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禾谷镰刀菌胞外多糖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姣姣 袁平川 +5 位作者 许寒池 陈颖 张斯佳 田梦云 余子琪 柳春燕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204-1212,共9页
为了探究禾谷镰刀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from Fusarium graminearum,FGEPS)抗人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本研究利用液体培养基对禾谷镰刀菌进行发酵培养,通过醇沉、脱色、脱蛋白和透析分离得到胞外多糖,并通过高... 为了探究禾谷镰刀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from Fusarium graminearum,FGEPS)抗人胃癌细胞SGC-7901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本研究利用液体培养基对禾谷镰刀菌进行发酵培养,通过醇沉、脱色、脱蛋白和透析分离得到胞外多糖,并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分析。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FGEPS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BGC-823和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AnnexinV-FITC/PI、Hoechst 33258及JC-1染色分析FGEPS对筛选出的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从禾谷镰刀菌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胞外多糖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不含有多肽核酸类物质,液相色谱显示含有4个多糖组分。CCK-8结果显示FGEPS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能显著降低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核染色质浓缩,并产生凋亡小体(P<0.05或P<0.01)。FGEPS能上调SGC-7901细胞中促凋亡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表达(P<0.01或P<0.001),下调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P<0.001)。综上所述,我们从禾谷镰刀菌发酵液中首次分离出的FGEPS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胞外多糖 SGC-7901 细胞凋亡 线粒体通路
下载PDF
隐孔菌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周凌云 鲁斌 +2 位作者 余小红 张明芮 华燕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0,共8页
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隐孔菌碱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4个粗提部分的抗氧化活... 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隐孔菌碱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4个粗提部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总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对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_(50))达到(67.43±1.41)mg/L。进一步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得到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隐孔酸A三甲酯(1),隐孔酸A(2),隐孔酸D四甲酯(3),隐孔酸D(4),隐孔酸C(5),隐孔酸C五甲酯(6),隐孔酸E五甲酯(7),隐孔酸B三甲酯(8)和隐孔酸B(9),其中化合物1、3、6和8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8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其(IC_(50)=(5.29±0.25)mg/L,清除能力优于阳性对照V_C,V_C的IC_(50)=(5.76±0.5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孔菌 倍半萜酸类 抗氧化活性 活性追踪分离 构效关系
下载PDF
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联合奥沙利铂可体外协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萍 袁平川 +2 位作者 阙月月 刘筱琴 王国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4-513,共10页
目的探讨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EPS)联合奥沙利铂(Oxa)用药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0μg/mL)、Oxa组(8μg/mL Oxa)、EPS组(100μg/mL EPS)、EPS+Oxa组(8μg/mL Oxa+100μg/mL EPS)。CCK-8检测细胞活力,C... 目的探讨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EPS)联合奥沙利铂(Oxa)用药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Control组(0μg/mL)、Oxa组(8μg/mL Oxa)、EPS组(100μg/mL EPS)、EPS+Oxa组(8μg/mL Oxa+100μg/mL EPS)。CCK-8检测细胞活力,CompuSyn软件拟合Fa-CI曲线评价联用效果。流式检测凋亡和周期、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Oxa和EPS相关基因与结直肠癌相关基因取交集进行PPI分析以及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Oxa单用或与EPS联用处理HCT116细胞,均可使HCT116细胞活力受到抑制,并呈现剂量与时间依耐性,两者联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CI<1)。两药联用组的细胞总凋亡率与Oxa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处于S期的比例高于其他各组。EPS和Oxa均具有抑制HCT116细胞迁移的作用,两者联用后抑制作用更为明显。KEGG分析显示主要涉及耐药、凋亡、血管新生等通路。结论EPS联合奥沙利铂可协同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促进该细胞凋亡和细胞S周期阻滞、抑制细胞迁移,铂耐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奥沙利铂 结直肠癌 协同 拟康氏木霉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联用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对结肠癌移植瘤小鼠的抑瘤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朱磊 芦静波 陈靠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联用5-氟尿嘧啶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以CT26结肠癌移植瘤小鼠为模型,检测药物对小鼠CT26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随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浓度的升高显示出剂量依赖性且高... 目的:研究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联用5-氟尿嘧啶体内抗肿瘤活性。方法:以CT26结肠癌移植瘤小鼠为模型,检测药物对小鼠CT26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抑瘤率随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浓度的升高显示出剂量依赖性且高于5-氟尿嘧啶单独给药组,与5-氟尿嘧啶组相比,联合用药明显改善了小鼠的各项生理指标与生存质量。结论: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联用5-氟尿嘧啶对治疗小鼠结肠癌具有协同与增效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康氏木霉 胞外多糖 抗肿瘤 免疫调节
下载PDF
牛蒡低聚果糖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平川 陈靠山 +2 位作者 柳春燕 房芳 王颜天池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研究牛蒡低聚果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牛蒡低聚果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蒽酮法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牛蒡低聚果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0 m... 目的:研究牛蒡低聚果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牛蒡低聚果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蒽酮法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牛蒡低聚果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牛蒡低聚果糖得率为67.54%。牛蒡低聚果糖热稳定性及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易被氧化,在pH>8或pH<4及含有Cu^(2+)、Fe^(3+)溶液中的稳定性较差。结论:牛蒡低聚果糖在存储过程中应避免与空气及铁铜制品直接接触,提取时温度应低于90℃,且溶液无强酸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低聚果糖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处置方式对菊芋多糖分子量及活性的影响
6
作者 何曙光 袁平川 +3 位作者 周凌云 汤琳 汪瑞 陈靠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考察延迟采收、砂藏、正常处理3种不同的处置方法对菊芋多糖分子量以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热水法分别对3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菊芋进行多糖提取,经HPLC(GPC)测定多糖分子量,经羟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抗氧化活性、通过CCK8法分别测定... 目的:考察延迟采收、砂藏、正常处理3种不同的处置方法对菊芋多糖分子量以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热水法分别对3种不同方式处理后的菊芋进行多糖提取,经HPLC(GPC)测定多糖分子量,经羟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抗氧化活性、通过CCK8法分别测定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CT26细胞抑制活性。结果:3种不同方式得到的菊芋多糖具有不同的分子量,延迟采收组所得多糖分子量最小,砂藏组所得多糖分子量分布较广。3组多糖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以及免疫活性,其中砂藏组三种活性相对较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砂藏的处置方式下,多糖分子量分布变宽,活性稍弱,说明菊芋多糖在处置过程中聚合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活性优异的多糖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菊糖 分子质量 多糖聚合度 药理活性
下载PDF
杜鹃花总黄酮通过激活大鼠脑基底动脉血管内皮细胞TRPV4、Kca3.1和Kca2.3通道改善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书凡 赫玉香 +6 位作者 程小龙 徐杭杭 沈学彬 胡浩然 周若瑜 曹迪 韩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研究杜鹃花总黄酮(TFR)是否通过大鼠脑基底动脉(CBA)血管内皮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TRPV4)、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3.1)以及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2.3)改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 目的:研究杜鹃花总黄酮(TFR)是否通过大鼠脑基底动脉(CBA)血管内皮细胞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TRPV4)、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3.1)以及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Kca2.3)改善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FR组、TFR+TRPV4阻断剂HC-067047组、TFR+Kca3.1阻断剂TRAM-34组、TFR+Kca2.3阻断剂Apamin组、HC-067047组、TRAM-34组及Apamin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各组构建IR模型,上述药物术前30 min或35 min于尾静脉注射,再灌注结束后24 h处死大鼠。记录脑缺血前、缺血25 min及再灌注2 h脑电波;ELISA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与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TFR与各通道阻断剂对IR大鼠脑基底动脉内皮细胞中TRPV4、Kca3.1、Kca2.3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用药TFR后,IR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改善,血清MDA含量与LDH活性降低,CBA内皮细胞TRPV4、Kca2.3及Kca3.1 mRNA表达增加。而此作用可被HC-067047、TRAM-34、Apamin取消。结论:TFR改善IR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CBA内皮细胞TRPV4表达增多,增加其活性,继而激活Kca3.1和Kca2.3通道,改善脑血液循环,降低血清MDA含量与LDH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总黄酮 缺血性脑损伤 脑基底动脉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 中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