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氧化氮在脑缺血再灌流神经损伤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恩民 吕晓红 +4 位作者 许丽艳 欧阳一冰 王桂侠 饶明俐 杨同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33-335,共3页
采用改良的Griess法,测定了脑缺血再灌流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NOx(NO2+NO3)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实验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x含量的变化表现出独特的双峰现象,其第二高... 采用改良的Griess法,测定了脑缺血再灌流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O)代谢产物NOx(NO2+NO3)的含量。结果表明,在脑缺血再灌流过程中实验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Ox含量的变化表现出独特的双峰现象,其第二高峰的出现时间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发生相吻合。这提示,NO在脑缺血再灌流神经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实验
下载PDF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超微病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漫夫 饶明俐 +5 位作者 张淑琴 冯加纯 张昱 马玉刚 栗振宝 潘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5-67,127,共4页
大白鼠4VO模型,全脑缺血10分钟后再灌流1、2、3、5、7天和对照共6组。经心脏灌流固定后取材,电镜下观察。缺血后1天出现核膜不规则、粗面内质网增生,多聚核蛋白体解聚;胞浆内出现致密物和脂褐素颗粒。2天时除上述改变外可见高尔基氏器肿... 大白鼠4VO模型,全脑缺血10分钟后再灌流1、2、3、5、7天和对照共6组。经心脏灌流固定后取材,电镜下观察。缺血后1天出现核膜不规则、粗面内质网增生,多聚核蛋白体解聚;胞浆内出现致密物和脂褐素颗粒。2天时除上述改变外可见高尔基氏器肿胀,粗面内质网呈板层状排列,神经网肿胀,空泡形成。3天时主要表现核基质肿胀,异染色质增多并附着于核膜;线粒体肿胀、嵴破坏,少数线粒体基质致密,内含绒毛状致密物;高尔基氐器肿胀,周围出现被膜小泡。树突内和突触内可见大量致密小泡。5天和7天时,大部分神经元空化,神经细胞核周围和树突内出现大量的原纤维,胞质内和树突内可见一种指纹状包涵体,呈螺旋状;另一种神经细胞的改变为变暗、固缩,树突迂曲,最后完全崩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VO 电镜 迟发性神经元坏死
下载PDF
NO在体外大鼠神经细胞原代培养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3
作者 吕晓红 饶明俐 +1 位作者 林卫红 张淑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4-195,共2页
本文采用出生24h以内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观察了天门冬氨酸[Asp:内源性诱导一氧化氮(NO)生成剂]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并用NO合成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NNLA)... 本文采用出生24h以内的Wistar大鼠皮层神经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培养。观察了天门冬氨酸[Asp:内源性诱导一氧化氮(NO)生成剂]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并用NO合成酶(NOS)抑制剂:N─硝基─L─精氨酸(NNLA)和尼莫地平进行干预试验,通过观察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发现NO对于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与动物试验结果基本一致;Asp介导内源性NO合成增加可能是其产生神经细胞毒性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控NO生成量或阻断其合成通路,具有保护神经细胞免遭兴奋性氨基酸(EAA)毒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神经细胞培养 天门冬氨酸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免疫调节紊乱的研究—血中皮质醇含量变化及与5-HT 之间的关系
4
作者 祝捷 刘多三 +1 位作者 林世和 饶明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6-137,共2页
本文动态观察了 EAN 家兔发病过程中,血液内皮质醇含量的变化以及与 CSF 和血液内5-HT 含量、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原刺激机体后,可引起血中皮质醇含量的增高。5-HT 对皮质醇的释放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说明,神经-内分... 本文动态观察了 EAN 家兔发病过程中,血液内皮质醇含量的变化以及与 CSF 和血液内5-HT 含量、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原刺激机体后,可引起血中皮质醇含量的增高。5-HT 对皮质醇的释放起到了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说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对于EAN 的发病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临床应用皮质激素治疗 GBS,提出一个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 皮质醇 S-HT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免疫调节紊乱的研究
5
作者 祝捷 刘多三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是由Waksman等人于1955年用牛坐骨神经加弗氏佐剂成功地制成一种类似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动物实验模型。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国外对EAN开始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免疫损伤是致EAN的主...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是由Waksman等人于1955年用牛坐骨神经加弗氏佐剂成功地制成一种类似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动物实验模型。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进展,国外对EAN开始进行了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免疫损伤是致EAN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国内至今尚未见到有关EAN研究的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 皮质醇含量 弗氏佐剂 动物实验模型 格林巴利综合征 家兔血 免疫损伤 致敏 体液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功能
下载PDF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临床、病理和免疫损伤的研究
6
作者 祝捷 刘多三 +1 位作者 林世和 饶明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7-209,共3页
本文从人坐骨神经中提取硷性蛋白,成功地制成了EAN动物模型,并对EAN动物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AN动物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紊乱是导致EAN动物免疫损伤的主要原因。EAN是由w... 本文从人坐骨神经中提取硷性蛋白,成功地制成了EAN动物模型,并对EAN动物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调节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AN动物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有密切的关系。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紊乱是导致EAN动物免疫损伤的主要原因。EAN是由waksman等人用牛坐骨神经加弗氏佐剂成功地制成一种类似人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动物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炎 病理 免疫损伤 变态反应
下载PDF
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改进及评价 被引量:117
7
作者 刘亢丁 苏志强 +1 位作者 李毅平 饶明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7-89,共3页
参照Koizumi和Longa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并予以改进:(1)根据大鼠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测得颈内动脉(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内径和颈总动脉(CCA)... 参照Koizumi和Longa腔内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并予以改进:(1)根据大鼠头颈部血管铸型标本测得颈内动脉(I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内径和颈总动脉(CCA)分叉部至MCA起始部的距离,选择3-0单尼龙线(直径0.20~0.249mm)代替Koizumi法覆以硅胶的4-0单尼龙线(直径0.15~0.19mm)及Longa法单4-0尼龙线,插入深度18.5±0.5mm。(2)仅在线栓进入时暂时夹闭翼腭动脉(PPA),并不结扎,以防止ICA内血栓形成,致再灌注时血流受阻。该模型成功率高达92%,稳定性强,是较理想的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本文阐述了制作方法及应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小脑梗塞的临床与CT、MRI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龚光云 张淑琴 +1 位作者 刘群 刘英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9-220,共2页
本文从病因、临床特点、CT、MRI改变,分型及治疗等方面对经CT或MRI证实的50例小脑梗塞进行了系统研究。小脑梗塞后可产生梗阻性脑积水,多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加以纠正,但对意识障碍逐渐加重的病人,应采取后颅凹减压手术... 本文从病因、临床特点、CT、MRI改变,分型及治疗等方面对经CT或MRI证实的50例小脑梗塞进行了系统研究。小脑梗塞后可产生梗阻性脑积水,多可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加以纠正,但对意识障碍逐渐加重的病人,应采取后颅凹减压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梗塞 脑梗塞 CT NMR 成像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临床与病理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群 刘晶莹 +1 位作者 孙肖爽 王桂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108例,其中昏迷85例,失语73例(交叉性失语16例),右侧偏瘫83例,左侧偏瘫25例。经CT证实107例,尸检证实1例。经CT诊断21例、尸检和活检诊断12例为出血性脑梗塞,有明显栓子来源者27... 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108例,其中昏迷85例,失语73例(交叉性失语16例),右侧偏瘫83例,左侧偏瘫25例。经CT证实107例,尸检证实1例。经CT诊断21例、尸检和活检诊断12例为出血性脑梗塞,有明显栓子来源者27例(82%)。尸检8例,栓子长1.0~1.5cm,其中血栓性栓子6例,动脉粥样硬化栓子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脉 病理 脑梗塞 中动脉主干闭塞
下载PDF
小脑出血3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朱辉 饶明俐 刘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CT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总结分析34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CT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并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症状有小脑本身症状及邻近组织受压症状两类,预后与出血量密切... 目的研究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CT表现及治疗转归。方法总结分析34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CT资料。结果本病多见于60岁以上,并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病因。症状有小脑本身症状及邻近组织受压症状两类,预后与出血量密切相关。结论出血<5ml者基本上只出现小脑本身症状,预后良好,出血量5~15ml者,小脑受损较重,邻近组织受压明显,出血>15ml者,脑出血的一般症状及意识障碍重,小脑症状常被掩盖,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出血 CT 治疗 诊断
下载PDF
脑出血钩回疝的病理与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东林 吕强 +2 位作者 石进 陈晋文 刘多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1-112,共2页
脑出血钩回疝的病理与临床特点研究宋东林,吕强,石进,陈晋文,刘多三钧回是较常见的天幕裂孔下店,病理上分为前沈、后迹和全征[’].现就58例剖检的高血压大脑出血并发约国刑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脑出血钩回迹的特点.资... 脑出血钩回疝的病理与临床特点研究宋东林,吕强,石进,陈晋文,刘多三钧回是较常见的天幕裂孔下店,病理上分为前沈、后迹和全征[’].现就58例剖检的高血压大脑出血并发约国刑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探讨脑出血钩回迹的特点.资料和方法58例患者钩回迹临床体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钩回疝 病理 临床特点
下载PDF
一氧化氮及相关因素在脑梗塞病人急性期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吕晓红 李恩民 +2 位作者 饶明俐 张淑琴 林卫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一氧化氮在脑梗塞病人急性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脑梗塞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中的NO、VitE、VitA、MDA及WSFS的含量变化。结果脑梗塞病人急性期NO及M... 目的从临床角度探讨一氧化氮在脑梗塞病人急性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及荧光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脑梗塞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浆中的NO、VitE、VitA、MDA及WSFS的含量变化。结果脑梗塞病人急性期NO及MDA含量明显升高,VitE、VitA则明显下降,NO与VitE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而WSFS的含量则改变不明显。结论NO在脑梗塞病人中具有双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脑梗塞 作用机制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丘脑梗塞的临床与CT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永秋 张昱 马建国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丘脑5条动脉供血区梗塞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将67例丘脑梗塞按5个动脉供血区,建立CT图像模板,通过解剖、CT与临床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丘脑膝状体动脉(GTA)供血区梗塞以主、客观感觉障碍为主。(2)丘... 目的探讨丘脑5条动脉供血区梗塞的不同临床特点。方法将67例丘脑梗塞按5个动脉供血区,建立CT图像模板,通过解剖、CT与临床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丘脑膝状体动脉(GTA)供血区梗塞以主、客观感觉障碍为主。(2)丘脑结节动脉(TTA)供血区梗塞最突出的表现为语言障碍(左侧)及偏侧忽视(右侧)。(3)丘脑穿通动脉(PP)供血区梗塞多为嗜睡、短暂意识障碍、丘脑性痴呆、虚构及垂直性眼球运动障碍等。(4)后脉络膜动脉(PchA)供血区表现为象限盲。(5)前脉络膜动脉(AchA)供血区表现轻偏瘫与偏身感觉障碍。结论丘脑不同动脉供血区各具有其特征性临床症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梗塞 脑梗塞 CT 图像模板 诊断
下载PDF
家族性脂质沉积性肌病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新梅 马涤辉 +3 位作者 刘卫华 张昱 林世和 马玉刚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7-229,共3页
报告一家系7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及两例肌肉病理改变。进行性全身肌无力,以肢体近端为主,肌张力低下,两例伴颈肌无力。血清CK、LDH、GOT增高。肌活检Ⅰ型纤维内大量脂滴。电镜见肌原纤维间脂滴增多,呈平行或串珠样... 报告一家系7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及两例肌肉病理改变。进行性全身肌无力,以肢体近端为主,肌张力低下,两例伴颈肌无力。血清CK、LDH、GOT增高。肌活检Ⅰ型纤维内大量脂滴。电镜见肌原纤维间脂滴增多,呈平行或串珠样排列。用激素及辅酶Q10治疗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沉积性 肌病 肉毒碱 病理 家族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SPECT与TCD对比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守春 张昱 +1 位作者 刘晓霞 苏桂芝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5-96,共2页
对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进行(99)mTc─ECD─SPECT检查,对其中的51例行TCD检查,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3.8%和60.8%。SPECT能直观地显示脑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但费用较高。... 对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进行(99)mTc─ECD─SPECT检查,对其中的51例行TCD检查,两者的阳性率分别为73.8%和60.8%。SPECT能直观地显示脑缺血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但费用较高。TCD可反映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血管弹性,且有简便、快速、无创伤等优点。两者均只能供临床诊断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诊断 SPECT TCD
下载PDF
脑活检诊断同心圆性硬化(Balo氏病)(附2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多三 林世和 +4 位作者 饶明俐 张昱 石祥恩 赵节绪 姜明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5-66,共2页
迄今为止,经脑活检证实的同心圆性硬化,目内外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报告2例经脑活检证实的同心圆性硬化,其临床特点为亚急性发病,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CT 扫描,两侧额/颞叶白质可见片状/圆形低密度影.脑活检示典型的... 迄今为止,经脑活检证实的同心圆性硬化,目内外尚未见到报道,本文报告2例经脑活检证实的同心圆性硬化,其临床特点为亚急性发病,精神症状,意识障碍,肌张力增高及病理反射。CT 扫描,两侧额/颞叶白质可见片状/圆形低密度影.脑活检示典型的同心圆性髓鞘脱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活检 同心圆性硬化 脱髓鞘疾病
下载PDF
两次注血致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犬动物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芳龄 褚晓凡 +2 位作者 刘多三 饶明俐 林世和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7,共2页
本文报告了两次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大的动物模型,两次注血间隔48小时,两次注血后立即取脑见大量的血液沉积在脑底大血管周围;于第一次注血前与第二次注血后的第五天行椎动脉造影证实D... 本文报告了两次注血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大的动物模型,两次注血间隔48小时,两次注血后立即取脑见大量的血液沉积在脑底大血管周围;于第一次注血前与第二次注血后的第五天行椎动脉造影证实DCVS的发生率为100%,其中60%重度痉挛;33.3%中度痉挛;6.7%轻度痉挛。电镜观察证实痉挛动脉管壁各层均存在形态学改变。本实验提示两次注血,致DCVS是一个恒定、可靠、发生率高、操作简便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脑血管痉挛 基底动脉
下载PDF
Wistar Rat全脑反复缺血再灌流后免疫功能变化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健民 刘多三 +6 位作者 贾健平 张昱 饶明俐 赵勇 龚守良 张铭 李光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本文采用HPLC技术、放免分析及免疫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全脑反复缺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Wistar Rat脑反复缺血后15天,其免疫功能增强,表现为胸腺ConA反应性明显增高,血清FSH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SH水平明显升... 本文采用HPLC技术、放免分析及免疫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全脑反复缺血对大鼠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Wistar Rat脑反复缺血后15天,其免疫功能增强,表现为胸腺ConA反应性明显增高,血清FSH水平明显降低,血清TSH水平明显升高,下丘脑NE、DA及5—HT含量减少,提示全脑反复缺血使下丘脑单胺类递质代谢紊乱,性腺轴功能降低,甲状腺轴功能增高,而导致免疫功能表达增强,但对全脑反复缺血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的详尽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免疫功能 神经递质 激素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与脑缺血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亢丁 苏志强 饶明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4-315,共2页
肿瘤坏死因子与脑缺血刘亢丁,苏志强,饶明俐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效细胞因子。是近年来研究较深入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由于最初的发现和分离都证实它在肿瘤中有... 肿瘤坏死因子与脑缺血刘亢丁,苏志强,饶明俐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是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多效细胞因子。是近年来研究较深入的一种新的细胞因子,由于最初的发现和分离都证实它在肿瘤中有直接作用,故命名为肿瘤坏死因子。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晓红 李恩民 +3 位作者 许丽艳 衣首民 饶明俐 杨同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2,共3页
近年来一氧化氮对人体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测定癫痫、自身免疫疾病等病人脑脊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发现这些病人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一氧化氮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 近年来一氧化氮对人体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测定癫痫、自身免疫疾病等病人脑脊液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发现这些病人脑脊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一氧化氮参与了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脑脊液 癫痫 病理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