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水深梯度下沉水植物关键限制因子的差异性研究--以太湖东山湾为例
1
作者
陈思文
姜磊
+5 位作者
马书占
吴越
詹洪新
叶祺
常以恒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深的影响;不同水深梯度下,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也存在差异性,并与水深一起对沉水植物产生协同作用。本研究选取太湖东部典型的草型湖区——东山湾为研...
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深的影响;不同水深梯度下,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也存在差异性,并与水深一起对沉水植物产生协同作用。本研究选取太湖东部典型的草型湖区——东山湾为研究区域,于2020年10月2021年6月对31处不同水深的样点进行了3次野外调查,主要指标包括水体理化因子与沉水植物种类及丰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对不同水深处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水深湖区中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水体的理化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太湖东山湾近岸浅水区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和透明度与水深之比(SD/WD)的均值显著高于近湖心较深的水域;春季水体总氮(TN)、硝态氮、总磷(TP)、磷酸盐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秋季和夏季。2)调查共记录到东山湾12个种类的沉水植物,中间水域的沉水植物频度更高,不同水深区域内的沉水植物群落表现出物种组成差异,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Potamogenton malaian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在近湖心区表现出更高的频度与丰度。3)影响东山湾沉水植物群落的关键水环境因子包括水深、TN、TP、SD/WD和Chl.a,且不同水深区域的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受到不同水环境因子调控。水深较浅的近岸区域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包括水深和Chl.a;中间水域的沉水植物主要受到水体TN和TP的影响;而水深更深的近湖心区域沉水植物则与水深、TN和TP呈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浅水湖泊水位管理以及不同水深条件下的沉水植物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沉水植物群落
水深
限制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污染物筛查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尹程程
栾海洋
+1 位作者
王海棠
刘伟
《环境科技》
2025年第1期63-67,73,共6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新污染物定性识别是实现其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重要前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筛查分析部分新污染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综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水、气、土等多种环境介质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新污染物定性识别是实现其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重要前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筛查分析部分新污染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综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水、气、土等多种环境介质的污染物鉴定和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前处理方法及环境样品中新污染物组分定量分析、非靶向识别应用实例,提出目前的难点,探讨其发展趋势,为环境中新污染物的识别、环境保护及新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新污染物
定量
非靶向筛查
进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典型河流磷组分溯源方法研究
3
作者
吴萍
薛军
+3 位作者
王梦竹
戴君伟
张满成
尤本胜
《人民长江》
2025年第4期82-89,98,共9页
磷作为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污染来源广、组成复杂,难以实现精准溯源。以长江下游干流泰州市境内高港码头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磷形态分析、三维荧光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展周边典型入江支流、河口磷的组成特征分析,结合PCA-APCS-MLR模型...
磷作为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污染来源广、组成复杂,难以实现精准溯源。以长江下游干流泰州市境内高港码头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磷形态分析、三维荧光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展周边典型入江支流、河口磷的组成特征分析,结合PCA-APCS-MLR模型算法进行磷来源解析。结果表明:①风浪和船只航行扰动底泥造成近岸颗粒态磷增加,是溯源断面总磷上升的主要因素。②正磷酸盐沿程变化不大,工业污染可能性较小。③流域荧光物质主要为腐殖质,污染同源性较强。④高分辨质谱精准解析有机磷特征指纹,构建PCA-APCS-MLR污染源贡献率模型,得出生活污水、材料化工、农业、医药化工、其他工业污染及其他源对总磷污染贡献比例分别为47%,5%,3%,1%,1%和43%,高港码头磷主要来源于底泥和近岸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污染特征
溯源
污染贡献
PCA-APCS-MLR模型
高港码头
长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水深梯度下沉水植物关键限制因子的差异性研究--以太湖东山湾为例
1
作者
陈思文
姜磊
马书占
吴越
詹洪新
叶祺
常以恒
陈开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
江
苏省
环境
科学研究院
江
苏省常州市溧阳
生态环境
局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544)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项目(XDA23020403)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自主布置项目(NIGLAS2022GS03)
巢湖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2021BFFBZ01571)联合资助。
文摘
沉水植物是浅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特别是水深的影响;不同水深梯度下,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因子也存在差异性,并与水深一起对沉水植物产生协同作用。本研究选取太湖东部典型的草型湖区——东山湾为研究区域,于2020年10月2021年6月对31处不同水深的样点进行了3次野外调查,主要指标包括水体理化因子与沉水植物种类及丰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对不同水深处沉水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水深湖区中影响沉水植物群落组成的关键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水体的理化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太湖东山湾近岸浅水区水体叶绿素a(Chl.a)浓度和透明度与水深之比(SD/WD)的均值显著高于近湖心较深的水域;春季水体总氮(TN)、硝态氮、总磷(TP)、磷酸盐和悬浮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秋季和夏季。2)调查共记录到东山湾12个种类的沉水植物,中间水域的沉水植物频度更高,不同水深区域内的沉水植物群落表现出物种组成差异,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Potamogenton malaianus)、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在近湖心区表现出更高的频度与丰度。3)影响东山湾沉水植物群落的关键水环境因子包括水深、TN、TP、SD/WD和Chl.a,且不同水深区域的沉水植物群落组成受到不同水环境因子调控。水深较浅的近岸区域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关键环境因子包括水深和Chl.a;中间水域的沉水植物主要受到水体TN和TP的影响;而水深更深的近湖心区域沉水植物则与水深、TN和TP呈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为浅水湖泊水位管理以及不同水深条件下的沉水植物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太湖
沉水植物群落
水深
限制因子
Keywords
Lake Taihu
submersed macrophyte community
water depth
limiting factors
分类号
X5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污染物筛查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尹程程
栾海洋
王海棠
刘伟
机构
江
苏省
环境
科学研究院
江
苏省徐州
环境
监测中心
生态环境部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技》
2025年第1期63-67,73,共6页
基金
2022年度江苏省省级生态环境科研项目(2022015)
江苏省科技社会发展-面上项目(BE2021731)
+1 种基金
江苏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工程研究中心自主课题(ZY24009)
徐州市科技项目(KC23323)。
文摘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新污染物定性识别是实现其全生命周期管控的重要前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为高通量筛查分析部分新污染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通过综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水、气、土等多种环境介质的污染物鉴定和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前处理方法及环境样品中新污染物组分定量分析、非靶向识别应用实例,提出目前的难点,探讨其发展趋势,为环境中新污染物的识别、环境保护及新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新污染物
定量
非靶向筛查
进展
Keywords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New pollutants
Uantity
Non-targeted screening techniques
Progress
分类号
X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典型河流磷组分溯源方法研究
3
作者
吴萍
薛军
王梦竹
戴君伟
张满成
尤本胜
机构
江
苏省
环境
科学研究院
生态环境部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
出处
《人民长江》
2025年第4期82-89,98,共9页
基金
江苏省生态环境科研项目(202201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208705)
生态环境部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自主科研课题(AEHZK2024001)。
文摘
磷作为长江流域首要污染物,污染来源广、组成复杂,难以实现精准溯源。以长江下游干流泰州市境内高港码头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磷形态分析、三维荧光和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展周边典型入江支流、河口磷的组成特征分析,结合PCA-APCS-MLR模型算法进行磷来源解析。结果表明:①风浪和船只航行扰动底泥造成近岸颗粒态磷增加,是溯源断面总磷上升的主要因素。②正磷酸盐沿程变化不大,工业污染可能性较小。③流域荧光物质主要为腐殖质,污染同源性较强。④高分辨质谱精准解析有机磷特征指纹,构建PCA-APCS-MLR污染源贡献率模型,得出生活污水、材料化工、农业、医药化工、其他工业污染及其他源对总磷污染贡献比例分别为47%,5%,3%,1%,1%和43%,高港码头磷主要来源于底泥和近岸输入。
关键词
总磷
污染特征
溯源
污染贡献
PCA-APCS-MLR模型
高港码头
长江
Keywords
total phosphorus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tracing source
pollution contribution
PCA-APCS-MLR model
Gaogang Port
Changjiang River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水深梯度下沉水植物关键限制因子的差异性研究--以太湖东山湾为例
陈思文
姜磊
马书占
吴越
詹洪新
叶祺
常以恒
陈开宁
《湖泊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污染物筛查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尹程程
栾海洋
王海棠
刘伟
《环境科技》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典型河流磷组分溯源方法研究
吴萍
薛军
王梦竹
戴君伟
张满成
尤本胜
《人民长江》
20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