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海底管道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
1
作者 谢双蔚 闫文娟 +3 位作者 张敏霞 吴伟 孔子科 李政明 《环境影响评价》 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海底管道建设工程数量日益剧增,海底管道工程建设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针对海底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及工程特点,分析了海底管道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环境的... 随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海底管道建设工程数量日益剧增,海底管道工程建设带来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针对海底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及工程特点,分析了海底管道工程施工期对海洋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施工期对海洋水质、海洋沉积物以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从避让、减缓、生态修复和补偿等方面提出了海底管道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 防护措施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研究
2
作者 姜昀 王文燕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均属建立区域空间分区体系的举措,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控,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目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衔接内容和衔接技术不清晰等问题,亟须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均属建立区域空间分区体系的举措,目标是实现国土空间分区分类管控,但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目前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衔接内容和衔接技术不清晰等问题,亟须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梳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在管理要求、技术逻辑、主要成果等方面的异同,分析总结地方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的衔接实践。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的基本理念相同,共同维护发展保护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但各有侧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管控目标是环境质量,国土空间规划的管控目标是用途管制,二者不能相互替代。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和用途管制成果,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成果和管控要求完全一致,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分析结论、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成果,可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在优化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矿产资源开发布局时更多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在政府招商引资阶段,二者协同发力,共同保障项目选址科学、布局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国土空间规划 底线约束 用途管制 衔接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技术路径实践探索——以邹平市为例
3
作者 王文燕 杜超 +4 位作者 刘军 林靖华 王龙飞 胡丙鑫 郭二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 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研究,是“双碳”背景下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邹平市为例,评估研究区域内重点工业行业碳排放现状,用清单网格化的方式识别大气污染物与碳排放的双高值区域,构建碳污一体化清单;运用卫星遥感、激光雷达等手段开展碳汇空间研究,识别碳汇重点区域与重点种类;针对重点行业,形成减污降碳协同措施库,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分级指数法分析减污降碳协同性,提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建议。结果显示:2020年邹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碳排放量约为5867万t,热电联产、炼焦、铝冶炼加工等为重点行业;全市在韩店镇、魏桥镇、长山镇、高新街道等重点区域存在4处碳污高排放物网格,电解铝、焦化等重点企业集中了大部分碳污排放;2020年邹平市平均植被碳汇强度为364 t/(km^(2)·a),年植被碳汇量为45万t,碳汇主要集中在九户镇、码头镇、魏桥镇和临池镇,耕地和林地是主要的碳汇系统类型,在各管控单元中应根据区域行业特点与植被碳汇类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工艺升级改造、林地碳汇提质增效等措施。本研究提出的减污降碳协同纳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技术路径,为减污降碳协同要求结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化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源头防控 分级指数法 准入清单优化
下载PDF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下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思路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昀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使其实现了由地方实践到中央制度的飞跃。在新形势下,“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已纳入美丽中国建设任务。本文总结梳理了生态环... 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使其实现了由地方实践到中央制度的飞跃。在新形势下,“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已纳入美丽中国建设任务。本文总结梳理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工作进展;锚定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分析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在方案内容、管理和技术体系健全程度、实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实施保障等方面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差距;从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精准科学、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实施应用、加强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美丽中国 管理制度 技术体系 保障措施
下载PDF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跟踪评估技术路径探索
5
作者 林海滨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29-36,57,共9页
开展跟踪评估是保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见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支撑成果更新、制度完善、相关考核为目的,梳理各地跟踪评估实践经验,提出年度跟踪评估技术路线;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及应用、制度落实... 开展跟踪评估是保障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见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支撑成果更新、制度完善、相关考核为目的,梳理各地跟踪评估实践经验,提出年度跟踪评估技术路线;从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及应用、制度落实、成效评估等方面构建跟踪评估指标体系,详述了各指标的主要内容和要点;对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结论进行了说明。同时,基于年度跟踪评估路径,提出五年阶段性跟踪评估的技术路径、指标体系和要点内容,研究成果可为各省份和地级市开展跟踪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跟踪评估 技术路径 指标体系 制度建设
下载PDF
矿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变化评估:以陕北三道沟煤矿首采区为例
6
作者 刘维福 蔺楠 +2 位作者 苏显静 杜超 李聪聪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7-336,共10页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因采矿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协同作用与互补效应。为探究陕北煤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结果及其相互影响关系...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旨在恢复因采矿活动而受损的生态环境,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是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措施,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协同作用与互补效应。为探究陕北煤炭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期间植被状况与土壤质量结果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本文以三道沟煤矿首采区开展的141个植被恢复、土地复垦项目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治理措施下的植被状况和土壤质量变化,结合相关系数法深入评估恢复治理措施的成效。结果表明:①在生态修复实施期间,植被状况转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植被恢复项目区,显著改善区域占项目区总面积的12.39%,显著退化区域面积仅占0.12%。在各类项目中,植被恢复项目区的植被覆盖水平整体最高,局部波动最小;②恢复为林地、草地的区域土壤质量指数均高于耕地,通过土地复垦项目转为耕地的区域土壤质量指数最低(0.279);③土壤质量对植被状况有显著影响(p<0.01)。不同生态修复类型中,植被状况趋势与土壤质量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复垦项目区的相关系数普遍大于0.4。结合土地复垦措施的植被恢复项目可显著改善矿区生态状况,后期植被管护对于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查明三道沟煤矿生态修复实施成效,为煤炭矿山生态修复措施的推广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生态修复 归一化植被指数 土壤质量指数 成效评估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的实践和完善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梦迪 钟黄蓉 张健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4年第1期34-38,共5页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是规范生态环境执法的行政自我约束手段。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执法标准、落实普法责任制、提升守法意识和能力等多元价值。考察我国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的实践现状,尚存在规制效果不足、指导作用不...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是规范生态环境执法的行政自我约束手段。在功能上,具有统一执法标准、落实普法责任制、提升守法意识和能力等多元价值。考察我国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的实践现状,尚存在规制效果不足、指导作用不强、检索不便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对此,可以从关注反面案例、加强案例说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数据库、开展案例研讨和评选等方面着力,保障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的良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指导制度 生态环境行政执法 典型案例
下载PDF
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数字化建设实践及思考
8
作者 杨晔 王龙飞 王琰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3期43-46,68,共5页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结合近年来信息化工作实践,介绍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架构及支撑成果数字化管理应用的情况,并围绕“数据驱动”“业...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结合近年来信息化工作实践,介绍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化建设总体设计架构及支撑成果数字化管理应用的情况,并围绕“数据驱动”“业务驱动”“需求驱动”重点阐述了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支撑的思考及建议:(1)充分借力“政府大数据”的共享成果,逐步打通生态空间底层数据的通道,拓展空间数据底座,增强空间多源数据融合度;(2)建立完整的业务管理流程,推动成果的优化迭代,打通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到环境准入管理的联动关系,探索建立行业准入及量化控制指标;(3)在准入研判上做好相应的衔接设计,推动跨部门及相关业务协同,为区域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提供环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数字化建设 应用支撑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特征的城市流域分区综合治理体系研究——以乐山市为例
9
作者 王海燕 王辉 +1 位作者 杨宏 祁昌军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12期52-56,共5页
基于乐山市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系统治理、协同治理、重点攻坚”的城市流域分区综合治理理念和原则,系统构建了城市流域分区综合治理措施体系。根据乐山市15条河流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特征,将乐山市重点流域划分为5个片区,根据不... 基于乐山市生态环境特征,提出“系统治理、协同治理、重点攻坚”的城市流域分区综合治理理念和原则,系统构建了城市流域分区综合治理措施体系。根据乐山市15条河流的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特征,将乐山市重点流域划分为5个片区,根据不同管控片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控源截污—内源防治—生态修复—陆岸一体”的治理策略。在城市流域层面形成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管控,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多要素协同治理的技术体系和治理措施,为其他城市流域分区综合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分区 综合治理 生态环境特征 乐山市
下载PDF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领域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沙焕伟 徐莹莹 朱源 《环境保护》 CSSCI 2020年第22期59-61,共3页
通过梳理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涉及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的典型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类型和责任主体。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问题涉及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等方面。从督察识别的责任主体来看,涉及地方... 通过梳理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涉及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的典型问题,分析问题的主要类型和责任主体。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的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问题涉及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等方面。从督察识别的责任主体来看,涉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属于国企性质的建设单位和排污单位、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一些地方的行政审批部门等。本文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环评与排污许可领域的问题类型、明确督察整改的责任主体、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对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执行的保障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 问题类型 责任主体
下载PDF
《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实施效果评估结果及《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对编制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敏 刘磊 +1 位作者 蓝艳 荆放 《四川环境》 2020年第5期133-137,共5页
19世纪的莱茵河流域与现阶段的黄河流域在污染排放、生态破坏、洪灾频发等方面面临相似问题。莱茵河流域的成功治理离不开规划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规划层面系统梳理莱茵河流域从19世纪至今发布的三大规划:《莱茵河行动计划》《莱茵河2... 19世纪的莱茵河流域与现阶段的黄河流域在污染排放、生态破坏、洪灾频发等方面面临相似问题。莱茵河流域的成功治理离不开规划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从规划层面系统梳理莱茵河流域从19世纪至今发布的三大规划:《莱茵河行动计划》《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和《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深入分析其阶段性目标、实施效果和主要特点,最后提出借鉴莱茵河规划编制经验,推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的政策建议:科学合理确定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体系,逐步推进配套标准和技术指南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为一体的流域综合管理;建立健全流域监测制度,统一监测标准、提升监测能力,以监测为抓手促进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流域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茵河2020年行动计划》 《莱茵河2040年行动计划》 黄河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启示
下载PDF
从几则案例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畅 张雅楠 +1 位作者 刘静 王卫红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3期123-126,共4页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建立实施的重大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也是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硬招实招。本文通过几则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实效,总结了可借鉴的典型做法和实...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亲自推动建立实施的重大制度安排和改革举措,也是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硬招实招。本文通过几则典型案例,探讨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实效,总结了可借鉴的典型做法和实践经验。研究展示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点带面、传导压力,推动问题整改,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督察整改 闭环管理
下载PDF
轨道交通行业清单式环境管理技术路径与方法探讨
13
作者 刘磊 李晓举 +1 位作者 周程琳 张敏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监管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下简称分区管控)之间衔接路径不够明确、衔接深度不足等问题,总结轨道交通特点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重点内容,参考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监管以及与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下简称分区管控)之间衔接路径不够明确、衔接深度不足等问题,总结轨道交通特点和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重点内容,参考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的联动要求,解析清单式管理的内涵,分析轨道交通行业实施清单式环境管理的可行性,研究制定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督察清单,提出轨道交通行业清单式环境管理的衔接路径和方法。研究表明:清单式管理是健全轨道交通行业环境管理的重要举措,具备实施的条件;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环保验收、执法督察清单自前向后传递不同管理要求,自后向前反馈不同的管理有效性信息;审批部门、规划部门、建设单位、评估单位和执法部门等通过不同的管理清单,了解本部门本单位应关注的重点,落实环境准入和环保措施要求,为推动轨道交通行业全过程环境管理提供了技术路径和方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清单式管理 环境管理 技术路径
下载PDF
环境影响评价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体系和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磊 李晓举 +1 位作者 郭二民 隆重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广义的环评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环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区域评估。各项制度既有侧重,又有共性,形成了完整的环评制度体系,...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以下简称“环评”)制度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广义的环评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环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区域评估。各项制度既有侧重,又有共性,形成了完整的环评制度体系,共同构建了源头预防体系的基础性和主体性制度,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体系之一,对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对照建设美丽中国的6方面23项任务要求,根据环评各项制度的定位与重点,研究形成支持美丽中国建设的环评制度体系和实施路径,并提出完善环评源头预防体系和强化环评体系技术支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美丽中国建设 制度体系 实施路径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机制及协同优化策略探究
15
作者 王焕松 刘春红 +2 位作者 陈秋韵 贾学桦 江澜 《环境影响评价》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综合协调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衔接融合关联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梳... 综合协调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衔接融合关联环境管理制度,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梳理国内外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许可制度(以下简称“两项制度”)的发展概况,阐述我国两项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定位及衔接协同的意义,基于我国两项制度的实施和衔接现状,剖析了制度衔接和协同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夯实法律法规支撑体系、健全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强化信息数据对接共享和联审共管、筑牢基于执行报告的征管协作机制等方面,探索提出了加强制度衔接及协同优化的建议,以期推动两项制度有机衔接、高效协同,形成制度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污许可制 环境保护税 衔接机制 协同管理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方法
下载PDF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用与完善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雾晨 熊樟林 +2 位作者 张健 徐敏云 隆重 《环境保护》 CAS CSSCI 2023年第16期62-65,共4页
为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压减裁量空间,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出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规则。本文收集了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总结二元函数叠加、百分比和划格次等模式的特点和实践现状,分析目前在生态... 为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压减裁量空间,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出台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和规则。本文收集了各地制定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总结二元函数叠加、百分比和划格次等模式的特点和实践现状,分析目前在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同模式裁量结果差别较大、裁量基准适用不规范、缺少裁量逸脱规则等问题,据此提出建立区域统一裁量标准、强化说理式执法和典型案例指导、完善裁量基准监督和评估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行政执法 裁量基准 行政处罚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省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政策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海 王筱春 潘鹏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0年第5期144-149,共6页
鉴于不同主体功能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存在显著差异,为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应制定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以利于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梳理现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政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匹... 鉴于不同主体功能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环境特征、生态功能存在显著差异,为保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应制定区域差别化的环境政策,以利于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梳理现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政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匹配情况,同时借鉴国内外既有生态环境分区管治的经验启示,尝试提出云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治政策的优化调整建议,探索构建符合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空间全覆盖的分区管治政策框架,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构建精细化、差别化的区域环境管理体系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生态环境 分区管治 政策 云南省
下载PDF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探讨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文燕 冯翰林 郭二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82-1889,共8页
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管理机制和技术方法还需完善。通过厘清各制度环节中的责任主体、边界范围、职能定位等,梳理分析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面临的主... 现阶段,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尚处于探索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管理机制和技术方法还需完善。通过厘清各制度环节中的责任主体、边界范围、职能定位等,梳理分析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纳入生态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基于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框架。运用现有生态环境管理体系的主要制度环节中的管理和技术要素,以问题为导向,探讨了在源头防控上,根据减污降碳相关试点内容,需完善“三线一单”、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中碳评的边界范围、工作内容和管理机制;在过程控制上,进一步构建排污许可数据一体化管理;在执法督察上,探索建立全国碳监测网络等方式,提升监察执法运行效力,强化督察问责工作机制,推动构建减污降碳协同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三线一单 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
下载PDF
厘清“三线一单”制度与技术逻辑支撑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文燕 李元实 +1 位作者 姜昀 任景明 《中国环境管理》 CSSCI 2020年第6期31-36,共6页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等大部分省份“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已经发布,其余19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线一单”工作也进入成果审核阶段,预期2020年底发布完成。本文在成果表达和地方实践的基...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等大部分省份“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已经发布,其余19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线一单”工作也进入成果审核阶段,预期2020年底发布完成。本文在成果表达和地方实践的基础上梳理了“三线一单”的作用和功能定位,认为“三线一单”实现了生态环境空间管控落地,是适应“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发挥源头预防作用的重要举措。“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凝结了源头预防生态环境风险的空间管控思路,技术逻辑从问题和目标导向出发,形成区域开发的“框子”和“规矩”,确保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功能健康性和过程持续性。基于技术逻辑和已发布成果的案例分析可知,“三线一单”实施能够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地方立法等领域的绿色化发展水平,支撑生态环境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评价 管控体系 技术逻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