性能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卡尔曼滤波器的模糊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算法(FAIMM-MKF),将基于卫星信号质量的模糊控制器(Fuzzy Controller)与自适应交互多模型(AIMM)相结合,通过组合无迹卡尔曼滤波(UKF)、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IEKF)和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3种不同的滤波器,适配车辆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车载半实物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卫星信号质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与传统的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相比,该方法显著提高了车辆在复杂环境中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交互式多模型 卡尔曼滤波器 模糊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FlexRay总线的车载安全驱动采集板设计
20
作者 张昊凡 邢东峰 +2 位作者 石建强 杨扬 陈光武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69,共6页
为了解决现有列车车载驱动采集板的安全性低、可靠性低、传输速率较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lexRay总线的车载安全驱动采集板。该板卡采用二乘二取二架构,控制核心由两颗独立CPU组成,主要包括通信模块、驱动模块、采集模块以及双核控... 为了解决现有列车车载驱动采集板的安全性低、可靠性低、传输速率较慢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FlexRay总线的车载安全驱动采集板。该板卡采用二乘二取二架构,控制核心由两颗独立CPU组成,主要包括通信模块、驱动模块、采集模块以及双核控制模块,利用光耦和继电器实现驱动和采集功能。经测试表明,该板卡能够稳定采集外部继电器状态信息以及驱动外部继电器工作,并通过FlexRay总线来进行安全数据的收发。与传统的驱动采集板相比,该板卡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传输速率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RAY总线 车载安全 驱动采集 继电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