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冯钢 张鹏 +2 位作者 张玉 张建英 浦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707-2708,共2页
临床路径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由各医学学科专业人员(临床医学专家、护理医学专家、检验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医院管理专家等)共同针对某一病种或手术制订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标准化工作流程[1]。由于临床路径规范... 临床路径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由各医学学科专业人员(临床医学专家、护理医学专家、检验医学专家、药学专家、医院管理专家等)共同针对某一病种或手术制订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标准化工作流程[1]。由于临床路径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提高了医疗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并且可以降低医疗费用,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专业教学 临床路径 医学基础 案例教学 医学专家 应用 医院管理专家 学科专业
下载PDF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PBL课程建设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程龙 李小宁 +2 位作者 徐五琴 张鹏 邢子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7期46-49,共4页
为满足新时代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我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尝试建设PBL课程。本文主要论述PBL课程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建设与应用,在课程的建设中重点加强课程导师队伍建设已经课程案例库建设;课程实施过程要坚持PBL小组讨论的主要形式... 为满足新时代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我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尝试建设PBL课程。本文主要论述PBL课程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建设与应用,在课程的建设中重点加强课程导师队伍建设已经课程案例库建设;课程实施过程要坚持PBL小组讨论的主要形式并且重点关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在课程建设与实施阶中发现PBL课程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较传统教学方法有显著优势。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教改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课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导师 案例库 临床思维能力 考核与评价 教育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课程中的探索
3
作者 王玉萍 孙恩涛 +5 位作者 张莺莺 程龙 吴竞 路勇 武其文 浦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1815-1817,共3页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检验学院2019、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153名,其中2020级78名作为试验组,2019级75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 目的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检验学院2019、202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153名,其中2020级78名作为试验组,2019级75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在考试成绩、学习主观能动性、查找资料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团结协作能力、活跃性格、提升专业自信、提升学习效果及对学习方式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查找资料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增加知识储备、团结协作能力、活跃性格、提升专业自信、提升学习效果、对学习方式的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开阔视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结论《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明显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 教学模式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下载PDF
皖南地区705例孕妇BoBs技术快速产前诊断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付夏 王玉萍 +3 位作者 斯庭威 庄玲丹 凌利 武其文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估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在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变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遗传咨询和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705名孕妇作为研究对... 目的评估细菌人工染色体标记-微球鉴别分离技术(BACs-on-Beads,BoBs)在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变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遗传咨询和具有产前诊断指征的705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用于核型分析和产前BoBs检测。结果705例羊水样本的BoBs检测与核型分析成功率为100%,共检测出62例(8.79%)染色体异常,其中43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34例21三体综合征、7例18三体综合征和2例13三体综合征;13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4例47,XXX,7例47,XXY,1例47,XYY和1例45,X;6例染色体微重复/微缺失和染色体结构异常。结论BoBs检测技术在快速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和常见9种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方面具较好的临床价值,可单独检测或联合传统的染色体核型分析相互验证,对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具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BoBs 染色体核型分析 快速产前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虚拟实验室在《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武其文 张鹏 +2 位作者 黄丽珠 柳发虎 浦春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5-86,89,共3页
探讨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课教学改革问题。文章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对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影响。通过构建一种基于网络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检验基础学》虚拟实验室提供模拟的教学环境、各种... 探讨高等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课教学改革问题。文章分析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对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影响。通过构建一种基于网络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临床检验基础学》虚拟实验室提供模拟的教学环境、各种虚拟化仪器设备、虚拟化实验过程和虚拟化的数据处理等,利用这种开放式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平台作为现实实验教学的补充,学生随时可反复进行实验操作,提高教学质量。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将是今后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技术 教学改革 虚拟仿真实验室
下载PDF
miR-3612靶向SEMA4C调控肝细胞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6
作者 马思源 张博超 +2 位作者 李贤锐 程新悦 浦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9,共9页
目的:探讨miR-3612靶向信号素(SEMA)4C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的40对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常规培养肝细胞癌Hep3B和Huh7细胞,... 目的:探讨miR-3612靶向信号素(SEMA)4C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的40对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常规培养肝细胞癌Hep3B和Huh7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miR-3612 mimics-NC组、miR-3612 mimics组、miR-3612 inhibitor-NC组、miR-3612 inhibitor组、si-NC组、si-SEMA4C组、mimics-NC+pcDNA-NC组、miR-3612 mimics+pcDNA-NC组和miR-3612 mimics+pcDNA-SEMA4C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的核酸和质粒转染各组细胞。qPCR法检测miR-3612和SEMA4C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和Hep3B和Huh7细胞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免疫共沉淀(RIP)实验验证miR-3612与SEMA4C的结合及调控关系,qPCR法和WB法检测转染后各组Hep3B和Huh7细胞中miR-3612、SEMA4C mRNA和蛋白的表达,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各组Hep3B和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miR-3612在肝细胞癌组织和Hep3B和Huh7细胞中呈低表达(P<0.001),而SEMA4C则呈高表达(P<0.001),过表达miR-3612可抑制Hep3B和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vimentin、SEMA4C蛋白的表达,促进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敲低miR-3612则促进Hep3B和Huh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SEMA4C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或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IP实验证实miR-3612与SEMA4C可直接结合(P<0.001),miR-3612与SEMA4C的表达呈负相关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P<0.001)。敲减SEMA4C能明显抑制Hep3B、Huh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或P<0.01或P<0.001),过表达SEMA4C可逆转过表达miR-3612对Hep3B和Huh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EMT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miR-3612通过调控SEMA4C表达影响Hep3B和Huh7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miR-3612有望成为临床肝细胞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HEP3B细胞 HUH7细胞 miR-3612 信号素4C 增殖 侵袭 迁移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实验诊断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玉红 熊莉 +5 位作者 宋默涵 黄亚纬 杨刚 黄建军 李小宁 杨解人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8期209-210,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针对当前我校本科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过时、实验课教学手段落后等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各专业特点重新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程,将科研思...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针对当前我校本科教学中实验教学内容过时、实验课教学手段落后等情况,调整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各专业特点重新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以及实验教程,将科研思路与检验诊断学实验课有机结合,适当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并在实践过程中跟踪反馈及时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诊断学 实践教学改革 双语教学 科研思路
下载PDF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抗体诱发散发性SLE患者NET降解障碍
8
作者 黄建军 毛桐俊 +2 位作者 张军 李志 武其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 目的 探讨DNA酶1(DNase1)和DNA酶1样分子3(DNase1L3)活性改变与散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人群中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降解受损相关性及发生机制。方法 募集46例散发性SLE患者和30名正常个体,采用ELISA检测DNase1、 DNase1L3及相应自身抗体,免疫沉淀法分离样本DNase1和DNase1L3,改进的免疫荧光法检测NET和酶降解活性,酶联免疫斑点实验(ELISPOT)、 Western blot法和反转录PCR分析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DNase1L3能力。结果H3-dsDNA和Ela-dsDNA两种复合物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升高;低密度中性粒细胞(LDG)在SLE人群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LDG与H3-dsDNA和Ela-dsDNA两种NET复合物具有显著正相关性。SLE患者血浆体外降解NET的能力显著低于正常人群;DNase1和DNase1L3不同比例的综合降解实验显示DNase1L3降低是影响NET残留升高的关键;SLE患者人群DNase1L3自身抗体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群;SLE患者PBMC分泌DNase1L3的能力相对正常人群减退。结论 DNase1L3分泌减少和相关自身抗体的存在是SLE人群NET降解能力减退的主要因素,为SLE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se1L3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低密度中性粒细胞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以病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小宁 李婕 陶绍能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习的2020届和2021届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20届实习生30人为对照组;采用以病例为中心...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实习的2020届和2021届检验技术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20届实习生30人为对照组;采用以病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的2021届实习生32人为观察组。教学内容和进度依据教学大纲要求由相同教师进行授课,10个月的实习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观察2组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文献检索、参与临床等能力,对比2组实习生的教学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学生的综合理论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临床的教学效果等指标有提升(P<0.01)。结论:以病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能有效发挥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参与临床及临床沟通的能力和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教学 以病例为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 教学效果 主动性 能力
下载PDF
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若楠 李小宁 +5 位作者 阮欣然 刘诗惠 陈婧璇 徐浩 沈继录 朱国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347-135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及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菌株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旨为预防治疗产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从... 目的:研究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及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菌株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旨为预防治疗产生物被膜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收集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1年11月从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全敏感组肺炎克雷伯菌9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s)肺炎克雷伯菌19株、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 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37株,细菌均采用VITEK MS IVD KB V3.2质谱仪鉴定并使用VITEK 2-compact 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系统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对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其同源性;结晶紫染色法进行生物被膜半定量检测,比较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差异;选取不同ST型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断联合效果并选择最佳联合浓度;结晶紫染色法探究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抑制及清除效果;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抗菌药物作用前后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结构变化。结果:MLST分型结果显示敏感组肺炎克雷伯菌株有ST86、ST727等8个序列,ESBLs组菌株属于ST15、ST37、ST11等14个序列型,其中ST15占26.32%(5/19);CRKP组菌株属于ST11、ST15、ST656等9个序列型,其中ST11占48.65%(18/37),ST15占27.03%(10/37);ST15(ESBLs)型、ST11(CRKP)型、ST15(CRKP)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均在第5天达到成熟,ST15(ESBLs)组较ST15(CRKP)组产生物被膜能力强,ST11(CRKP)组较ST15(CRKP)组形成生物膜能力强(P<0.01)。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药敏结果显示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均具有相加作用;在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及清除试验中,2×MIC阿奇霉素组及联合浓度组均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组的抑制能力优于单药组,抑制率最高可达到89.93%;清除效果均为联合药物组>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清除率最高为44.79%。结论: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之间生物膜形成能力存在差异,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在早期联合用药进行抗生物膜菌感染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阿奇霉素 左氧氟沙星 多位点序列分型 生物膜
下载PDF
舒适心理护理联合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良娣 宋骏 +1 位作者 温朝玲 李媛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 观察舒适心理护理联合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呼吸衰竭(CRF)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舒适心理护理联合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自... 目的 观察舒适心理护理联合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呼吸衰竭(CRF)患者护理质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C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舒适心理护理联合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制护理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与随访3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等指标进行比较;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与随访3个月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所占用力肺活量比例(FEV_(1)/FVC)、动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等指标。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出院时、随访3个月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SaO_(2)、PaO_(2)、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及总分、生活质量总分、护理质量评分均升高(P<0.01),PaCO_(2)、SGRQ、SAS与SDS评分均下降(P<0.01),且以观察组更显著(P<0.01或0.05)。结论 舒适心理护理联合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CRF患者可辅助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心理护理 微信 健康教育 慢性呼吸衰竭 护理质量 预后
下载PDF
miR-4465通过靶向下调HMGA1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癌Hep3B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2
作者 张博超 马思源 +5 位作者 朱萍 赵晓晓 王成 刘静文 蒋平 浦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6-1073,共8页
目的:探讨miR-4465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对肝细胞癌Hep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的16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PCR分析miR-4465在肝细... 目的:探讨miR-4465靶向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对肝细胞癌Hep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1年9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的16对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PCR分析miR-4465在肝细胞癌组织和Hep3B、Huh7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465与HMGA1的调控关系。按转染物的不同将Hep3B细胞分为mimics-NC组、miR-4465-mimics组、inhibitor-NC组、miR-4465 inhibitor组、si-NC组、si-HMGA1组;另外分组转染mimics-NC+pcDNA-NC、miR-4465 mimics+pcDNA-NC和miR-4465 mimics+pcDNAHMGA1进行回复实验。采用qPCR和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MGA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miR-4465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细胞(P<0.05或P<0.001)。转染48 h后,过表达miR-4465的Hep3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P<0.05、P<0.01或P<0.001);敲低miR-4465后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升高(P<0.05、P<0.01或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了HMGA1-3’UTR与miR-4465的靶向结合关系,miR-4465可以靶向下调HMGA1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P<0.01)。过表达HMGA1能部分逆转过表达miR-4465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及HMGA1表达的抑制作用(均P<0.05)。结论:miR-4465通过靶向下调HMGA1在肝细胞癌Hep3B细胞中的表达,从而抑制Hep3B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465 高迁移率族蛋白A1 肝细胞癌 HEP3B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原文传递
外周血细胞参数对蜜蜂蛰咬后出现器官损伤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查茜 李清 +2 位作者 李倩 郑瑞 冯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7期2134-2137,2143,共5页
目的探究蜜蜂蛰咬后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评价其对预测器官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233例蜜蜂蛰咬患者。分别收集患者被蜜蜂蛰咬6 h内外周血细胞参数、临床病理诊断,以及预后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 目的探究蜜蜂蛰咬后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评价其对预测器官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在该院急诊科收治的233例蜜蜂蛰咬患者。分别收集患者被蜜蜂蛰咬6 h内外周血细胞参数、临床病理诊断,以及预后情况。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临床实验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收集的233例患者中,有22例(9.4%)发生器官损伤。与无器官损伤的患者相比,蜜蜂蛰咬后出现器官损伤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均有所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均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R升高为蜜蜂蛰咬后出现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LR预测蜜蜂蛰咬后出现器官损伤的灵敏度为77.3%,特异度为86.3%,阳性预测值为37.0%,阴性预测值为97.3%。结论PLR是蜜蜂蛰咬后出现器官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蜜蜂蛰咬后PLR较高的患者需要进行积极护理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蛰咬 器官损伤 外周血细胞参数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LINC00665通过let-7i/HMGA1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机制研究
14
作者 张博超 浦春 +4 位作者 蒋平 朱萍 刘静文 李政 石敏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0-15,27,共7页
目的探讨LINC00665通过let-7i/HMGA1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分析LINC0066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择人肝癌细胞Hep3B和Huh7细胞,分别将其分为siRNA-NC组、siRNA-LINC00665组、let-7i mimics-NC组、let-7i ... 目的探讨LINC00665通过let-7i/HMGA1对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qRT-PCR分析LINC0066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择人肝癌细胞Hep3B和Huh7细胞,分别将其分为siRNA-NC组、siRNA-LINC00665组、let-7i mimics-NC组、let-7i mimics组进行转染;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的HMGA1 mRNA和蛋白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数量。结果LINC0066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hep3B和Huh7细胞转染48 h后,与si-NC组相比,si-LINC00665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HMGA1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let-7i的表达水平升高;与let-7i mimics-NC组相比,let-7i mimics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HMGA1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结论LINC00665通过let-7i/HMGA1途径,在肝癌进展中调控肿瘤增殖和侵袭作用,LINC00665有望成为临床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665 let-7i HMGA1 肝癌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Hsa_circ_0000741对乳腺癌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15
作者 马思源 张博超 +2 位作者 朱萍 赵晓晓 浦春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hsa_circ_0000741)对乳腺癌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R语言limma包分析GSE182471和GSE165884数据集;通过常规培养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正常细胞系MCF-10A,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后进... 目的探讨环状RNA(hsa_circ_0000741)对乳腺癌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R语言limma包分析GSE182471和GSE165884数据集;通过常规培养乳腺癌细胞系MCF-7、MDA-MB-231和正常细胞系MCF-10A,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后进行qRT-PCR测定目的基因表达量;通过lipo2000转染si-hsa_circ_0000741对目的基因进行敲减,将其编为si-hsa_circ_000074组,转染si-nc后将其编为si-nc组,并用qRT-PCR实验检验转染效率,之后进行集落和CCK-8实验对于si-hsa_circ_000074组和si-nc组之间的细胞增殖速率进行检验;开展划痕和侵袭实验对于si-hsa_circ_000074组和si-nc组之间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进行进行检验。结果GSE182471和GSE165884数据集取交集得出has_circ_0000741在两个数据集中癌组织组均显著上调;qRT-PCR实验发现hsa_circ_0000741在正常细胞系中表达量低于癌细胞系,在三阴性细胞系MDA-MB-231较MCF-7更为显著;集落和CCK-8实验显示si-hsa_circ_000074组的增殖速率明显低于si-nc组;划痕和侵袭实验表明si-hsa_circ_000074组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弱于si-nc组。结论Hsa_circ_0000741在乳腺癌中显著高表达,下调其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Has_circ_0000741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7
16
作者 浦春 陶青松 +3 位作者 朱翔 秦明明 武其文 冯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比较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设为实验组,按发病时间分为0~3 h组34例和3~6 h组56例。另选取肌肉损伤患者20例,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心型... 目的:比较三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设为实验组,按发病时间分为0~3 h组34例和3~6 h组56例。另选取肌肉损伤患者20例,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测定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高敏肌钙蛋白(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 Tn I)、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和肌红蛋白(myoglobin,MYO)的浓度。结果:0~3 h组和3~6 h组患者血清H-FABP、hs-c Tn I和MYO的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肌肉损伤患者血清MYO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在AMI发病的最初0~3 h和3~6 h内,H-FABP和hs-c Tn I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MYO;在AMI发病的早期hs-c Tn I较c Tn I敏感度高。结论:H-FABP和hsc Tn I可作为AMI早期诊断的良好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高敏肌钙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红蛋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NK细胞Tim-3分子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武其文 朱翔 +3 位作者 付夏 杨进孙 操治国 浦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 3,Tim-3)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CD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临床晚...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 3,Tim-3)在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CD56+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临床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CD56+NK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肝纤维化血清学三型前胶原N端肽(PIIIP N-P)、层黏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和透明质酸(HA)等4项指标,ELISA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Fibroscan仪检测肝硬度值(LSM)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统计分析Tim-3表达水平与IL-4和IFN-γ水平、肝脏纤维化程度以及肝纤维化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CD56+NK细胞表面Tim-3表达水平为(62.3±11.4)%,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2.1±6.5)%(P<0.01)。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PIIIP N-P水平分别为(86.5±29.5)ng/ml和(22.0±7.8)ng/ml,LN分别为(49.3±21.5)ng/ml和(20.4±6.3)ng/ml,CIV分别为(67.5±22.3)ng/ml和(22.0±3.9)ng/ml,HA分别为(645.9±483.1)ng/ml和(54.7±27.7)ng/ml,两组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IFN-γ水平分别为(93.9±20.1)ng/L和(107.7±24.6)ng/L,IL-4分别为(46.6±11.8)ng/L和(28.9±8.9)ng/L,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CD56+NK细胞表达的Tim-3水平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LSM、PIIIP N-P、LN、CIV和IL-4水平呈正相关(r=0.528~0.834,P<0.01),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501,P<0.01),而与H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352,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CD56+NK细胞Tim-3表达呈上调,并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LSM、PIIIP N-P、LN、CIV和IL-4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3 晚期血吸虫病 CD56+NK细胞 肝纤维化
下载PDF
β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编码区变异对儿童重度哮喘患者ICS/LABAs联合治疗反应性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其文 万小梅 +2 位作者 朱翔 付夏 浦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50-1155,共6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对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s)联合治疗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的药物基因学研究,83例重度儿童持续性哮喘,采用PCR-RFLP方...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受体(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对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s)联合治疗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采用前瞻性的药物基因学研究,83例重度儿童持续性哮喘,采用PCR-RFLP方法对ADRB2基因编码区Arg16Gly和Gln27Glu两个常见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随后予以ICS(丙酸氟替卡松100μg)加LABA(沙美特罗25μg),每天2次吸入给药治疗16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对哮喘患儿哮喘控制率、急性发作、沙丁胺醇使用次数及肺功能的影响。结果:ADRB2基因第16位氨基酸3个基因型(Arg/Arg,Arg/Gly和Gly/Gly)和第27位氨基酸的3个基因型(Gln/Gln,Gln/Glu和Glu/Glu)在患者年龄、性别、Ig 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哮喘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完全控制率达73.5%)以及肺功能指标(FEV1,FVC,PEF)比基线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不同基因型对哮喘患儿的控制率、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数、沙丁胺醇的使用量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无明显的差异(P>0.05)。第16位氨基酸和第27位氨基酸位点构建的3种常见单倍型(Arg/Arg-Gln/Gln,Gly/Gly-Gln/Gln和Gly/Gly-Glu/Glu)与哮喘患儿的控制率、治疗期间急性发作、沙丁胺醇的使用及肺功能指标也无关联。结论:ADRB2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不影响汉族儿童重度哮喘应用ICS/LABAs联合治疗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β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下载PDF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翔 浦春 武其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常规的转录组分析方法通常需要103个细胞,所以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也难以对诸如早期胚胎及异质性的组织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等极少量细胞进行分析,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单细胞转录... 常规的转录组分析方法通常需要103个细胞,所以无法揭示单个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也难以对诸如早期胚胎及异质性的组织干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等极少量细胞进行分析,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在单细胞水平对全转录组进行扩增与测序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主要就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操作方法、应用成果以及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单细胞分离 高通量测序 全基因组扩增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诊断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明明 陶青松 +1 位作者 张士发 浦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2029-2031,2040,共4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定量测定对于诊断新生儿轻度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选取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55例,按照是否有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异常分为cTnI异常组22例...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的定量测定对于诊断新生儿轻度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实验组选取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窒息55例,按照是否有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异常分为cTnI异常组22例和cTnI正常组33例;按照治疗前后情况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同期选择本院分娩的4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统一测定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结果:H-FABP水平在窒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3.83,P<0.001);cTnI异常组的H-FABP水平明显高于cTnI正常组(P<0.001);而无论是cTnI异常组还是cTnI正常组,治疗前的H-FABP水平都明显高于治疗后(P<0.001)。结论:H-FABP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敏感的临床诊断指标,并对新生儿窒息病情变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