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变流器导纳重塑方法
1
作者 李珍 唐欣 +2 位作者 何洋 刘鹏宇 李晓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4-713,I0023,共11页
电网电压中的背景谐波作用在并网变流器上产生谐波电流,而并网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还会映射出新的谐波电流成分。为抑制电网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文中提出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的导纳重塑方法。首先,为了消除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减... 电网电压中的背景谐波作用在并网变流器上产生谐波电流,而并网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还会映射出新的谐波电流成分。为抑制电网背景谐波对并网电流的影响,文中提出改善并网电流质量的导纳重塑方法。首先,为了消除变流器的频率耦合特性,减少并网电流谐波成分,构造出内、外环导纳重塑因子的一般形式,将并网变流器重塑为dq坐标系下的对称系统;然后,从减少谐波含量出发,对导纳重塑因子进行合适选择,通过降低变流器导纳值来改善并网电流质量,实现消除变流器频率耦合特性的同时抑制电网背景谐波的目的;此外,变流器序导纳模值减小,使得其与电网阻抗构成的回路比曲线更难在幅相平面包围(-1,0)点,有益于并网系统的稳定。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所提导纳重塑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谐波 频率耦合 阻抗增强 谐波抑制
原文传递
连接弱交流电网的柔性直流换流站外环控制器参数解析计算及其限制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云丰 赵文广 +3 位作者 贺之渊 杨杰 周家培 许杰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682-9695,共14页
柔直换流站连接弱交流电网的交流电压动态响应速度与交流电压控制器参数、短路比、稳态点和公共耦合接入点并联等效电容有关。针对柔直换流站连接弱交流电网外环控制器参数解析计算及其限制因素分析研究欠缺问题,该文在建立整个系统详... 柔直换流站连接弱交流电网的交流电压动态响应速度与交流电压控制器参数、短路比、稳态点和公共耦合接入点并联等效电容有关。针对柔直换流站连接弱交流电网外环控制器参数解析计算及其限制因素分析研究欠缺问题,该文在建立整个系统详细模型的基础之上,根据外环闭环传递函数零极点分布情况,分析影响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相关特征根的关键变量及其参与程度。其次,基于交流系统准稳态模型,推导外环控制器参数解析计算表达式,并对其选择范围进行了初步分析。再次,研究外环控制器参数、电流内环带宽、锁相环参数以及短路比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环带宽与锁相环带宽接近并不一定是诱导系统发生谐振失稳的因素,降低交流电压控制器和锁相环参数有利于提升柔直换流站运行于逆变状态下的稳定性。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参数计算与稳定性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交流电网 柔直换流站 参数解析计算 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原文传递
并阻尼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与高阻故障选线新方法
3
作者 曾超 喻锟 +3 位作者 曾祥君 李理 贺世庚 贺芳煜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共10页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不准确以及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并阻尼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与高阻故障选线新方法。基于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的投切特性,利用投切阻尼电阻前后零序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关系,测量系统... 针对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不准确以及高阻接地故障选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并阻尼谐振接地系统对地参数测量与高阻故障选线新方法。基于消弧线圈并联阻尼电阻的投切特性,利用投切阻尼电阻前后零序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关系,测量系统对地电导与电容参数。在系统正常运行时,通过调整并联阻尼电阻值大小,测量各馈线零序导纳值。在发生接地故障后退出阻尼电阻,测量故障后各馈线零序导纳值,可消除系统参数不对称、互感器采样不同步的影响,主动构造故障前后各馈线的零序导纳相角差,实现故障线路的准确判别。在PSCAD仿真环境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对地电导与电容参数,测量相对误差不高于0.6%;在不同馈线、不同过渡电阻下发生接地故障时,能准确判别故障线路,耐过渡电阻能力达10 k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电阻 谐振接地系统 对地参数测量 高阻故障 故障选线
下载PDF
基于气泡动力学的油浸绝缘纸中气泡形成模型
4
作者 黄宇 周游 +2 位作者 罗颖婷 石墨 杨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4-1713,共10页
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纸绝缘受温度的影响会析出气泡,进而引发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该文通过研究油纸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气泡产生的物理过程,建立气泡演化的数值模型,结合气泡生长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得到了气泡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 油浸式变压器内部绕组的匝间纸绝缘受温度的影响会析出气泡,进而引发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劣化。该文通过研究油纸界面的微观结构和气泡产生的物理过程,建立气泡演化的数值模型,结合气泡生长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得到了气泡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规律。首先,基于Rayleigh-Plesset方程建立油纸界面处由气泡内压强主导的气泡生长过程。其次,根据理想气体体积定律与Hertz-Knudsen界面蒸发冷凝方程量化界面处水蒸气进入气泡的质量通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气泡内压的控制方程。最后,求解获得了升温时油纸系统中气泡的生长曲线,并根据气泡生长时的受力分析得到了气泡脱离半径进而计算出气泡初始逸出温度(initial temperature of bubble escape,ITBE)。计算的气泡脱离半径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预测的ITBE与实验结果的最小平均相对误差为1.11%。模型结果表明,纸中水分质量分数越高,气泡生长速度越快。而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气泡初始半径和气泡在界面处所受表面张力的大小,从而影响气泡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变压器 气泡初始逸出温度 气泡形成 Rayleigh-Plesset方程 气泡动力学
原文传递
柔性直流换流站供电无源交流线路电压单环控制策略研究
5
作者 郭贤珊 李云丰 厉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888,共10页
高比例新能源经柔性直流并网送出时无源交流线路空载加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换流站闭环运行控制存在谐振失稳风险。针对该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故障限压限流和谐振抑制能力的电压单环控制策略。首先,在考虑换流站链路延时的基础上,采... 高比例新能源经柔性直流并网送出时无源交流线路空载加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换流站闭环运行控制存在谐振失稳风险。针对该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具备故障限压限流和谐振抑制能力的电压单环控制策略。首先,在考虑换流站链路延时的基础上,采用常规电压单环控制方式,分析了该场景下诱发谐振失稳的关键因素。其次,考虑故障限压限流和谐振抑制需求,提出了电压前馈和电流前馈补偿控制策略,推导了故障电流与电压单环控制器限幅和电流前馈补偿等效直流增益之间的数学关系。再次,以抑制谐振为目标,从不同频率段实现了前馈补偿器参数选择范围的解析计算和优化设计。最后,采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所给控制策略和参数解析计算与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交流线路 柔性直流输电 电压单环 谐振振荡 补偿控制
原文传递
储能系统直流侧纹波电流对锂离子电池寿命影响分析及优化控制策略
6
作者 夏向阳 陈贵全 +2 位作者 刘俊翔 吴小忠 徐志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6218-6229,共12页
针对储能系统直流侧纹波电流对磷酸铁锂电池寿命影响问题,通过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寿命模型的变化机理和规律,发现纹波电流下影响磷酸铁锂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是电池充放电状态期间的电流平均值而非电流有效值,电池充放电状态期间电流的平... 针对储能系统直流侧纹波电流对磷酸铁锂电池寿命影响问题,通过分析磷酸铁锂电池寿命模型的变化机理和规律,发现纹波电流下影响磷酸铁锂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是电池充放电状态期间的电流平均值而非电流有效值,电池充放电状态期间电流的平均值越大,电池老化程度越快,并通过设计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所发现的规律。基于该规律可优化储能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控制策略,在电网不平衡时采取抑制交流侧功率波动而放宽直流侧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并在光储系统恒定有功功率并网时,基于电池老化特性曲线和储能系统并网谐波含量符合要求下,提出了一种延长储能电池使用寿命的多储能变流器协调控制策略,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可减缓电池老化速度的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磷酸铁锂电池寿命 纹波电流 平均值 协调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高频重构信号与Bayes-XGBoost的低压电弧故障辨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晨 喻锟 +4 位作者 曾祥君 仝海昕 慕静茹 谢志成 邓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1-101,共11页
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单个用电负载支路串联电弧故障辨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重构信号和Bayes-XGBoost的低压电弧辨识方法。首先,搭建多支路、多负载类型的低压电弧故障真型实验平台,并采集相关数据。其次,基于故障前后主线路电... 针对低压配电系统中单个用电负载支路串联电弧故障辨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重构信号和Bayes-XGBoost的低压电弧辨识方法。首先,搭建多支路、多负载类型的低压电弧故障真型实验平台,并采集相关数据。其次,基于故障前后主线路电流高频信号变化规律,提出信号微弱变化叠加法重构故障有效信号。最后,建立适用于单个负载支路电弧故障辨识的XGBoost模型,并采用Bayes算法对模型多个超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多种工况下对单个负载支路电弧故障具有较高的辨识准确率。与6种主流故障分析方法对比,所提方法在精度、训练速度和泛化能力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实现低压配电系统单个负载支路电弧故障的可靠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系统 XGBoost 支路电弧故障 特征提取 信号重构
下载PDF
基于计量数据联合分布的用户无功补偿异常感知
8
作者 张傲 苏盛 +3 位作者 艾渊 景彪 李彬 杨洪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42-151,共10页
工商业用户数量庞大,因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难以及时感知无功补偿故障异常,容易长期带病运行,降低用电功率因数、推高用能成本。利用用户无功补偿装置正常运行时会将功率因数控制在目标区间、有功负荷和功率因数具有大致固定的联合分... 工商业用户数量庞大,因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而难以及时感知无功补偿故障异常,容易长期带病运行,降低用电功率因数、推高用能成本。利用用户无功补偿装置正常运行时会将功率因数控制在目标区间、有功负荷和功率因数具有大致固定的联合分布的特点,提出基于计量数据联合分布的用户无功补偿异常感知方法。首先,基于用户计量数据生成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频数分布矩阵,以此表征用户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状态;然后,应用二维卷积神经网络对正常和故障时的样本频数分布矩阵集进行训练和测试;当待检日样本的频数分布矩阵被模型诊断为异常标签时,认为当日无功补偿装置处于故障异常状态。基于现场故障数据的测试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在准确率及误检率上均有较好的表现,可及时提示用户修复设备、提高用电能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感知 联合分布 无功补偿 卷积神经网络 分类模型
下载PDF
VSC抑制含电池储能直流配电系统振荡的阻尼控制及参数计算方法
9
作者 周年光 罗华伟 +3 位作者 王立娜 吴昌龙 骆洛 李云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20-3030,共11页
双向DC-DC变换器运行于Buck模式所产生的负阻尼效应是诱导直流配电系统发生振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VSC与双向DC-DC变换器所构成的直流配电系统振荡失稳问题,基于构建的状态空间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稳态运行点、主电路参数以及控... 双向DC-DC变换器运行于Buck模式所产生的负阻尼效应是诱导直流配电系统发生振荡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VSC与双向DC-DC变换器所构成的直流配电系统振荡失稳问题,基于构建的状态空间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稳态运行点、主电路参数以及控制系统参数对直流配电系统失稳特性的影响,揭示了振荡失稳发生的本质机理。其次,通过实时调整注入直流配电系统的瞬时有功功率,提出了在VSC电流内环反馈直流电流的有源阻尼控制策略。再次,以低频段阻抗幅值无交点、中频段幅值交点的相位差限制在180°范围内为约束条件,对有源阻尼控制器参数的选择范围进行了解析计算,分析了影响参数选择的主要因素。最后,以稳定性最严重的工况为例,在参数解析计算范围内,选择了矩形方框的4个点参数进行电磁暂态仿真验证,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系统 DC-DC变换器 振荡失稳 阻尼控制 参数计算 电池储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