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烧后CO_(2)捕集固体吸附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卓华伟 李芹 +4 位作者 梅雪丽 徐博凡 谢洪涛 耿芹 李怡招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4,共6页
为应对大气中CO_(2)浓度逐年攀升的挑战,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的多种方法,重点探讨固体吸附剂的应用和发展。首先,阐述4种主流方法的原理及工艺,包括吸收法、膜分离法、低温分离法和吸... 为应对大气中CO_(2)浓度逐年攀升的挑战,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的多种方法,重点探讨固体吸附剂的应用和发展。首先,阐述4种主流方法的原理及工艺,包括吸收法、膜分离法、低温分离法和吸附法。随后,聚焦于固体吸附剂,探讨多孔碳基吸附剂、沸石、MOFs(金属有机骨架)和SiO 2的最新研究进展。通过分析这些吸附剂的结构和性能,探讨它们在CO_(2)捕集领域的优势和挑战。最后,对固体吸附剂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指出其在许多方面仍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创新机遇。随着技术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固体吸附剂在CO_(2)捕集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后CO_(2)捕集技术 吸附法 固体吸附剂
下载PDF
浙江省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测度及演变趋势研究
2
作者 刘灵辉 程丹 冉琳源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以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与内涵解释为基础,从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等六个方面构建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马尔科夫链和案例法探索浙江省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现以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与内涵解释为基础,从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等六个方面构建共同富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马尔科夫链和案例法探索浙江省及其下辖11个地级市2007—2022年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及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浙江省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生活富裕富足和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两个指标的对其影响最大。浙江省下属11个地级市的共同富裕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高水平城市始终保持“领头羊”地位,中等水平城市发展速度较快,中高水平和中低水平城市提升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等级的潜力最大,低水平城市的发展优势不足且短板明显,导致其后发优势不明显。因此,政府应考虑建立互助共同体,优化收入分配制度,稳步推动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突破现有共同富裕发展格局,实现全省共同富裕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发展水平 评价测度 演变趋势 浙江省 熵权法 马尔科夫链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NaFeHCF@CC电极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秦龙威 阳澜 +3 位作者 陈品德 马勇 文春鹏 夏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为提高铁铁基普鲁士蓝(NaFeHCF)电极材料中电荷迁移速率以及离子扩散速率,采用水热合成法在碳布(CC)表面原位生长NaFeHCF晶体,制备了无粘结剂的NaFeHCF@CC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探究... 为提高铁铁基普鲁士蓝(NaFeHCF)电极材料中电荷迁移速率以及离子扩散速率,采用水热合成法在碳布(CC)表面原位生长NaFeHCF晶体,制备了无粘结剂的NaFeHCF@CC电极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碳布的活化处理和不同水热反应时间对NaFeHCF晶粒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布活化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有较多的生长位点,提高了碳布对NaFeHCF晶体的负载量;在活化处理的碳布基底上水热反应12h生长的NaFeHCF晶体结构较为完整,结晶度高,制备的电极材料循环300圈后面容量达0.10mAh/cm^(2),容量保持率达到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无粘结剂 普鲁士蓝化合物 水热合成 电极材料
原文传递
单能电子突增对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聚酰亚胺介质的深层充电效应影响
4
作者 乌江 郅屹搏 +3 位作者 王廷玉 张博 尚鹏辉 曹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82-3190,共9页
地球同步轨道时常会发生某单一能量附近高能电子通量突增现象,大量电子注入导致航天器绝缘介质充电效应更加显著。为了更好地评估单能电子突增现象下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介质内部充电水平,建立了3 mm厚平板聚酰亚胺三维模型,采用了一种... 地球同步轨道时常会发生某单一能量附近高能电子通量突增现象,大量电子注入导致航天器绝缘介质充电效应更加显著。为了更好地评估单能电子突增现象下地球同步轨道航天器介质内部充电水平,建立了3 mm厚平板聚酰亚胺三维模型,采用了一种高能电子辐射和电场数值计算的Geant4-COMSOL联合充电评估方法,分别获得了0.4、0.7、1.0与1.3 MeV这4种单能电子以及地球同步轨道FLUMIC电子能谱辐射下聚酰亚胺内部电荷沉积速率和辐射剂量率分布,同时计算了其内部电场强度和电位分布;将单能电子与FLUMIC能谱叠加,研究了叠加辐射环境下聚酰亚胺内部电场和电位分布,并通过电荷传输过程分析了辐射条件与材料特性对电场强度和电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特定绝缘结构下,0.7 MeV单能电子入射产生的电位最高;1.0 MeV单能电子入射产生的电场强度最高;当同步轨道发生单能电子突增现象时,1.0 MeV电子突增加强了电场强度,1.3 MeV电子削弱了电场强度,基于电荷传输过程解释了叠加辐射环境下的充电规律。研究表明,地球同步轨道下特定结构绝缘介质在发生单能电子突增时,注入电子会导致充电效应加强而产生最坏情况,而更高的电子能量反而穿透材料并提升介质电导率,有效地降低了材料内部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地球同步轨道 电子突增现象 聚酰亚胺 深层充电 电荷传输过程
原文传递
铝电解大修渣废旧阴极炭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5
作者 李朝旭 李伟 +3 位作者 张俊郎 杨超 黄雪莉 李怡招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铝电解槽大修渣废旧阴极炭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电解铝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介绍了铝电解废阴极炭中的有毒组分及有毒元素的迁移规律,重点总结了高温火法、液相浸出法和协同处理法的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未... 铝电解槽大修渣废旧阴极炭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电解铝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所在。介绍了铝电解废阴极炭中的有毒组分及有毒元素的迁移规律,重点总结了高温火法、液相浸出法和协同处理法的原理、研究现状及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大修渣 废旧阴极炭 毒害组分 迁移 处理 原理 研究现状
下载PDF
基于CARS和1D-CNN联合的XRF土壤重金属超标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婉琪 李智琪 +2 位作者 李福生 吕树彬 樊佳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0-674,共5页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迈进,愈加频繁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时,会经过食物链摄入人体,过量的重金属累积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筛选出具有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土壤是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迈进,愈加频繁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当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时,会经过食物链摄入人体,过量的重金属累积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筛选出具有重金属污染风险的土壤是治理土壤污染的重要环节。采用X射线荧光(XRF)光谱仪获取了59份国家标准土壤样品的光谱数据,然后对其进行小波阈值去噪和迭代离散小波变换本底扣除等预处理;运用基于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算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谱线筛选;将筛选后的结果作为模型的输入,通过建立1D-CNN模型预测土壤样本是否具有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实验结果显示,通过CARS算法采样后的特征通道数大幅度减少,Ni、Cu、As、Pb元素从原来的2048个特征点分别减少为37、53、37、45个,为原来通道数的1.81%~2.59%。相较于不筛选和连续投影(SPA)筛选方法,结合CARS算法的1D-CNN模型在判断土壤样品是否有Ni、Cu、As、Pb元素污染风险时的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6.67%,93.22%,91.67%,88.33%。经CARS筛选,1D-CNN比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在预测准确性方面有明显优势。提出的CARS-1D-CNN算法在提高模型预测准确率的同时减少了模型的计算量,对于XRF光谱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风险筛选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重金属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酸性流动电解槽中电催化还原CO_(2)制CO的界面优化及工艺放大研究
7
作者 马飞余 卢先龙 +4 位作者 赵学洋 王丽丽 李振东 邓邦为 董帆 《能源环境保护》 2024年第6期151-159,共9页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_(2)RR)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应对大气CO_(2)浓度急剧升高和全球变暖的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在传统的中性或碱性电解液中,eCO_(2)RR存在严重的碳损失问题,导致CO_(2)...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eCO_(2)RR)可以将CO_(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应对大气CO_(2)浓度急剧升高和全球变暖的一种可行方案。然而,在传统的中性或碱性电解液中,eCO_(2)RR存在严重的碳损失问题,导致CO_(2)的理论单程碳转化率(SPCE)低于50%,同时电解液的再生需要消耗额外能源。相比之下,酸性电解液可以有效解决碳损失问题,其理论SPCE可达100%,备受研究者关注。目前大多数研究仍集中在催化剂的优化上,而对气体扩散电极(GDE)、电解质和质子膜等固液气界面的优化关注不足,这些因素均会影响eCO_(2)RR的选择性、稳定性和能量效率。通过系统优化酸性eCO_(2)RR三相界面(固相、液相、气相),在100 mA·cm^(−2)电流密度和低于5 V的槽压下,实现了法拉第效率(FECO)超过90%,并且稳定运行110 h。最后,将电极面积放大至100 cm^(2),初步研究了工艺放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一种新的间歇运行策略。针对酸性eCO_(2)RR的界面优化和工艺放大研究有望为其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液 流动电解槽 CO_(2) CO 电催化 界面优化
下载PDF
频控阵雷达研究进展:从系统架构到参数估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飞 王成 +1 位作者 李建峰 吴启晖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8-940,共23页
频控阵(frequency diversity array,FDA)利用发送端不同阵元间较小的频率偏移量实现目标角度和距离相关的系统模型,为波束赋形、角度与距离联合估计和干扰抑制等奠定基础。该文分析了FDA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给出了基于FDA的多进多出(m... 频控阵(frequency diversity array,FDA)利用发送端不同阵元间较小的频率偏移量实现目标角度和距离相关的系统模型,为波束赋形、角度与距离联合估计和干扰抑制等奠定基础。该文分析了FDA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给出了基于FDA的多进多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雷达实现参数估计的原理以及系统模型;提出了展开互质线阵-展开互质频偏架构、虚拟互质面阵-展开互质频偏架构和合成孔径-多互质频偏架构;提出了降维求根多信号分类算法、快速收敛三线性分解算法、级联迭代算法、二级降维MUSIC算法和降维解耦合MUSIC算法;最后实验仿真验证了所提架构和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控阵 雷达 架构设计 角度和距离联合估计
下载PDF
等离子体与化学氟化叠加处理对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绝缘性能影响
9
作者 乌江 何敏恒 +3 位作者 王廷玉 王晓敏 张博 尚鹏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5-2036,共12页
为了提升直流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化学氟化两种单一处理以及二者叠加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其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首先,对聚酰亚胺薄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刻蚀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进行不同时... 为了提升直流电压下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研究了等离子体和化学氟化两种单一处理以及二者叠加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其直流沿面闪络特性的影响。首先,对聚酰亚胺薄膜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刻蚀以及在高温条件下对薄膜进行不同时间的化学氟化处理。其次,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处理前后样品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等温表面电位衰减、表面电导率和直流沿面闪络电压测量分析。结果分析表明,两种单一处理方法的影响机制不同:等离子体处理主要通过改变表面微观形貌提升了闪络电压,而氟化处理则主要通过改善陷阱分布特性显著提高了闪络电压。最后,将等离子体和氟化按先后次序进行叠加使用,两种叠加处理次序均显示出比单一处理方式更高的闪络电压提升效果。特别是先氟化后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不仅在物理作用上通过形成块状凸起和明显的粗糙形貌提升绝缘性能,而且在化学作用上通过影响陷阱分布特性,减少深陷阱密度,从而综合两种方法的优点,闪络电压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表面氟化 聚酰亚胺 闪络电压 陷阱特性 粗糙度
原文传递
循环热老化下ZnO/PI复合薄膜界面陷阱对表面绝缘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乌江 王廷玉 +3 位作者 王晓敏 郭建华 张博 尚鹏辉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固体绝缘材料应用广泛,然而循环温度作用后PI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劣化现象仍然缺乏微观界面层面解释。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掺杂不同质量分数(0%,1%,2%,3%)纳米ZnO粒子的纳米ZnO/PI复合薄膜... 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固体绝缘材料应用广泛,然而循环温度作用后PI纳米复合薄膜的表面绝缘性能劣化现象仍然缺乏微观界面层面解释。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掺杂不同质量分数(0%,1%,2%,3%)纳米ZnO粒子的纳米ZnO/PI复合薄膜;其次,对PI薄膜以及2%ZnO/PI复合薄膜进行-40~150℃循环温度老化试验,分别测量了PI薄膜和ZnO/PI复合薄膜老化后的闪络电压、表面电导率和陷阱分布特性。结果表明:PI薄膜和ZnO/PI复合薄膜闪络电压随着循环温度老化时间的增长呈现减小的趋势,但是ZnO/PI复合薄膜闪络电压下降幅度更大;循环温度作用均会使两种材料的浅陷阱密度增加,深陷阱密度减小,但是ZnO/PI复合薄膜深陷阱能级增大而PI薄膜深陷阱能级减小。分析认为,浅陷阱密度增加、深陷阱密度减小导致了载流子被捕获的概率减小,表面电导率增加,从而引发闪络电压下降。从界面角度分析,循环温度老化破坏了ZnO/PI复合薄膜两相界面结构,伴随着电导过程被加强,导致其闪络电压相对于PI薄膜下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温度作用 聚酰亚胺 纳米ZNO 界面 陷阱
下载PDF
“新经济”的界定及关键指标研究
11
作者 韩筱璞 王红利 +1 位作者 苟尤钊 吕琳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5-715,共11页
通过全面梳理各种诠释与界定“新经济”概念的相关研究,指出当前有关“新经济”的界定标准存在模糊性.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各类被广泛认定为“新经济”产业中生产关系形态的转变趋势发现,“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键区别在于生产... 通过全面梳理各种诠释与界定“新经济”概念的相关研究,指出当前有关“新经济”的界定标准存在模糊性.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分析当前各类被广泛认定为“新经济”产业中生产关系形态的转变趋势发现,“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键区别在于生产关系层面,即“新经济”表现为一系列涉及深层次社会生产组织形态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呈现为“新经济”在生产关系层面出现的一系列新元素,根据这些元素的有无,可界定“新经济”产业,基于这些元素的发展程度进而提出一系列测度“新经济”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 经济指标 生产关系 联合经济
下载PDF
饱和碳酸盐岩地震频带弹性参数响应的实验机理分析研究:压力与孔隙流体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艳晓 闫国庆 +7 位作者 未晛 唐跟阳 王尚旭 李皓 张家良 潘树林 马宵一 刘卫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41-5156,共16页
碳酸盐岩储层中蕴藏着全球近一半油气储量,也是我国深层、超深层的重点勘探领域.然而,深层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结构导致其储层条件下岩石物理响应机理不明,这对有效地震储层表征与流体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开展针对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中蕴藏着全球近一半油气储量,也是我国深层、超深层的重点勘探领域.然而,深层碳酸盐岩复杂孔隙结构导致其储层条件下岩石物理响应机理不明,这对有效地震储层表征与流体预测带来了巨大挑战.目前,国内尚缺乏系统开展针对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的地震频带岩石物理实验测试研究.厘清深层油藏开发中因流体流动而引起的储层压力场与孔隙流体性质变化对地震频带弹性参数影响机制,在一系列地球物理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跨频带(地震低频+超声高频)弹性参数实验测试,本文系统研究了压力与孔隙流体对深层碳酸盐岩弹性模量及其衰减的影响机制.针对中低孔渗碳酸盐岩储层岩芯,分别测量了其在干燥、饱和盐水与甘油下的弹性参数,分析了弹性模量对压力与频率敏感性.干燥岩芯杨氏模量频变特性显著低于饱和流体岩芯实测数据,且饱和甘油岩芯模量及其衰减均高于饱和盐水测量结果.部分饱和盐水岩芯的地震频带实测结果表明,杨氏模量与泊松比均随含水饱和度升高而增大,其频散程度却略有降低.此外,基于干燥岩芯弹性参数不依赖频率的前提,受迫振动法低频实验所得岩石弹性模量和衰减数据与三孔隙类型喷射流模型预测结果相一致,证实喷射流是引起复杂孔隙微观结构储层岩芯频变黏弹性响应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频带 频散与衰减 致密碳酸盐岩 喷射流 孔隙结构
下载PDF
负高斯曲率曲面薄壁管吸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梓鸿 张慧乐 +2 位作者 孙泽玉 陈慧敏 岳晓丽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1-63,共13页
为设计出具备优良吸能特性的薄壁结构,提出一种新型负高斯曲率曲面圆形横截面薄壁管(negative Gaussian curvature surface circular tube,NGC-C)。利用经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轴向动态冲击模拟,提取各项性能指标,借助复杂比例... 为设计出具备优良吸能特性的薄壁结构,提出一种新型负高斯曲率曲面圆形横截面薄壁管(negative Gaussian curvature surface circular tube,NGC-C)。利用经验证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轴向动态冲击模拟,提取各项性能指标,借助复杂比例评估法(complex proportion assessment,COPRAS)将其与传统薄壁吸能结构进行了综合性能对比。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从设计空间中提取样本点并获取各样本点对应性能响应值,建立代理模型。基于该代理模型,借助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NSGA-Ⅱ)对其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NGC-C综合性能优于传统薄壁吸能结构,经优化后比吸能提高了16.47%,有效压溃长度降低了12.40%,质量减少了20.18%。将负高斯曲率曲面形态引入薄壁管构型,能够提高薄壁管的耐撞性和轴向抗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负高斯曲率曲面 吸能特性 COPRAS NSGA-Ⅱ
下载PDF
疏水SiO_(2)气凝胶颗粒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卓华伟 李世豪 +2 位作者 王峰 黄雪莉 李怡招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17,共6页
以廉价的无机材料Na_(2)SiO_(3)(硅酸钠)为硅源,经溶胶-凝胶与冷冻干燥过程制得SA(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探究硅源质量分数对SA颗粒性质的影响,优化制备条件。为克服SA颗粒的亲水性,引入TMCS(三甲基氯硅烷),使材料获得良好的疏水性(水接... 以廉价的无机材料Na_(2)SiO_(3)(硅酸钠)为硅源,经溶胶-凝胶与冷冻干燥过程制得SA(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探究硅源质量分数对SA颗粒性质的影响,优化制备条件。为克服SA颗粒的亲水性,引入TMCS(三甲基氯硅烷),使材料获得良好的疏水性(水接触角为121°),极低的密度(0.063 g/cm^(3)),出色的导热系数[0.0398 W/(m·K)]和热稳定性。提出一种通用和简单的方法制备SA颗粒并进行改性,在建筑隔热保温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气凝胶颗粒 Na_(2)SiO_(3) TMCS 疏水性
下载PDF
面向XRF的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定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程惠珠 杨婉琪 +2 位作者 李福生 马骞 赵彦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42-3746,共5页
研究高效、准确、便捷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对于了解土壤的污染状况以及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技术具备快速、准确、无损检测、样品制备简单等优势,在土壤重元素定量检测获得广泛应用。XRF仪器测... 研究高效、准确、便捷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对于了解土壤的污染状况以及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技术具备快速、准确、无损检测、样品制备简单等优势,在土壤重元素定量检测获得广泛应用。XRF仪器测试标准样品的荧光光谱并建立校准曲线,通过反演计算得到待测样品的元素含量。由于样品元素间存在基体效应,以及荧光谱特征峰存在叠加干扰,未经优化的校准曲线的线性度较差,这给反演计算来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分别利用小波变换、非对称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arPLS)对光谱进行去噪和扣除本底基线,提高校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运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针对不同目标元素优化变量选取;进一步地,基于选取的变量建立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回归(SVR)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反演计算各元素含量,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度和预测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经过小波去噪和arPLS本底扣除后的校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有明显提升,Cr、Cu、Zn、As、Pb分别从0.965、0.979、0.971、0.794、0.915提高为0.979、0.987、0.981、0.828、0.953;通过CARS选取的谱线变量的个数大幅度减少,从2 048个通道降低到30个以下,为原来变量个数的1.5%,提高了变量选择的精准性;与偏最小二乘法(PLS)、未优化的SVR模型进行对比,采用CARS变量选择和PSO优化的SVR模型进行含量预测,训练集RC2与测试集RP2的决定系数分别在0.99、0.90以上,预测准确性有明显提高。因此,所提出的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和PSO优化的SVR定量分析模型对于土壤重金属元素定量分析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土壤重金属 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下载PDF
B型地铁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明 智鹏鹏 +1 位作者 霍鑫龙 米莉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与动应力试验结合的研究方式,提出一种以利用率为判据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首先,依据EN13749及UIC615-4标准对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强度分析,计算构架结构材料利用率;其次,根据材料利用率确定动应力试验布点方案,进而对构... 基于有限元分析与动应力试验结合的研究方式,提出一种以利用率为判据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首先,依据EN13749及UIC615-4标准对转向架构架进行疲劳强度分析,计算构架结构材料利用率;其次,根据材料利用率确定动应力试验布点方案,进而对构架进行动应力试验,将试验所得的应力-时间历程转化为等效应力幅,并计算等效应力利用率;最后,基于两种利用率和Miner疲劳累计损伤法则评估转向架构架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利用率可为动应力试验布点方案提供良好的理论参考,等效应力利用率可佐证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综合两种利用率能够更精确的评估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架构架 仿真分析 动应力试验 疲劳强度 利用率
下载PDF
制造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碳排放量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视角的“杰文斯悖论”再检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滕颖 郑宇航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8-56,共9页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有关企业数字化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已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2012~2020年我国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是否有助于降低企业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企业服务... 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有关企业数字化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已然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2012~2020年我国上市制造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企业数字化是否有助于降低企业碳排放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企业服务化的调节作用。本文发现:(1)制造企业数字化与企业碳排放总量之间存在“杰文斯悖论”,即企业数字化会增加企业碳排放量,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基础上结论仍保持高度一致;(2)企业服务化负向调节企业数字化与碳排放量的正向关系,说明企业服务化有助于抑制数字化对碳排放量的促进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不仅深刻揭示企业数字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复杂关系,丰富企业数字化与企业碳排放方面的相关研究;还进一步拓展企业数字化对企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分析,为制造企业如何基于数字化实践减少碳排放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制造企业 数字化 企业碳排放 服务化 杰文斯悖论
下载PDF
乘客到达时间不确定的机场动态拼车策略与算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晏鹏宇 张逸冰 殷允强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136,共8页
网约车拼车服务作为共享经济领域重要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针对机场在线拼车平台运营中乘客等待时间过长和车辆行驶成本较高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前瞻式动态拼车匹配策略。该策略将未来随机到达乘客信息纳入当前已到达乘客的拼车... 网约车拼车服务作为共享经济领域重要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针对机场在线拼车平台运营中乘客等待时间过长和车辆行驶成本较高的突出问题,本文提出前瞻式动态拼车匹配策略。该策略将未来随机到达乘客信息纳入当前已到达乘客的拼车匹配决策中,建立了乘客匹配与车辆路径联合优化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为了在动态环境中实时产生高质量的匹配与路径规划方案,首先基于贝叶斯估计压缩乘客随机到达情景空间,建立了问题的确定性近似最优模型。为了快速求解模型,提出基于订单目的地和乘客期望到达时间相似度的匹配规则,并以此开发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最后,基于某拼车平台真实订单数据,通过对比测试验证了前瞻式匹配策略和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有效性与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拼车 匹配策略 车辆路径规划 差分进化
下载PDF
地铁车辆轮缘润滑装置吊架断裂机理和试验研究
19
作者 张明 智鹏鹏 +1 位作者 霍文彪 李志永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69-1376,共8页
针对地铁车辆服役过程中出现的轮缘润滑装置吊架断裂问题,采用材料和动应力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断裂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对吊架断口微/宏观的全面分析与表征,从材料角度确定疲劳断裂的机理成因;结... 针对地铁车辆服役过程中出现的轮缘润滑装置吊架断裂问题,采用材料和动应力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断裂机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对吊架断口微/宏观的全面分析与表征,从材料角度确定疲劳断裂的机理成因;结合动应力试验和累计损伤理论,计算吊架断口关键位置的疲劳损伤值,从线路试验角度确定吊架断裂的结构成因;建立吊架的有限元模型,基于EN13749标准对其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仿真,从理论角度判别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与材料和线路试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吊架结构的改进方案,并进行仿真和动应力测试验证。结果表明:吊架断裂成因为低应力高周疲劳,疲劳源位于加强筋角焊缝内部,且加强筋角焊缝的累计损伤值和材料利用率均大于1;吊架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结构不合理导致加强筋角焊缝承受较为频繁的交变载荷且焊缝存在未熔合缺陷;通过改变吊架结构和材质,提高了焊接质量,达到了轮缘润滑装置在线运行的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疲劳断裂 累计损伤 仿真分析 线路试验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与TrAdaBoost-SVM方法的XRF中药重金属超标研究
20
作者 马骞 杨婉琪 +2 位作者 李福生 程惠珠 赵彦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29-2733,共5页
中药材重金属超标问题日趋严重,将阻碍中药产业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高效、准确、便捷的超标鉴定方法对于了解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具有无损检测、快速准确、样品制备方便等优势,在元素分析领域获得... 中药材重金属超标问题日趋严重,将阻碍中药产业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高效、准确、便捷的超标鉴定方法对于了解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X射线荧光(XRF)光谱分析具有无损检测、快速准确、样品制备方便等优势,在元素分析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由于中药材重金属超标阈值低(如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铅超标为5 mg·kg-1),中药的种类繁多,基体复杂,国家标准样本匮乏,常规的分类算法难以准确鉴定超标问题。将迁移学习与多分类支持向量机(TrAdaBoost-SVM)方法结合,以金银花为例,采用与金银花相似的国家土壤标准样品的光谱特征信息用于数据增强,将土壤标准样品和少量中药样本混合建立迁移学习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通过实验验证,迁移学习和TrAdaBoost-SVM结合的分类优化方法,与传统SVM、AdaBoost分类算法相比,鉴定重金属元素铅(Pb)的超标准确率有显著提高。通过测试数据集的预测验证,TrAdaBoost-SVM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96.7%,高于传统SVM及AdaBoost分类模型的准确率。所提出的迁移学习与TrAdaBoost-SVM结合的方法,可在小样本条件下建立分类模型,并对中药的重金属超标准确预测,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迁移学习 支持向量机 中药重金属超标分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