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3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50MN大直径钢管高压水压试验机
1
作者 张永红 《钢管》 CAS 2011年第3期65-65,共1页
2011年5月6日,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50MN(5000t)大直径钢管高压水压试验机通过出厂验收,将交付用户使用。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研制出国内首台全自动水压试验机以来,已向有关企业提供了80台水... 2011年5月6日,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50MN(5000t)大直径钢管高压水压试验机通过出厂验收,将交付用户使用。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1997年研制出国内首台全自动水压试验机以来,已向有关企业提供了80台水压试验机。最新研制成功的50MN大直径钢管高压水压试验机在钢管密封、传动、灌注、加压、保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试验机 大直径钢管 新装备 高压 股份 石化 蓝科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石油钻采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2
作者 王秋萍 张玉福 +3 位作者 苏厚德 李志霞 哈国涛 赵昕 《甘肃科技纵横》 2024年第9期9-15,共7页
当前甘肃省石油钻采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的区位优势,加强了甘肃与丝绸之路合作伙伴的产能合作,形成新竞争优势。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扭转创新和人才困境,... 当前甘肃省石油钻采装备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的区位优势,加强了甘肃与丝绸之路合作伙伴的产能合作,形成新竞争优势。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扭转创新和人才困境,依据产业结构变化,参考优秀企业战略部署,紧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时机,重审战略。从绿色化、标准化、智能化、产业集群、创新驱动5个方向出发调整甘肃省石油钻采装备产业结构、优化业务布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完成甘肃石油钻采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指导框架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确保甘肃石油钻采装备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提升该作业能力和竞争力,有力支持和保障油气田的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钻采 产业结构 重审战略 转型升级 顶层设计 竞争力
下载PDF
长庆石化公司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系统腐蚀问题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洁 陈志伟 +1 位作者 郭宝平 朱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4年第A01期81-83,共3页
针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系统腐蚀问题,分析了其腐蚀机理,并提出了在低温易腐蚀部位增设备用脱氯罐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建成备用后,不但可以解决预加氢系统因脱氯剂更换造成的计划停工问题,而且对预加氢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及降低投资成本... 针对连续重整装置预加氢系统腐蚀问题,分析了其腐蚀机理,并提出了在低温易腐蚀部位增设备用脱氯罐的解决方案。此方案建成备用后,不但可以解决预加氢系统因脱氯剂更换造成的计划停工问题,而且对预加氢系统长周期平稳运行及降低投资成本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加氢 腐蚀 低温 脱氯罐
下载PDF
股份制上市公司档案管理模式探讨
4
作者 胡庆华 《机电兵船档案》 2014年第1期9-10,共2页
股份制上市公司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它真实地记录了股份制上市公司成立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是股东享受权益、承担风险的历史依据,也是股份制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 股份制上市公司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它真实地记录了股份制上市公司成立和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是股东享受权益、承担风险的历史依据,也是股份制上市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本文试图在分析现有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股份制上市公司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模式 上市公司 股份制 经营管理活动 企业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资源 承担风险
下载PDF
低温球罐大流量排液过程的流动特性
5
作者 赵国锋 陈叔平 +4 位作者 姚淑婷 谭风光 金树峰 吴宗礼 党战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5,共11页
低温球罐大流量排液过程出现自由表面漩涡等复杂物理现象,严重影响泵等装置的安全运行及低温液体的稳定输送。针对某2000 m^(3)液氧球罐720 m^(3)/h的大流量排液工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非稳态流动及流体体积法(VOF)对排液过... 低温球罐大流量排液过程出现自由表面漩涡等复杂物理现象,严重影响泵等装置的安全运行及低温液体的稳定输送。针对某2000 m^(3)液氧球罐720 m^(3)/h的大流量排液工况,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非稳态流动及流体体积法(VOF)对排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将初始切向速度与科氏力加载到计算流场,研究了不同初始切向速度及科氏力对排液过程、漩涡夹气的影响规律,并探究了漩涡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初始流体静止时,科氏力是大流量排液过程中形成漩涡的主要原因,但科氏力对临界液位高度影响较小;流体具有一定初始切向速度时,初始切向速度起主导作用,科氏力可忽略;初始切向速度越大,临界液位高度越高,减弱切向速度的发展是抑制漩涡的重要举措;流场初始切向速度为0.003、0.009、0.018 m/s时,其临界液位高度分别低于0.682、0.714、0.848 m,排液管口发生微量空化。该结果可预测球罐大流量排液中漩涡运动,为排液系统优化设计提供数值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体 漩涡 临界液位高度 科氏力 数值模拟 球罐
下载PDF
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管道内管路波纹管应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叔平 毛红威 +2 位作者 姚淑婷 刘福录 任永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4-89,共6页
广泛用于LNG等输送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使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补偿其内管的冷缩变形,波纹管由于工作在深冷环境中且要承受液体内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管道失效。为此,介绍了HV-MLI低温管道的基本结构... 广泛用于LNG等输送的高真空多层绝热(HV-MLI)低温管道常使用波纹管膨胀节来补偿其内管的冷缩变形,波纹管由于工作在深冷环境中且要承受液体内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断裂进而导致整个管道失效。为此,介绍了HV-MLI低温管道的基本结构,建立了波纹管有限元模型,在HV-MLI低温管道输送LNG、LO_2及LN_2的不同工况下对波纹管进行了应力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轴向位移载荷及内压载荷分别作用下的波纹管响应状况,并结合国家标准GB/T 12777—2008对所用波纹管进行了强度及疲劳寿命校核。结果表明:(1)波纹管满足HV-MLI低温管道使用要求;(2)输送LN_2工况时波纹管等效应力最大,波纹管波峰内表面为危险点,此时可以考虑适当降低介质输送压力;(3)轴向位移载荷引起的波纹管子午向应力远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是引起波纹管疲劳损坏的主要因素,在管道设计及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其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真空多层绝热 低温管道 波纹管 应力 非线性有限元法 强度校核 液化天然气
下载PDF
异径挤压三通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苏厚德 冯玉洁 樊建领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86-89,共4页
应用ANSYS分析软件对内压作用下大异径挤压三通进行了应力计算和分析,得到了该三通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结果,用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挤压三通肩部转角半径大小对三通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通在主支... 应用ANSYS分析软件对内压作用下大异径挤压三通进行了应力计算和分析,得到了该三通模型的应力分布规律的数值结果,用理论计算结果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挤压三通肩部转角半径大小对三通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三通在主支管相贯处应力集中程度很高;当外转角给定时,最大应力与内转角近似成二次曲线关系。根据计算结果及相关文献,提出了计算挤压三通最大应力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三通 有限元法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塔器轴式吊耳强度计算及有限元应力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宏超 谢培军 +7 位作者 袁小勤 宋启祥 张林俊 宋瑞艳 李志玉 张微 宫超 张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7年第2期29-33,共5页
吊耳是塔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吊装过程中吊耳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塔器吊装的安全,塔器吊耳结构的合理设计是塔器顺利吊装的关键。对某工程柴油加氢装置硫化氢汽提塔的本体及吊耳强度进行校核,应用SW6-2011计算软件对塔器吊耳进行局部应力核... 吊耳是塔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吊装过程中吊耳的强度直接影响着塔器吊装的安全,塔器吊耳结构的合理设计是塔器顺利吊装的关键。对某工程柴油加氢装置硫化氢汽提塔的本体及吊耳强度进行校核,应用SW6-2011计算软件对塔器吊耳进行局部应力核算,最后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吊装过程中塔器以及吊耳的受力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吊装过程中塔器的强度和吊耳强度处于安全状态,而在吊装过程中,随着吊装角度(0°~90°)的增加,塔器一次局部薄膜应力强度、一次加二次应力强度以及塔器整体UY方向的位移均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器 吊耳 强度校核 应力分析
下载PDF
国产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在石化装置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余良俭 张延丰 周建新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0年第5期69-73,共5页
介绍了国产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以及在重整、歧化、异构化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并将其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国产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在拆卸及维修方面优于国外产品。
关键词 超大型板壳式换热器 国产化 应用
下载PDF
含裂纹锻造三通管有限元计算及安全评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玉福 马颖 +4 位作者 胡国栋 徐继承 李志忠 陈芳 田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0年第5期13-17,共5页
针对某直型锻造三通管长380 mm、深10 mm的表面裂纹经过打磨及补焊处理后仍无法完全排除其内部存在类似尺寸裂纹的情况,需进行应力分析及强度评定。为此,建立锻造三通管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应力计算,得到了工作状态... 针对某直型锻造三通管长380 mm、深10 mm的表面裂纹经过打磨及补焊处理后仍无法完全排除其内部存在类似尺寸裂纹的情况,需进行应力分析及强度评定。为此,建立锻造三通管的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应力计算,得到了工作状态下其应力的分布状况,确定了结构的危险区域,用JB 4732—1995《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规定的方法校核了该锻造三通管的强度,并应用GB/T 19624—2004《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规定的方法,对其继续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该锻造三通管经过打磨及补焊处理后仍存在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三通管 表面裂纹 有限元应力分析 安全性评定
下载PDF
一种薄管板简化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型波 解德甲 +3 位作者 伊冠 魏筱婷 冯栩迟 田冲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8年第3期42-46,共5页
分析了锅壳锅炉薄管板受力情况,认为扳边是设备应力最大部位。针对薄管板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对薄管板扳边部位应力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的简化模型。在两种工况下对简化模型与3D结构离散化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 分析了锅壳锅炉薄管板受力情况,认为扳边是设备应力最大部位。针对薄管板受力特点,提出了一种对薄管板扳边部位应力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的简化模型。在两种工况下对简化模型与3D结构离散化模型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对扳边部位应力的计算精度基本相当,满足工程实践的需求。薄管板应力计算简化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建模,而且模型规模远小于无简化模型,可以大幅减少计算时间,在直径大、换热管数量多的设备分析中优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管板 锅壳锅炉 应力分析 简化模型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铜锍包吊耳断裂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国栋 胡英杰 +4 位作者 常春梅 赵云浩 祝子平 黄镇 谯正武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8,共5页
对某企业铜锍包吊耳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解析分析、静态有限元计算、动态有限元模拟及断口形貌的综合分析,最终判断频繁碰撞是造成铜锍包吊耳失效的主要原因,对日常的管理及操作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铜锍包 吊耳 断裂 应力分析 计算机辅助工程 有限元 碰撞
下载PDF
板式蒸发器在非能动分离式热管系统中的应用
13
作者 齐兴 马一鸣 +4 位作者 张斯亮 姚炜莹 郝开开 刘一凡 孙海生 《电工技术》 2025年第4期35-37,共3页
非能动分离式热管系统是核电厂用于预防严重事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基于目前非能动分离式热管系统中主要使用的管式蒸发器,提出了一种高效全焊接板式蒸发器替代方案,中试试验表明全焊接板式蒸发器在相同体积下拥有远... 非能动分离式热管系统是核电厂用于预防严重事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基于目前非能动分离式热管系统中主要使用的管式蒸发器,提出了一种高效全焊接板式蒸发器替代方案,中试试验表明全焊接板式蒸发器在相同体积下拥有远超管式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在非能动分离式热管系统研发中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能动 分离式 热管 板式蒸发器
下载PDF
喷淋湿式蒸发空冷器研究现状与展望
14
作者 徐瑞 朱宏雷 +3 位作者 邹建东 杨春天 张向南 赵昕 《石油化工设备》 2025年第1期43-54,共12页
冷却系统在石油化工、电力和供热等众多行业中必不可少。水冷却耗用大量水资源且经济性低,干式空冷体积大且受环境温度影响大,而湿式喷淋冷却系统兼顾了干式和水冷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从液膜流动分布、蒸发传热这2个方面对喷淋... 冷却系统在石油化工、电力和供热等众多行业中必不可少。水冷却耗用大量水资源且经济性低,干式空冷体积大且受环境温度影响大,而湿式喷淋冷却系统兼顾了干式和水冷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从液膜流动分布、蒸发传热这2个方面对喷淋湿式蒸发空冷的机理研究热点及成果进行梳理,总结了与喷淋湿式蒸发空冷器性能优化密切相关的换热元件、结构改进、节水及漂移和抗冻抗蚀等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方法、研究方向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器 喷淋湿式 液膜流动分布 蒸发传热
下载PDF
热交换器波纹板片应力场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国栋 褚元林 +3 位作者 王纪兵 常春梅 赵亮 吴居红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3年第3期53-57,共5页
波纹板片是板壳式热交换器的核心元件,其工作在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失效事故时有发生。利用有限元模拟技术,通过分析发现换热效率较高的薄波纹板片强度较低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分析结果为板壳式热交换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交换器 波纹板片 有限元 应力场 模拟 分析
下载PDF
13MnNiMoR大型高压段塞流捕集器设计与制造要点
16
作者 陈林袁 徐文芳 +4 位作者 贾磊 张婷 陈建华 王海鹏 谢腾腾 《石油化工设备》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介绍了一台大型高压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参数、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封头连接、接管与筒体焊接等设计考虑要点,以及焊接、无损检测、吊装等制造控制要点。此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专为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设... 介绍了一台大型高压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结构参数、工作原理、材料选择、封头连接、接管与筒体焊接等设计考虑要点,以及焊接、无损检测、吊装等制造控制要点。此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专为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设计,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海上最大的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其设计解决了常规材料+结构设计方案存在的质量超标问题,提升了设备制造的经济性和使用安全性,可为大型容器式段塞流捕集器的设计制造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流捕集器 大型 高压 大壁厚 复合板
下载PDF
基于实验设计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板式传热元件性能评估
17
作者 王幼石 焦育 +5 位作者 李旭昆 马金伟 姚立影 刘一凡 吕庆欢 张楠楠 《石油化工设备》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针对新型鼓泡板式传热元件的传热性能参数,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工况下的总传热系数,通过响应曲面法拟合得到板型、工艺参数和总传热系数的二阶响应曲面模型。同时根据实验结果,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建立总传热系数反向传... 针对新型鼓泡板式传热元件的传热性能参数,采用实验设计的方法通过实验测定不同工况下的总传热系数,通过响应曲面法拟合得到板型、工艺参数和总传热系数的二阶响应曲面模型。同时根据实验结果,采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建立总传热系数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测量值都有良好的一致性,在工业应用中,可为采用该类新型传热元件的板式热交换器提供设计和选型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元件 性能 评估 实验设计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下载PDF
压缩式封隔器密封胶筒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被引量:22
18
作者 葛松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第12期92-95,共4页
针对常规压缩式封隔器密封胶筒存在的问题,对常规型和改进型封隔器胶筒在不同坐封载荷下的接触应力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封隔器下井安全性、工作稳定性和密封可靠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型压缩式封隔器胶筒比常规封隔器胶筒具有更高的... 针对常规压缩式封隔器密封胶筒存在的问题,对常规型和改进型封隔器胶筒在不同坐封载荷下的接触应力进行对比分析,以提高封隔器下井安全性、工作稳定性和密封可靠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新型压缩式封隔器胶筒比常规封隔器胶筒具有更高的承压能力,使管柱的下井安全性能大幅提高,满足了现场操作需求,提高了下井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式封隔器 密封胶筒 有限元分析 改进
下载PDF
动力鼠洞平台板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解文芳 陈悦军 +1 位作者 王维国 张磊 《甘肃科技》 2014年第8期49-51,共3页
根据动力鼠洞三种工况选取最不利工况,对动力鼠洞平台板及其下部筋板部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通过鼠洞平台板竖向变形分析可知,平台板最大竖向位移为0.39mm,竖向变形约为0mm;通过动力鼠洞平台板和筋板应力分析可知,平台板的... 根据动力鼠洞三种工况选取最不利工况,对动力鼠洞平台板及其下部筋板部分,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分析。通过鼠洞平台板竖向变形分析可知,平台板最大竖向位移为0.39mm,竖向变形约为0mm;通过动力鼠洞平台板和筋板应力分析可知,平台板的边缘中部处应力大约为80.35MPa,其值小于所使用钢材的屈服强度23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鼠洞 有限元分析 载荷工况 受力性能 平台板
下载PDF
换热管与管板先焊后胀接头拉脱性能研究
20
作者 倪吉旭 雷沙沙 +1 位作者 李志霞 苏厚德 《机械制造》 2025年第3期53-59,共7页
应用ABAQUS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先焊后胀接头进行不同胀接压力和不同温度下的拉脱力数值模拟,得到不同胀接压力下换热管与管板先焊后胀接头残余接触应力和拉脱力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进行相应拉脱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ABAQUS软件,对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与管板先焊后胀接头进行不同胀接压力和不同温度下的拉脱力数值模拟,得到不同胀接压力下换热管与管板先焊后胀接头残余接触应力和拉脱力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并进行相应拉脱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先焊后胀接头,在相同胀接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残余接触应力增大,拉脱力先逐渐减小,在400℃时略微增大,然后再次减小。先焊后胀接头在相同温度下,随着胀接压力的增大,残余接触应力不断增大,拉脱力基本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管 管板 焊接 胀接 接头 拉脱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