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烟粉虱生物型鉴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玉仙 杨秀娟 +2 位作者 翁启勇 黄建 王利华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6-490,共5页
采用m t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西葫芦银叶测定方法,对从福建省8个具有代表性地理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8个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片段序列上的所有位点都相同,它们与Texas-B、Israel-B、Ind ia-B、Mor... 采用m tDNA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西葫芦银叶测定方法,对从福建省8个具有代表性地理区域采集的烟粉虱样品进行生物型鉴定.结果表明:8个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片段序列上的所有位点都相同,它们与Texas-B、Israel-B、Ind ia-B、Morocco-B、France-B1、France-B2、Be ijing-B、Argentina-B、Reun ion-B1、Reun ion-B2、Reun ion-B3等11个B型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序列上的差异很小(序列相似性为99.6%-100%),总体上属于同一进化枝;与Morocco-Q、Colomb ia-A1、Colomb ia-A2烟粉虱种群在m tDNA COⅠ基因720 bp序列上差异较大,分别属于不同的进化枝;8个烟粉虱种群均可引起典型的西葫芦银叶症状.说明福建省8个烟粉虱种群均属于B生物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MTDNA COⅠ 生物型
下载PDF
烟粉虱成虫对烟碱类杀虫剂抗性的生物测定方法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玉仙 梁智生 +2 位作者 林桂君 吴咚咚 黄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采用浸叶法和内吸法测得的烟粉虱成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比值分别为1.22、3.28、2.49和1.37、4.27、3.26,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自然混合日龄与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的LC50之间无显著差异.此... 采用浸叶法和内吸法测得的烟粉虱成虫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比值分别为1.22、3.28、2.49和1.37、4.27、3.26,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浸叶法测定结果表明,吡虫啉对自然混合日龄与饲养的不同日龄成虫的LC50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分别以棉花叶和茄子叶作为试验材料测定烟粉虱对吡虫啉的抗性,测定结果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认为可以采用与田间实际用药情况相接近的成虫浸叶法进行烟粉虱对烟碱类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而且可采用自然混合日龄成虫代替饲养的相同日龄成虫直接进行生物测定,棉花叶和茄子叶均可作为抗药性生物测定的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 烟碱类杀虫剂 抗药性 生物测定 吡虫啉 啶虫脒 噻虫嗪
下载PDF
镰刀菌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寄生特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国坤 肖顺 +1 位作者 洪彩凤 张绍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9-462,共4页
体外测定了分离于线虫的镰刀菌(Fusariumspp.)7个种的12个分离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incognita)卵的寄生性.结果表明:不同分离物对卵的寄生率有较大差异,有4个分离物对胚胎期卵的寄生率高于50%;所有分离物对含幼虫卵的寄生率低... 体外测定了分离于线虫的镰刀菌(Fusariumspp.)7个种的12个分离物对南方根结线虫(M eloidogyne incognita)卵的寄生性.结果表明:不同分离物对卵的寄生率有较大差异,有4个分离物对胚胎期卵的寄生率高于50%;所有分离物对含幼虫卵的寄生率低于40%;尖孢镰刀菌Fo-He3、茄病镰孢Fs-02100855对这2种发育类型的卵寄生率较高.测定了这12个镰刀菌分离物中几丁质酶活与蛋白酶活,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Fo-He3、茄病镰孢Fs-02100855表现出较高的几丁质酶活,这可能与卵寄生率高具相关性.扫描显微观测结果表明茄病镰孢Fs-02100855菌丝与胚胎期卵接触后,在卵壳表面蔓延侵入,最终卵壳完全被匐匍网状菌丝包被;含幼虫卵的卵壳表面蔓延侵入的菌丝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菌 南方根结线虫 寄生性 显微观察
下载PDF
蜡质芽孢杆菌aiiA基因的克隆及融合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天培 杨梅 +4 位作者 姚帆 黄张敏 俞晓敏 黄志鹏 黄必旺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7,共6页
设计一对可扩增aiiA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的简并引物对aiiA1和aiiA2,通过PCR技术对3株蜡质芽孢杆菌(Bc)的aii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aiiA基因.利用pMD18-T克隆载体直接从GP7菌株的PCR产物中克隆了aii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 设计一对可扩增aiiA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的简并引物对aiiA1和aiiA2,通过PCR技术对3株蜡质芽孢杆菌(Bc)的aiiA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aiiA基因.利用pMD18-T克隆载体直接从GP7菌株的PCR产物中克隆了aii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GenBank登录号:AY943831)由753个碱基组成,编码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该蛋白质推测的分子质量为28 ku,等电点约4.235.核苷酸序列的BLAST分析结果表明,与之同源性较高的基因均为Bc组aiiA基因(87%-99%).在氨基酸序列多重比较的基础上,应用PHYLIP软件构建了A iiA蛋白的系统发育树.此外,利用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MXB10初步研究了A iiA、几丁质结合蛋白(CBD)及Inte in融合蛋白诱导表达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质芽孢杆菌(Bc) AIIA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系统发育树 融合蛋白
下载PDF
松突圆蚧寄生性天敌的调查及种类鉴定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竹红 黄建 +1 位作者 林庆源 王联德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记述了友恩蚜小蜂Encarsia amicula Viggianiet Ren、长缨恩蚜小蜂Encarsia citrina(Craw)和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 Tachikawa(日本引进)3种重要寄生性天敌的鉴别特征,简述了它们的分布和主要寄生习性.
关键词 寄生性天敌 松突圆蚧 种类鉴定 花角蚜小蜂 鉴别特征 寄生习性
下载PDF
从3种基质分离的木霉种类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程丽云 李梅婷 +2 位作者 刘国坤 肖顺 张绍升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2-656,共5页
从福建省的食用菌、植物线虫虫体和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25个木霉(Trichoderma)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培养性状,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 从福建省的食用菌、植物线虫虫体和植物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25个木霉(Trichoderma)菌株,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培养性状,鉴定出5种木霉,分别是哈茨木霉(T.harzianum)、绿色木霉(T.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和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优势种为哈茨木霉和绿色木霉;食用菌上的优势种为康氏木霉和拟康氏木霉;植物线虫虫体上的优势种为绿色木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 食用菌 植物线虫 木霉 鉴定
下载PDF
香蕉枯萎病防治剂的筛选 被引量:21
7
作者 许文耀 兀旭辉 林成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f.sp.cubense)的毒力,并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10 d的香蕉组培苗分别灌注9种杀菌剂进行药效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筛选出质量分数为45%的噁霉灵.溴菌腈(WP)、... 分别以孢子萌发法与菌丝生长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f.sp.cubense)的毒力,并对接种香蕉枯萎病菌10 d的香蕉组培苗分别灌注9种杀菌剂进行药效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筛选出质量分数为45%的噁霉灵.溴菌腈(WP)、质量分数为70%的噁霉灵(WP)、质量分数为10%的多抗霉素(WP)3种药剂.对这3种供试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25、300 mg.L-1噁霉灵.溴菌腈(WP)、300 mg.L-1噁霉灵(WP)、200 mg.L-1多抗霉素(WP)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3.7%-78.9%、68.4%、57.9%,比1 g.L-1多菌灵(WP)的防治效果高2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 杀菌剂 毒力测定 药效试验
下载PDF
酶抑制剂与杀虫剂混配对黄曲条跳甲抗药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先治 吴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研究了磷酸三苯酯(TPP)、胡椒基丁醚(PB)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酶抑制剂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的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PP对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均有显著增效作用;... 研究了磷酸三苯酯(TPP)、胡椒基丁醚(PB)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3种酶抑制剂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的杀虫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PP对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均有显著增效作用;除对敌敌畏的增效作用低于PB外,TPP对其余6种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均高于PB和DEM;PB对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DEM对甲胺磷、敌敌畏和氯氰菊酯的增效比均大于2.0,但PB对甲胺磷、灭多威以及DEM对甲胺磷、敌敌畏的增效作用不显著;PB对氟虫腈和阿维菌素以及DEM对灭多威、氰戊菊酯、氟虫腈和阿维菌素的增效作用较低或不明显;辛硫磷、毒死蜱和氟虫腈对黄曲条跳甲的毒力远大于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分别采用辛硫磷、毒死蜱和氟虫腈与氰戊菊酯或氯氰菊酯混配后的增效作用显著.故采用酶抑制剂与杀虫剂混配可有效抑制黄曲条跳甲对一些杀虫剂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条跳甲 酶抑制剂 杀虫剂 抑制作用 抗药性 顺丁烯二酸二乙酯 增效作用 氰戊菊酯 氯氰菊酯 配对 阿维菌素 甲胺磷 敌敌畏 磷酸三苯酯 胡椒基丁醚 灭多威 氟虫腈 DEM TPP 辛硫磷 毒死蜱 PB 敏感性 混配 毒力 抗性
下载PDF
3种肠毒素基因在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分布 被引量:5
9
作者 黄必旺 关春鸿 +1 位作者 邱思鑫 关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9-343,共5页
采用PCR方法对引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芽孢杆菌遗传保存中心(BGSC)的45个苏云金芽孢杆菌(B t)进行了hblA、bceT及entS 3种蜡状芽孢杆菌(Bc)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hblA、bceT及entS的检出率分别为60%、66.7%和44.7%.这45个准菌株涉... 采用PCR方法对引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芽孢杆菌遗传保存中心(BGSC)的45个苏云金芽孢杆菌(B t)进行了hblA、bceT及entS 3种蜡状芽孢杆菌(Bc)肠毒素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hblA、bceT及entS的检出率分别为60%、66.7%和44.7%.这45个准菌株涉及到44个B t亚种,说明Bc肠毒素的基因在B t中是普遍存在的,B t的安全性问题仍需继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肠毒素基因 PCR
下载PDF
饲料营养成分对美洲大蠊雌成虫取食和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李香 吴珍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结果表明:取食饲料二的美洲大蠊雌成虫的产卵量比取食其它2种饲料的多,产卵间隔期也较短;且饲料二对美洲大蠊的营养效果也较好;饲料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高,则有利于美洲大蠊的取食和生殖.
关键词 营养 美洲大蠊 取食 生殖
下载PDF
白纹伊蚊生活习性及年数量消长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恩炯 吴珍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结果表明:伊蚊白天产卵量大于晚上,而且喜在黑色、粗糙的容器中(靠近水面处)产卵;盛水容器离地面距离越高,白纹伊蚊产卵量越少.在福州,幼虫出现在3月中旬,成虫始见于3月下旬,7至9月为发生高峰期;10月底至翌年3月上旬不见成虫活动.
关键词 白纹伊蚊 生物学 年数量消长 害虫
下载PDF
松突圆蚧2种重寄生蜂的记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建 王竹红 林庆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carnesi(Howard)和双带花角蚜小蜂Ablerusperspeciosus Girault都是介壳虫常见的重寄生蜂种类.但目前发现它们也已经重寄生于日本引进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 Tachikawa,其中双带花角蚜小蜂Ablerusp... 瘦柄花翅蚜小蜂Mariettacarnesi(Howard)和双带花角蚜小蜂Ablerusperspeciosus Girault都是介壳虫常见的重寄生蜂种类.但目前发现它们也已经重寄生于日本引进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azumai Tachikawa,其中双带花角蚜小蜂Ablerusperspeciosus对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的重寄生在国内外属首次报道.本文对这2种重寄生蜂作了形态特征描述,并阐述了它们对松突圆蚧生物防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突圆蚧 重寄生蜂 花角蚜小蜂 特征描述 生物防治 介壳虫 国内外
下载PDF
福州地区菜缢管蚜抗药性监测及其生化机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根 吴刚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与网室相对敏感种群相比,福州市建新和闽侯县上街田间菜缢管蚜种群对甲胺磷、毒死蜱、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阿维菌素均已产生高抗性,对甲胺磷、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达到36.3-56.5倍,对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则高达93-130... 与网室相对敏感种群相比,福州市建新和闽侯县上街田间菜缢管蚜种群对甲胺磷、毒死蜱、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阿维菌素均已产生高抗性,对甲胺磷、毒死蜱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水平达到36.3-56.5倍,对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抗性水平则高达93-130倍;对吡虫啉的抗性为中等水平(20.0-21.4倍);对丁硫克百威相对较敏感,仅产生7.0-9.0倍的低抗性.总酯酶个体活性分布频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田间和网室种群总酯酶个体活性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建新和上街田间种群个体总酯酶活性显著高于网室种群,分别是网室种群的1.81和2.01倍.网室种群乙酰胆碱酯酶对敌敌畏和甲胺磷的双分子速度常数(K)值分别为建新田间种群的12.1和7.5倍,为上街田间种群的11.1和9.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缢管蚜 抗药性监测 生化机制 福州地区 田间种群 乙酰胆碱酯酶 氯氰菊酯 阿维菌素 氰戊菊酯 抗性水平 分布频率 丁硫克百威 甲胺磷 敏感种群 测定结果 酯酶活性 速度常数 毒死蜱 网室 闽侯县 福州市 高抗性 吡虫啉 个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