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液相下两性组氨酸分子对映异构的密度泛函理论
1
作者 牛鹤丽 徐岩 +5 位作者 杨应 孙艳雨 郝成欣 姜春旭 王佐成 杨晓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80,共13页
采用DFT的M06-2X和MN15杂化泛函方法,结合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His分子可在α-H质子以羧基(质子化的)下面的O为桥迁移;H质子从氨基(质子化的)N迁移到质子化羧基上面的O后,α-H再以N和羧基(质子化的... 采用DFT的M06-2X和MN15杂化泛函方法,结合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研究。研究发现:His分子可在α-H质子以羧基(质子化的)下面的O为桥迁移;H质子从氨基(质子化的)N迁移到质子化羧基上面的O后,α-H再以N和羧基(质子化的)下面的O分别为桥迁移;质子从氨基(质子化的)N迁移到咪唑环上的N后,α-H再以氨基(质子化的)N和羧基(质子化的)下面的O分别为桥迁移5个反应通道实现对映异构。势能面计算表明:隐性溶剂效应下5个通道决速步的自由能垒分别是245.6、238.1、297.3、270.9和257.7 kJ/mol;显性溶剂效应下这些能垒分别降到139.9、120.7、161.7、142.7和157.3 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His只能少量的消旋,生命体补充His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氨酸 对映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吉布斯自由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依达拉奉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雪娇 杨应 +4 位作者 杨文富 张勇 姜春旭 王佐成 董雷刚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89-1500,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solvationmodeldensity)模型方法,研究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da消除O_(2)^(·-)的反应有3个通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solvationmodeldensity)模型方法,研究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Eda消除O_(2)^(·-)的反应有3个通道,分别是O_(2)^(·-)抽H原子、O_(2)^(·-)加成到不饱和C和单电子从Eda向O_(2)^(·-)转移;O_(2)^(·-)抽H反应的最低能垒为12.2kJ/mol,O_(2)^(·-)加成反应的最低能垒为110.2kJ/mol,单电子从Eda向O_(2)^(·-)转移的能垒为408.5kJ/mol,抽H反应最具优势.水液相下Eda消除O_(2)^(·-)的反应主要在抽H通道实现,因此Eda可作为O_(2)^(·-)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Marcus理论 电子转移 能垒
下载PDF
水溶液环境下赖氨酸钠配合物手性转变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雷刚 杨应 +4 位作者 黄筱珂 李鹤 赵丽红 姜春旭 王佐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方法和MN15方法,结合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在水溶液环境下赖氨酸钠配合物(Lys·Na^(+))的手性转变.研究结果发现:Lys·Na^(+)的手性转变反应可在3个通道上实现,它们分别是α-H以羰...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M06-2X方法和MN15方法,结合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在水溶液环境下赖氨酸钠配合物(Lys·Na^(+))的手性转变.研究结果发现:Lys·Na^(+)的手性转变反应可在3个通道上实现,它们分别是α-H以羰基O为桥迁移、α-H迁移到羰基O后氨基N上的H再向α-C迁移以及α-H以氨基N为桥迁移.计算结果表明:α-H以氨基N为桥迁移的反应通道最具优势,在隐性水溶剂效应下该通道的自由能垒为221.6 kJ·mol^(-1),水簇的作用使该能垒降为115.6~119.0 kJ·mol^(-1).研究结果表明:Lys·Na^(+)在水溶液环境下的手性转变很缓慢,其用于生命体同补赖氨酸和钠离子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钠离子 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效应 过渡态 自由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羟基负离子催化两性赖氨酸分子手性反转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斌 刘芳 +4 位作者 张雪娇 王涵 范艳杰 姜春旭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3-82,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基负离子催化两性赖氨酸分子的手性反转。反应过程研究发现:经过羟基负离子水分子簇抽取α-H质子和碳负离子的α-C抽取水分子簇的H质子过程,赖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基负离子催化两性赖氨酸分子的手性反转。反应过程研究发现:经过羟基负离子水分子簇抽取α-H质子和碳负离子的α-C抽取水分子簇的H质子过程,赖氨酸分子实现手性反转。势能面计算表明:羟基负离子水分子簇与α-H和羰基O氢键作用,赖氨酸分子实现手性反转的决速步能垒为51.1~59.9 kJ/mol;羟基负离子水分子簇与α-H和氨基N氢键作用,赖氨酸分子实现手性反转的决速步能垒为52.8~58.0 kJ/mol,均远低于水液相下两性赖氨酸分子手性反转的能垒110.0 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羟基负离子对赖氨酸的手性反转有催化作用,碱性环境不利于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手性反转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理论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依达拉奉消除羟自由基反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玲 杨文富 +4 位作者 杨应 黄筱珂 潘宇 赵丽红 王佐成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2-593,共12页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羟自由基(OH)的反应机理.反应通道研究发现:Eda可通过给OH提供H原子、OH与其加成以及给OH提供单电子等3个途径消除OH.势能... 该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液相下依达拉奉(Eda)消除羟自由基(OH)的反应机理.反应通道研究发现:Eda可通过给OH提供H原子、OH与其加成以及给OH提供单电子等3个途径消除OH.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Eda给OH提供H原子的能垒为16.1~77.9 kJ·mol^(-1);OH加成反应的能垒为2.8~26.8 kJ·mol^(-1);Eda给OH提供单电子的能垒为32.1 kJ·mol^(-1).在水液相下Eda容易与OH发生反应,依达拉奉是极好的羟自由基清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羟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电子转移 能垒
下载PDF
水溶液环境下Phe→Mg(Ⅱ)配合物对映异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董雷刚 杨应 +4 位作者 黄筱珂 李鹤 王佐成 姜春旭 赵丽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2-423,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环境下苯丙氨酸二价镁配合物(Phe→Mg(Ⅱ))的对映异构.研究发现:Phe→Mg(Ⅱ)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以羰基O为桥、以羰基O和氨基N联合为桥和只以氨基N为...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溶液环境下苯丙氨酸二价镁配合物(Phe→Mg(Ⅱ))的对映异构.研究发现:Phe→Mg(Ⅱ)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以羰基O为桥、以羰基O和氨基N联合为桥和只以氨基N为桥迁移的3个反应通道上实现.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只以氨基N为桥迁移的反应通道最具优势,在只考虑水的极性作用时速度决定步骤的自由能垒为212.3 kJ·mol^(-1),在水的极性和水分子(簇)的共同作用下该自由能垒降至108.1~111.5 kJ·mol^(-1).在水溶液环境下Phe→Mg(Ⅱ)的对映异构过程比较缓慢,苯丙氨酸二价镁可短期用于生命体同补苯丙氨酸和金属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Mg(Ⅱ) 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效应 对映异构 自由能垒
下载PDF
水溶剂环境下两性苯丙氨酸分子对映异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7
作者 徐春雪 杨应 +4 位作者 张希花 刘军 王佐成 赵丽红 杨晓翠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6-495,506,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苯丙氨酸(Phe)分子的对映异构。考察了α-H直接以羰基O为桥、Phe分子从两性异构成中性后α-H再以羰基O和氨基N分别为桥向α-C迁移的3个反应通...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苯丙氨酸(Phe)分子的对映异构。考察了α-H直接以羰基O为桥、Phe分子从两性异构成中性后α-H再以羰基O和氨基N分别为桥向α-C迁移的3个反应通道。势能面研究表明:隐性溶剂效应下第1和第3个反应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自由能垒分别是239.9和236.1 kJ·mol^(-1);显性溶剂效应使第1通道的决速步自由能垒降到142.8 kJ·mol^(-1),第3通道的决速步自由能垒降到120.9 kJ·mol^(-1)。结果表明,水溶剂环境下光学纯的Phe只能少量消旋,生命体补充Phe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对映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羟自由基与谷氨酸分子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8
作者 牛鹤丽 杨应 +5 位作者 徐岩 孙艳雨 郝成欣 王佐成 姜春旭 赵丽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自由基(OH)与谷氨酸分子(Glu)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Glu的损伤可通过OH抽取其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以及单电子从Glu分子...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羟自由基(OH)与谷氨酸分子(Glu)反应的机理。研究发现:Glu的损伤可通过OH抽取其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以及单电子从Glu分子向OH转移3个途径实现。势能面计算表明:OH加成到羧基和去质子羧基C的反应通道最具优势,反应无势垒;OH抽取质子化氨基H、α-H、β-H、γ-H和羧基H的最低能垒分别是28.7、17.6、8.0、18.3和29.0 kJ/mol;电子从Glu分子向OH转移为劣势通道,反应能垒是255.2 kJ/mol。结果表明,水液相下OH加成和抽H均可诱导Glu分子损伤,损伤的Glu绝大多数难以修复,Glu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羟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电子转移 能垒 损伤
下载PDF
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K+配合物旋光异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丽红 彭国强 +4 位作者 姜丰 郝成欣 刘芳 丛建民 王佐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0-550,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S型α丙氨酸与一价钾离子配合物(S-α-Ala·K^(+))的旋光异构.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α-Ala·K^(+)旋光异构反应有a、b和c 3个通道,a是质子只...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S型α丙氨酸与一价钾离子配合物(S-α-Ala·K^(+))的旋光异构.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α-Ala·K^(+)旋光异构反应有a、b和c 3个通道,a是质子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质子再从质子化氨基向α碳迁移;c是质子从质子化氨基迁移到羰基氧后,再以氨基氮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表明:隐性溶剂效应下,c通道具有优势,决速步能垒是241.7 kJ·mol^(-1);a和b通道为劣势通道,具有共同的决速步能垒261.3 kJ·mol^(-1).显性溶剂效应下,a、b和c 3个通道的决速步能垒基本相同,大约在136.6至142.0 kJ·mol^(-1)之间.结果表明:水液相下S-α-Ala·K^(+)的旋光异构反应进行的极其缓慢,生命体利用S-α-Ala·K^(+)同补K^(+)和丙氨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丙氨酸 钾离子 旋光异构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理论 能垒
下载PDF
S-α-丙氨酸分子构象转变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马宏源 李冰 +2 位作者 潘宇 姜春旭 徐锐英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63-66,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多体微扰理论的MP2方法,对S-α-丙氨酸分子的构象转变进行了研究.反应路径研究发现,S-α-丙氨酸分子的构象转变有两个通道a和b,a通道是羧基内H迁移后,羧羟基与氨基协同旋转异构,b通道是氨基旋转异构....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和多体微扰理论的MP2方法,对S-α-丙氨酸分子的构象转变进行了研究.反应路径研究发现,S-α-丙氨酸分子的构象转变有两个通道a和b,a通道是羧基内H迁移后,羧羟基与氨基协同旋转异构,b通道是氨基旋转异构.反应过程势能面计算表明,a通道最高能垒为128.1kJ/mol,是羧基内质子转移产生的,该通道中的产物P2最稳定.b通道的能垒为2.8kJ/mol,是由C-N键内旋转的过渡态产生的,b通道中的产物P3最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孤立条件下的S-α-丙氨酸分子构象转变产物P3的构象最多,P2次之,P1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α-丙氨酸 构象转变 密度泛函 过渡态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气相下α-Ala·Fe2+配合物手性转变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春旭 陈凤清 +3 位作者 张雪娇 陈静思 佟华 王佐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7-638,共12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研究了两个S型α-丙氨酸分子(S-α-Ala1和S-α-Ala2)与Fe2+的配合物S-A1和S-A2的手性转变.研究发现:S-A1的手性转变可通过以氧、氮、铁、氧与氮联合以及氧与甲基碳联合为桥的氢迁移实现.S-A2的手性转...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研究了两个S型α-丙氨酸分子(S-α-Ala1和S-α-Ala2)与Fe2+的配合物S-A1和S-A2的手性转变.研究发现:S-A1的手性转变可通过以氧、氮、铁、氧与氮联合以及氧与甲基碳联合为桥的氢迁移实现.S-A2的手性转变可通过打开螯合环接S-A1的异构实现,还可打开螯合环通过以氧、铁及氧与甲基碳联合为桥的氢迁移实现;还可通过羧基内氢迁移后,以羰基氧及羰基氧和甲基碳联合为桥的氢迁移实现.势能面计算表明:以铁为氢负离子迁移桥梁的S-A1和S-A2手性转变反应具有优势,活化自由能垒分别是235.0和204.4kJ·mol^-1左右.结果表明:α-Ala·Fe^2+配合物可以很好地保持其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 二价铁离子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环境下α-丙氨酸Mn(Ⅱ)配合物旋光异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军 姜春旭 +5 位作者 刘芳 高峰 张雪娇 雷泽萍 佟华 王佐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00-710,共11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明尼苏达泛函2006(M06)和明尼苏达泛函2015(MN15)方法,结合自洽场理论的溶质全电子密度溶剂化(solvation model based on desity,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二价锰配合物(Mn(Ⅱ))的旋光异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明尼苏达泛函2006(M06)和明尼苏达泛函2015(MN15)方法,结合自洽场理论的溶质全电子密度溶剂化(solvation model based on desity,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二价锰配合物(Mn(Ⅱ))的旋光异构。研究结果表明,S-Ala·Mn^(2+)(S-Mn(Ⅱ))可在a、b、c和d 4个通道旋光异构,a通道H以O为桥迁移,b通道H以O和N顺次为桥迁移,c通道H以N为桥迁移,d通道H以Mn(Ⅱ)为桥迁移。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c通道最具优势,决速步能垒为220.8 kJ·mol^(-1);a和b通道同为亚优势通道,决速步能垒为254.8 kJ·mol^(-1);d通道为劣势通道,决速步能垒为293.3 kJ·mol^(-1)。在水分子(簇)作用下,c通道决速步能垒降至155.1 kJ·mol^(-1);a和b通道决速步能垒降至165.8 kJ·mol^(-1);d通道仍为劣势通道,且S-A·Mn无法在该通道旋光异构。水液相下S-A·Mn很难消旋,Mn(Ⅱ)用于生命体补充二价锰和α-丙氨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 二价锰 密度泛函理论 溶剂效应 旋光异构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脯氨酸Cu^(2+)配合物手性反转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士红 陈凤清 +3 位作者 高浩溟 王亚玲 姜春旭 王佐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2-484,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脯氨酸二价铜(Pro·Cu^(2+))配合物的手性反转反应。研究发现:Pro·Cu^(2+)的手性反转可以在H质子利用水分子(簇)做媒介,以氨基N、羰基O和Cu...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脯氨酸二价铜(Pro·Cu^(2+))配合物的手性反转反应。研究发现:Pro·Cu^(2+)的手性反转可以在H质子利用水分子(簇)做媒介,以氨基N、羰基O和Cu为桥梁迁移的反应通道实现。势能面计算表明:H质子以氨基N为桥迁移的反应通道最具优势,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垒是121.4kJ·mol^(-1)。结果表明,水液相下的Pro·Cu^(2+)分子只能极缓慢地旋光异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Cu^(2+)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理论 过渡态 手性反转 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苯丙氨酸钾配合物对映异构的DFT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丽红 彭国强 +3 位作者 郝成欣 王佐成 姜春旭 于艳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86-1695,共10页
采用DFT(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MN15方法和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环境下手性苯丙氨酸钾配合物(Phe·K^(+))的对映异构。研究发现:手性Phe·K^(+)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只以氧为桥、以氧和氮联合为桥和只以氮为... 采用DFT(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MN15方法和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环境下手性苯丙氨酸钾配合物(Phe·K^(+))的对映异构。研究发现:手性Phe·K^(+)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只以氧为桥、以氧和氮联合为桥和只以氮为桥迁移的3个通道上实现。计算表明:质子只以氮为桥迁移是最优势反应通道,隐性水溶剂效应下决速步的自由能垒是220.0 kJ/mol,显性水溶剂效应下该能垒降到114.0至122.8kJ/mol之间。结果表明:水液相下手性Phe·K^(+)的消旋反应过程十分缓慢,苯丙氨酸钾短期用于生命体同补苯丙氨酸和钾元素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配合物 溶剂效应 DFT 对映异构 能垒
下载PDF
水溶液环境下手性配合物Phe·Ca^(2+)对映异构机理的DFT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丽红 彭国强 +3 位作者 郝成欣 苏丹 姜春旭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0-60,共11页
采用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M06-2X、MN15方法和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S-苯丙氨酸(S-Phe)与二价钙(Ca^(2+))配合物(Phe·Ca^(2+))的对映异构。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Phe·Ca^(2+)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 采用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M06-2X、MN15方法和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溶液中S-苯丙氨酸(S-Phe)与二价钙(Ca^(2+))配合物(Phe·Ca^(2+))的对映异构。反应通道研究发现,S-Phe·Ca^(2+)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以N和O分别为桥以及O和N联合为桥迁移的3个通道上实现。计算表明:最优势通道是质子以N为桥迁移,隐性水溶剂效应下决速步自由能垒是227.5 kJ/mol,显性水溶剂效应下该能垒降至108.0~117.6 kJ/mol。结果表明:水溶液中手性Phe·Ca^(2+)的消旋过程十分缓慢,将其用于生命体同补苯丙氨酸和钙元素可能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二价钙 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对映异构 自由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Phe分子与Na^(+)配合物对映异构的DFT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应 黄筱珂 +3 位作者 赵丽红 郝成欣 王佐成 李蒙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4-163,共10页
该文采用DFT(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MN15方法和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液相下苯丙氨酸与钠离子配合物(Phe•Na^(+))的对映异构.研究结果发现:手性Phe•Na^(+)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只以氧为桥、以氧和氮联合为桥和只以氮为... 该文采用DFT(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MN15方法和处理溶剂效应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在水液相下苯丙氨酸与钠离子配合物(Phe•Na^(+))的对映异构.研究结果发现:手性Phe•Na^(+)的对映异构可在质子只以氧为桥、以氧和氮联合为桥和只以氮为桥迁移的3个通道上实现.反应势能面计算结果表明:质子只以氮为桥迁移的反应通道最优势,其余2个反应通道处于劣势.在隐性水溶剂效应下优、劣通道的速度决定步骤的自由能垒分别为228.0和255.8 kJ•mol^(-1),在显性水溶剂效应下优、劣通道的速度决定步骤的自由能垒分别降至111.7~122.0 kJ•mol^(-1)和142.2~145.8 kJ•mol^(-1).研究结果表明:在水液相下手性Phe•Na^(+)的消旋速度极慢,苯丙氨酸钠短期用于生命体同补苯丙氨酸和钠元素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氨酸 配合物 溶剂效应 密度泛函理论 对映异构 自由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下羟基自由基与两性Lys分子反应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斌 黄筱珂 +3 位作者 李双鹤 王佐成 于艳华 刘芳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72,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下OH自由基与两性Lys分子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水液相下·OH抽取Lys分子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C和电子从Lys分子向·OH转移3个途...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2X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研究了水液相下OH自由基与两性Lys分子的反应机理。研究发现:水液相下·OH抽取Lys分子不同位置的H原子、·OH加成到羧基C和电子从Lys分子向·OH转移3个途径均可诱导Lys分子损伤。势能面计算表明:·OH抽取不同位置的H原子的自由能垒在29.1至46.5 kJ·mol^(-1)之间,·OH加成到羧基C是无势垒过程,电子从Lys分子向·OH转移的自由能垒是42.2 kJ·mol^(-1)。结果表明,水液相下OH自由基可导致Lys分子损伤,Lys具有清除OH自由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羟基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电子转移 能垒 损伤
下载PDF
气相环境下丙氨酸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机理及水分子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徐锐英 刘芳 +4 位作者 马宏源 张雪娇 潘宇 杨晓翠 王佐成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30-641,共12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2种稳定构型的丙氨酸(Ala)与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及水分子的催化。研究发现,Ala_1·Ca^2+的手性转变有a和b 2个通道,a通道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研究了气相环境下2种稳定构型的丙氨酸(Ala)与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及水分子的催化。研究发现,Ala_1·Ca^2+的手性转变有a和b 2个通道,a通道是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b通道是α-氢迁移到羰基氧后,氨基上的质子在纸面内侧向α-碳迁移。Ala_2·Ca^2+的手性转变有a、b、c、d 4个通道,a和b通道分别是羧基内质子迁移后,α-氢只以羰基氧为桥迁移和α-氢迁移到羰基氧接质子从氨基氮向α-碳迁移;c通道是钙与氮的配位键断裂后,α-氢向氨基氮迁移;d通道是钙与氮的配位键断裂后,Ala_2·Ca^2+向Ala_1·Ca^2+异构,再接Ala_1·Ca^2+的手性转变。势能面计算表明,Ala_1·Ca^2+手性转变的a通道具有优势,总包能垒为134.8 kJ·mol^-1,Ala_2·Ca^2+手性转变的d通道具有优势,总包能垒为235.3 kJ·mol^-1;水分子的催化使能垒分别降至40.8和141.3 kJ·mol^-1。结果表明,Ca^2+对Ala的手性转变具有催化作用,水分子对丙氨酸Ca^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具有极好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 钙离子(Ca2+)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丙氨酸Mg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机理水分子(簇)的作用及水溶剂效应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雪娇 刘芳 +4 位作者 吴梓昊 徐锐英 马宏源 杨晓翠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6-168,共13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具有分子内单氢键的两性离子丙氨酸(Ala1)与Mg2+二配位形成的螯合物S-A1最稳定,具有分子内双氢键的中性Ala2分子与Mg2+二配位形成的螯合物S-A...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对标题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具有分子内单氢键的两性离子丙氨酸(Ala1)与Mg2+二配位形成的螯合物S-A1最稳定,具有分子内双氢键的中性Ala2分子与Mg2+二配位形成的螯合物S-A2的稳定性次之。S-A1和S-A2的手性转变都有3个通道。势能面研究表明:气相环境下,S-A1和S-A2手性转变优势通道的反应活化能分别是297.5和266.5 kJ/mol;在水分子(簇)的作用下S-A1和S-A2手性转变优势通道的反应活化能分别是157.9及165.7 kJ/mol;水溶剂环境下丙氨酸Mg2+螯合物主要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手性转变优势通道的反应活化能为157.5 kJ/mol。结果表明,丙氨酸Mg2+螯合物可以很好地保持其手性特征,便于保存,可以作为理想的补充丙氨酸及镁离子的药品或营养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 镁离子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 自洽反应场理论 能垒
下载PDF
水液相环境下α-丙氨酸二价锌配合物的手性转变机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苏丹 孙玉锋 +4 位作者 郝成欣 姜春旭 张雪娇 丛建民 王佐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9,共10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二价锌(α-Ala·Zn^(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反应。主要考察了3个反应通道a、b和c,a通道是α-H以羰基O为桥迁移,b通道是α-H以Zn为桥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M06和MN15方法,结合自洽反应场理论的SMD模型方法,研究了水液相下两性α-丙氨酸二价锌(α-Ala·Zn^(2+))配合物的手性转变反应。主要考察了3个反应通道a、b和c,a通道是α-H以羰基O为桥迁移,b通道是α-H以Zn为桥迁移,c通道是α-H以氨基N为桥迁移。势能面研究表明,c通道的手性转变反应最具优势,决速步自由能垒是140.7 kJ·mol^(-1),来自α-H从α-C向氨基N迁移的过渡态;a通道的手性转变反应是第2优势通道,决速步自由能垒是159.9 kJ·mol^(-1),来自α-H从α-C向羰基O迁移的过渡态;b通道的手性转变反应为劣势通道,决速步自由能垒是194.2 kJ·mol^(-1),来自α-H从α-C向Zn迁移的过渡态。结果表明:水液相环境下的α-Ala·Zn^(2+)可以较好地保持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α-alanine α-Ala) 锌离子 手性转变 密度泛函理论 自洽反应场理论 过渡态 能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