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电图V_1导联P波终末电势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江山 周贝贝 王付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导联P波终末电势(PwaveterminalforceinleadJtfVi)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7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85例正常体检者分别作为... 目的探讨导联P波终末电势(PwaveterminalforceinleadJtfVi)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7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85例正常体检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量、计算入选者的体表心电图卩11'¥1值和超声心动图LVEF值,比较这两项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同时,比较试验组PtfVi值在LVEF轻度下降(LVEF4〇%?50%)、中度下降(LVEF30%?40%)及重度下降(LVEF<30%)时的变化及其与对照组Ptf^值之间的差异。结果①试验组的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37.32±8.36)%i(60.79±6.56)%,P<0.05]JtfVi值亦然[(-0?067±-0?021)mm?s版(-0?017±-0?009)mm?Sj/^O.OS]。②在LVEF轻度、中度和重度下降的试验组患者中,PtfVi值依次降低[(-0.047±-0.007)mm.s—(-0.071士-0.010)mm.s—(-0.095±-0.013)mm.s],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tf^值随LVEF的下降而下降。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的Ptf^值随着LVEF值的下降明显下降,且与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只^1可作为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一项实用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心功能不全 左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山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回旋支动脉(LCX)或右冠状动脉(RCA)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ST段抬高型AIMI,IRA为单支LCX或RCA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IRA开通前的心电图资料。观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所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时,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回旋支动脉(LCX)或右冠状动脉(RCA)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ST段抬高型AIMI,IRA为单支LCX或RCA的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及IRA开通前的心电图资料。观察心电图Ⅰ及aVL导联、aVR导联、V1和V5、V6导联,ST段有无偏移基线,即抬高(↑)或压低(↓),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结果:59例LCX或RCA单支病变引起的ST段抬高型AIMI中,LCX组7例,RCA组52例。在心电图判定指标中,RCA闭塞组STⅠ、aVL↓和ST aVR↑、无压低或压低<0.1 mV发生率均高于LCX闭塞组(P<0.01和P<0.05);ST aVR↓≥0.1 mV、ST V1↓和ST V5、V6↑在LCX闭塞组中发生率均高于RCA闭塞组(P<0.05)。STⅠ、aVL↓和ST aVR↑、无压低或压低<0.1 mV,预测RCA为IRA的敏感性分别为73.1%和80.8%,特异性分别为6/7和5/7。ST V1↓、ST aVR↓≥0.1 mV和ST V5及V6均抬高,预测LCX为IRA的敏感性分别是4/7、4/7和3/7,特异性分别为84.6%、86.5%和92.3%。结论:分析多个导联的心电图变化,应用多种方法组合预测AIMI的IRA,优于任一个单独的心电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电图 右冠状动脉
下载PDF
妊娠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江山 《中华全科医学》 2012年第7期1147-1148,共2页
目的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 目的进一步验证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的发生率,并探讨其产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6例接受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女性分为两组,妊娠组569例(观察组),健康非妊娠组337例(对照组),分析两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妊娠组女性按孕期分为3组,分别对各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①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89例(15.64%,89/569),健康非妊娠组心电图短PR间期者7例(2.08%,7/33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1);②晚孕期与早、中孕期短PR间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α=0.05)。结论妊娠期女性短PR间期发生率较健康非妊娠女性明显增高,且与孕期的周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心电图 短PR间期
下载PDF
早复极综合征的发生规律和流行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江山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79-480,共2页
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早复极变异(ERS)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资料,根据劳动强度分为采煤工人组(A组)和机关人员组(B组),对比分析2组ERS发生率及与职业、性别、年龄、心率、导联... 目的了解自然人群中早复极变异(ERS)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7例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资料,根据劳动强度分为采煤工人组(A组)和机关人员组(B组),对比分析2组ERS发生率及与职业、性别、年龄、心率、导联分布的关系。结果共检出ERS 40例,总发生率8.57%。其中A组27例,发生率21.95%;B组13例,发生率3.78%;B组男性共12例,发生率5.22%;女性共1例,发生率0.88%。青壮年早复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年以上人群。胸导联ERS发生率高于肢导联及混合导联。ERS随活动引起心率的变化而变化,ST段抬高的幅度与心率呈负相关。结论 ERS发生率劳动强度大的人群高于轻度体力劳动者,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心率增快可使ERS消失,胸导联ERS发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复极综合征 早复极变异 性别 年龄 导联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