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解治军 张东霞 +1 位作者 韩肖清 胡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8-1007,共10页
现代电力系统海量量测数据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数据信息挖掘成为研究焦点,暂态稳定分析中不平衡故障样本以及多特征电气量时间序列数据中所蕴藏的信息仍有待深入挖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 现代电力系统海量量测数据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与此同时,数据信息挖掘成为研究焦点,暂态稳定分析中不平衡故障样本以及多特征电气量时间序列数据中所蕴藏的信息仍有待深入挖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network with attention,LSTMA)方法,用以深入挖掘暂态稳定评估样本中所蕴藏的信息。在离线训练环节,以长短期记忆网络为基础分类器,引入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引导模型学习样本中关键特征,并对损失函数进行改进,以此强化对不平衡样本的学习能力;在线应用环节,在目标域小样本条件下采用迁移学习方法更新成型的离线LSTMA模型,并对比不同迁移学习策略对模型性能影响,经过迁移学习建立的新运行点下的改进LSTMA模型评估精度有效提高,训练时间大幅减少,所得出的迁移学习策略确定方法有利于实际应用环节快速决策。研究在IEEE39节点和IEEE300节点系统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长短期记忆网络 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不平衡样本
原文传递
堆栈式集成学习驱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优化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潘晓杰 徐友平 +5 位作者 解治军 王玉坤 张慕婕 石梦璇 马坤 胡伟 《发电技术》 CSCD 2023年第6期865-874,共10页
针对暂态稳定预防控制在线计算的快速性要求和时域方程计算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堆栈式集成学习驱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优化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堆栈式集成深度置信网络的暂态稳定评估器,用以代替暂态稳定判定所需的非... 针对暂态稳定预防控制在线计算的快速性要求和时域方程计算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堆栈式集成学习驱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优化方法。首先,构建了基于堆栈式集成深度置信网络的暂态稳定评估器,用以代替暂态稳定判定所需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求解过程;其次,将训练好的暂态稳定评估器作为暂态稳定约束判别器,嵌入帝企鹅启发式优化算法的迭代寻优过程中;最后,以预防控制代价最小为目标,建立集成学习驱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防控制启发式优化算法,该算法实现了预防控制中暂态稳定约束的高效判断,提高了发电再调度预防控制决策水平。基于IEEE39节点系统对所提预防控制优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评估准确率和计算效率上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堆栈式集成学习 帝企鹅启发式优化算法 暂态稳定 预防控制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调峰的影响 被引量:297
3
作者 张宁 周天睿 +4 位作者 段长刚 唐晓军 黄建军 卢湛 康重庆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58,共7页
大规模风电基地的快速建设,使系统调峰成为电网运行的新难题之一。针对风电出力随机性强、运行方式复杂多变的特点,通过对规划年份时序负荷曲线与风电出力时序曲线的模拟,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对系统调峰的影响。还讨论了风... 大规模风电基地的快速建设,使系统调峰成为电网运行的新难题之一。针对风电出力随机性强、运行方式复杂多变的特点,通过对规划年份时序负荷曲线与风电出力时序曲线的模拟,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大规模风电对系统调峰的影响。还讨论了风电出力对系统峰谷差的影响机理,并引入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研究了大规模风电基地接入后系统等效负荷峰谷差的变化及分布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在各种外送模式以及系统调峰协调方式下,大规模风电基地对系统调峰的影响规律。以我国甘肃酒泉风电基地为对象进行分析和论证,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甘肃电源规划与调度运行方式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调峰 时序负荷曲线 风电出力时序曲线 负荷谷峰差
原文传递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气工程本科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4
4
作者 朱桂萍 林今 +3 位作者 孙宏斌 康重庆 于歆杰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4063-4071,共9页
建设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系统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需求和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产业健康发展,高校必须尽快培养能源互联网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建设能源互联网,实现能源系统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需求和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引领产业健康发展,高校必须尽快培养能源互联网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能源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领域,该文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电机系近5年来以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逐步形成能源互联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与实践经验,阐述了以电气工程为基础拓展建立能源互联网本科教学体系的原生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能源互联网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同时以清华大学电机系在能源互联网方向进行的本科教学改革为例,介绍了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能源互联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重点介绍了对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及在专业实践环节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我国能源互联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气工程 本科教学 改革实践 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
原文传递
考虑电缆故障时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开关配置方案的经济性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建东 李国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海上风电场内部电气系统设计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目前较常用的放射形布局,从开关配置的角度对其经济性进行研究,在传统开关配置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开关完全配置方案和开关部分配置方案,并在综合考虑了投资成本和由... 随着海上风电的迅速发展,海上风电场内部电气系统设计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目前较常用的放射形布局,从开关配置的角度对其经济性进行研究,在传统开关配置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开关完全配置方案和开关部分配置方案,并在综合考虑了投资成本和由于海底电缆故障引起的故障机会成本2个因素后,对上述3种开关配置方案的总成本进行评估,对影响总成本的开关设备价格、电缆故障率和故障维修时间等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经济性角度考虑,开关部分配置方案是3种开关配置方案中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内部电气系统 开关配置方案 经济性
原文传递
适于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测试的功率硬件在环接口装置及其控制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周瑜 林今 宋永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95-1000,共6页
基于功率硬件在环仿真方法(或称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方法),为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配电网及微电网的运行工况,设计了一种硬件在环测试接口装置。根据配电网及微电网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如频率偏差、供电三相不对称及谐波等),提出了一种三相... 基于功率硬件在环仿真方法(或称数字物理混合仿真方法),为分布式发电装置接入配电网及微电网的运行工况,设计了一种硬件在环测试接口装置。根据配电网及微电网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如频率偏差、供电三相不对称及谐波等),提出了一种三相四线制的接口装置硬件结构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的接口策略,以消除接口放大过程中引入的放大幅值误差。以配电网及微电网中可能出现的频率波动、电压三相不对称以及电压含谐波为研究算例,对所提出的接口装置和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了该装置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在环(数字物理混合仿真) 分布式发电 接口放大装置 幅值误差 准比例谐振控制
原文传递
综合能源系统分析的统一能路理论(四):天然气网动态状态估计 被引量:30
7
作者 尹冠雄 陈彬彬 +1 位作者 孙宏斌 郭庆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5827-5836,共10页
天然气网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其能量管理,需要利用状态估计技术获取实时、可靠、一致、完整的网络状态信息。然而,实际天然气网络的流量、压力调节较为频繁,现有的稳态状态估计模型无法考虑网络的动态过程。该文基于统... 天然气网是综合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其能量管理,需要利用状态估计技术获取实时、可靠、一致、完整的网络状态信息。然而,实际天然气网络的流量、压力调节较为频繁,现有的稳态状态估计模型无法考虑网络的动态过程。该文基于统一能路理论中的气路模型,首次建立了天然气网络的动态状态估计模型,将管道中复杂的时域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了易于优化求解的频域线性代数方程,进一步测试了模型在状态估计精度和坏数据辨识方面的性能。算例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可有效过滤量测噪声和坏数据,补齐系统缺失量测,准确估计天然气网络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网络 动态状态估计 统一能路 气路 坏数据辨识
原文传递
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子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屈鲁 欧阳斌 +2 位作者 袁志昌 张树卿 曾嵘 《发电技术》 2020年第3期237-244,共8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涵盖能源形式多样,涉及运行模式复杂,包含控制设备和耦合环节丰富,给其稳态建模和稳态潮流计算带来了挑战。为了获取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子系统的稳态特性,给出了典型综合能源系统的拓扑架构...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涵盖能源形式多样,涉及运行模式复杂,包含控制设备和耦合环节丰富,给其稳态建模和稳态潮流计算带来了挑战。为了获取综合能源系统中热力子系统的稳态特性,给出了典型综合能源系统的拓扑架构;分别建立了电力子系统、热力子系统、冷力子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站的稳态模型,进而建立了混合潮流模型,并利用Newton-Raphson算法进行了混合潮流求解;分析了热力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参数(包括源节点的供水温度、负荷节点的出水温度、热网管道的长度和直径、热负荷功率)变化对综合能源系统稳态潮流的影响。分析结果可支撑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及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IES) 热力子系统 稳态建模 稳态潮流
下载PDF
535 kV耦合负压式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设计方案 被引量:5
9
作者 张猛 马骢 +3 位作者 王红斌 刘成柱 程成 张翔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677-2683,共7页
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装设直流断路器是有效抑制故障电流扩散,保证直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而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肩负着高电位隔离并对模块化操作和控制部件供能的重要作用。该文对张北工程康保换流站用耦合负... 在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装设直流断路器是有效抑制故障电流扩散,保证直流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最有效的技术手段,而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肩负着高电位隔离并对模块化操作和控制部件供能的重要作用。该文对张北工程康保换流站用耦合负压式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方案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耦合负压式直流断路器供能系统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不间断供电系统和开关柜实现不间断供电,采用3种电压等级的隔离变压器实现直流断路器主支路和转移支路隔离供能,通过开关柜软启动限制浪涌电流和在供能隔离变压器输出侧并联浪涌保护器和电容器的方法提高供能系统可靠性;最后,供能系统随直流断路器样机进行了绝缘试验和运行试验,全部试验顺利通过且供能系统工作稳定,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负压 直流断路器 供能系统 供能变压器 软启动电路 试验
原文传递
“双高”电力系统宽频振荡广域监测与预警系统 被引量:36
10
作者 马宁宁 谢小荣 +1 位作者 唐健 陈垒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7-464,共8页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简称"双高")接入电网引起的宽频振荡问题严重影响电力设备正常工作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对宽频振荡的多模态及振荡频率时变等新特征,如何实现宽频振荡的在线监测与分析是"双高&q...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简称"双高")接入电网引起的宽频振荡问题严重影响电力设备正常工作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面对宽频振荡的多模态及振荡频率时变等新特征,如何实现宽频振荡的在线监测与分析是"双高"电力系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广域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和分析电网的低频振荡动态特性,但无法涵盖宽频电磁振荡。为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了"双高"电力系统宽频振荡广域监测与预警系统框架。该系统兼顾现有广域监测系统的功能,同时具备监测和分析"双高"背景下宽频电磁振荡的能力。基于该系统提出了宽频状态估计、宽频振荡溯源及宽频振荡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并通过模拟振荡场景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该系统在"双高"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电力系统 可再生能源发电 电力电子设备 宽频振荡 广域监测与预警系统
原文传递
以牵引变电站灵活补偿为目标的铁道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容量综合配置 被引量:12
11
作者 魏应冬 姜齐荣 +2 位作者 韩英铎 皮俊波 刘成哲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21,共7页
首先提出采用铁道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railway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troller,RUPQC)实现牵引变电站综合补偿的充要条件;然后在建立牵引负荷标幺化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以实现完全补偿和灵活补偿为目标,提出了结合固定补偿装置的RUPQC... 首先提出采用铁道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railway 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troller,RUPQC)实现牵引变电站综合补偿的充要条件;然后在建立牵引负荷标幺化模型的基础上,分别以实现完全补偿和灵活补偿为目标,提出了结合固定补偿装置的RUPQC容量综合配置方法。数值分析表明,采用该配置方法并结合灵活最优控制策略,RUPQC可在全负荷范围内满足灵活补偿的目标,不但显著降低了装置的工程造价,而且在任意负荷条件下均能实现对装置补偿容量的最优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牵引变电站 完全补偿 灵活补偿 容量综合配置
原文传递
约束条件弹性化的月度电力市场机制设计 被引量:17
12
作者 舒畅 钟海旺 +4 位作者 夏清 谭跃凯 胡建军 姚星安 王一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7-595,共9页
大用户直购电的深入开展和大规模新能源发电上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严峻挑战。传统的月度机组组合方案编制主要依靠电网运行人员指定机组启停和承担深度调峰等辅助服务,这种机制容易产生调度公平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约束条件弹... 大用户直购电的深入开展和大规模新能源发电上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严峻挑战。传统的月度机组组合方案编制主要依靠电网运行人员指定机组启停和承担深度调峰等辅助服务,这种机制容易产生调度公平性的问题。为此,该文提出基于约束条件弹性化的新型月度电力市场机制。在该机制下,市场成员除了向交易机构申报常规的报价和物理约束条件外,根据自身运行实际,向交易机构申报其约束可松弛范围及其补偿报价,利用激励机制充分挖掘机组约束弹性化的潜力,用市场成员主动参与的方式保障调度的公平公正,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经济。设计了满足激励相容原理的约束松弛补偿结算机制,让未突破自身约束条件的机组承担那些约束条件被突破机组的补偿成本,从而有效促进市场成员理性申报约束松弛补偿报价。基于IEEE-30节点系统的算例模拟计算表明,该文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成员申报约束松弛能力,实现在更大的可行域范围内找到比传统机制更优的机组组合方案,将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提高整体社会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机组组合 发电侧 机制设计
原文传递
介电响应分析中温度归一化获得标准曲线的方法、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岩峰 梁曦东 +2 位作者 仵超 左周 Dissado L 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530-4537,共8页
温度是影响电介质介电响应的重要外界因素。将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获得的介电响应曲线平移而形成相互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的方法即温度归一化方法,所获得的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即为标准曲线(master curve)。为获得正确的标准曲线,需要在双... 温度是影响电介质介电响应的重要外界因素。将不同温度条件下测量获得的介电响应曲线平移而形成相互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的方法即温度归一化方法,所获得的重叠的介电响应曲线即为标准曲线(master curve)。为获得正确的标准曲线,需要在双对数坐标中对极化率的实部和虚部同时进行温度归一化平移、并记录平移的移动轨迹(即参考点的移动轨迹)。参考点的移动轨迹即反映了温度对于介电响应的影响。标准曲线可以扩展所测介电响应的频率范围、增加数据点的密集程度,消除试验中的偶然误差,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标准曲线可以用于判断测量的介电响应是否是由单一的弛豫过程构成、判断电介质的微观结构是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获得介电响应的温度特性等。通过温度归一化平移获得重合的标准曲线并非必然结果,在由温度特性不一致的多弛豫过程组成的介电响应中或在电介质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的温度范围内,是无法获得重合的标准曲线的。该文以测量高电压外绝缘领域常用的高温硫化硅橡胶的介电响应为例,详细说明了温度归一化方法在介电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响应 温度归一化方法 标准曲线 极化率 高温硫化硅橡胶 低频弥散
原文传递
Dissado-Hill模型在电介质介电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梁曦东 高岩峰 Dissado L 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002-6011,6045,共10页
电介质介电响应中所蕴含的信息可以被用于探究电介质的内部微观结构以及电荷的运动特性。Debye模型描述的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偶极子在黏性介质中发生的极化现象,这很难出现在实际的固体电介质中。基于Debye模型的经验修正模型如Cole-Cole... 电介质介电响应中所蕴含的信息可以被用于探究电介质的内部微观结构以及电荷的运动特性。Debye模型描述的是没有相互作用的偶极子在黏性介质中发生的极化现象,这很难出现在实际的固体电介质中。基于Debye模型的经验修正模型如Cole-Cole模型、Davidson-Cole模型以及Havriliak-Negami模型中的参数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使用经验模型分析介电响应测量结果无法获得电介质内部微观结构和电荷运行特性。由Dissado L A与Hill R M提出的具有明确物理意义、涉及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是一个更反映介电响应物理实质的理论模型。该文详细阐述了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的物理意义及该模型中"簇"的概念;Dissado-Hill模型包含2个子模型:一个是用来描述偶极子主导的弛豫峰型介电响应过程的Dissado-Hill loss peak模型;一个是用来描述载流子主导的低频弥散现象的Dissado-Hill QDC模型。文中讨论了低频弥散介电响应现象与电导现象之间的异同及区分方法。结合Dissado-Hill介电响应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的方法,对电力系统外绝缘领域常用的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的介电响应测量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高温硫化硅橡胶的介电响应中存在明显的低频弥散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响应 Dissado-Hill模型 弛豫峰型介电响应 低频弥散现象 电荷扩散 高温硫化硅橡胶
原文传递
激光干涉法在空气间隙放电参数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旋 曾嵘 +1 位作者 庄池杰 陈赦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73-2078,共6页
空气间隙放电现象物理过程复杂,利用先进手段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Mach-Zehnder干涉仪放电参数测量系统,利用干涉条纹图像可推算测试区域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得到温度、粒子密度等热物理参... 空气间隙放电现象物理过程复杂,利用先进手段对其关键参数进行测量具有重要意义。搭建了一套基于激光干涉原理的Mach-Zehnder干涉仪放电参数测量系统,利用干涉条纹图像可推算测试区域的折射率分布,进而可得到温度、粒子密度等热物理参数。以空气电弧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尖–板电极交流电弧(约0.1 A)和电焊机直流电弧(30 A)进行诊断实验,建立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得到其温度和电子密度等参数的径向分布,前者的弧心温度约为3 000~6 000 K,后者的弧心温度约为12 000 K。另外,还初步得到了空气间隙放电通道的干涉条纹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激光干涉法在空气放电参数测量研究中的可行性,为该方法在长空气间隙放电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法 MACH-ZEHNDER干涉仪 空气电弧 局部热力学平衡模型 电弧温度 长空气间隙放电
原文传递
Kramers-Kronig变换在介电响应分析中的数值计算方法、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高岩峰 卢毅 +5 位作者 梁曦东 仵超 李少华 左周 Chalashkanov N M Dissado L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Kramers-Kronig关系是因果系统中的基本物理规律,在电介质物理领域,Kramers-Kronig关系描述的是极化率的实部与虚部之间的内在数学联系。实际测量获得的有限频段离散频率点上的介电响应复电容结果无法直接使用Kramers-Kronig关系的数学... Kramers-Kronig关系是因果系统中的基本物理规律,在电介质物理领域,Kramers-Kronig关系描述的是极化率的实部与虚部之间的内在数学联系。实际测量获得的有限频段离散频率点上的介电响应复电容结果无法直接使用Kramers-Kronig关系的数学表达式进行计算,且由于无穷频率电容和可能的电导过程的存在,复电容的实部和虚部一定不满足Kramers-Kronig关系。提出基于普适介电响应理论的数据外延和插值方法,有效地扩大了Kramers-Kronig变换数值计算的积分范围,并对整个频域进行分段划分,在各个频段上分别实现Kramers-Kronig关系的解析计算或数值积分计算,实现了针对实际测量获得的有限频段离散频率点上的介电响应的Kramers-Kronig变换数值计算。无穷频率电容项和电导项通过Kramers-Kronig变换后的结果为0,因此,通过Kramers-Kronig变换及对比分析,可以实现对复电容中的极化信息、电导信息和无穷频率电容信息的解耦分析。在高温硫化硅橡胶的介电响应中,通过Kramers-Kronig变换数值计算和后续的对比分析,可以剔除其中的电导和无穷频率电容的影响,进而观察到低频段的低频弥散现象和高频段的实部与虚部相互平行的指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响应 Kramers-Kronig变换 普适弛豫定律 极化率 解耦分析 高温硫化硅橡胶
原文传递
适用于直流开断的IGCT串联均压技术 被引量:21
17
作者 屈鲁 张翔宇 +2 位作者 陈政宇 余占清 曾嵘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9-416,共8页
电力电子器件的串并联是目前解决和实现高压、大功率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主要组合方式。为此,围绕适用于高压直流开断的电力电子器件串并联技术,开展了面向瞬态开断的多器件静态及动态均压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集成门极换流... 电力电子器件的串并联是目前解决和实现高压、大功率直流断路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主要组合方式。为此,围绕适用于高压直流开断的电力电子器件串并联技术,开展了面向瞬态开断的多器件静态及动态均压技术研究。首先,分析了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IGCT)串联不均压原因及IGCT串联均压技术,以给出适用于直流开断的IGCT串联均压方案;其次,分析了缓冲电容、缓冲电阻和关断触发时间的差异对均压特性的影响;最后,搭建4个IGCT串联的电力电子阀组并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适用于直流开断的IGCT串联静态均压可通过并联静态均压电阻实现,负载侧动态均压可通过并联缓冲阻容电路的无源缓冲方法实现;(2)缓冲电容越大、缓冲电阻越小,过电压就越小;触发信号时间差越大,不均压程度就越大;(3)10.5 k V/1.5 k A阀组开断实验不均压系数为5.71%,均压效果良好;(4)基于模块化电力电子串联阀组,进行了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整体联调实验,3.0 ms时间后关断短路电流为3.6 k A,关断产生过电压为21 k V。通过实验验证了适用于高压直流开断的IGCT串联阀组均压方案的可行性,可以为实现瞬态开断的模块化电力电子串联阀组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断路器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IGCT 串联阀组 静态均匀 动态均压
原文传递
基于环流解析分析的MMC电容电压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孟经伟 宋强 +3 位作者 孙谦浩 李笑倩 许树楷 饶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2-889,共8页
为限制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一般所需电容较大。首先分析二倍频环流与电容电压波动间的解析关系,提出了全工况范围内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峰值与二倍频环流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提出以电容电压波动为目标值的二倍频环... 为限制MMC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一般所需电容较大。首先分析二倍频环流与电容电压波动间的解析关系,提出了全工况范围内的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峰值与二倍频环流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提出以电容电压波动为目标值的二倍频环流注入方式,将电容电压波动峰值控制在设定参考值。该方法不仅能在在全工况下实现控制目标,而且通过减小峰值电流增加安全裕度。最后,通过仿真及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与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 环流 电容电压波动 数学解析模型 优化控制策略
原文传递
多场景适配的多能流在线状态估计功能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尹冠雄 王彬 +2 位作者 孙宏斌 郭庆来 潘昭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6794-6803,共10页
多能流在线状态估计是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块,为后续安全分析和优化调控提供实时、可靠、一致、完整的网络状态信息,主要面临3方面挑战:不同多能流系统场景的通用性、不同能流网络时间尺度的差异性、低冗余量测配置下的可观... 多能流在线状态估计是多能流综合能量管理系统的基础模块,为后续安全分析和优化调控提供实时、可靠、一致、完整的网络状态信息,主要面临3方面挑战:不同多能流系统场景的通用性、不同能流网络时间尺度的差异性、低冗余量测配置下的可观性。针对上述挑战,该文设计多场景适配的多能流在线状态估计功能框架,研究并提出多源量测融合下的综合可观测分析、多能流网络模块化建模、稳态状态估计实用化模型、动态状态估计实用化模型和管网储能状态实时估算等多项实用化关键技术,开发多能流在线状态估计模块并在多个现场运行,证明所开发功能对各种场景较灵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 多能流 能量管理系统 热动态 储能
原文传递
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介电响应的方法、意义及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岩峰 梁曦东 +3 位作者 Chalashkanov N M 仵超 左周 Dissado L A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0-308,共9页
等效电路模型是研究电介质介电响应的有效手段,其反映的是实际介电响应与由代表弛豫过程、电导过程的电气单元构成的电路之间的关系。在等效电路模型中所有可能的电气单元种类包括:1)弛豫峰型介电响应单元;2)低频弥散介电响应单元... 等效电路模型是研究电介质介电响应的有效手段,其反映的是实际介电响应与由代表弛豫过程、电导过程的电气单元构成的电路之间的关系。在等效电路模型中所有可能的电气单元种类包括:1)弛豫峰型介电响应单元;2)低频弥散介电响应单元;3)电荷扩散单元;4)频率无关电容单元;5)直流电导单元。需要根据电介质的微观结构的实际物理意义以及实际的测量条件来选择等效电路模型中相应的电气单元以及单元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在计算等效电路模型的具体参数时,需要在拟合中同时考虑复电容的实部和虚部。同一种电介质,测量的条件不同会导致所测量获得的介电响应和相应的等效电路模型也不同。判断等效电路模型是否合理需从物理实际角度和数学拟合角度两个方面进行判断,不能仅仅为了提高等效电路模型对实际介电响应的拟合程度而随意添加没有实际弛豫过程或电导过程对应的电气单元。等效电路模型分析可以对实际电介质介电响应进行定量的表征,这为深入分析外界条件、组分含量等因素对电介质介电响应以及对电介质微观结构的影响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该文以分析电气绝缘领域常见的硅橡胶材料和树脂材料的介电响应为例,详细讨论了分析实际电介质介电响应时构建等效电路模型的方法以及判断所选等效电路模型是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响应 等效电路模型 弛豫峰型介电响应 频弥散介电响应 电荷扩散 直流电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