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基羧甲基纤维素制备与应用新进展
1
作者 张淏龙 林钰程 +4 位作者 张赛 侯刘涛 张玉涛 韩秀丽 常春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2,共6页
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的生物质原料出发,介绍了制备CMC的非粮生物质原料。根据CMC制备工艺过程,分别对生物质纤维素提取、碱化和醚化工艺、CMC表征及改性进行了综述。使用绿色溶剂预处理是提取纤维素的发... 从制备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的生物质原料出发,介绍了制备CMC的非粮生物质原料。根据CMC制备工艺过程,分别对生物质纤维素提取、碱化和醚化工艺、CMC表征及改性进行了综述。使用绿色溶剂预处理是提取纤维素的发展方向;碱化、醚化工艺采用溶液法有助于制备高性能产品,通过工艺创新可制备高取代度、高黏度CMC;进一步采用物理、化学改性可提高产品性能。在此基础上,综述了CMC在农业、环境、医疗、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分析了CMC应用新趋势,展望了CMC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羧甲基纤维素 取代度 改性 高值化利用
原文传递
生物乙醇制备航空煤油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攀 赵宇 +6 位作者 吴兴国 张璐璐 胡俊豪 陈玮 白净 常春 方书起 《工程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4-525,共12页
生物基航空煤油是一种可持续、绿色环保的航空燃料,能够有效降低航空业的碳排放,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航空煤油的工艺方法,重点关注我国生物乙醇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充足的产量.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生物乙... 生物基航空煤油是一种可持续、绿色环保的航空燃料,能够有效降低航空业的碳排放,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备航空煤油的工艺方法,重点关注我国生物乙醇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充足的产量.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生物乙醇制备航空煤油的主要工艺流程,分析了生物乙醇制航油技术中的三个关键反应(乙醇脱水制乙烯、烯烃低聚反应以及加氢反应)的工艺条件和催化剂应用.此外,介绍了乙醇碳碳偶联与加氢脱氧制备航空煤油的最新进展,探讨了高碳醇制备反应的机理和催化剂,以及加氢脱氧反应的研究动态.指出当前乙醇制备航空煤油面临成本较高和催化剂开发等挑战,并对未来该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生物乙醇制备航空煤油的工业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生物乙醇 催化剂 高碳醇 加氢脱氧
下载PDF
酸解法制备生物基纳米纤维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赛 侯刘涛 +1 位作者 林钰程 常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172,共14页
纳米纤维素(NCC)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理化性质而备受关注。文中首先概述了传统NCC制备技术所遭遇的挑战,随后总结了近年来NCC制备原料,对酸解法生产NCC新工艺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预处理工艺改进、不同酸水... 纳米纤维素(NCC)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理化性质而备受关注。文中首先概述了传统NCC制备技术所遭遇的挑战,随后总结了近年来NCC制备原料,对酸解法生产NCC新工艺进行了综述,分别对预处理工艺改进、不同酸水解工艺以及全流程优化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酸解法生产NCC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这一方法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最后对酸解法制备NCC工业化进程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原材料 酸解 经济分析 环境评估
下载PDF
基于温和预处理玉米秸秆的酶解糖化工艺研究
4
作者 张欢欢 林钰程 +4 位作者 王圆圆 赵世强 杜朝军 赵子高 常春 《可再生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1,共9页
秸秆类生物质的预处理和酶解是实现其高值化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甲酸、亚氯酸钠和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 秸秆类生物质的预处理和酶解是实现其高值化转化、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对甲酸、亚氯酸钠和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对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的组成、形貌、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进行了分析。经过甲酸、亚氯酸钠和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后,木质素去除率分别为66.71%,97.12%和91.88%,酶解率分别达到63.26%,71.83%和95.14%。在纤维素酶添加量为19.6 FPU/g,木聚糖酶添加量为35.44 IU/g,吐温80添加量为20.96 mg/g的条件下,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预测酶解率为95.57%,实际酶解率为94.42%。高固体酶解的最佳补料策略是初始底物浓度为8%,在6,12,24 h分别添加4%的底物,酶解120 h后,酶解率达到8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预处理 高固酶解 分批补料
下载PDF
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帅飞 陈红胜 +4 位作者 朱宁博 陈俊英 李攀 李慧星 陈玮 《河南化工》 2025年第1期1-4,12,共5页
传统黑色母粒着色剂工业生产方法是以合成烃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热解生产,其生产成本及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的现状,与传统热解技术相比,水热碳化能耗较低且原料不需干燥。利用生物质原料水热... 传统黑色母粒着色剂工业生产方法是以合成烃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热解生产,其生产成本及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生物质水热碳化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的现状,与传统热解技术相比,水热碳化能耗较低且原料不需干燥。利用生物质原料水热碳化可低成本地生产黑色母粒着色剂,是降低黑色母粒着色剂生产成本的关键环节,探讨了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原料粒径等不同水热碳化条件对制备黑色母粒着色剂的影响,为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及黑色母粒着色剂的低成本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水热碳化 生物炭 黑色母粒着色剂
下载PDF
生物质热解制备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攀 智少梅 +4 位作者 李智雄 胡俊豪 陈志勇 白净 常春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93,共8页
生物质是世界上唯一的可再生碳源,可通过热解制备碳纳米管,实现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介绍了生物质原位和非原位热解制备碳纳米管的相关研究,归纳制备碳纳米管的热解技术和应用现状,分析生物质原料、热解温度... 生物质是世界上唯一的可再生碳源,可通过热解制备碳纳米管,实现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介绍了生物质原位和非原位热解制备碳纳米管的相关研究,归纳制备碳纳米管的热解技术和应用现状,分析生物质原料、热解温度和催化剂种类等主要影响因素在碳纳米管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碳纳米管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生长机理。生物质作为原料热解制备碳纳米管,还需要针对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新型加热技术及碳纳米管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机理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热解 碳纳米管 影响因素 反应机理
下载PDF
木糖生物炼制与高值化应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舒岗韦 林钰程 +3 位作者 张为宏 赵世强 郑晓阳 常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98-3811,共14页
木糖作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半纤维素部分最丰富的戊糖,其衍生物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绿色高效的木糖炼制工艺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发展的要求,也能有效降低木糖制备成本并促进木糖的高值化利用。本文... 木糖作为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中半纤维素部分最丰富的戊糖,其衍生物具有巨大的应用市场。在国家“双碳”目标下,绿色高效的木糖炼制工艺不仅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循环发展的要求,也能有效降低木糖制备成本并促进木糖的高值化利用。本文对木糖的生物炼制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不同工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综述了近年来木糖水解分离技术的进展以及木糖在生物基化学品和生物基材料的高值化应用,最后提出了促进木糖生物炼制发展的建议并对木糖高值化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炼制 半纤维素 木糖 高值化应用
下载PDF
有机废弃物好氧堆肥过程反应器及其调控策略综述
8
作者 刘杰 张苗苗 +3 位作者 常春 邹卫华 阎振丽 赵肖玲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17-2721,2726,共6页
对堆肥反应器类型及参数进行了概述,并着重讨论了上堆前的调理剂选择、堆体工艺参数优化和上堆后通风供氧策略对堆肥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堆肥过程中对堆体温度、含水率、种子发芽指数、pH、污染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最后... 对堆肥反应器类型及参数进行了概述,并着重讨论了上堆前的调理剂选择、堆体工艺参数优化和上堆后通风供氧策略对堆肥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微生物菌剂在堆肥过程中对堆体温度、含水率、种子发芽指数、pH、污染气体排放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包括不同反应器优缺点、优化组合、智能技术监测和微生物菌剂应用的改进,以促进堆肥产物的有机肥料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发酵 工艺参数 微生物 有机肥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纤维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
9
作者 虞卿磊 张宇静 +2 位作者 许震 张成建 张兴宏 《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1,共7页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由二氧化碳(CO_(2))与环氧丙烷(PO)交替共聚得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极具应用前景.然而,有关纯PPC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方面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工作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PPC长丝,优选出PPC成纤效果最佳的纺丝溶... 聚碳酸亚丙酯(PPC)是由二氧化碳(CO_(2))与环氧丙烷(PO)交替共聚得到的一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极具应用前景.然而,有关纯PPC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方面的研究仍较少.本文工作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PPC长丝,优选出PPC成纤效果最佳的纺丝溶剂和凝固浴,并通过控制不同的后处理温度和牵伸倍数,研究了PPC长丝的纤维取向、热性能及其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H_(2)O为凝固浴制备得到的PPC原纤性能最佳.PPC原纤经过后牵伸处理后得到具有高取向结构的PPC纤维长丝.其中,于45℃水浴拉伸400倍后得到的PPC长丝,拉伸强度可达201.9 MPa,断裂伸长率为36.4%,弹性模量可达2.9 GPa.本研究对拓宽PPC的应用领域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CO_(2)聚合物 湿法纺丝 纤维取向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