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击故障下的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定位精度测试方法
1
作者 李炼炼 谷山强 +3 位作者 孟刚 李健 郑雷 冯智慧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110-4119,共10页
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领域,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厂家仅通过行波电流或者工频电流的变化进行故障定位,定位精度存在较大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兼顾行波电流和工频电流模态变化的测试方法。首先,开展... 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领域,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厂家仅通过行波电流或者工频电流的变化进行故障定位,定位精度存在较大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兼顾行波电流和工频电流模态变化的测试方法。首先,开展了行波电流和工频电流波形的时序逻辑设计,并提出了精度测试的方法。然后,基于仿真和试验方法,对电流探头进行了选型设计。最后,研制了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测试系统,并完成了测试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测试过程中,雷击故障过渡时长小于1个周波,基本实现雷击故障波形时序的复现;电流探头A621和TRCP3000可配合进行测试,基本满足10~1000A行波电流测量的要求;两路雷电流波前时间差范围为1~100μs,实现了故障点位置的随机设定;db1测试精度优于db4,db4小波系数的鲁棒性优于db1,当信噪比大于20dB时,即可满足测试标准的要求。该研究结果可为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雷击故障下的定位精度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故障监测装置 定位精度 雷击故障 小波变换 鲁棒性
原文传递
±1100 kV吉泉线雷击致灾因子权重分析及高风险杆塔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华 李健 +5 位作者 弥潇 谷山强 王剑 吴敏 曹伟 张瑞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目前已知输电线路雷击致灾因子主要包括雷电参数、地形地貌、绝缘配置、接地电阻等,但针对某条特定的线路,无法获得各因子对雷击风险的权重占比。以±1100 kV吉泉线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该线路的雷击致灾因子,利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目前已知输电线路雷击致灾因子主要包括雷电参数、地形地貌、绝缘配置、接地电阻等,但针对某条特定的线路,无法获得各因子对雷击风险的权重占比。以±1100 kV吉泉线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该线路的雷击致灾因子,利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层次分析法,通过计算隶属度、构建判断矩阵对各致灾因子的权重占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路的沿线走廊地闪密度、雷电流幅值、边导线保护角的权重分别为0.420、0.247、0.147,是雷击风险权重较大的致灾因子。根据权重较高的致灾因子,采用分析集合的方法,筛选出了雷击闪络风险较高杆塔,为该线路防雷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此方法比起逐基杆塔差异化防雷评估,可快速筛选出雷击闪络风险等级较高杆塔,显著降低工作烦冗度,适用于里程较长线路及批量线路雷害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吉泉线 雷击致灾因子 层次分析法 权重分析 雷击风险
下载PDF
计及邻近线路架设方向和屏蔽影响的密集输电通道防雷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谷山强 李健 +4 位作者 吴敏 张昊琛 邓冶强 王羽 马志青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75-3083,I0119,共10页
在调研了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研究现状后,针对考虑密集输电通道中线路间屏蔽作用的绕击跳闸率计算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主要包括了计算思路的优化和地面倾角处理方式的修正。基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针对3条输电... 在调研了输电线路防雷设计的研究现状后,针对考虑密集输电通道中线路间屏蔽作用的绕击跳闸率计算问题提出了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主要包括了计算思路的优化和地面倾角处理方式的修正。基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针对3条输电线路并行工况进行了计算和规律分析,发现对线路间屏蔽效果占主导作用的为相邻线路,且屏蔽作用的强弱并非随线路间距线性变化,而是存在一个快速变化的区间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实际中线路走向和弧垂的线路间距和对地高度计算方法,基于所提出的方法对实际工程进行了计算,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对输电线路的防雷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输电线路 绕击跳闸率 屏蔽系数 改进电气几何模型法
原文传递
2024年2月我国两次雨雪冰冻过程中闪电活动特征对比分析
4
作者 唐国瑛 李丰全 +3 位作者 万蓉 唐永兰 马莉 李山山 《暴雨灾害》 2024年第4期479-489,共11页
2024年1月31日-2月5日和2月18-25日(以下分别简称为"0131"和0218"过程)我国南方遭遇两次雨雪冰冻天气,并伴随密集的闪电发生。利用三维闪电定位数据、CLDAS-V2.0降水产品和Himawari-9号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对比分析两次雨... 2024年1月31日-2月5日和2月18-25日(以下分别简称为"0131"和0218"过程)我国南方遭遇两次雨雪冰冻天气,并伴随密集的闪电发生。利用三维闪电定位数据、CLDAS-V2.0降水产品和Himawari-9号卫星红外云图资料,对比分析两次雨雪冰冻天气背景下的地闪时空分布、地闪回击数和雷电流累计概率分布特征,并研究了地闪与降水量及卫星黑体辐射亮温(TBB)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中共监测到地闪数13万余次,正、负地闪分别为2万和11万余次;两次过程的地闪均具有夜发性,正地闪较总地闪和负地闪峰值滞后约1~2h。两次过程中正地闪产生大电流的概率大于负地闪。(2)"0131"过程中地闪密度大值区出现在贵州南部及贵州、重庆、湖北三省交界处;"0218"过程中地闪密度大值区出现在湖北东部、江西北部、安徽、江苏和浙江大部。(3)"0131"过程中降水量和地闪的时空分布不一致,降水量峰值集中在白天,降水集中在湖南东南部、江西、安徽和江苏南部、浙江和福建大部;而"0218"过程中降水量和地闪的时空分布较一致,地闪出现的峰值较降水量峰值延迟2h。(4)两次过程中地闪的分布均很好地指示了对流区。地闪主要分布在对流云团发展方向的尾部且偏南处TBB变化梯度大的区域;对流合并会导致合并处地闪频数的跃增;对流发展最旺盛的冷云核心区几乎没有地闪发生。两次过程地闪密度随着TBB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闪电 雨雪冰冻 TBB 降水 Himawari-9号卫星
下载PDF
110 kV复合绝缘横担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研究
5
作者 沈帆 李健 +5 位作者 何昌林 梅端 朱晓东 吴峰 柯锐 吴雄 《电工技术》 2024年第7期81-86,共6页
为在输电线路中推广复合绝缘横担,以110 kV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线路用复合绝缘横担设计方法。从复合绝缘横担的大风、覆冰、安装及断线四种工况荷载计算着手,对复合绝缘横担开展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两拉-两压结... 为在输电线路中推广复合绝缘横担,以110 kV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线路用复合绝缘横担设计方法。从复合绝缘横担的大风、覆冰、安装及断线四种工况荷载计算着手,对复合绝缘横担开展结构设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两拉-两压结构形式的力学分析模型,在四种工况下对横担进行力学计算,通过力学真型实验验证了复合绝缘横担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方法设计的复合绝缘横担满足该线路安全运行要求,并成功挂网多条110 kV输电线路;针对不同线路塔型设计工作量大、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开展典型化设计工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横担 有限元 真型实验 大风 覆冰 安装 断线
下载PDF
电网雷电大数据采集系统研发 被引量:6
6
作者 朱晔 姜志博 +4 位作者 田浩 陶汉涛 吴大伟 张磊 何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0-168,共9页
随着中国电网雷电监测预警网中雷电相关探测设备规模不断扩大,为提升雷电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研发了电网雷电大数据采集系统。阐述了雷电大数据的产生,分析了现有雷电数据采集方案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基于分布式集群的系统... 随着中国电网雷电监测预警网中雷电相关探测设备规模不断扩大,为提升雷电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研发了电网雷电大数据采集系统。阐述了雷电大数据的产生,分析了现有雷电数据采集方案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基于分布式集群的系统关键技术方案,介绍了雷电大数据采集系统具体实现的功能,并选择某省电网进行系统的部署及应用。应用效果表明,提出的电网雷电大数据采集系统能显著提升数据采集性能,同时具备全方位监控、智能化运维等特点,为雷电数据采集设备提供了统一的、稳定的、可扩展的数据接入平台,对电网雷电监测预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分布式 集群 雷电大数据 智能运维
下载PDF
基于风险理论的输电系统连锁故障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方玉河 陶汉涛 +3 位作者 张磊 王钊 姜志博 吴大伟 《电气自动化》 2022年第2期38-40,共3页
对风险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进行了分析,构建得到一种可以对输电系统连锁故障进行脆弱性评价的方法。系统上半区域的发电机出力与系统发电机总出力相比达到了近80%。风险理论脆弱性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方式需要从局部状态下对电网脆弱性进... 对风险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进行了分析,构建得到一种可以对输电系统连锁故障进行脆弱性评价的方法。系统上半区域的发电机出力与系统发电机总出力相比达到了近80%。风险理论脆弱性评估方法克服了传统方式需要从局部状态下对电网脆弱性进行评价的缺陷,使线路辨识精度与效率都获得了明显提升。整体脆弱性结果分析表明当系统负荷比值增大后,指标也发生了提高,且提高了输电系统连锁故障搜索效率,具有较好的工程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系统 连锁故障 负荷 网架
下载PDF
高漏抗式消弧线圈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状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汉超 万家伟 +1 位作者 方书博 李迪 《电工材料》 CAS 2022年第6期72-74,共3页
在高漏抗式消弧线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系统接地状态的方法,研究接地故障消失后,高漏抗式消弧线圈在不同的晶闸管导通角度对系统电压的相应影响,利用跟踪电压的方式来判断接地故障状态,并分析了频率跟踪算法在接地故障诊断中的实际应... 在高漏抗式消弧线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识别系统接地状态的方法,研究接地故障消失后,高漏抗式消弧线圈在不同的晶闸管导通角度对系统电压的相应影响,利用跟踪电压的方式来判断接地故障状态,并分析了频率跟踪算法在接地故障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故障 高漏抗式消弧线圈 频率跟踪算法 晶闸管
下载PDF
电网建设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汉超 方书博 +1 位作者 胡益香 李迪 《光源与照明》 2022年第7期210-212,共3页
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电气工程从过去的机械化向全自动化转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电气工程的效率,也大幅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质量。文章主要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探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 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电气工程从过去的机械化向全自动化转型,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电气工程的效率,也大幅提高了电气工程的质量。文章主要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探讨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措施,旨在为电网建设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建设 电气工程 自动化技术
下载PDF
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汉超 胡益香 +1 位作者 方书博 李迪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22期199-200,203,共3页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关联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供电行业的稳步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网技术的运用,将其与自...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关联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系统运行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供电行业的稳步发展,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强对配电网技术的运用,将其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用电体验。探讨将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作用和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配电网技术 自动化控制
下载PDF
适用于电网短路故障的新型UPFC及其限流控制
11
作者 王钊 任健 +1 位作者 许远根 黄俊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1-84,共4页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对提高电网输送容量、控制线路潮流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UPFC自身安全问题十分关键。此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网短路故障下的新型UPFC拓扑并给出了相应的限流控制策略,所提新型UPFC拓扑具有...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对提高电网输送容量、控制线路潮流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UPFC自身安全问题十分关键。此处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电网短路故障下的新型UPFC拓扑并给出了相应的限流控制策略,所提新型UPFC拓扑具有短路限流功能及在系统故障时具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正常情况下,所提新型UPFC运行在传统UPFC模式并根据控制指令调节系统潮流;当发生系统短路故障时,可运行在故障限流模式以保障设备安全。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新型UPFC拓扑及其控制策略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对故障电流控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 限流控制 系统故障
下载PDF
电网不平衡时STATCOM负序电流抑制方法
12
作者 俞坤师 黄湘 +1 位作者 邓德勇 马志青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2,共4页
为了改善电网不平衡工况下级联型H桥静止同步补偿器(CHB-STATCOM)输出电流对称度和谐波特性,首先建立了不平衡电网负序电压和STATCOM相内直流侧电压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分离直流侧电压可获得对应的交流负序电压机理,提出通过调节三相直流... 为了改善电网不平衡工况下级联型H桥静止同步补偿器(CHB-STATCOM)输出电流对称度和谐波特性,首先建立了不平衡电网负序电压和STATCOM相内直流侧电压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分离直流侧电压可获得对应的交流负序电压机理,提出通过调节三相直流电压即可直接产生相应的交流负序电压,实现对输出负序电流抑制;其次,利用直流电压闭环调节进一步产生装置高调制比,以改善输出电流谐波特性,最后通过380 V/7 kVA级联型STATCOM样机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同步补偿器 负序电压 不平衡
下载PDF
多回击地闪特征参数及其对直流线路故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杨 赵淳 +3 位作者 雷梦飞 卢泽军 王宇 龚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412,共9页
基于浙江和西藏两地区的地闪活动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两地地闪参数的特征,并建立了多回击地闪雷击线路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地闪特征参数对线路动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的多回击地闪百分比、地闪回击次数、地闪持续时间、回... 基于浙江和西藏两地区的地闪活动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了两地地闪参数的特征,并建立了多回击地闪雷击线路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地闪特征参数对线路动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地区的多回击地闪百分比、地闪回击次数、地闪持续时间、回击时间间隔和地闪回击强度等参数均要大于西藏地区,两地多回击地闪的地闪持续时间大于500ms的比例和后续回击大于首次回击的比例均不可忽视;多回击地闪作用下的线路耐雷水平与单次回击作用下的线路耐雷水平相等,线路的重启失败率随着多回击地闪的地闪回击次数增大和地闪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适当延长线路重启过程的去游离时间以及增加线路重启次数,有助于提高多回击地闪作用下线路的重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击地闪 特征参数 输电线路 线路动作特性
原文传递
西藏高海拔地区输电线路沿线雷电地闪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多青 谷山强 +3 位作者 王宇 李健 王佩 李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90-3101,共12页
为了对西藏电网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雷工作,基于电网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数据,分析了西藏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沿线区域和受雷害影响严重的220 kV“虎墨线”线路走廊区域内的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 为了对西藏电网更加科学、有针对性的开展防雷工作,基于电网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数据,分析了西藏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沿线区域和受雷害影响严重的220 kV“虎墨线”线路走廊区域内的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输电线路沿线地闪密度分布呈“东西多–中部少”的特征。线路沿线主要有3个地闪密度高值区域,依次是拉萨地区、昌都以东地区和加查地区,而林芝地区地闪密度最低。输电线路沿线每年约95%地闪发生在4—9月,峰值主要出现在6、7月份。地闪活动总体存在先自东向西发展,再向东回退的过程。东部昌都地区闪电活动主要集中在5—9月,西部拉萨地区地闪则集中在6—8月。地闪活动峰值普遍出现在当地时间15—18时,西部拉萨、日喀则地区正地闪峰值滞后于地闪峰值,而东部昌都地区则超前地闪峰值。输电线路附近以单回击地闪为主导,负地闪强度明显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输电线路附近东西两端负地闪平均电流强度分别约为–40 kA和–20 kA。220 kV“虎墨线”线路建成投运后,西部区段出现较大的地闪活动增幅,地闪密度从B1级(0.8次/(km^(2)·a)≤NG<2次/(km^(2)·a))增长到B2级(2.0次/(km^(2)·a)≤NG<2.8次/(km^(2)·a));且线路走廊内的正地闪活动明显增强,正地闪密度和占比分别平均提升2.7倍和2.3倍,这可能和线路杆塔引雷特性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高海拔地区 地闪 雷电监测系统 时空分布 输电线路
原文传递
接地镀锌圆钢土壤腐蚀原位监测方法的对比
15
作者 徐霞 刘凡 +5 位作者 汤亮亮 范松海 雷潇 刘刚 陈辉荣 吴敏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18,28,共7页
分别采用失重法、护环电极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埋设在武汉土壤环境中接地镀锌圆钢的腐蚀行为,对比了各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埋设1~2月时,试样的腐蚀速率较大,随后逐渐减小;试样表面镀锌层溶解不均匀,埋设3月后残留的镀锌层已... 分别采用失重法、护环电极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埋设在武汉土壤环境中接地镀锌圆钢的腐蚀行为,对比了各监测技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埋设1~2月时,试样的腐蚀速率较大,随后逐渐减小;试样表面镀锌层溶解不均匀,埋设3月后残留的镀锌层已很少;电化学阻抗法测量的极化电阻与腐蚀速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但由于镀锌层与Q235钢基体所形成电偶的影响,不能按传统方法直接计算得到腐蚀速率;在合适条件下,现场采用护环电极法得到的极化电阻与电化学阻抗谱法得到的极化电阻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圆钢 土壤腐蚀 原位腐蚀监测 电化学阻抗谱法 护环电极法
下载PDF
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特性及其在防雷接地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道春 陈家宏 +3 位作者 谷山强 赵淳 阮江军 崔振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66-1773,共8页
为满足复杂土壤环境对接地材料耐腐蚀性以及高频雷电流和短路故障入地电流对接地材料热稳定性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强通流能力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通过耐腐蚀试验分析了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与钢材类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试验对比了圆钢与石... 为满足复杂土壤环境对接地材料耐腐蚀性以及高频雷电流和短路故障入地电流对接地材料热稳定性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强通流能力的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通过耐腐蚀试验分析了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与钢材类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试验对比了圆钢与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与不同土壤的接触性能;仿真研究了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的热稳定性以及冲击散流有效利用长度。研究结果表明: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耐腐蚀性强,预期使用寿命超过30 a;其与土壤接触性能优于圆钢,接触电阻降低约30%;冲击散流有效长度增加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基柔性接地材料 耐腐蚀性 接触电阻 热稳定性 冲击散流有效长度
原文传递
基于LLS的多回击地闪及其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学良 成勤 +3 位作者 王清龙 余田野 张科杰 赵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19,共11页
为进一步研究多回击地闪参数分布特征,以便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电物理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雷电定位系统(LLS)2007年1月—2018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计算机编程处理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多回击地闪次数、多重回击次数和不同类型多回击... 为进一步研究多回击地闪参数分布特征,以便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电物理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雷电定位系统(LLS)2007年1月—2018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计算机编程处理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多回击地闪次数、多重回击次数和不同类型多回击地闪雷电流幅值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回击正地闪、负地闪和总地闪次数占其地闪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2.06%、34.76%和32.64%,多重回击次数分别占其回击总数的0.01%、0.42%和0.40%,多回击负地闪回击次数占多回击总地闪回击总数的99.69%。首次回击强度大于后续回击强度的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分别占多回击地闪总数的82.52%和57.87%;在多回击地闪后续回击中,正地闪约有9%的后续回击强度大于首次回击强度,负地闪约有20%的后续回击强度大于首次回击强度。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中值电流分别为59.30 kA和35.10 kA,首次回击分别为90.90 kA和40.00 kA,后续回击中分别为43.90 kA和33.00 kA。首次回击中,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雷电流幅值大于100 kA的累积概率分别为44.06%和4.64%,首次回击强度大于后续回击强度的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雷电流幅值大于100 kA的累积概率最大分别为52.21%和7.94%;后续回击中,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雷电流幅值小于等于40 kA的累积概率分别为41.80%和69.92%,首次回击强度大于后续回击强度的多回击负地闪,雷电流幅值小于等于40 kA的累积概率最大为77.71%。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后续回击与首次回击中值电流的比值分别为0.48和0.83。拟合得出的不同类型的多回击正地闪和负地闪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公式,拟合效果显著;拟合公式中a值附近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击 地闪 多重回击 中值电流 首次回击 后续回击 雷电流幅值 累积概率
下载PDF
基于LLS的多回击地闪回击时间和回击间距的统计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学良 成勤 +3 位作者 谷山强 王清龙 张科杰 余田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14-3924,共11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回击地闪参数分布特征,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电物理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气象部门雷电定位系统(LLS)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多回击次数、回击时间和回击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回击地闪参数分布特征,为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和雷电物理研究提供参考,根据湖北省气象部门雷电定位系统(LLS)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监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多回击次数、回击时间和回击间距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负和总地闪平均多回击百分比分别为2.13%、35.06%和32.97%;多回击正、负、总地闪的算术平均和几何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101.17、136.38、136.30和67.43、107.75、107.65 ms,持续时间分别为104.29、239.70、239.15和70.28、203.22、202.68 ms。多回击地闪平均间隔时间随回击次数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减少,平均持续时间随回击次数的增加呈自然对数增加;多回击正地闪回击间距和回击半径约为4 km,多回击地闪平均回击间距约1.7 km、回击半径约2.2 km;多回击地闪中,80%以上的回击间距≤3km,回击半径≤4 km,97%以上的回击半径≤8 km。多回击地闪随着回击次数增加,回击间距呈自然对数减少,回击半径呈自然对数增加。多回击地闪的平均间隔时间大小与LLS探测地闪回击效率和资料统计方法有关;多回击地闪间隔时间、持续时间、回击间距和回击半径年、月和日变化特征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其产生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回击 云地闪 间隔时间 持续时间 回击间距 回击半径
原文传递
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精细化自主巡检航迹优化方法 被引量:38
19
作者 梁文勇 吴大伟 +3 位作者 谷山强 王海涛 严碧武 刘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54-3061,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精细化巡检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Douglas-Peucker(DP)算法的单基杆塔无人机巡检航迹优化方法,分别对航行和拍摄阶段的航迹进行冗余航点剔除、航迹平滑处理以及飞... 为了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多旋翼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精细化巡检的工作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Douglas-Peucker(DP)算法的单基杆塔无人机巡检航迹优化方法,分别对航行和拍摄阶段的航迹进行冗余航点剔除、航迹平滑处理以及飞行安全校验,制定标准化的无人机自主巡检航迹。在此基础上,以杆塔为独立巡检单元,通过设置中心接入点自动拼接相邻杆塔的巡检航迹,实现多基杆塔无人机的连续自主巡检。最后,以某220kV直线塔为例,开展自主巡检航迹优化处理,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航点相比原始航点减少了97.03%,且巡检拍摄关键部位重合率高达92.4%,满足线路精细化巡检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巡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多旋翼无人机 精细化自主巡检 航迹优化 DOUGLAS-PEUCKER算法 中心接入点
原文传递
500 kV高电位梯度GIS罐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研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曹伟 万帅 +2 位作者 谷山强 谭进 陈家宏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7-202,共6页
为了满足500 kV GIS设备抵御过电压风险的需求,研制了高电位梯度GIS罐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介绍了避雷器的结构及关键技术参数,设计计算了均压屏蔽罩及电阻片表面电场强度、罐体内部电位分布及外壳受力性能,开发了高梯度氧化锌电阻片,并... 为了满足500 kV GIS设备抵御过电压风险的需求,研制了高电位梯度GIS罐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介绍了避雷器的结构及关键技术参数,设计计算了均压屏蔽罩及电阻片表面电场强度、罐体内部电位分布及外壳受力性能,开发了高梯度氧化锌电阻片,并开展了加速老化、内绝缘耐受、残压及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验证工作。研究结果表明:避雷器罐体内部电场强度最大值为18.97 kV/mm,电位分布不均匀系数为1.059,罐体外壳在正常使用和故障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3.6和1.53;研制的氧化锌电阻片在95%荷电率下的老化系数为0.8,并通过了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试验;避雷器通过了工频743 kV、雷电冲击1676 kV和操作冲击1175 kV的内绝缘耐受试验,雷电冲击残压为978 kV、操作冲击残压为830 kV和陡波冲击残压为1100 kV,完全满足技术要求,具备挂网运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 GIS设备 GIS避雷器 过电压防护 高电位梯度氧化锌电阻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