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7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的替代性价值测算
1
作者 韩亮 房曦晨 +2 位作者 郭鸿业 胡娱欧 张晶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储能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调峰能力不足、频率不稳定、惯性不足等难题,与新能源一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除去考虑技术因素外,储能的长远发展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因素,明晰其在系统中的各类价值并与其投资成本相比较。为解决过去文献中储... 储能可解决新型电力系统中调峰能力不足、频率不稳定、惯性不足等难题,与新能源一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除去考虑技术因素外,储能的长远发展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因素,明晰其在系统中的各类价值并与其投资成本相比较。为解决过去文献中储能价值定义不清、核算方式粗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储能替代性价值测算方法。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储能替代性价值测算框架,借鉴VCG(vickery clark aloves)机制计算储能的引入对全系统综合成本的降低幅度。在测算综合成本时,运用规划-运行两阶段联合优化模型,考虑源网荷储的优化互动,实现更为准确合理的经济性分析。文章基于IEEE 5节点算例演示了所提方法的效果,并发现储能具有替代发输电投资、降低需求侧响应和备用费用等多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替代性价值 联合优化 VCG机制 发输电投资
下载PDF
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解治军 张东霞 +1 位作者 韩肖清 胡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8-1007,共10页
现代电力系统海量量测数据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数据信息挖掘成为研究焦点,暂态稳定分析中不平衡故障样本以及多特征电气量时间序列数据中所蕴藏的信息仍有待深入挖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 现代电力系统海量量测数据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数据信息挖掘成为研究焦点,暂态稳定分析中不平衡故障样本以及多特征电气量时间序列数据中所蕴藏的信息仍有待深入挖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with attention,LSTMA)方法,用以深入挖掘暂态稳定评估样本中所蕴藏的信息。在离线训练环节,以长短期记忆网络为基础分类器,引入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引导模型学习样本中关键特征,并对损失函数进行改进,以此强化对不平衡样本的学习能力;在线应用环节,在目标域小样本条件下采用迁移学习方法更新成型的离线LSTMA模型,并对比不同迁移学习策略对模型性能影响,经过迁移学习建立的新运行点下的改进LSTMA模型评估精度有效提高,训练时间大幅减少,所得出的迁移学习策略确定方法有利于实际应用环节快速决策。研究在IEEE39节点和IEEE300节点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不平衡样本
原文传递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林 钟海旺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3-371,共9页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对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有积极推动作用,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如何协同发展尚无定论。结合新型电力系统不同时间尺度储能需求和储能发展现状分析明确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发...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对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有积极推动作用,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的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如何协同发展尚无定论。结合新型电力系统不同时间尺度储能需求和储能发展现状分析明确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并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基于规划定位—技术创新—运维管理—运营策略架构提出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协同发展建议,为推动储能行业发展决策制定、促进储能行业良性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抽水蓄能 新型储能 协同发展 发展阶段
下载PDF
风力发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84
4
作者 孙元章 吴俊 李国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55-62,共8页
风力发电依赖于气象条件,并逐渐以大型风电场的形式并入电网,给电网带来各种影响。电网并未专门设计用来接入风电,因此如果要保持现有的电力供应标准,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讨论了在风电场并网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风力... 风力发电依赖于气象条件,并逐渐以大型风电场的形式并入电网,给电网带来各种影响。电网并未专门设计用来接入风电,因此如果要保持现有的电力供应标准,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调整。讨论了在风电场并网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风力发电具有大容量、动态和随机的特性,它给电力系统的有功/无功潮流、电压、系统稳定性、电能质量、短路容量、系统备用、频率和保护等方面带来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和措施,以期更好利用风力发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电力系统 影响 风电场
下载PDF
电力系统数字混合仿真技术综述 被引量:51
5
作者 柳勇军 闵勇 梁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38-43,共6页
相互独立的机电暂态程序与电磁暂态程序由于各自的不足和局限,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力系统对仿真技术的要求,数字混合仿真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接口的处理是其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 相互独立的机电暂态程序与电磁暂态程序由于各自的不足和局限,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力系统对仿真技术的要求,数字混合仿真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文章对该技术进行了研究,认为接口的处理是其中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接口位置选择、等值电路形式、数据交互方式以及数据转换等核心问题。最后指出,在混合实时仿真中电磁暂态侧与实际物理装置相连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机电暂态 电磁暂态 数字仿真 混合仿真 等值电路 实时仿真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实时决策方法 被引量:28
6
作者 胡伟 张玮灵 +5 位作者 闵勇 陈磊 董昱 余锐 刘柏私 王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567-4576,共10页
电力系统紧急控制是故障消除后保持系统稳定性、防止事故扩大的重要手段。相比于目前电网普遍使用的离线决策,实时紧急控制决策能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控制措施。但实时决策对计算速度的要求极高,传统方法无法胜任。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 电力系统紧急控制是故障消除后保持系统稳定性、防止事故扩大的重要手段。相比于目前电网普遍使用的离线决策,实时紧急控制决策能够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控制措施。但实时决策对计算速度的要求极高,传统方法无法胜任。基于支持向量机技术,该文研究了电力系统紧急控制实时决策方法,关键在于利用支持向量机从大量的仿真数据中挖掘系统稳定规则,并用于构造可以实时求取的稳定性约束,由此将大量的仿真搜索从实时阶段转移到离线阶段。该文首先建立紧急控制决策的优化模型;然后利用灵敏度方法将模型中的稳定性约束线性化;接着通过改造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表达式将其用于拟合,提出能够实时求取的稳定裕度指标,实现灵敏度求解;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中进行算例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所提出的稳定性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系统的稳定裕度,同时针对不同的失稳状况该文提出的决策方法能有效恢复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紧急控制 实时决策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最优控制 被引量:27
7
作者 何剑 程林 孙元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1,共7页
电力系统的运行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如何保证电力系统高可靠运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省运行成本,始终是调度运行人员关心的问题。为此提出运行可靠性最优控制的概念、模型和算法。目的是寻找系统最优运行点以协调运行可靠性成本和效益,... 电力系统的运行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如何保证电力系统高可靠运行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节省运行成本,始终是调度运行人员关心的问题。为此提出运行可靠性最优控制的概念、模型和算法。目的是寻找系统最优运行点以协调运行可靠性成本和效益,为调度员提供在线的辅助控制策略。模型以最小化期望社会成本作为优化目标,以发电机有功出力、发电母线电压幅值和无功源的无功出力作为控制变量,以初始点的潮流约束作为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求解。算例采用IEEERTS-79测试系统和中国西南某省实际系统比较运行可靠性最优控制、最优潮流和安全约束最优潮流的控制效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可靠性 最优控制 电力系统 成本 价值 安全性 粒子群算法 概率风险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在线控制 被引量:18
8
作者 何剑 孙元章 +1 位作者 程林 刘海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8-14,共7页
研究如何通过调度控制来规避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运行可靠性在线控制的模型和算法。首先阐述运行可靠性在线控制的基础与功能定位,然后提出短期运行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和算法,在此基础上建... 研究如何通过调度控制来规避电力系统运行的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运行可靠性在线控制的模型和算法。首先阐述运行可靠性在线控制的基础与功能定位,然后提出短期运行可靠性评估的指标和算法,在此基础上建立运行可靠性控制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控制代价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发电机出力调整量和节点切负荷量为控制变量,以运行可靠性指标准则为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进行搜索。对IEEERTS-79测试系统的计算分析表明运行可靠性控制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可靠性 在线控制 电力系统 粒子群算法 概率风险
原文传递
先进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27
9
作者 魏韡 梅生伟 张雪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3-153,共11页
自20世纪50、60代以钱学森《工程控制论》为代表的经典控制理论和以线性系统及最优控制为代表的现代控制理论问世以来,理论创新与工业应用成果丰硕,特别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该领域文献众多,主要以大型发电机组励磁控制... 自20世纪50、60代以钱学森《工程控制论》为代表的经典控制理论和以线性系统及最优控制为代表的现代控制理论问世以来,理论创新与工业应用成果丰硕,特别在电力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鉴于该领域文献众多,主要以大型发电机组励磁控制为主线,从稳定性、最优性、鲁棒性与实用性情况等方面综合对比经典控制与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明确指出现代控制是经典控制的发展,经典控制是现代控制的基础,二者不可分割,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为此将二者合称为先进控制理论。进一步,在总结综述经典与现代控制理论在电力系统应用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电力系统先进控制技术的发展做了若干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PID控制 线性最优控制 非线性控制
下载PDF
基于Hamilton实现的电力系统振荡源设备级定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颖 沈沉 刘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11,86,共7页
功率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传输的安全,在线振荡源定位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平息振荡。目前,区域级和机组级的定位方法已经可以判别振荡源所在的区域或发电机组,但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到发电机内部判断振荡源所在控制设备。文中基于Hamil... 功率振荡问题威胁着电力传输的安全,在线振荡源定位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平息振荡。目前,区域级和机组级的定位方法已经可以判别振荡源所在的区域或发电机组,但还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到发电机内部判断振荡源所在控制设备。文中基于Hamilton实现对发电机内部的能量结构进行分析,将发电机注入电力网络的暂态能量拆分为与调速系统和励磁系统分别相对应的2个分量,以这2个能量分量作为判定振荡源所在控制设备的指标。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和IEEE 39节点系统的仿真证明了文中所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由于文中所提出的方法只需要本地母线的网络量测,因此既可在控制中心在线应用,也可在厂站端实现分散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源定位 Hamilton实现 能量结构 端口供给能量
下载PDF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中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建华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伍双喜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23,共6页
由于电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中负荷参数存在不确定性,这使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在研究负荷参数不确定时,采用传统蒙特卡罗分析法仿真次数过多、仿真时间过长,而采用轨迹灵敏度法又不能给出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定量表示。因此采用了... 由于电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中负荷参数存在不确定性,这使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受到影响。在研究负荷参数不确定时,采用传统蒙特卡罗分析法仿真次数过多、仿真时间过长,而采用轨迹灵敏度法又不能给出参数不确定性影响的定量表示。因此采用了一种将轨迹灵敏度法与概率分配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负荷参数的不确定性对动态仿真结果的影响。在4机2区域系统上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快速分析对仿真结果影响较大的主导参数,而且能够直接输出响应与主导参数之间建立的最合适阶次的多项式关系,定量分析参数的不确定性。因此文中方法能够快速清晰地量化出主导参数的不确定性与系统稳定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灵敏度 概率分配法 电力系统动态仿真 参数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多元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辨识与电力系统自适应阻尼控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陆超 吴超 +2 位作者 王天 陈湘 于同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1-36,共6页
传统基于离线模型参数和典型运行方式设计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存在适应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辨识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可解决一般自适应控制中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所用的多元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 regressive moving a... 传统基于离线模型参数和典型运行方式设计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存在适应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辨识的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可解决一般自适应控制中快速性和准确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所用的多元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uto regressive moving averaging vector,ARMAV)辨识在电网正常运行过程中针对由负荷等随机扰动引起的类噪声信号进行;在综合考虑辨识误差、阻尼要求和稳定裕度基础上,提出阻尼控制零极点配置基本原则,并设计相应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法。为了充分检验上述辨识与控制系统的效果,基于广域测量平台对其进行软硬件实现,并在东北电网简化系统中进行实时数字仿真(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RTDS)测试,实验结果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噪声信号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辨识 零极点配置 遗传算法 自适应控制
原文传递
电力电子接口对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54
13
作者 鲁宗相 汤海雁 +2 位作者 乔颖 田新首 迟永宁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8,共8页
风电、光伏、储能、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等通过电压源/电流源型变流器接口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开关并网,将给电力系统的既有频率动态特性、有功平衡原理及相关控制方法带来改变。首先回顾了近年电力电子接口相关的系统频率事件,从惯量角度分... 风电、光伏、储能、柔性高压直流输电等通过电压源/电流源型变流器接口取代了传统的机械开关并网,将给电力系统的既有频率动态特性、有功平衡原理及相关控制方法带来改变。首先回顾了近年电力电子接口相关的系统频率事件,从惯量角度分析了规模化电力电子接口对系统频率控制的影响。总结了提高频率支撑能力的接口控制技术,分析了接口外特性在惯性响应和一次调频环节与同步机组等价性。基于能量守恒原理讨论了大规模电力电子接口接入下电力系统有功平衡机理,最后从机理、模型、方法层面提出了电力电子化该领域内值得探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接口 有功频率控制 惯量 虚拟同步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
下载PDF
电力系统仿真不确定度评估中拟合多项式阶次的确定 被引量:7
14
作者 伍双喜 吴文传 +1 位作者 张伯明 孙宏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当前用概率分配法(probabilistic collocation method,PCM)进行含多个不确定参数的仿真不确定性评估时,各参数都使用相同的阶次,致使拟合多项式总阶次过高,所需仿真次数过多,限制了PCM的应用。实际上,各参数所需的阶次可以不同,需要分... 当前用概率分配法(probabilistic collocation method,PCM)进行含多个不确定参数的仿真不确定性评估时,各参数都使用相同的阶次,致使拟合多项式总阶次过高,所需仿真次数过多,限制了PCM的应用。实际上,各参数所需的阶次可以不同,需要分别定阶。如果将参数耦合在一块进行定阶,这是一个组合问题,难以求解。为此,假定参数的阶次不受其他参数取值的影响,对各参数进行解耦定阶,然后将所得阶次应用到多参数PCM对应的参数中。此外,利用PCM能用一个低阶多项式来精确获取高阶多项式的期望值的特点,当不确定参数较多、精确的高阶多项式无法获得时,提出根据期望值在连续2个阶次拟合多项式中的差异来对参数进行定阶,在保证期望值等价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拟合多项式的总阶次和所需仿真次数。理论分析和算例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配法 不确定性评估 电力系统 动态仿真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控制与决策中的博弈问题—–工程博弈论初探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梅生伟 魏韡 刘锋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8-587,共10页
由于在处理多主体、多目标与复杂决策时序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博弈论从其诞生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对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政治学以及工程科学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分析研究策略相互作用的主流理论和控制与决策领域... 由于在处理多主体、多目标与复杂决策时序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博弈论从其诞生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对经济学、社会学、军事学、政治学以及工程科学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分析研究策略相互作用的主流理论和控制与决策领域不可或缺的辅助设计工具.由于存在多个决策主体以及竞争与合作等多种利益关系,工程系统优化决策问题往往可归结为某种特殊形式的博弈问题.本文从电力系统中的控制与决策问题出发,阐述了工程博弈论的建模思想和主要方法,并以笔者团队近年来在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为主线,对工程博弈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博弈论 电力系统 控制与决策
下载PDF
一种用于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控制工程的时钟发生器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志雄 孙元章 +3 位作者 黎雄 张放 赵维兴 刘振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9,共6页
时钟同步技术是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WAMS的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控制系统一般由相量测量单元(PMU)和服务器以及控制机组成,时间同步和时延控制是广域PSS控制应用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探讨了广域PSS控制系统中时... 时钟同步技术是广域测量系统(WAMS)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WAMS的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控制系统一般由相量测量单元(PMU)和服务器以及控制机组成,时间同步和时延控制是广域PSS控制应用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探讨了广域PSS控制系统中时间同步的需求,针对PMU Server及控制端的时钟同步应用,提出了一种结合GPS授时和CPU时间戳计数器(TSC)守时的时钟发生器GPS_TSC Clock。该时钟发生器实现简单、可靠,精度高,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提供满足广域PSS控制工程应用的实时时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测量系统 广域控制 电力系统稳定器 时钟同步 时间戳计数器
下载PDF
计及静态安全分析熵特性的电力系统自组织临界过程仿真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坤鹏 张雪敏 +2 位作者 赵伟 范国英 傅吉悦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8-43 123,123,共7页
自组织临界理论和熵概念在电力系统连锁性故障及复杂性分析方面已取得重要应用。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N-1安全校核的支路开断风险熵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基于PSASP/UPI程序的多运行状态断面混合仿真平台,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静态安... 自组织临界理论和熵概念在电力系统连锁性故障及复杂性分析方面已取得重要应用。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N-1安全校核的支路开断风险熵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基于PSASP/UPI程序的多运行状态断面混合仿真平台,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静态安全风险评估及慢动态演化趋势研究。7机10节点系统的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潮流熵指标相比,文中提出的指标在反映各支路静态安全宏观风险大小和微观异构性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定量评估电网安全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织临界性 N-1安全校核 风险 微观异构性
下载PDF
基于半张量积方法与准稳态时域仿真的电力系统中长期电压稳定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义红 梅生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4,共6页
提出了综合基于半张量积方法的非线性动力学稳定裕度指标与准稳态时域仿真的中长期电压稳定判定方法。建立了中长期电压稳定分析模型。该模型将短期动态平衡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降低了求解稳定裕度指标过程中雅可比矩阵以及海森矩阵的... 提出了综合基于半张量积方法的非线性动力学稳定裕度指标与准稳态时域仿真的中长期电压稳定判定方法。建立了中长期电压稳定分析模型。该模型将短期动态平衡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降低了求解稳定裕度指标过程中雅可比矩阵以及海森矩阵的计算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利用基于半张量积方法的中长期电压稳定指标分析中长期电压稳定性。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电压稳定 半张量积方法 准稳态时域仿真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调频控制相关的频率振荡问题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锦洲 段荣华 +3 位作者 陈磊 黄伟 吴琛 陈亦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82-90,共9页
电网中多次出现不同于传统低频振荡的频率振荡问题,和调频控制过程强相关。基于一个三区域系统,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振荡模式及其表现。除功角振荡模式外,系统中包含超低频的一次调频(PFR)模式和振... 电网中多次出现不同于传统低频振荡的频率振荡问题,和调频控制过程强相关。基于一个三区域系统,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中不同类型的振荡模式及其表现。除功角振荡模式外,系统中包含超低频的一次调频(PFR)模式和振荡频率更低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模式。功角振荡模式下,机组转速和区域电网频率相对振荡,而PFR模式和AGC模式下电网频率整体振荡,是频率振荡模式的一个根本特征。根据分析结果,PFR模式下主要是PFR参与动作,而AGC模式下主要是AGC参与动作,并提出了根据不同变量参与因子辨别频率振荡模式并区分PFR模式和AGC模式的方法。分析结果初步厘清了不同类型频率振荡模式的表现和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振荡 频率振荡 小扰动稳定 一次调频 自动发电控制
下载PDF
计及时延的互联电力系统分散式阻尼控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振军 孙军 覃杰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4-88,共5页
针对广域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计及信号在广域控制回路中的时延,设计了一种分散式阻尼控制器。首先定性分析了广域控制回路中的信号时延特点,然后在计及时延的互联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基础上,使用时延依赖稳定性充分条件进行控制... 针对广域互联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问题,计及信号在广域控制回路中的时延,设计了一种分散式阻尼控制器。首先定性分析了广域控制回路中的信号时延特点,然后在计及时延的互联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基础上,使用时延依赖稳定性充分条件进行控制器的求解,最后进行了两区四机系统分散式阻尼控制器设计。在固定时延与随机时延情况下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分散控制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阻尼,抑制系统低频振荡,提高互联电力系统的动态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电力系统 低频振荡 分散控制 时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