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趋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乐 周波 郑军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1期55-57,共3页
本文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重点工作方向,指出我国将面临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挑战、国际环境公约履约难度增加等方面的压力,也将在拓展合作领域更好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变革、共谋... 本文分析了“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重点工作方向,指出我国将面临发展中国家地位受到挑战、国际环境公约履约难度增加等方面的压力,也将在拓展合作领域更好支撑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国际环境治理体系变革、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等方面迎来重大机遇。在压力与机遇并存的时期,我国应该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履行环境国际公约责任与义务;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构建人类绿色命运共同体;深化国际合作广度和深度,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四大”人才队伍体系,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国际合作 国际环境治理 绿色“一带一路”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思路与实施路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郑军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0年第4期68-72,67,共6页
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不足以及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底... 生态环境国际合作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现状、不足以及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重点,精准对接,以我为主、以外促内等合作原则,建议“十四五”时期加强战略规划和引领,提升生态环境国际合作的地位和作用,以建设性姿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努力实现国内环境治理、全球环境治理以及全球治理良性互动,提升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在服务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水平。并为此提出五大重点举措:即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成为区域环境合作的平台高地;更具建设性加强我与周边国家双边及多边环境合作;坚决维护多边主义的立场,主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变革;助力擦亮绿色底色,全力支撑服务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能力建设形成生态环境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大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国际合作 “十四五”规划 全球环境治理 战略举措
下载PDF
我国生态环境领域PPP相关实践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彦著 刘雨青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89-94,共6页
我国PPP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发展,PPP模式在全国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得到快速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当前我国在生态环保PPP具体实践方面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实施难度大、机制不健全等挑战。建议采取引导民营企业作用、... 我国PPP政策法规和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发展,PPP模式在全国各地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中得到快速推广,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当前我国在生态环保PPP具体实践方面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实施难度大、机制不健全等挑战。建议采取引导民营企业作用、加强信息公开和协商工作、建立绩效考核和回报机制、完善法律法规解决争议等措施进行改善,并建议在“十四五”时期以发展乡村生态环保PPP项目为抓手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政策 实施 建议
下载PDF
《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及《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对编制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敏 刘磊 +1 位作者 蓝艳 荆放 《四川环境》 2020年第5期133-137,共5页
19世纪的莱茵河流域与现阶段的黄河流域在污染排放、生态破坏、洪灾频发等方面面临相似问题。莱茵河流域的成功治理离不开规划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规划层面系统梳理莱茵河流域从19世纪至今发布的三大规划:《莱茵河行动计划》《莱茵河2... 19世纪的莱茵河流域与现阶段的黄河流域在污染排放、生态破坏、洪灾频发等方面面临相似问题。莱茵河流域的成功治理离不开规划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规划层面系统梳理莱茵河流域从19世纪至今发布的三大规划:《莱茵河行动计划》《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和《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深入分析其阶段性目标、实施效果和主要特点,最后提出借鉴莱茵河规划编制经验,推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政策建议:科学合理确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体系,逐步推进配套标准和技术指南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为一体的流域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流域监测制度,统一监测标准、提升监测能力,以监测为抓手促进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流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 《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 黄河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启示
下载PDF
第六届中韩环境技术和产业合作论坛暨博览会在京召开
5
作者 《中国环保产业》 2024年第4期53-53,共1页
4月10—12日,根据中韩“晴天计划”项目年度工作计划,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韩国环境产业协会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期间,举办了第六届中韩环境技术和产业合作论坛暨博览会。来自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生态环境部对... 4月10—12日,根据中韩“晴天计划”项目年度工作计划,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和韩国环境产业协会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期间,举办了第六届中韩环境技术和产业合作论坛暨博览会。来自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韩环境合作中心、上海大学、中化学西南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韩国驻华大使馆、韩国环境部全球顶级绿色产业推进团、韩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CK World、ECO CREATION、DAEMYUNG ESCO等机构的近50位代表参会。开幕式环节,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代表表示,自中韩“晴天计划”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双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和环保产业技术合作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区域大气环境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产业 国际合作司 生态环境 上海大学 绿色产业 产业协会 驻华大使馆 国际环保
下载PDF
轨道交通行业清单式环境管理技术路径与方法探讨
6
作者 刘磊 李晓举 +1 位作者 周程琳 张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监管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下简称分区管控)之间衔接路径不够明确、衔接深度不足等问题,总结轨道交通特点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重点内容,参考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监管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下简称分区管控)之间衔接路径不够明确、衔接深度不足等问题,总结轨道交通特点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重点内容,参考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要求,解析清单式管理的内涵,分析轨道交通行业实施清单式环境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制定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督察清单,提出轨道交通行业清单式环境管理的衔接路径和方法。研究表明:清单式管理是健全轨道交通行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具备实施的条件;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督察清单自前向后传递不同管理要求,自后向前反馈不同的管理有效性信息;审批部门、规划部门、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和执法部门等通过不同的管理清单,了解本部门本单位应关注的重点,落实环境准入和环保措施要求,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路径和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清单式管理 环境管理 技术路径
下载PDF
中欧绿色合作的挑战与中国应对建议——基于2019年组建的新一届欧委会任期内的分析
7
作者 王强 《环境与发展》 2025年第1期11-18,共8页
欧盟委员会是承担欧盟政策制定工作的主体之一,在欧盟绿色政策制定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在2019年组建的欧盟委员会任内,中国与欧盟在绿色领域呈现竞争与合作叠加局面。一方面,双方建立了绿色领域高层对话机制,并围绕绿色金融、绿色产业... 欧盟委员会是承担欧盟政策制定工作的主体之一,在欧盟绿色政策制定过程中居于重要位置。在2019年组建的欧盟委员会任内,中国与欧盟在绿色领域呈现竞争与合作叠加局面。一方面,双方建立了绿色领域高层对话机制,并围绕绿色金融、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等领域取得积极合作进展;但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议题从雄心竞赛走向深度竞争、欧盟就清洁产业对华依赖产生忧虑、欧盟气候议题协调伙伴自东向西转移,中欧双方在工业产品、绿色贸易、海外项目、气候资金等四方面存在合作挑战。对此,中国需从双多边层面积极运筹,妥善管控中欧绿色领域分歧,有效应对欧盟绿色领域竞争,务实开展对欧绿色领域合作,维护中国绿色领域发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关系 绿色发展 欧盟委员会 绿色竞争
下载PDF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行动及启示
8
作者 庞骁 李博 杨玉川 《世界环境》 2021年第4期71-73,共3页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工作,通过政策制定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发展,持续引领美国整体环境与气候政策的制订。本文对加州环境与气候政策目标与行动进行了梳理,并就中国气候行动提出启示与...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以下简称“加州”)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工作,通过政策制定推动环保产业技术发展,持续引领美国整体环境与气候政策的制订。本文对加州环境与气候政策目标与行动进行了梳理,并就中国气候行动提出启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加利福尼亚州 气候变化应对 气候行动 启示与建议 产业技术发展 整体环境 加州
下载PDF
生态环境公关议题分析与舆情热点探讨
9
作者 管璘 苏畅 赵云培 《世界环境》 2023年第1期43-44,共2页
2016-2021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正式起步的阶段,因新冠疫情的暴发,国际大环境风险因素持续增加。国内生态环境的舆论热点与研究议题经历了由集中于大气污染、霾治理、治污攻坚到生物多样性、低碳、核安全等... 2016-2021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正式起步的阶段,因新冠疫情的暴发,国际大环境风险因素持续增加。国内生态环境的舆论热点与研究议题经历了由集中于大气污染、霾治理、治污攻坚到生物多样性、低碳、核安全等多议题的交杂。研究发现,六年来,生态话题与多议题交织,分散化与复杂化趋势明显,并出现了中美在生态环境舆论领域内的争斗;从环境公共关系学术界研究来看,环境修辞研究、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媒介与环境新闻研究是最热门的研究领域,环境公共事件传播研究、受众的媒体使用等研究方向持续保持热度,在理论框架、发布渠道、传播效果方面均有新的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热点 生态环境 公共关系 传播效果 发布渠道 修辞研究 核安全 研究议题
下载PDF
《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规范》研究
10
作者 黄进 张建成 +6 位作者 李永利 苏畅 彭政 左娆 纪烈敏 徐秉声 张逦嘉 《标准科学》 2024年第9期123-129,共7页
本文论述了研究与制定《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规范》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相关标准的比对分析、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规范的核心技术内容,包括:核心概念、评价原则和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规范要求、... 本文论述了研究与制定《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规范》标准的背景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相关标准的比对分析、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规范的核心技术内容,包括:核心概念、评价原则和基本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及规范要求、评价指标计算方法、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等内容,旨在为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工作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评价
下载PDF
《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规范》研究与探索
11
作者 黄进 苏畅 +6 位作者 彭政 张建成 左娆 李永利 徐秉声 纪烈敏 张逦嘉 《标准科学》 2024年第8期97-104,共8页
本文论述了研究与制定《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及《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规范》的核心技术内容。重点关注针对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 本文论述了研究与制定《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的背景和意义、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以及《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管理体系规范》的核心技术内容。重点关注针对工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体系、生态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等核心主题及其相关实质性议题的策划、运行控制、绩效评价和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文明建设 管理体系
下载PDF
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体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承照 董乐 +2 位作者 胡芳冰 刘蕾 王爱华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5期281-287,共7页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以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社会生态需求无限性和多层级性同国家公园生态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实现平衡,生态韧性与交换价值理论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从社...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以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机制,社会生态需求无限性和多层级性同国家公园生态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实现平衡,生态韧性与交换价值理论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从社会生态需求角度建立国家公园生态服务产品分类体系,为国家公园生态服务产品供需平衡的精准调控奠定了基础,以供定需,以需引供。特质性、时代性、公益性、可持续性是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基本原则,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具有时间、空间、类型、层级等4个维度的特征,3类5级是其基本转化体系,随时空变化、资本投入不同而不同,物质类、精神类、知识类产品是体现国家公园特质的3类生态服务产品,公共性、准公共性与经营性是国家公园生态服务产品的3个基本属性,空间梯度与转化效率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程度和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国家公园管控分区和功能分区合理性及其管理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产品 价值转化体系 空间梯度 转化效率
下载PDF
我国PFOS/PFOSF环境管理现状及其废物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龙 陈文静 +7 位作者 张扬 丁龙 曹云霄 赵岩 朱丹 张广鑫 王坚 陈刚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PFOS)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F)是典型新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极强的持久性,并且具有生物蓄积性、高毒性和长距离迁移等特性。文章对我国PFOS/PFOSF环境管理现有法规政策、部门规章、标准体系等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 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PFOS)和全氟辛基磺酰氟(PFOSF)是典型新污染物,在环境中具有极强的持久性,并且具有生物蓄积性、高毒性和长距离迁移等特性。文章对我国PFOS/PFOSF环境管理现有法规政策、部门规章、标准体系等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了我国PFOS/PFOSF废物存在底数不清、标准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处置示范滞后等监管短板。针对上述监管短板,文章提出了我国PFOS/PFOSF废物的污染防治建议,包括识别PFOS/PFOSF废物,建立PFOS/PFOSF废物清单;完善标准体系,提升PFOS/PFOSF废物监管能力;完善危险废物管理体系,精准管控PFOS/PFOSF废物;加快技术应用示范,推进PFOS/PFOSF废物无害化处置。以期为我国PFOS/PFOSF废物的有效监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为推进我国新污染物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基磺酸及其盐类 全氟辛基磺酰氟 环境管理 监管短板 防治建议
下载PDF
美国环境政策变化趋势及对我国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剑智 孙丹妮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15期72-75,共4页
本文在分析美国环境政策变化趋势及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进展,阐明了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存在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深化环境领域国际合作,我国应继续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及权益;二是以履行国际环... 本文在分析美国环境政策变化趋势及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环境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进展,阐明了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存在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深化环境领域国际合作,我国应继续维护发展中国家地位及权益;二是以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为支点,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全球和区域性绿色治理体系;三是以绿色“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为契机,主动承担与我国发展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责任,引领示范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协定 发展中国家名单 美国环境政策 国际环境公约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下载PDF
上合组织二十周年:生态环保合作前景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菲 翟桂英 王语懿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1年第24期63-65,共3页
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二十周年。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中方深度参与、积极推进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生态环保合作,并取得良好成效。随着上合组织再扩员、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识、绿色“一带一路”建... 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立二十周年。作为上合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中方深度参与、积极推进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生态环保合作,并取得良好成效。随着上合组织再扩员、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各国共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等,上合组织生态环保合作面临新机遇。建议中方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域经济绿色复苏;积极主动发声,提升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深化生态环保合作,构建绿色发展共同体;加强区域协调,推动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合组织 生态环保合作 “一带一路”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英美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奕杰 许秋云 +2 位作者 柯玲杰 史雅娟 邵秀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及目标。由于研究的侧重角度不同,出现了诸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英美两国拥有多年的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生态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完善、法规健全且配套技术成熟,借鉴其经验有助于管理者从生态系统角度更加科学地分析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美国超级基金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和英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讨论,得出我国在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构建层次化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开发从污染物暴露到产生生态效应整个过程的污染地块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模型;(3)加强污染物与生态受体所受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4)提高生态风险评估过程的决策参与;(5)推动本土物种的毒理学研究。该文旨在推动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层次化技术体系 因果关系 决策 概念模型
下载PDF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新方向:共同解决海洋塑料垃圾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莎莎 陈英豪 施川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5期206-208,共3页
如何处理海洋塑料垃圾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根据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声明、东亚峰会领导人声明以及东盟峰会《曼谷宣言》等系列全球和区域海洋垃圾有关决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塑料垃圾污染... 如何处理海洋塑料垃圾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题。根据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声明、东亚峰会领导人声明以及东盟峰会《曼谷宣言》等系列全球和区域海洋垃圾有关决议,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合作,提升东盟地区沿海城市环境管理和海洋环境治理能力,深化中国—东盟环境合作的区域与全球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塑料垃圾 污染防治 交流对话 分享实践
下载PDF
东南亚电力部门低碳转型国际合作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佰和 于东晖 +3 位作者 李樱 盛煜辉 于心怡 杨佳雯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3年第13期52-57,共6页
在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国际合作空间逐渐广阔。本文以东南亚各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电厂机组级别的数据库,梳理了东南亚各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进展,分析了东南亚... 在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发展的弊端日益显现、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下,东南亚地区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国际合作空间逐渐广阔。本文以东南亚各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电厂机组级别的数据库,梳理了东南亚各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进展,分析了东南亚电力部门国际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障碍,并从增强合作意愿、推动清洁电力投资、推进绿色金融合作、支持电网升级和清洁电力技术合作、促进绿色能源供应链合作等方面提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国际合作 东南亚 可再生能源 电力部门
下载PDF
东盟国家碳排放动态演变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检验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蓝艳 花瑞祥 +2 位作者 景宜然 贾惜春 李嘉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312,共10页
探索东盟国家碳排放的动态演变,并分析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量关系,可为中国-东盟环境等合作提供借鉴参考。基于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和联合国统计数据库发布的数据,结合曼-肯德尔检验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分析1970—202... 探索东盟国家碳排放的动态演变,并分析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定量关系,可为中国-东盟环境等合作提供借鉴参考。基于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和联合国统计数据库发布的数据,结合曼-肯德尔检验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分析1970—2021年东盟碳排放变化趋势和结构特征等,初步探究东盟各国碳排放达峰情况,并验证东盟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人均碳排放量之间的EKC关系。结果表明,1970—2021年,东盟碳排放总量从1.22×10^(8)t增加到1.74×10^(9)t,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等排放量居前5位的国家碳排放总量占比近90%。1970—2021年东盟电力、工业燃烧、其他、交通和建筑部门碳排放量分别增加38.0、13.6、12.7、9.1和1.9倍。电力成为东盟碳排放最大的部门,排放占比超40%。以10年为跨度,东盟及各成员国碳排放量多数情况均呈增加趋势。2010年以来的趋势分析显示,文莱和泰国碳排放或将成为东盟最早实现碳达峰的国家。除文莱外,东盟其余国家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的EKC曲线拟合程度均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对碳排放的作用表现为促进—抑制—促进,且不同国家出现的拐点值不同。因此,建议我国与东盟国家加强清洁能源电力合作,并加大环保投入、保持环境政策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碳排放动态演变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检验
下载PDF
里海地区环境应急合作的经验及启示
20
作者 张世豪 谢静 +4 位作者 张扬 薛亦峰 顾勇 于潇 刘艳梅 《环境生态学》 2019年第8期66-71,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其突然性、不确定性、高危性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环境应急管理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为寻求国际间环境应急管理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梳理了里海地区环境应急管理及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其突然性、不确定性、高危性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环境应急管理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为寻求国际间环境应急管理与合作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梳理了里海地区环境应急管理及其跨国合作的发展历程,分析该地区环境应急的管理特点和处置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得到如下结论:里海地区国家建立了以《德黑兰公约》为基础框架的环境保护和应急处理机制,对突发性环境事故的预防和联合应急行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地区所建立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职责部门分工明确,各国事故处置的责任和义务明晰,能够配合行动并进行信息通报和共享,从而提高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其他地区可借鉴里海地区环境应急管理经验,在跨境水体方面与相应国家签订完善的环境应急联防联控协定,加强国家间的环境应急合作,建立组织健全、运行灵活、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海地区 突发环境事故 应急管理 跨境水体 应急处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