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十四五”规划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云雨 黄大伟 +5 位作者 何晓芸 张豪杰 张俊 李立坤 邴永鑫 郭苹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科学谋划和合理确定“十四五”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规划与目标,对于推进云南省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系统分析云南省“十四五”环境应急形势和剖析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现状... 科学谋划和合理确定“十四五”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规划与目标,对于推进云南省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效防范和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系统分析云南省“十四五”环境应急形势和剖析云南省生态环境应急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生态环境应急工作思路与建议。并建议“十四五”时期,以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环境应急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升建设,突出重点行业、企业和风险物质,实施分类分级动态风险管控并针对性做好应急准备,健全管理体系、预案体系和保障体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应急制度化、精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生态环境应急规划 形势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体系 应急能力 风险防控 应急准备
下载PDF
仙女湖重金属污染事件后水体环境质量和藻类水华风险研究
2
作者 苟婷 梁荣昌 +3 位作者 虢清伟 陈思莉 赵学敏 马千里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水体受到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双重胁迫,已成为水环境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江西省仙女湖为例,基于2016年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开展了湖区及入湖河流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研究,分析了流域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水体受到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双重胁迫,已成为水环境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江西省仙女湖为例,基于2016年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开展了湖区及入湖河流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浮游藻类群落结构研究,分析了流域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并评估了水体藻类水华的风险。结果表明:1)仙女湖流域总氮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为1.88 mg·L^(–1),氨氮和总磷达到地表水Ⅱ类—Ⅲ类标准,水体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化水平。2)2016年突发重金属污染事件的特征污染物Cd、TI和As在湖区表现为轻度污染,在河流区表现为中度或重度污染,事件后的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体不受特征污染物的影响;但流域重金属Fe和Mn的浓度较高,与环境本底污染相关。3)仙女湖流域浮游藻类河流区以硅藻门和甲藻门为主,湖区以蓝藻门和隐藻门为主,且在丰水期(夏季)湖区蓝藻门占绝对优势,蓝藻细胞密度维持在10~7个·L^(–1)数量级,暴发蓝藻水华的风险较高。4)CCA分析结果表明,浮游藻类的数量受到重金属特征污染物的短期影响显著,但随着时间推移,重金属的影响减弱,氮磷营养盐仍是主要影响因素。5)加强仙女湖流域矿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控制流域外源营养负荷输入,积极发展科学的生态养殖是防治流域水环境恶化,恢复生态系统平衡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重金属 水体污染事件 藻类水华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启佳 马千里 +6 位作者 苟婷 梁荣昌 陈思莉 黄大伟 赵瑞 冯雁辉 姚玲爱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0-405,共16页
湖库型水源地不同水域(取水口、湖/库区、湾区)对蓝藻水华灾害的容忍度以及对生态安全的需求具有空间异质性,对应急处置技术的过程选择与实际应用提出更为精准的技术要求.当前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种类繁多,面对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暴... 湖库型水源地不同水域(取水口、湖/库区、湾区)对蓝藻水华灾害的容忍度以及对生态安全的需求具有空间异质性,对应急处置技术的过程选择与实际应用提出更为精准的技术要求.当前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种类繁多,面对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暴发的特殊情景,如何针对不同水域选择高效且安全的应急处置技术是应急主体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本文首先从藻水快速分离、环境因素调节与生理生长抑制三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当前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的理论基础,为技术筛选与应用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其次,按照空间异质性对湖库水源地不同处置区域进行划分,为高敏感取水口水域推荐拦截、打捞、过滤与引清调度等处置技术,为湖/库区梳理曝气推流、加压控藻、超声波、气浮与磁分离等处置技术,为湾区总结絮凝、改性粘土、化学氧化、光催化氧化、植物化感与微生物控藻等处置技术;最后,综合比选各项技术在不同水域施用的技术要求、技术优点、作用时间与应用成本等,为湖库型水源地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技术筛选与应用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库型水源地 蓝藻水华 应急处置 区域控藻 生态风险
下载PDF
突发水环境事件中基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目标的特征污染物容许浓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虢清伟 邴永鑫 +4 位作者 张政科 常莎 陈思莉 郑文丽 黄大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74-2879,共6页
针对发生在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制定应急处置过程中能保证下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缓解应急处置压力的特征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以下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前提,提出了上游各个河段中特征污染物的... 针对发生在非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制定应急处置过程中能保证下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缓解应急处置压力的特征污染物容许浓度标准。以下游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前提,提出了上游各个河段中特征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浓度要求及计算方法。此容许浓度既能完全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又比饮用水水源地的标准限值宽松,可为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环境事件 饮用水水源地 容许浓度
原文传递
某尾矿库泄漏次生突发水环境锑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被引量:17
5
作者 邴永鑫 卓琼芳 +4 位作者 黄大伟 潘超逸 冯立师 虢清伟 常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8-2894,共7页
2015年11月,由于E省某尾矿库2#排水井拱圈盖板破裂,导致大量尾矿浆从涵洞口喷出,进入A河,并沿河顺流进入B河、C江,使得C江沿线部分水厂停水。在此次突发事件中,E、F、G省采用断污染源、截污、清淤、投药降污、水库调蓄、水利稀释、饮水... 2015年11月,由于E省某尾矿库2#排水井拱圈盖板破裂,导致大量尾矿浆从涵洞口喷出,进入A河,并沿河顺流进入B河、C江,使得C江沿线部分水厂停水。在此次突发事件中,E、F、G省采用断污染源、截污、清淤、投药降污、水库调蓄、水利稀释、饮水保障等工程手段,经过71 d的应急处置,受污染河道全线达标。通过现场试验,确定了0~2℃条件下应对锑污染的河道投药降污技术。在硫化钠、聚合硫酸铁投药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硫化钠+聚合硫酸铁(硫化钠法)混凝沉降法,使得锑去除率分别从12.3%、36.8%提高到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泄露 应急处置 混凝沉降
原文传递
跨国界河流水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虢清伟 陈思莉 +3 位作者 黄大伟 张政科 胡立才 常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89-3192,共4页
鉴于跨国界河流的极端敏感性和新形势下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风险问题,为确保跨国界河流的水环境安全,全力维护我国与邻国边境地区稳定,开展跨国界河流水环境风险防控及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目前,跨国界河流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鉴于跨国界河流的极端敏感性和新形势下日益突出的水环境风险问题,为确保跨国界河流的水环境安全,全力维护我国与邻国边境地区稳定,开展跨国界河流水环境风险防控及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目前,跨国界河流流域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包括水环境风险底数不清、风险防控与应急体系尚未建立、监控预警及应急监测能力薄弱及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薄弱等。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全面开展跨国界河流突发性环境风险评估,建立"一河一策一图"水环境风险防控工程体系,提升跨国界河流水环境风险防控与环境应急能力,并建立跨国界河流水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跨国界河流 风险防控 应急处置
原文传递
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的策划与组织实施--以我国某跨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易仲源 虢清伟 +3 位作者 陈思莉 张政科 黄大伟 常莎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904-2912,共9页
为应对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策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应急演练。通过梳理演练全过程的设计、实施方案及脚本的编制、演练的实施等环节,总结了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的策... 为应对流域突发环境事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不断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策划并组织开展相关应急演练。通过梳理演练全过程的设计、实施方案及脚本的编制、演练的实施等环节,总结了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原则,并结合我国某跨境河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的组织实施过程,提出了综合演练及流域环境应急处置工作的系统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处置 应急演练 演练策划
原文传递
工业园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8
作者 朱素芳 张秋华 +4 位作者 许冠英 任衍燕 苏耀明 潘泽文 曹英杰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0-621,共12页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数量众多、工业园区分布范围广。早期企业排污的不规范导致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珠三角地下水管控的重点关注领域,亟需开展相关污染源解析工作,为地下水管控提供科学依...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企业数量众多、工业园区分布范围广。早期企业排污的不规范导致园区普遍存在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问题,成为当前珠三角地下水管控的重点关注领域,亟需开展相关污染源解析工作,为地下水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据此,以全国重要的制造业重镇佛山市的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氡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受体模型法,对该工业园区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水化学和重金属污染成因及其来源解析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园区地下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园区含水层存在空间非均质性,中部偏东地下水“分水岭”导致东西两侧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弱。②园区地下水背景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西侧污染点位水化学类型变为Na-Cl型,东侧污染点位则为SO_(4)-Na型。随水化学类型不同,重金属特征污染物也存在差异,西侧点位主要表现为Al、Ni和Cu污染,东侧点位表现为Fe、Mn、Ni、Cd、Pb和Al污染。③主成分分析和化学质量平衡模型来源解析表明,园区大部分非污染点位重金属来自地质背景,园区东西两侧地下水水力联系较弱,揭示两侧重金属污染分别来自不同来源。研究显示,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空间分布影响,珠三角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具有极强的空间异质性,水化学、同位素和受体模型等多手段综合为地下水溯源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地下水 重金属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演变态势、应对经验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29
9
作者 虢清伟 邴永鑫 +4 位作者 陈思莉 黄大伟 胡立才 常莎 张政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23-2232,共10页
依据2006—2020年突发环境事件数据,运用统计和个案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演变规律、总体情况及特点,基于典型案例,探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有效模式及成功经验。结果表明:2006—2020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6569起... 依据2006—2020年突发环境事件数据,运用统计和个案分析方法,分析了近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演变规律、总体情况及特点,基于典型案例,探讨了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有效模式及成功经验。结果表明:2006—2020年全国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6569起,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2020年发生的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较2011—2015年下降了69%,趋势明显,说明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总体上得到了有效防控。然而,事件多发频发的高风险态势并没有根本改变,近年来还呈现出情况复杂、类型多、诱因复杂、公众关注度高等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基层环境应急准备扎实、应急指挥体系高效顺畅、预警防控体系健全、科技支撑和物资储运保障有力、信息公开机制健全是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成功经验。未来应注重重大环境风险的识别防范,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应对、环境应急管理人员能力的培养、环境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应急 典型案例 演变态势 应对经验 防控建议
原文传递
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15
10
作者 黄大伟 贾滨洋 +4 位作者 谢红玉 郑文丽 冯立师 邴永鑫 虢清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68-2873,共6页
针对突发性水环境风险,提出了以环境敏感受体保护为基础的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从我国环境风险管理重点关注的环境敏感受体(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行政边界及重要生态... 针对突发性水环境风险,提出了以环境敏感受体保护为基础的流域突发性水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充分考虑我国现行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从我国环境风险管理重点关注的环境敏感受体(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行政边界及重要生态保护区域边界)着手,以环境敏感受体保护为最终目的,综合分析流域水环境风险水平,并通过环境风险地图进行表征。本方法统一了固定源和移动源的流域性突发环境风险评估,可用以对流域内存在的固定源和移动源进行全面识别与分级,是我国现有环境风险评估体系的补充,并可为提升我国流域水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估 突发水环境事件 水环境敏感受体
原文传递
突发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事件溯源方法与应用案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大伟 郑文丽 +6 位作者 冯立师 常莎 陈思莉 张政科 邴永鑫 林兴周 虢清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39-2244,共6页
快速准确溯源对于突发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环境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污染物特征指纹识别、污染物总量核算、污染物浓度梯度变化、污染物迁移时间与路径等4方面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突发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事件... 快速准确溯源对于突发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和环境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污染物特征指纹识别、污染物总量核算、污染物浓度梯度变化、污染物迁移时间与路径等4方面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突发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事件溯源方法。进一步以2017年嘉陵江流域突发铊污染事件为例,阐述了一次输入型突发水环境重金属污染事件溯源分析要点,分析了特征污染物识别、污染物总量核算、污染物浓度及其变化规律、特征污染物迁移与水文数据吻合程度等关键因素,逐步锁定事故污染源和肇事企业,进而探讨了本次污染事故的发生成因。本研究可为一次性排污或连续性排污的重金属污染源的溯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溯源 突发环境事件 重金属污染 案例
原文传递
危化品道路运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特征分析及防范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思莉 张胜 +4 位作者 潘睿 邴永鑫 黄大伟 张政科 虢清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93-3198,共6页
针对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呈上升趋势,在分析总结我国近10年的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基础上,聚焦目前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底数不清、缺乏环境风险防控工程体系和有效技术支撑以及部门联动协作等主要问题,为提高交通运... 针对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呈上升趋势,在分析总结我国近10年的交通事故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基础上,聚焦目前危化品道路运输风险底数不清、缺乏环境风险防控工程体系和有效技术支撑以及部门联动协作等主要问题,为提高交通运输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防控能力,基于环境敏感受体等因素,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具体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建立危化品运输道路环境风险评估体系,识别全国重大环境风险路段,摸清风险底数;推广"南阳实践"经验,消除或减轻事件影响;加强和完善部门沟通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危化品道路运输应急处置体系,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化品道路运输 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风险防范
原文传递
丁香醛和丁香醇介导漆酶高效降解磺胺甲恶唑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骏 黄大伟 朱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探讨不同漆酶介体系统(LMS)对磺胺甲恶唑(SMX)的降解效果。采用了多种漆酶介体体系,重点研究了天然介体如丁香醛和丁香醇与漆酶的结合降解效果,并与其他常见介体如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进行对比。同时... 为探讨不同漆酶介体系统(LMS)对磺胺甲恶唑(SMX)的降解效果。采用了多种漆酶介体体系,重点研究了天然介体如丁香醛和丁香醇与漆酶的结合降解效果,并与其他常见介体如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ABTS)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漆酶的初始浓度、介体的起始浓度、pH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丁香醛或丁香醇为介体时,降解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介体。其中,当漆酶初始浓度为0.5 mg/mL、丁香醇起始浓度为0.5 mmol/L、温度为30°C、pH=5时,丁香醇在15 min内能降解92.4%的SMX,而240 min后提高至96.4%。天然介体丁香醛、丁香醇与漆酶的结合对SMX的降解表现出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为水体中SMX污染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甲恶唑 漆酶 丁香醛 丁香醇 抗生素降解
原文传递
共同固定化漆酶介体高效降解磺胺甲恶唑
14
作者 周立强 马骏 黄大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27,共6页
鉴于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利用沸石咪唑框架-8(ZIF-8)共同固定化漆酶和丁香醇的固定化漆酶介体系统。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LMS@ZIF-8的合成条件,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验证了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与... 鉴于水环境中抗生素的污染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利用沸石咪唑框架-8(ZIF-8)共同固定化漆酶和丁香醇的固定化漆酶介体系统。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了LMS@ZIF-8的合成条件,并通过多种表征技术验证了该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实验结果显示,与游离漆酶相比,LMS@ZIF-8在磺胺甲恶唑(SMX)的降解过程中显著提高了效率。在重复使用性测试中,LMS@ZIF-8即使经多次循环使用仍保持高达90.9%的酶活性。此外,LMS@ZIF-8的合成和应用过程中减少了小分子介体和漆酶的直接使用,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成本。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基于MOF的固定化漆酶系统在水处理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还为漆酶在环境治理中的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介体 生物降解 磺胺甲恶唑 金属有机框架
原文传递
基于输出系数法的农业面源氮磷排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苟婷 裴德富 +6 位作者 梁荣昌 佘磊 杨珺 马千里 赵学敏 赵瑞 姚玲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539-6550,共12页
为研究东江源头区农业面源氮磷负荷情况,利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ECM)对2020年东江源头区农业面源氮磷排放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东江源头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量分别是4884.23t/a和591.85t/a, TN污染负荷是TP... 为研究东江源头区农业面源氮磷负荷情况,利用改进的输出系数模型(ECM)对2020年东江源头区农业面源氮磷排放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东江源头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量分别是4884.23t/a和591.85t/a, TN污染负荷是TP污染负荷的8.25倍,其中高于源头区TN平均负荷量的乡镇依次为留车镇、文峰乡、晨光镇、南桥镇、吉潭镇、丹溪乡和澄江镇,高于源头区TP平均负荷量的乡镇依次为晨光镇、留车镇、南桥镇、文峰乡、丹溪乡、菖蒲乡和吉潭镇.(2)氮磷污染负荷强度与负荷量不同,且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差异性.污染负荷量较高分别为留车镇和晨光镇,但负荷强度最高分别为南桥镇和菖蒲乡.TN负荷强度较高的依次为南桥镇、菖蒲乡、晨光镇、留车镇和项山乡,均高于源头区TN平均负荷强度2.88t/(km^(2)?a);TP负荷强度较高的依次为菖蒲乡、南桥镇、晨光镇、丹溪乡、留车镇和罗珊乡,均高于源头区TP平均负荷强度0.36t/(km^(2)·a).(3)不同污染源类型对氮磷排放的贡献率不一致,TN污染表现为土地利用>农村生活>畜禽养殖,TP污染表现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农村生活.其中氮源中土地利用污染占比为37.67%~80.29%,主要分布在长宁镇、桂竹帽镇、三标乡、水源乡、文峰乡等;磷源中畜禽养殖污染占比44.75%~70.71%,主要分布在菖蒲乡、晨光镇、罗珊乡、南桥镇、丹溪乡、龙廷乡和留车镇.东江源头区各乡镇氮磷面源污染特征不同,其治理手段和目标也不尽相同,对于菖蒲乡、晨光镇、南桥镇等需切实解决畜禽养殖规划性不强,部分养殖户选址不合理,粪污治理设施普及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低等问题;对于留车镇、澄江镇、吉潭镇等应大力推进小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对于文峰乡、三标乡、水源乡等乡镇需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避免化肥过量施用及利用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输出系数法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 畜禽养殖源 农村生活源 土地利用类型
下载PDF
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程削污技术 被引量:22
16
作者 陈思莉 黄大伟 +4 位作者 张政科 王骥 邴永鑫 常莎 虢清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33-2238,共6页
针对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需求,系统分析总结了典型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案例,经凝练、集成和应用验证,形成并完善了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程削污技术。从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论述了工程削污技术的选择原则,总结了流域突... 针对我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需求,系统分析总结了典型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案例,经凝练、集成和应用验证,形成并完善了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程削污技术。从必要性、可行性等角度论述了工程削污技术的选择原则,总结了流域突发环境事件中重金属和类金属、有机物和还原性污染物等典型污染物的削减和应急处置方法,归纳了应急处置工程中实施削污措施的技术要点,形成了流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程削污技术储备库,将为今后流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和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突发环境事件 应急处置 工程削污
原文传递
3·28黑龙江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受污染河水应急处理工艺筛选及处置效果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思莉 常莎 +3 位作者 黄大伟 张政科 胡立才 虢清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95-2903,共9页
黑龙江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是我国近20年尾矿泄漏量最大、处理难度最高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在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经过小试实验,探究了4种不同药剂组合工艺(PAC-PAM、PAFC-PAM、PAMPAC、PAM-PAFC)的去浊除钼效果,最终选用投加“PA... 黑龙江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是我国近20年尾矿泄漏量最大、处理难度最高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在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工作中,经过小试实验,探究了4种不同药剂组合工艺(PAC-PAM、PAFC-PAM、PAMPAC、PAM-PAFC)的去浊除钼效果,最终选用投加“PAM 10 mg·L^(−1)+PAFC 300 mg·L^(−1)”的组合工艺处理受污染河水。依据应急处置指挥部确立的总体策略,在污染较严重的依吉密河实施了“控制工程”,采用5级投药的方式在呼兰河实施了“清洁工程”。经过20 d的应急处置,受污染河水钼含量全线达标,成功实现了设定的应急处置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泄漏 应急处置 聚丙烯酰胺 聚合氯化铝铁
原文传递
湖库型饮用水源蓝藻水华应急处置模拟实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苟婷 梁荣昌 +5 位作者 虢清伟 房巧丽 陈思莉 黄大伟 赵学敏 马千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880-2887,共8页
水源水体富营养化及造成的藻类水华是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城市供水。以华南地区赤水水库为例,基于2019年5月暴发的蓝藻水华事件,开展了水库水质、蓝藻密度的监测分析及壳聚糖改性高岭土复合聚合氯化铝的应急除藻技... 水源水体富营养化及造成的藻类水华是淡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威胁城市供水。以华南地区赤水水库为例,基于2019年5月暴发的蓝藻水华事件,开展了水库水质、蓝藻密度的监测分析及壳聚糖改性高岭土复合聚合氯化铝的应急除藻技术研究,确定了絮凝剂的最佳投加量并评估了除藻效果。结果表明:水华暴发时取水口表层TN、TP浓度超过地表水Ⅲ标准且水体主要限制性元素为磷,若集水区内磷的浓度继续增大,则水华暴发的频率继续增加;此次蓝藻水华的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且垂向主要聚集在表层及水下5 m处,随水深的增加藻细胞密度逐渐降低,表层藻细胞密度高达6.87×10^(8) cells·L^(−1);采用壳聚糖改性高岭土复合聚合氯化铝去除蓝藻效果较好,在改性黏土投加100 mg·L^(−1),聚合氯化铝投加10 mg·L^(−1)时,1 h去除率约60%,且随着时间延长,去除率持续提高。改性黏土复合聚合氯化铝能在短期内使藻类沉降至水库底部,可应用于湖库型饮用水源蓝藻水华的应急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蓝藻水华 改性黏土 聚合氯化铝 应急处置
原文传递
小流域铊污染应急处置策略及其影响因素:以曲靖市响水河水库及其上游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云雨 张豪杰 +6 位作者 何晓芸 朱志涛 谭正琦 孙玮霞 黄大伟 邴永鑫 郭苹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58-2565,共8页
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响水河水库及其上游鸡上河流域铊质量浓度异常事件为例,针对流域铊污染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在硫化钠和氢氧化钠联合投药工艺的基础上,通过... 以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响水河水库及其上游鸡上河流域铊质量浓度异常事件为例,针对流域铊污染应急处置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在硫化钠和氢氧化钠联合投药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分散式投药方式、动态调整投药点位和调水时序等问题解决措施,经过27 d的应急处置,受污染水体铊质量浓度全线达标。实践表明,在开放水体环境下,去除率、河道环境本身、卡斯特地貌、水库形状对于应急处置效果和时效均有影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解决应用问题的措施是妥善应对流域水污染事件的关键。本研究结果可为开放环境下重金属或类金属流域污染应急处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污染 应急处置 流域 硫化钠 卡斯特地貌
原文传递
鹤地水库有色溶解性有机物来源与组成特征
20
作者 蔡启佳 耿征颜 +6 位作者 孙瑞欣 苟婷 梁荣昌 赵瑞 冯雁辉 马千里 姚玲爱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14,共10页
鹤地水库作为湛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与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重要节点,水环境与水生态变化对当地用水安全影响重大.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是水体有机物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与组成不仅影响水质,也反映污染源特征.因此研究CDOM来源与... 鹤地水库作为湛江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与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工程重要节点,水环境与水生态变化对当地用水安全影响重大.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是水体有机物重要组成部分,其来源与组成不仅影响水质,也反映污染源特征.因此研究CDOM来源与组成特征对保障鹤地水库供水安全的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支撑作用.在枯、平与丰水期采集鹤地水库水样,运用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等揭示鹤地水库CDOM的组成与来源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鹤地水库CDOM库中,陆源类腐殖质(32.2%~38.4%)、微生物源类腐殖质(26.6%~32.1%)与类色氨酸(25.2%~41.2%)贡献均衡,意味着鹤地水库受外源输入与内源自生的协同影响.时空分布特征显示上游九洲江、长径河与塘拱(丹兜)河是类腐殖质的主要贡献来源,自河口至库心类腐殖质递减;类色氨酸则随Chl a的分布特征而变化.结合相关性分析与冗余分析结果,类腐殖质与NH4+相伴输入(p<0.05),类色氨酸与藻类活动密切相关(p<0.05).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鹤地水库营养状态判断与污染物质溯源提供有效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地水库 有色溶解性有机物(CDOM) 光谱特征 平行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