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系统表现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余贤恩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527-528,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方法 对1998 年1 月至2003 年12 月住院的145 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 9%(81例)SLE患者有消化系统异常,13 1%(19 例)SLE以胃肠病变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首诊时易误诊。...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消化系统临床表现。方法 对1998 年1 月至2003 年12 月住院的145 例SLE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 9%(81例)SLE患者有消化系统异常,13 1%(19 例)SLE以胃肠病变为首发或主要临床表现,首诊时易误诊。结论 SLE消化系统表现的发生率高,对此应提高认识及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系统 临床
下载PDF
结肠镜检查在肠结核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余贤恩 韦代林 +1 位作者 许海平 龙秋菊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结核诊断 现代医学技术 发展中国家 胃肠道结核 抗结核治疗 病例资料 多发病 结核菌 消化道 肠结核
下载PDF
肥胖和入院时高血糖对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余贤恩 黄培宁 王三亨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分析肥胖和入院时高血糖对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6月住院的急性胰腺炎资料,以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器官衰竭病例为观察组,取同期56例无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重症胰... 目的分析肥胖和入院时高血糖对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临床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6月住院的急性胰腺炎资料,以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器官衰竭病例为观察组,取同期56例无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例的体重指数(BMI)、入院时血糖浓度、原患糖尿病数及观察组的器官衰竭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单一器官衰竭31例,多器官衰竭8例。观察组的体重指数较对照组高[(26.687±1.658)kg/m2vs(25.746±1.157)kg/m2,P=0.0016]。观察组入院时血糖浓度较对照组高[(9.435±1.474)mmol/Lvs(8.089±1.244)mmol/L,P=0.000]。观察组入院前患糖尿病9例(23.08%),对照组入院前患糖尿病3例(5.36%),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249)。观察组入院时血糖浓度与该组BMI具有相关性(r=0.797,P=0.000),而对照组无此相关性(r=0.175,P=0.198)。回归分析表明观察组入院时血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数有明显影响(P=0.009),而该组的BMI对器官衰竭数无影响(P=0.128)。结论入院时高血糖是急性胰腺炎发生器官衰竭的独立危险预测因素,肥胖本身并不是急性胰腺炎发生器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可促进急性胰腺炎患者产生高血糖状态,进而可能发生器官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入院时高血糖 急性胰腺炎 器官衰竭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4
4
作者 余贤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9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分析。以Ranson评分≥3分为重症胰腺炎标准。对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 目的探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住院的9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分析。以Ranson评分≥3分为重症胰腺炎标准。对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常规检查结果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进行均数比较,Spearman相关性检验、ROC分析以及计算预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2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明显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白细胞总数多[(15.16±5.06)×109/L vs(11.05±1.76)×109/L,P=0.00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明显较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比值大(18.95±12.13 vs 6.63±3.44,P=0.000)。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SAP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P=0.000及0.571、P=0.000。白细胞总数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AUC为0.798(95%CI:0.670~0.925),最佳预测分界点为12.55×109/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测的AUC为0.906(95%CI:0.830~0.981),最佳预测分界点为7.85。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拟然比、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70.00%、86.84%、5.32、58.33%、83.33%和85.00%、92.11%、10.77、73.91%、90.63%。两者AUC比较,Z=4.59>1.96,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的预测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 急性胰腺炎 严重性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对皮革胃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吉云 余贤恩 +2 位作者 黄培宁 韦凯扬 覃敏珍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对皮革胃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皮革胃患者,所有患者先行胃镜活检,再行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以手术组织病理确诊的结果作为标准,比较胃镜活检、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对皮革...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对皮革胃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皮革胃患者,所有患者先行胃镜活检,再行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以手术组织病理确诊的结果作为标准,比较胃镜活检、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对皮革胃的诊断价值。结果:86例皮革胃患者中病变部位位于胃窦部12例,胃体部20例,胃窦、体17例,胃体、底23例,累及全胃14例。在超声内镜下病变处胃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厚(7.5~21.3 mm),平均增厚(16.41±4.18)mm,胃壁层次结构比较模糊或者消失。86例疑似皮革胃患者中18例病灶侵犯至黏膜下层,38例病灶侵犯至固有肌层,30例病灶侵犯至浆膜层。86例疑似皮革胃患者中均匀低回声49例,不均匀低回声21例,中等回声改变16例。弹性成像主要以蓝色为主,弹性应变率为44~81。超声内镜发现胃周淋巴结转移8例,腹水18例。86例疑似皮革胃患者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80例为皮革胃,4例为胃平滑肌,2例为原发性胃肠淋巴瘤。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对皮革胃的检出灵敏度为91.25%,显著高于胃镜活检的3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462,P<0.05),特异度为66.67%,高于胃镜活检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误诊率为33.33%低于胃镜活检的6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漏诊率为8.75%低于胃镜活检的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95,P<0.05);诊断符合率为87.21%高于胃镜活检的4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960,P<0.001)。结论:相比于胃镜活检,超声内镜联合凿洞式活检有助于获得黏膜下层病变组织,显著提高皮革胃的诊断阳性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且该操作创伤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凿洞式活检 胃镜活检 皮革胃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CRP浓度及EPIC评分特点与其严重性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余贤恩 梁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668-670,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EPIC)评分特点与胰腺炎严重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AAP 24例,全为男性。非AAP 42例,男29例,女13... 目的探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AP)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EPIC)评分特点与胰腺炎严重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6例。AAP 24例,全为男性。非AAP 42例,男29例,女13例。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血清hs-CRP浓度检测及腹部CT检查。结果 AAP组中男性明显较非AAP组多(100%vs69.05%,P=0.0065)。AAP患者年龄较非AAP患者年龄轻(41.58岁±8.30岁vs49.86岁±17.39岁,P〈0.05),AAP患者血清hs-CRP浓度、EPIC评分均明显较非AAP患者高(54.19 mg/L±25.31 mg/Lvs32.04 mg/L±17.66 mg/L,P〈0.05;2.83±1.52vs1.38±1.45,P=0.0003)。AAP重症率为45.83%,非AAP重症率为9.52%,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21)。AAP患者中,重症患者的血清hs-CRP及EPIC评分均较轻症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88 mg/L±17.10 mg/Lvs45.95 mg/L±24.26mg/L,P=0.0435;4.18±0.40vs1.69±1.11,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是AAP的易感人群,AAP重症发生率较高,AAP患者血清hs-CRP浓度及EPIC均明显较非AAP患者高,而且AAP组中重症患者的血清hs-CRP浓度及EPIC评分明显较轻症的高。CRP浓度及EPIC评分能反映AAP严重性,可以作为AAP严重性判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 C-反应蛋白 胰腺外炎症CT评分
下载PDF
血液标志物与胰腺外炎症CT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性早期预测的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余贤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9-974,共6页
目的:比较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 score,EPIC)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性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09/2011-09住院的96例AP患者首个24h内的临床、实验室及CT资料进行分析... 目的:比较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extrapancreatic inflammation on CT score,EPIC)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严重性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09/2011-09住院的96例AP患者首个24h内的临床、实验室及CT资料进行分析.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标准为:死亡或持续器官衰竭及/或入住ICU,及/或手术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及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患者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进行t检验,血液标志物及EPIC预测AP严重性的相关性检验及预测AP严重性的ROC分析,并计算预测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结果:MAP76例,SAP20例.重症患者的血液标志物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均明显较轻症患者的大[白细胞:(15.16±5.06)×109/Lvs(11.05±1.76)×109/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8.95±12.13vs6.63±3.44,高敏C-反应蛋白:58.35mg/L±20.47mg/Lvs28.59mg/L±12.92mg/L,D-二聚体:1596.95μg/L±1409.05μg/Lvs412.52μg/L±316.66μg/L,胰腺外炎症CT评分:3.30±0.86vs1.50±0.96,P=0.00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与AP严重性的Spearma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419、0.571、0.568、0.434及0.61(P=0.000).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对AP严重性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670-0.925)、0.906(0.830-0.981)、0.904(0.838-0.970)、0.808(0.638-0.938)以及0.917(0.851-0.983);预测敏感性分别为70.00%、85.00%、85.00%、75.00%及85.0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8.33%、73.91%、51.52%、48.39%及72.00%;预测准确度分别为83.33%、90.63%、80.21%、78.13%及90.63%.结论:白细胞及D-二聚体对AP严重性的预测价值中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敏C-反应蛋白及胰腺外炎症CT评分的预测价值较高,其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胰腺外炎症CT评分预测的准确度最高,胰腺外炎症CT评分与AP严重性的相关系数最大,其预测AP严重性的受试者曲线下面积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物 胰腺外炎症CT评分 急性胰腺炎 严重性 预测
下载PDF
经胃镜引导小肠气钡双重造影12例的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培宁 廖加忠 杜洁贞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小肠气钡双重造影 胃镜 导管
下载PDF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余贤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4-618,共5页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细菌内毒素、病毒感染、饮酒方式、吸烟、肥胖及宿主的基因突变及基因多态性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增加,其以男性为主,病死率高,重症存活者... 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酒精及其代谢产物、细菌内毒素、病毒感染、饮酒方式、吸烟、肥胖及宿主的基因突变及基因多态性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增加,其以男性为主,病死率高,重症存活者生活质量低下.本文综述了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急性胰腺炎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下载PDF
酒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贤恩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2511-2512,共2页
目的:探索酒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2001-07/2003-12住院急性胰腺炎(AP)患者1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其他原因性及未明原因性AP的患病比分别为34.5%,20.3%,13.5%,9.5%及22.3%.2酒... 目的:探索酒精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相关性方法:2001-07/2003-12住院急性胰腺炎(AP)患者1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酒精性、胆源性、高脂血症性、其他原因性及未明原因性AP的患病比分别为34.5%,20.3%,13.5%,9.5%及22.3%.2酒精性AP的Ranson评分≥3分,BalthazarCT分级≥D级及死亡的发生率与非酒精性AP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酒精占本地区AP病因的1/3以上;酒精性AP较非酒精性AP易发展成S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重症急性胰腺炎 相关性 酒精性 胆源性 高脂血症性
下载PDF
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126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培宁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结肠途径治疗机 粪石 肠梗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余贤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73-575,共3页
目的研究住院期间急性胰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因及诊断数目,并探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45.64... 目的研究住院期间急性胰腺炎死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8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因及诊断数目,并探索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8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平均年龄为(45.64±16.43)岁,住院期间死亡21例,总死亡率为3.565%,其中男性死亡率为4.726%,女性死亡率为1.069%(OR=4.589,P=0.0467)。60岁以上的死亡率为4.310%,60岁以下的死亡率为3.383%(OR=1.287,P=0.8388)。酒精性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为5.677%,非酒精性胰腺炎的死亡率为2.222%(OR=2.648,P=0.0481)。多于3个诊断的患者死亡率7倍于少于3个诊断的患者(OR=6.954,P=0.0001)。住院天数仅1~2 d的患者死亡率高达40.909%,而住院超过14 d的患者死亡率仅为3.289%(OR=31.853,P=0.0000)。结论本研究显示住院期间急性胰腺炎的总死亡率为3.565%。男性、酒精因素及含多个诊断与急性胰腺炎的死亡密切相关,而且住院天数仅1~2 d患者的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住院死亡率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发生重症化的危险及其严重性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贤恩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1160-1164,共5页
急性胰腺炎发生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酒精、肥胖、基因多态性以及免疫功能失调。血尿生化标志物、CT评分及多因素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评分系统、简易评分系统、胰腺炎预后评分系统、PANC 3评分系统及BISAP评分系统能对急性... 急性胰腺炎发生重症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酒精、肥胖、基因多态性以及免疫功能失调。血尿生化标志物、CT评分及多因素评分系统如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Ⅱ评分系统、简易评分系统、胰腺炎预后评分系统、PANC 3评分系统及BISAP评分系统能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进行有效而准确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肥胖 基因 生化标志物 CT评分 多因素评分系统
下载PDF
乙肝患者HBV M和HBV DNA定量的比较研究
14
作者 韦代林 余贤思 +2 位作者 黄培宁 彭乃宝 冯梦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2期1350-1351,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M)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 HBV 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 DNA用荧光定量探针PCR法检测。结果 急慢性乙肝HBV DNA阳性率与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HBV M)与HBV 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 HBV 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HBV DNA用荧光定量探针PCR法检测。结果 急慢性乙肝HBV DNA阳性率与乙肝肝硬化患者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HBsAg、HBeAg、抗HBe(+)组的HBV DNA阳性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结论HBV DNA可以更为清楚地反映乙肝患者的病毒活动程度及更真实地反映HBV的感染和复制情况,与HBV M联用对乙肝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设计和药物疗效观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乙肝患者 DNA定量 阳性率 效观察 血清学标志 抗HBC 参考依据 结论 活动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
15
作者 程吉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期0156-0159,共4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 AP)是一种最常见和潜在危及生命的消化疾病,属于急腹症的一种高发类型,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需紧急收治的疾病之一,有轻症、中重症、重症之分,重症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难度较大。微循...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 AP)是一种最常见和潜在危及生命的消化疾病,属于急腹症的一种高发类型,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常见需紧急收治的疾病之一,有轻症、中重症、重症之分,重症患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在临床治疗中,难度较大。微循环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末梢,也是人体器官独立功能部分,机体胰腺微循环变化在急性胰腺炎发生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全面综述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发病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微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合并窦房结功能低下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乃宝 韦代林 +1 位作者 黄培宁 廖嘉忠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CRONKHITE-CANADA综合征 窦房结功能低下 皮肤色素沉着 皮肤变黑 皮肤搔痒 院外治疗 65岁 双上肢 双下肢 发病时 min 患者 腹痛 出现 趾甲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113例病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余贤恩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526-528,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病因及预后,为防治急性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SAP的病因、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13例SAP中,胆源性36例(31.88%)、酒精性48例(42.48%)、特发性10例(8.85%...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病因及预后,为防治急性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SAP的病因、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以及预后情况。结果113例SAP中,胆源性36例(31.88%)、酒精性48例(42.48%)、特发性10例(8.85%)、高脂血症性13例(11.50%)、混合性6例(8.31%)。男:女=2.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4968,P〈0.01)。各类患者年龄分别为:(61.89±11.32)、(45.73±9.70)、(45.20±10.92)、(53.23±8.52)、(56.27±8.53)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P〈0.01);各类患者住院天数分别为:(21.11±11.50)、(19.54±16.57)、(16.00±5.19)、(21.61±8.02)、(10.83±9.6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治愈好转率及病死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AP病因大部分为胆源性及酒精性,而以酒精性为最多;胆源性SAP多为老年患者,酒精性、特发性、高脂血症性SAP患者多为中青年。尽管差异不明显,但酒精性及混合性SAP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肠结核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余贤恩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5年第4期228-228,共1页
关键词 肠结核 回顾性临床分析 诊断水平 结核病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