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龙江上游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兴民 车克钧 +4 位作者 杨永红 王辉 马维维 王惠 黄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在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设置试验样地12个,对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 pH 值5.63~9.10,土壤有机质含量1.32~29.53%,土壤全量 N、P、K含量分别为0.11~3.13、0.47... 在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设置试验样地12个,对不同海拔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 pH 值5.63~9.10,土壤有机质含量1.32~29.53%,土壤全量 N、P、K含量分别为0.11~3.13、0.47~4.79、8.70~14.70 g/kg,速效 N、P、K含量分别为43.80~625.96、0.85~17.13、43.80~625.96 mg/kg;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 pH 值增大,土壤有机质、速效 N、速效 P、速效 K 含量减小,土壤全 N、全K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全P含量在海拔3090 m以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海拔3200 m以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与速效 N、速效P、速效K、全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与 pH 值极显著负相关,与全K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全 N 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 pH 值、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 N、速效P、速效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土壤速效 N 含量与土壤速效P、速效K、全P、全K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速效P含量与全P含量、速效K含量与全 K 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H 土壤养分 海拔 白龙江上游 迭部林区
下载PDF
白龙江舟曲林业局森林资源结构与特征分析
2
作者 黄昆 奚淑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118-118,124,共2页
本文对白龙江舟曲林业局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06 189.6 hm^2,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林地的94.91%;森林覆盖率在46.45%~74.64%之间,其中沙滩林场最高,憨班林场最低;乔木林主要以松科和杨柳... 本文对白龙江舟曲林业局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资源总面积为106 189.6 hm^2,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两者合计占总林地的94.91%;森林覆盖率在46.45%~74.64%之间,其中沙滩林场最高,憨班林场最低;乔木林主要以松科和杨柳科等为优势种,占总乔木林的80%以上;灌木树种以小檗科、杨柳科和蔷薇科为主,占总灌木的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舟曲林业局 森林资源 结构 特征
下载PDF
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魏海龙 郭星 +4 位作者 何静 闫倩倩 杨帆 侯亚莉 谢飞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6-123,131,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动态、分布及更新状况,揭示其濒危机制,为岷江柏木的种群保护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调查区域布设11块大小为20 m×20 m的调查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5 cm的乔木树种进行每木检... 【目的】通过分析研究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结构动态、分布及更新状况,揭示其濒危机制,为岷江柏木的种群保护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调查区域布设11块大小为20 m×20 m的调查样地,对样地内所有胸径>5 cm的乔木树种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种名称、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生长情况等.【结果】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Ⅰ型和Deevey-Ⅱ型之间,趋于Deevey-Ⅱ型;死亡率和消失率的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有3个死亡高峰,分别出现在幼苗向幼树的过渡期阶段、中龄林阶段和成熟林阶段;时间序列分析可知种群经历2、4和6个龄级时间后的个体数呈现增加趋势;累计死亡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而生存率下降.【结论】白龙江流域岷江柏木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其各龄组比例介于增长型和衰退型种群之间,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岷江柏木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坡向主要灌丛群落随海拔梯度变化的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王飞 屠彩芸 +4 位作者 曹秀文 刘锦乾 杨永红 张涛 齐昊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6-36,共11页
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坡向主要灌丛群落沿着海拔梯度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旨在了解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海拔梯度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为白龙江干旱河谷区域不同海拔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 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了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坡向主要灌丛群落沿着海拔梯度的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旨在了解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海拔梯度植被特征和物种多样性变化,为白龙江干旱河谷区域不同海拔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海拔梯度同一坡向物种数不同,同一海拔不同坡向物种数也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坡向物种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同一海拔梯度内不同坡向主要植被类型也不同。(2)主要灌木群落α多样性在不同坡向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不同坡向草本群落α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也表现出先升高后减小的趋势。对主要灌丛α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物种丰富度指数对物种多样性贡献率最大,表现为丰富度指数(D1、D2)>生态优势度指数(SN)>种间机遇指数(H)>群落均匀度指数(R)。(3)不同坡向主要灌丛群落β多样性Whittaker指数沿着不同海拔梯度变化不大,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 250~1 650 m;Routledge和Codyβ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450~1 650 m出现最大值,但是大体呈现出波形变化。草本β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变化较大,阳坡植物的β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050~1 250 m达到最大,阴坡和半阴半阳坡在海拔区间1 250~1 450 m达到最大,半阴半阳坡的β多样性指数均大于阳坡。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坡向、不同海拔梯度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都不同,且不同坡向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物种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呈一定的相关性,说明海拔和坡向是影响生物多样性主要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灌丛 海拔 坡向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下载PDF
甘肃白龙江亚高山杜鹃粗木质残体腐烂程度与持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飞 郭星 +1 位作者 陈国鹏 黄旭东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2期44-49,共6页
以甘肃白龙江高海拔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纯林木残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样带法,研究腐烂程度、密度与持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CWD的密度随着腐烂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吸水速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持... 以甘肃白龙江高海拔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纯林木残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样带法,研究腐烂程度、密度与持水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CWD的密度随着腐烂程度的增加而减小;吸水速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而降低;持水率的变化幅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小,一般情况下在同一时间段内腐烂程度越大持水率越大,即Ⅲ〉Ⅱ〉Ⅰ,但是在0—4h时段内Ⅱ的持水率稍大于Ⅰ的持水率;腐烂等级与储水潜力呈正相关性,即腐烂程度越大相应的储水潜力越大;最大拦截率随着密度的减小而增大;自然含水率与物质本身有关外,还与降雨量、光照等有关。因此,就甘肃白龙江高海拔杜鹃三种不同腐烂程度的木残体而言,腐烂程度最高的密度最小,其有效持水率(244.31%)、最大持水率(240.33%)、有效拦截率(151.04%)都较高,持水能力(0.46)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 杜鹃 高海拔 粗木质残体 持水能力
下载PDF
甘肃省白龙江与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锦乾 邱祖青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4期64-69,共6页
为了更好地反映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情况,为开发利用提供原始资料,就该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现状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野生果树52科、82属、260种;其中木本植物235种,约占总种数的90.38%,草本植物25种,... 为了更好地反映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食果资源情况,为开发利用提供原始资料,就该林区野生食果资源现状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共有野生果树52科、82属、260种;其中木本植物235种,约占总种数的90.38%,草本植物25种,约占总种数的9.62%;分布广泛和较广泛的种类约占总种数的80.77%;果实类型以浆果、核果和坚果为主;其地理分布类型共有10个,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还介绍了野生果树在6个不同景观带的分布情况;简述了主要野生果树在民间的利用方式,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果树资源 种类 垂直分布 调查分析 白龙江 洮河林区 甘肃省
下载PDF
主体功能区导向下的甘肃林业发展定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波 陈道军 《甘肃科技》 2016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为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林业发展格局,促进林业生态和经济效能发挥,围绕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功能定位提出了分区林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并结合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落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生态红线... 为适应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林业发展格局,促进林业生态和经济效能发挥,围绕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及禁止开发区功能定位提出了分区林业发展方向和思路。并结合甘肃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落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生态红线划定及林业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林业 发展 研究
下载PDF
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丁全定 杨永红 +3 位作者 刘锦乾 赵栋 罗子渝 金炜 《陕西林业科技》 2014年第5期5-10,共6页
采用现地野外调查和采样测定方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研究了白龙江上游不同林型的水源涵养林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土壤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呈5个主要垂直带谱、10种不同植被... 采用现地野外调查和采样测定方法,利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养分含量指标,研究了白龙江上游不同林型的水源涵养林群落物种的多样性、土壤特征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呈5个主要垂直带谱、10种不同植被类型;物种多样性以天然干热河谷灌丛最高,阔叶混交林次之,最低的为天然杜鹃—冷杉混交林和天然杜鹃灌丛;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干热河谷灌丛最高,杜鹃-冷杉混交林次之,冷杉-青杄混交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 水源涵养林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征
下载PDF
关于在林业生态环境管理中病虫害防治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文静 《花卉》 2020年第4期257-258,共2页
本文阐述了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含义,结合病虫害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我们提出了森林防治虫害的一些建议:①要科学地设置隔离带;②利用科学方法清理虫害;③科学选择混交模式;④重视科学选择树种的工作。
关键词 林业生态 环境管理 病虫害防治 价值
下载PDF
白龙江林区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择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靖 赵栋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通过对比分析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天保工程中所造人工林生长状况,对白龙江林区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江林区海拔1800-2800m 营造针叶树种时应选择细叶云杉和粗枝云杉,海拔1800m 以下宜选择油松;阔叶树种中应选择山... 通过对比分析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天保工程中所造人工林生长状况,对白龙江林区人工造林适宜树种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江林区海拔1800-2800m 营造针叶树种时应选择细叶云杉和粗枝云杉,海拔1800m 以下宜选择油松;阔叶树种中应选择山杨与其他树种混交造林,以增强林内生物多样性;选用灌木造林时,应以柽柳、中国沙棘为主,同时配置其他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林区 人工林 生长量 树种选择
下载PDF
甘肃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观赏植物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祖青 刘锦乾 《甘肃林业科技》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对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林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06科312属958种,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观赏植物约有82科205属380种。其中观树形类56种,占总数的14.7%;观叶类24种,占总数的6.3%;观花类... 对甘肃省白龙江、洮河林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林区共有野生观赏植物106科312属958种,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野生观赏植物约有82科205属380种。其中观树形类56种,占总数的14.7%;观叶类24种,占总数的6.3%;观花类123种,占总数的32.4%;观果类69种,占总数的18.2%;藤本类27种,占总数的7.1%;草本类79种,占总数的20.8%;水生观赏类2种,占总数的0.5%。进行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 洮河 野生观赏植物 调查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试论林业育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龙娇 《种子科技》 2020年第4期120-120,122,共2页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区和林业部门加强了林业建设工作,有效落实了国家的环保政策和理念。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育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林业育苗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就当前林...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区和林业部门加强了林业建设工作,有效落实了国家的环保政策和理念。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育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林业育苗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就当前林业育苗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如何改进现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建设 育苗管理 存在问题 改进对策
下载PDF
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及恢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阳 刘锦乾 +3 位作者 杨永红 罗子渝 冯建皓 雷伟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5-19,共5页
通过对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及恢复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本区域内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m以下,植被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低一高—低,在海拔2 000~3 000 m范围内植被的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的复杂结构均达到最高;与人工林相... 通过对白龙江上游水源涵养林植被分布及恢复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本区域内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3500m以下,植被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低一高—低,在海拔2 000~3 000 m范围内植被的种类、多样性及群落的复杂结构均达到最高;与人工林相比,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及其林下植被生长良好,灌草盖度高,林下灌木种类多;在同一海拔范围内,阴坡灌草种类及盖度明显大于阳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上游 水源涵养林 植被恢复
下载PDF
试论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要静 向玫 《花卉》 2018年第10期212-212,共1页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林业栽培和管理工作发展迅速.在林业建设中,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作用巨大, 关系到国家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因此, 要重视和推广这项技术, 使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林业建设中.作为林业...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 林业栽培和管理工作发展迅速.在林业建设中, 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的作用巨大, 关系到国家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因此, 要重视和推广这项技术, 使技术更好的应用于林业建设中.作为林业工作人员, 要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提升自己的能力, 确保林木的成活率,提升林木质量, 保障广大农户的经济利益, 用自身的力量推动整个林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现代林业 应用 育苗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建设 林业建设 林木质量
下载PDF
白龙江林区高海拔造林技术研究
15
作者 王会儒 丁骞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62-64,共3页
以人工植苗造林试验为中心,同时开展了该地带的土壤、植被、物候、小气候及天然更新调查和观测,探索出影响该地带造林保存率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温度、生理干旱及苗木物候期,对此采用了树种选择、大龄壮苗、林间苗圃练苗、丛植等相应技... 以人工植苗造林试验为中心,同时开展了该地带的土壤、植被、物候、小气候及天然更新调查和观测,探索出影响该地带造林保存率的主要因子是光照、温度、生理干旱及苗木物候期,对此采用了树种选择、大龄壮苗、林间苗圃练苗、丛植等相应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地带选用7年生岷江冷杉,采用单植或在立地条件困难地段采用丛植,则3年保存率可达85%以上,巴山冷杉、紫果云杉也可作为这一地带的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林区 造林技术 海拔高度 人工植苗造林 光照 温度 生理干旱 苗木物候期
下载PDF
间伐强度对白龙江林区云杉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更新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秦燕燕 蒋斌 +7 位作者 曹秀文 冯宜明 李丹春 杨萌萌 向梅 陈蓉 李波 车宗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9-606,共8页
调查了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人工林间伐后和未间伐的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和幼苗种类、数量、盖度及高度,采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以探讨间伐强度对云杉人工林下植物多样... 调查了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人工林间伐后和未间伐的林分生长、林下植物和幼苗种类、数量、盖度及高度,采用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多样性分析,以探讨间伐强度对云杉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保留木的生长显著优于对照区(P<0.05),林下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不同间伐强度的林下植物多样性、丰富度、生物量和盖度等都显著高于对照区,且随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幼苗密度、多样性、丰富度及其高度也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强而增大,且幼苗在各个径级都有分布。幼苗与生境条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光照和枯枝落叶层厚度是影响间伐林地幼苗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云杉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幼苗 更新
下载PDF
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与区系特征 被引量:10
17
作者 付作霖 曹秀文 +4 位作者 朱学泰 李丹春 赖宏杰 汪宏波 高智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3-188,275,共7页
为了揭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种群结构,在收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补点调查的基础上,对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天然分布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分布大型真菌共计48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 为了揭示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物种种群结构,在收集已有文献资料和补点调查的基础上,对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天然分布的大型真菌资源进行了物种多样性和区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分布大型真菌共计48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55科,119属;2)优势科有红菇科、口蘑科等14科(占总科数的25.45%)364种(占总种数的75.78%);3)优势属有红菇属、丝膜菌属等27属(占总属数的22.69%)330种(占总种数的67.90%);4)大型真菌区系由多种地理分布类群组成,世界广布类群占71.43%,北温带类群占18.94%,泛热带地理分布中能够向北延伸分布的类群占7.56%,其余类群占比均不足2%。表明白龙江中上游林区大型真菌分布为北温带区系性质,具备从亚热带向北温带过度的区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物种多样性 真菌区系 地理特征
下载PDF
白龙江、洮河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8
作者 齐昊 权丽 +3 位作者 王永元 黄旭东 张小磊 孙学刚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70-76,82,共8页
针对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种质资源库的规定与标准,在白龙江、洮河林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数据基础上,采用B/S架构,Spring MVC设计模式,使用JSP作为开发语言,后台采用My 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出白龙江、洮河林... 针对全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种质资源库的规定与标准,在白龙江、洮河林区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的数据基础上,采用B/S架构,Spring MVC设计模式,使用JSP作为开发语言,后台采用My SQL数据库,设计开发出白龙江、洮河林区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白龙江、洮河林区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数字化表达和利用,为以后数据融合提供保障,也为甘肃省开启全省范围种质资源普查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以及数据共享、融合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洮河林区 林木 种质资源 共享平台
下载PDF
白龙江林区油松林分因子对中华松针蚧危害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丹春 付作霖 +2 位作者 徐红霞 曹秀文 刘锦乾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6,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油松林分因子对中华松针蚧(Matsucoccus sinensis Chen)发生不同危害程度之间的影响,为白龙江林区中华松针蚧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白龙江林区选取林龄相对一致(约25年)的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样地内草本... [目的]通过研究油松林分因子对中华松针蚧(Matsucoccus sinensis Chen)发生不同危害程度之间的影响,为白龙江林区中华松针蚧的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在白龙江林区选取林龄相对一致(约25年)的油松纯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样地内草本盖度、林分密度、郁闭度、枝下高、树高、冠幅及胸径7个林分因子及中华松针蚧的虫情指数,依据样地内虫情指数的分组,分析不同林分因子与样地内虫情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草本盖度、林分密度、树高、枝下高、胸径及冠幅6个林分因子对中华松针蚧发生危害程度有显著影响,郁闭度无显著影响。通过多重回归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中华松针蚧发生危害程度的关键林分因子为草本盖度、林分密度及枝下高。草本盖度对中华松针蚧虫情指数影响极显著(P <0.01),相关性分析得出二者变化具有相反的趋势,随着草本盖度的增加,虫情指数降低。林分密度对中华松针蚧虫情指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其低密度林分(381~763株·hm^(-2))受中华松针蚧的危害加重,林分密度(> 763株·hm^(-2))的油松林受其危害程度较轻。不同枝下高对中华松针蚧虫情指数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 <0.01),枝下高较高(3.5~4.4 m)的油松受中华松针蚧危害严重,枝下高较低(1.1~3.5 m)的油松林受危害程度低。[结论]油松纯林的林分因子与中华松针蚧发生危害关系密切,其中草本盖度、林分密度及枝下高3个林分因子影响中华松针蚧发生危害最为显著。建议在中华松针蚧的防治工作中,可通过调整林分因子进行合理的修枝、间伐等营林措施以达到控制危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松针蚧 油松 虫情指数 林分因子 草本盖度 林分密度 枝下高
下载PDF
白龙江干旱河谷岩生植物持水性能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国鹏 曹秀文 +3 位作者 王会儒 郭星 王飞 黄旭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以白龙江干旱河谷3类典型岩生植物为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研究其持水性能。结果表明:岩生植物吸水速率(WA)随浸泡时间(t)增加按方程WA=atb的趋势下降,持水率(WR)随浸泡时间(t)延长而极显著地先快速增加后增加不明显(WR=al... 以白龙江干旱河谷3类典型岩生植物为对象,采用野外实地观测和室内浸水法,研究其持水性能。结果表明:岩生植物吸水速率(WA)随浸泡时间(t)增加按方程WA=atb的趋势下降,持水率(WR)随浸泡时间(t)延长而极显著地先快速增加后增加不明显(WR=aln t+b),在相同浸泡时间后,苔藓(Bryophyta spp.)的吸水速率和持水率均大于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和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岩生植物种类对其储量、最大持水率、有效拦截量有极显著影响,瓦松储量最高(达0.91t/hm2),卷柏次之(0.72t/hm2),苔藓储量最低(仅0.28t/hm2);从吸水性能来看,最大持水率的顺序是苔藓(475.75%)>卷柏(242.13%)>瓦松(126.57%);卷柏的有效拦截量最高,可达0.72t/hm2,苔藓和瓦松分别为0.60和0.13t/hm2。就增加白龙江干旱河谷水源涵养能力而言,卷柏优于瓦松和苔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 干旱河谷 岩生植物 持水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