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勇攀林草科技前沿 助力国家生态安全——奋进发展中的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1
作者 《吉林画报》 2024年第6期22-27,共6页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部分简称“白城市林科院”)成立于1972年,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集科研、开发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林草科研机构。现有在编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人。正高级职称28人(二级研究员8人、三级研究员8人、四... 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部分简称“白城市林科院”)成立于1972年,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集科研、开发和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林草科研机构。现有在编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人。正高级职称28人(二级研究员8人、三级研究员8人、四级研究员12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8人。内设机构有10个研究中心、5个科研服务部门及2处科研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级职称 专业技术人员 科研基地 科研机构 初级职称 国家生态安全 副高级职称 林草
原文传递
白城市巨峰葡萄密植丰产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远 张永怀 +2 位作者 徐云彪 贾志民 罗新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密植丰产技术 巨峰葡萄 白城市 生产技术 西北部 吉林省 果树 行距
下载PDF
双斑萤叶甲首次在白城市榆树上暴发为害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慧 徐云彪 +3 位作者 马盈慧 陈淑华 杜海波 任晓远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1期49-49,共1页
自2009年以来,双斑萤叶甲在白城市洮北区平台镇红旗村榆树育苗地与白城市林科院试验林场内首次暴发为害,平均百株有虫10-20头,2010-2011年发生为害榆树的情况愈演愈烈,发生面积逐年增加。文章简要分析了双斑萤叶甲的体态特征、为害特征... 自2009年以来,双斑萤叶甲在白城市洮北区平台镇红旗村榆树育苗地与白城市林科院试验林场内首次暴发为害,平均百株有虫10-20头,2010-2011年发生为害榆树的情况愈演愈烈,发生面积逐年增加。文章简要分析了双斑萤叶甲的体态特征、为害特征,并根据其为害机理提出了一些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萤叶甲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适合白城市酿酒葡萄品种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利 罗振兴 +4 位作者 罗新凯 吕迪平 刘明镝 马永伟 姚德君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79-82,85,共5页
为筛选出适合白城地区的酿酒葡萄品种,试验以白城市引进的7个葡萄品种和3个自育品种(共10个)为材料,对其物候期、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产量、越冬能力和晚霜冻害等进行调查及测定。结果表明:株产潜能最高的黑比诺能达到5.02 kg·株... 为筛选出适合白城地区的酿酒葡萄品种,试验以白城市引进的7个葡萄品种和3个自育品种(共10个)为材料,对其物候期、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产量、越冬能力和晚霜冻害等进行调查及测定。结果表明:株产潜能最高的黑比诺能达到5.02 kg·株-1;欧洲种葡萄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但抗寒能力差;山葡萄抗寒能力强,能自然越冬,品质优良,但产量较低,导致经济效益偏下;山葡萄与欧洲葡萄杂交后代品种性状介于亲本之间,果实品质优良,兼顾丰产性和抗寒性,其中个别类型抗寒能力非常强,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量。综合得出,欧洲种黑比诺和山-欧杂交品系19号是适合白城市的两个优良酿酒品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白城地区 抗寒性 丰产性 杂交品种
下载PDF
白城市桑树生态产业研发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毕庆玲 《北方蚕业》 2011年第3期53-54,68,共3页
我国"东桑西移"工程的开展,为北方干寒地区大规模的桑蚕产业开发带来了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白城市桑蚕发展的状况、分析了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探讨了白城市桑蚕产业发展方向和出路。
关键词 桑树 生态产业 建议
下载PDF
白城市杏属植物资源现状及利用
6
作者 罗振兴 马永伟 +4 位作者 王利 吕迪平 刘鸣镝 王志远 苏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吉林省西部为半干旱气候,多沙地和丘陵,适合杏树栽植。本文总结了多年来白城地区栽培的杏属植物资源现状,并结合不同品种特点及在当地生长发育状况分析了其在白城地区的利用情况,以期为白城市杏属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杏属 植物资源 现状 利用 吉林白城
下载PDF
白城市林科所试验林中形成的樟子松×长白松和樟子松×黑松天然杂种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小红 金志明 +1 位作者 张连才 金培林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18,共4页
在1992年秋从白城市林科所内原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种子园中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a生实生苗里,选出了具有杂交种生长优势的樟子松×长白松(P.sylvestris... 在1992年秋从白城市林科所内原樟子松(Pinussylvestrisvar.mongolica)种子园中采收种子、次春播种育苗的5a生实生苗里,选出了具有杂交种生长优势的樟子松×长白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优良天然林杂种26棵和樟子松×黑松(Ptabulaformisvar.mukdensis)优良天然杂种3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长白松 黑松 天然杂种 选择
下载PDF
白城市山葡萄引种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新凯 冯树华 +5 位作者 王志远 张永怀 贾志民 张志 陈绍东 刘晓慧 《吉林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44-47,共4页
在白城市引进4个山葡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对物候期、生长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产量和抗病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山葡萄各品种在白城市生长发育正常,能够安全越冬,病害轻,适应性强。各山葡萄品种的平均含糖量为20.1%,是左家所产... 在白城市引进4个山葡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对物候期、生长势、结果习性、果实品质、产量和抗病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山葡萄各品种在白城市生长发育正常,能够安全越冬,病害轻,适应性强。各山葡萄品种的平均含糖量为20.1%,是左家所产相同品种平均值的142.7%,超过目前国内任一地区相同性状的指标值;各品种平均含酸量为0.71%,只有左家所产相同品种平均值的29.6%,低于目前国内任一地区相同性状的指标值,适合酿造高档山葡萄酒。双优、左山一和双丰丰产性好,适合在白城市大面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城市 山葡萄 引种
下载PDF
白城市林科院杨树抗逆品种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彰武 金培林 +1 位作者 金晓红 李俊有 《科技资讯》 2015年第29期95-95,97,共2页
白城市林科院杨树研究中心40多年来,共培育白林一号杨、白林二号杨、白林三号杨等多个优良的杨树品种。获得省、市和国家级多项奖励。白城杨、白城小黑杨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白城杨的推广于1982年获国家农委、国家科... 白城市林科院杨树研究中心40多年来,共培育白林一号杨、白林二号杨、白林三号杨等多个优良的杨树品种。获得省、市和国家级多项奖励。白城杨、白城小黑杨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白城杨的推广于1982年获国家农委、国家科委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奖,白林一号杨与白林二号杨的选育于198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白城小黑杨的选育于1988年获得国家级科技发明二等奖。其中抗逆品种有白林二号杨、白林三号杨和白城5号杨。它们耐寒、耐旱、抗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抗逆 优良品种
下载PDF
白林2号杨组织培养幼化技术研究
10
作者 蔡群 魏林艳 +3 位作者 顾美影 王国柱 苏琳 付志祥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1期63-65,共3页
以白林2号杨断根处新萌发的嫩枝作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其各培养阶段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白林2号杨生长的培养基,总结白林2号杨组培幼化技术,为其母株保幼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白林2号杨嫩枝茎段最适合萌芽的培养基为MS+6-B... 以白林2号杨断根处新萌发的嫩枝作为外植体,探究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其各培养阶段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白林2号杨生长的培养基,总结白林2号杨组培幼化技术,为其母株保幼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白林2号杨嫩枝茎段最适合萌芽的培养基为MS+6-BA 0.08 mgL^(-1)+NAA 0.3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萌发率最高可达90.56%;最适合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0.08 mgL^(-1)+NAA 0.30 mgL^(-1)+IBA 0.30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增殖倍数可达14.45;最适合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30 mgL^(-1)+IBA 0.30 mgL^(-1)+蔗糖20 gL^(-1)+琼脂6 gL^(-1),生根率达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林2号杨 组织培养 幼化
下载PDF
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十三五”目标任务及对策
11
作者 王清龙 肖凤祥 +3 位作者 纪凤奎 沈景凯 张冲 李晓宁 《吉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39-41,共3页
本文分析了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十三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任务及重点,并提出为实现建设目标任务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白城市 生态保护与建设 问题 目标任务 对策
下载PDF
白城市为美丽中国建设加油赋能
12
作者 王国庆 杨晨 《环境教育》 2023年第10期38-41,共4页
白城市新能源装机817.5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总规模的70%以上;2022年又新增开工项目300万千瓦以上,扛起了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三分之二的建设任务。近年来,白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 白城市新能源装机817.5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总规模的70%以上;2022年又新增开工项目300万千瓦以上,扛起了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三分之二的建设任务。近年来,白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靠生态优势,吸引绿色投资,搭建绿色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全力谋划和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让环境质量、发展指数协同增长,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和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工项目 绿色投资 生态环境质量 污染防治 工程建设 生态优势 绿水青山 白城市
下载PDF
白城山新1号杨育苗密度研究
13
作者 王利 张玉玲 +3 位作者 包颖 王凤林 岳龙 杨爱国 《吉林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7-9,46,共4页
通过对1~5年生白城山新1号杨不同育苗密度对比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培育该品种城乡绿化商品苗木初植密度为8000株·hm^(-2)(株行距0.7 m×1.8 m),第5年春天采用“隔二拿一”的方式疏苗,定植密度为5300株·hm^(-2),5年... 通过对1~5年生白城山新1号杨不同育苗密度对比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培育该品种城乡绿化商品苗木初植密度为8000株·hm^(-2)(株行距0.7 m×1.8 m),第5年春天采用“隔二拿一”的方式疏苗,定植密度为5300株·hm^(-2),5年生苗木平均胸径可达8.0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城山新1号杨 育苗密度 苗木基地
下载PDF
白城山新1号杨增殖培养试验
14
作者 王利 张玉玲 +3 位作者 包颖 岳龙 孙鹏 王新波 《吉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为筛选出白城山新1号杨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经组织培养对其进行繁育,以MS培养基为基础配方,将6-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大量元素含量、蔗糖质量浓度分别设置5个水平进行试验。经回归分析,确定MS+6-BA 0.30 mg... 为筛选出白城山新1号杨最佳增殖培养基配方,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经组织培养对其进行繁育,以MS培养基为基础配方,将6-BA质量浓度、NAA质量浓度、大量元素含量、蔗糖质量浓度分别设置5个水平进行试验。经回归分析,确定MS+6-BA 0.30 mg·L^(-1)+NAA 0.05 mg·L^(-1)+蔗糖20.00 g·L^(-1)为白城山新1号杨组培增殖培养基优化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城山新1号杨 组织培养 增殖培养
下载PDF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造林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15
作者 顾美影 陈淑华 +3 位作者 冷志巍 马盈慧 李振洲 刘歧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吉林西部栗钙土区经济树种的造林模式,通过4个经济树种(山杏、沙棘、柠条锦鸡儿、柽柳)、6个造林配置模式(山杏×沙棘、山杏×柠条锦鸡儿、山杏×柽柳、柽柳×沙棘、柽柳×柠条锦鸡儿、沙棘×...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吉林西部栗钙土区经济树种的造林模式,通过4个经济树种(山杏、沙棘、柠条锦鸡儿、柽柳)、6个造林配置模式(山杏×沙棘、山杏×柠条锦鸡儿、山杏×柽柳、柽柳×沙棘、柽柳×柠条锦鸡儿、沙棘×柠条锦鸡儿),采用带状混交于栗钙土区进行造林试验,分析栗钙土区不同造林配置模式下的造林成活率、生长量等。结果表明:在不同模式下各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模式5和模式6中的柠条锦鸡儿、模式4中的柽柳成活率最高,达到100%,模式2中山杏的成活率最低,为54.5%,其他配置模式苗木成活率均达到64%以上,4个树种总平均成活率为82%以上。在不同模式下各树种的平均树高、地径和冠幅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的造林模式下相同树种2023年的树高、地径和冠幅大部分均显著高于2022年,只有柽柳模式4中的树高和模式4与5的地径在2022年和2023年的差异不显著。4个树种在树高方面,山杏与沙棘、山杏与柠条锦鸡儿、沙棘与柠条锦鸡儿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地径方面,山杏与柠条锦鸡儿、山杏与柽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在冠幅方面,沙棘与柽柳、山杏与柽柳之间的差异不显著。模式6(沙棘×柠条锦鸡儿)为栗钙土区最佳造林模式,模式5(柽柳×柠条锦鸡儿)次之,以这2种模式在栗钙土区造林,既可以确保苗木成活率及生长量,又能达到在生长空间上相互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钙土 造林模式 成活率 生长量
下载PDF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主要经济林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16
作者 冷志巍 顾美影 +6 位作者 陈淑华 李振洲 王漫 范鹏辉 陈亚平 任辉杰 王智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70-71,共2页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钙积层坚硬、营养贫乏、土壤含水量低,且表层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历年经济林造林保存率均不高。基于此,对吉林西部5个常用经济林树种的抗旱性及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和柠条的抗旱性表现高于其他3个树种;树高年... 吉林西部栗钙土区钙积层坚硬、营养贫乏、土壤含水量低,且表层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历年经济林造林保存率均不高。基于此,对吉林西部5个常用经济林树种的抗旱性及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沙棘和柠条的抗旱性表现高于其他3个树种;树高年均生长量顺序是小黑杨>白榆>沙棘>柠条>山杏;地径年均生长量顺序是小黑杨>山杏>沙棘>白榆>柠条;成活率顺序是沙棘>小黑杨>柠条>白榆>山杏。综上,沙棘和柠条是吉林西部栗钙土区最适合的经济林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栗钙土 成活率
下载PDF
杨树抗旱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英博 杨爱国 +2 位作者 王利 岳龙 孙鹏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69-72,共4页
杨树适应性强,速生丰产,在生态环境治理和解决木材短缺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研究其抗旱性十分重要。通过介绍杨树在干旱胁迫下生长、生理生化等研究进展,并对转基因技术抗旱研究的应用进行概述,旨在深入了解杨树耐旱机理,为培育抗... 杨树适应性强,速生丰产,在生态环境治理和解决木材短缺方面均占有重要位置。因此,研究其抗旱性十分重要。通过介绍杨树在干旱胁迫下生长、生理生化等研究进展,并对转基因技术抗旱研究的应用进行概述,旨在深入了解杨树耐旱机理,为培育抗旱型杨树新品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干旱胁迫 抗旱响应
下载PDF
白城山新1号杨的树种习性与应用
18
作者 高雷 魏巍 +2 位作者 张玉玲 王利 李晓宁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5期96-97,100,共3页
白城山新1号杨(美人杨)是白城市林科院培育的杨树新品种,是一种强阳性树种。介绍白城山新1号杨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与适生区域,基于此,探讨其应用优势和目前存在的限制性因素,分析该树种在白城市大量栽种的可行性。
关键词 白城山新1号杨 美人杨 选育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不同造林密度杨树耗水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爱国 张建秋 +3 位作者 毕庆玲 张玉玲 王凤林 范鹏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145,共4页
为了探讨吉林西部地区合理的杨树造林密度,采用径流仪对不同造林密度的"白城杨--2"人工试验林的耗水特性进行了观测,同时利用微型气象站同步记录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杨树液流在生长季晴天的日变化呈不规则单峰曲线... 为了探讨吉林西部地区合理的杨树造林密度,采用径流仪对不同造林密度的"白城杨--2"人工试验林的耗水特性进行了观测,同时利用微型气象站同步记录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杨树液流在生长季晴天的日变化呈不规则单峰曲线,与太阳辐射、温度和风速具有较好的生态学同步性;从单位面积蒸腾耗水量与单位面积降水量以及单位面积水分利用率的角度分析,可初步确定杨树人工林栽植密度在5m×5m与6m×6m之间比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城杨--2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蒸腾耗水
下载PDF
超声提取白刺中总生物碱及大孔树脂纯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玉玲 曾会明 +1 位作者 张建秋 马挺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优化西伯利亚白刺种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 为优化西伯利亚白刺种籽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白刺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时间、乙醇浓度4个因素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参数。从7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对白刺生物碱有最佳分离纯化效果的一种树脂,研究其对生物碱静态、动态吸附、解析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20,温度60℃,时间40 min,乙醇浓度70%时,总生物碱提取率(生物碱/种籽重)最高,217.372 9μg/g;D101对白刺总生物碱的吸附、解析效果最好,对其进行动态吸附,可知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pH值为5,流速为0.75 mL/min,乙醇的洗脱浓度为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白刺 超声波 生物碱 大孔树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