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杨强强 徐光来 +2 位作者 李爱娟 刘永婷 胡春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315-9327,共13页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多种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结合2000、2009、2018年3个时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敏感性分析、... 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征及多种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对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结合2000、2009、2018年3个时期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度模型、敏感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模型等分析了青弋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s Value,ESV)的时空演变特征及9种生态服务之间的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09及201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285.19、351.26和294.68亿元,价值总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2009—2018年间总ESV下降了16.1%,生态服务趋于退化。整个研究时段内,林地对ESV的贡献量最大,其次是耕地和水域。(2)2000—2009年,单项生态系统服务间以协同关系为主导,协同率为77.8%,食物生产服务与本研究中的其他服务之间均为权衡关系;2009—2018年间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与前9年基本一致,但食物生产服务与其他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度呈增强的趋势。(3)敏感性分析表明,各时期的敏感性指数(CS)值均小于1,表明基于修订的当量因子表计算获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符合青弋江流域的实际情况,计算结果可靠。(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但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当土地利用程度增强时,生态系统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或单项服务价值均会降低。研究结果可为青弋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权衡与协同 空间自相关 青弋江流域
下载PDF
皖江流域水稻关键虫害发生动态区域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陆德才 王旭 +8 位作者 张浩 邢志平 黄一飞 王友好 肖茂盛 汪玮 姜斌 朱国萍 孙洋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
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实时监测,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绝大部分水稻生产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类水稻虫害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当前皖江流域主... 研究团队对皖江流域的主要虫害进行了长期实时监测,设立了固定的田间监测点(每个城市水稻主产区2个点,共计12点),辐射皖江流域绝大部分水稻生产区域。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类水稻虫害的发生情况与危害程度。结果表明:当前皖江流域主要的水稻虫害为稻纵卷叶螟,其发生范围广,对水稻危害较大,主要发生区域为铜陵市、芜湖市、宣城市、马鞍山市;二化螟呈局部发生状态,同时个别地区的二化螟出现较强的抗药性,需要高度重视。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江苏水稻种植区的发生程度正逐渐加重,呈现局部暴发的趋势,加上稻纵卷叶螟具有迁飞性,需要各个区域联防联控。因此,本研究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稻主要虫害的区域综合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虫害 稻纵卷叶螟 二化螟 发生动态 皖江流域
下载PDF
江西省两种兽类新纪录——东阳江麝鼩和安徽麝鼩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江晓 徐一凡 +5 位作者 邹志安 曾卫 代杰 任学洋 姚洪凤 陈中正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2-356,共5页
麝鼩属(Crocidu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s)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麝鼩属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属,已记录有198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8)。麝鼩属物种体型较小、形态保守,... 麝鼩属(Crocidura)隶属于哺乳纲(Mammals)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鼩鼱科(Soricidae),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和非洲。麝鼩属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属,已记录有198个物种(Wilson and Mittermeier,2018)。麝鼩属物种体型较小、形态保守,属内多个物种的分类和分布存在较大争议。我国麝鼩属物种丰富,目前记录有14种麝鼩在我国分布(魏辅文等,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阳江麝鼩 安徽麝鼩 武夷山 江西省 新纪录
下载PDF
巢湖流域种植模式改变对养分表观平衡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周楠楠 王京京 +4 位作者 王家嘉 宋朝辉 杨文斌 左双宝 王赢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2-781,共10页
为明确巢湖流域内的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制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传统休耕-水稻种植模式(n=26)作为参照,选取该区域典型的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模式(由休耕-水稻种植模式转变而来,n=26)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养分盈... 为明确巢湖流域内的农田养分平衡状况,制定面源污染防控措施,本研究以巢湖流域传统休耕-水稻种植模式(n=26)作为参照,选取该区域典型的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模式(由休耕-水稻种植模式转变而来,n=26)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养分盈亏状况,并分析种植模式改变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休耕-水稻种植模式下氮盈余34.02 kg·hm^(-2)·a^(-1),其盈余率为16.7%;磷和钾分别亏损2.96、13.71 kg·hm^(-2)·a^(-1),两者亏损率分别为9.1%和19.7%。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模式下氮、磷、钾盈余量分别为589.27、194.93、144.22 kg·hm^(-2)·a^(-1),三者盈余率分别为61.5%、66.4%、26.9%。长期大量施肥下,大棚番茄-水稻轮作导致土壤积累的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休耕-水稻种植模式土壤的50.05、7.05、1.95倍和1.72倍。对比休耕-水稻种植模式,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模式下过量施用氮肥导致土壤pH平均下降了0.83个单位,电导率平均增加了0.73 mS·cm^(-1),该模式下土壤呈明显的酸化和盐渍化趋势。研究表明,当前巢湖流域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模式下的养分收支呈盈余状态,土壤积累了大量速效养分,存在一定的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设施栽培 养分平衡 土壤酸化 次生盐渍化
下载PDF
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强强 徐光来 +1 位作者 章翩 池建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69-4180,共12页
研究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环境质量对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弋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9月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及水体理化因子的调查,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及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了大型底... 研究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环境质量对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青弋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9月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及水体理化因子的调查,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及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运用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法及冗余分析法探究了底栖动物群落受到的干扰程度及其主要影响环境因子,最后利用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对河流水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1种,隶属于3门6纲17目,平均丰度为265.9个/m^(2),平均生物量41.6 g/m^(2)。相对重要性指数分析显示,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羽摇蚊(Chironomus plumosus)及扁蜉(Ecdyrus)为群落中的主要优势种。(2)由群落相似性分析知,Jaccard相似性系数较低,调查点位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3)冗余分析表明,电导率、氨氮浓度及流速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4)生物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水质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与水质理化因子评价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流域整体水环境质量偏好,但部分采样点已受到干扰或处于污染状态,与ABC曲线分析及优势种分析基本一致,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及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ABC曲线 冗余分析 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青弋江流域
下载PDF
营养状态指数在长江下游小型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水平评价中的局限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2
6
作者 钱畅 汪晓东 +5 位作者 罗芳 许丹丹 吴博文 薛颖昊 居学海 温新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73-1182,I0001,I0002,共12页
基于多个环境变量、以等权或者加权平均法获得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Carlson指数:TSIc;修正后的Carlson指数:TSImc;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湖库营养状态指数:EIc)得分是当前评价湖泊营养水平的主要依据,其值计算时先要获得基于单个环境变... 基于多个环境变量、以等权或者加权平均法获得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Carlson指数:TSIc;修正后的Carlson指数:TSImc;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湖库营养状态指数:EIc)得分是当前评价湖泊营养水平的主要依据,其值计算时先要获得基于单个环境变量的营养状态指数分值。若基于总氮(TN)、总磷(TP)和透明度(SD)等的单个理化指标与基于叶绿素a(Chl.a)的营养状态指数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依据理化指标的评估结果低估或者高估湖泊的实际营养水平。长江下游分布大量的小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但基于理化指标的评估结果是否会误判湖泊的实际富营养化水平的研究很少。本研究以长江下游的14个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为对象,于20192020年按照季度采集水样并测定水环境因子,分析基于理化指标和基于Chl.a的各营养状态指数(TSI、TSIm、TLI和EI)得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基于SD的TSI、TSIm、TLI和EI的年均得分均显著高于基于Chl.a的相应营养状态指数的年均值;除TSI(TP)vs.TSI(Chl.a)外,基于TP与基于Chl.a的其他营养指数的年均得分间均有显著性差异;仅TLI(TN)与TLI(Chl.a)的年均得分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除TSI(TP)和TLI(TN)外,基于理化指标与基于Chl.a的其他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估结果间均不能相互匹配。针对基于理化指标的营养状态指数在长江下游小型湖泊富营养化水平评估中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建议:1)依据lnSD-lnChl.a-lnTP间的回归关系重构了营养状态指数(TSIr、TSImr和TLIr)方程,结合基于单个理化指标与基于Chl.a的各指数得分间的匹配性、基于多个环境变量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rc、TSImrc和TLIrc得分间的差异性及其与水体实测Chl.a浓度对应的营养状态指数赋分区间的一致性,建议在长江下游小型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水平评估中使用TSImr和TLIr指数;2)以加权平均法计算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rc得分时,发现基于理化指标实测值的归一化相关权重(W j1)与基于直接引用文献数据的相关权重(W j2)的TLIrc得分间无显著差异。从简便性角度出发,建议直接以W j2计算TLIrc指数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水平 评价方程 重构
下载PDF
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7
作者 杨强强 徐光来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21年第2期28-36,共9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河流水环境质量良好指示生物之一,加强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对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于2019年7~8月对10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和鉴定,运用优...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河流水环境质量良好指示生物之一,加强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对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晰青弋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于2019年7~8月对10个采样点进行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和鉴定,运用优势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等指标并结合相似性及聚类分析,讨论了该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1)采集的大型底栖动物共38种(属),隶属于7纲17目32科,以昆虫纲及腹足纲为主,分别占总分类单元的39.8%和36.6%;(2)优势度分析可得,该流域优势物种为短沟蜷属(Semisulcospira)、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a)、萝卜螺属(Radix montfort)、圆田螺属(Cipangopaludina)、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亚洲瘦[虫怱](Ischnura asiatica)、摇蚊科(Chironomidae);(3)Jaccard相似性系数及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物种对栖息生境的需要存在差异,随着人类干扰的增强,河流生态健康有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对青弋江底栖动物数据积累及生态管理与保护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优势种 青弋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蚯蚓密度调控污泥堆肥重金属有效性研究
8
作者 王兴明 陈赟 +3 位作者 范廷玉 储昭霞 董众兵 董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为探讨不同蚯蚓投放密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为污泥蚯蚓堆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不同密度赤子爱胜蚓(0,10,20,40条)和0g,25g,50g稻壳为添加剂对2kg污泥进行堆肥,探究不同蚯蚓投放密度下生活污泥重金属有效性变化。结果在一... 目的为探讨不同蚯蚓投放密度对污泥中重金属有效性的影响,为污泥蚯蚓堆肥提供新思路。方法以不同密度赤子爱胜蚓(0,10,20,40条)和0g,25g,50g稻壳为添加剂对2kg污泥进行堆肥,探究不同蚯蚓投放密度下生活污泥重金属有效性变化。结果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密度增加,污泥pH(酸碱度)、OM(有机质)、TN(总氮)、TP(总磷)降低,EC(电导率)增加,随稻壳添加量逐渐增加,与蚯蚓协同作用下污泥pH、OM、TN、TP继续降低;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投放密度增加,污泥Cu、Zn、Pb、Cd总量降低,其中,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堆肥时,Cu、Cd总量降低幅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4.04%、35.85%;在一定稻壳添加量下,随蚯蚓投放密度增加,污泥有效态Cu、Zn有升高趋势,有效态Cd有所降低,有效态Pb显著降低(P<0.05),其中,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堆肥时,对污泥中Pb有效性钝化效果最显著,降低达到42.43%;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可知,蚯蚓投放密度增加,通过改变EC影响Cu有效性、改变TN和TP影响Pb、Zn和Cd有效性。结论50g稻壳协同40条蚯蚓共同处理污泥时,对污泥中重金属活性降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堆肥 蚯蚓密度 稻壳 重金属
下载PDF
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时间性变化特征
9
作者 王兴明 章珍 +3 位作者 储昭霞 董鹏 梁淑英 邓瑞来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8-537,共10页
为降低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利用率,以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添加蚯蚓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炭(0%、2%、4%、6%和8%),探究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及其有效... 为降低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迁移性和有效性,提高其利用率,以某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设置污泥单独堆肥为对照组,添加蚯蚓和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炭(0%、2%、4%、6%和8%),探究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及其有效态的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堆肥时间增加(0~30 d),污泥pH和总氮(TN)浓度先升高后降低,总有机碳(TOC)浓度逐渐降低,电导率(EC)先降低后升高,总磷(TP)和总钾(TK)浓度逐渐增加,堆肥结束时,pH、TOC浓度和TN浓度分别较初始值平均降低6.38%、20.24%和13.44%;重金属Cd、Zn和Pb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u、Ni和Cr浓度先升高后降低;重金属Cd、Cu、Ni和Zn有效态浓度先降低后升高,Cr和Pb有效态浓度先升高后降低,堆肥10 d时,Cd、Cu、Ni和Zn有效态浓度较初始值降低最多,平均降低40.99%、30.65%、16.23%和3.17%。秸秆炭的添加能改善污泥弱酸性环境,提高TK浓度,降低EC和TOC、TN、TP浓度;污泥中重金属(除Pb外)浓度及其有效态(除Cu和Pb外)浓度均随秸秆炭添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秸秆炭协助蚯蚓堆肥主要通过改变污泥pH及EC与TOC、TP浓度影响重金属有效态浓度,且添加8%玉米秸秆炭时污泥中重金属浓度和有效态浓度降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污泥 蚯蚓堆肥 玉米秸秆炭 重金属
下载PDF
基于结构表征和热力学分析的2种菊花粉水分吸附特性研究
10
作者 程新峰 留芳芳 +3 位作者 潘玲 洪礼杰 汪世豪 杨晨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61,共9页
为探讨干制菊花吸湿特性与其结构、水分活度(A_(w))、贮藏温度的关系,本文以2种菊花粉末(小黄菊和贡菊王)为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菊花粉末表面粗... 为探讨干制菊花吸湿特性与其结构、水分活度(A_(w))、贮藏温度的关系,本文以2种菊花粉末(小黄菊和贡菊王)为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菊花粉末表面粗糙,含有大量凹陷和孔洞;与小黄菊相比,贡菊王粉末粒径较小且表面含有更多的亲水基团,如-OH,O-C-O等。采用静态称量法在20、30和40℃和A_(w)=0.112~0.976下研究了2种菊花粉末的水分吸附行为,并通过模型拟合和热力学分析阐明了物料的水分吸附机制。菊花粉末的平衡干基含水率(X_(e))随水分活度(A_(w))增加而升高,但在同一A_(w)下,温度越高X_(e)值越低。Peleg模型是描述水分吸附等温线的最佳模型。热力学分析表明,净等量吸附热(qst)随平衡干基含水率升高而降低,其中小黄菊和贡菊王粉末的qst值分别于X_(e)>0.14 g/g和X_(e)>0.24 g/g时趋于恒定。小黄菊在20、30和40℃下的单分子层干基含水率(X_(m))分别为0.0690、0.0525、0.0505 g/g(干基),而贡菊王为0.0645、0.0591和0.0584 g/g(干基)。有效孔径(rp)随温度和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大,其中当X_(e)>0.09 g/g(干基)时小黄菊粉末呈现介孔特性,而贡菊王粉末则当X_(e)>0.11 g/g(干基)时内部孔隙才由微孔转变成介孔。研究结果可为菊花的干燥工艺优化与贮藏条件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水分吸附特性 净等量吸附热 有效孔径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淮海经济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与安全格局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玉红 操院丹 +1 位作者 陈枳宇 余代良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2年第6期977-985,共9页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受到全球关注。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组成的淮海经济区,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生着互馈演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提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受到全球关注。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组成的淮海经济区,其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生着互馈演变。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 (GEE)提取多期土地利用数据,借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评估以及最小累计阻力模型(MCR),探讨了1998–2018年淮海经济区的ESV演变的时空分异特征,优化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ESP)。研究表明:ESV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特征。中值ESV区面积比重最大,高、低值ESV区的占比较小。ESV呈现等级下降与升高并存的时空分异特征。从发展时段看,ESV等级变化呈现向好趋势。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中,优化识别重要生态源地26个,主要景观生态廊道22条、生态战略节点65个,中水平生态安全区占比最大。ESV和ESP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与当地自然资源的变化和政府保护政策的改变与调整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跨省区的国土空间保护、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 淮海经济区
原文传递
芜湖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孝坤 熊欣怡 +3 位作者 范廷玉 陈明亮 王兴明 王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162,共10页
为了研究芜湖城市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文章分析了芜湖3条典型黑臭河道18个样点沉积物中Cr、Cu、Mn、Ni、Pb、Zn的含量,评估了污染风险并分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r、Cu、Ni、Pb、Zn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 为了研究芜湖城市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文章分析了芜湖3条典型黑臭河道18个样点沉积物中Cr、Cu、Mn、Ni、Pb、Zn的含量,评估了污染风险并分析了污染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r、Cu、Ni、Pb、Zn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u整体上达到轻度污染水平,其他重金属整体上均处于无污染水平。污染负荷指数评价结果表明,18个采样点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6种重金属均处于低风险水平。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Zn、Cu、Cr可能与汽车、电镀行业、绿化施肥等人为源有关,Ni、Pb可能与汽车尾气等人为源有关,Mn可能与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等自然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 污染来源 芜湖城市河道
原文传递
铜尾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徐浩 杨红飞 +1 位作者 钟宣宁 邓思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通过对铜陵市杨山冲尾矿库及周边农田土壤实地采集的52个样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污染现状以及潜在风险进行研究评价。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研究... 通过对铜陵市杨山冲尾矿库及周边农田土壤实地采集的52个样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污染现状以及潜在风险进行研究评价。应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揭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元素As、Pb、Cu、Ni、Zn均超过土壤背景值,存在一定程度富集;尾矿库土壤污染程度要较农田土壤更严重,土壤As、Ni和Pb元素为主要污染因子。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尾矿库土壤呈中度风险,周边农田土壤呈轻度风险;元素As、Pb、Cr、Ni主要来源于人为活动,元素Cu、Zn受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 来源分析
下载PDF
河南省畜禽粪便的耕地污染及其未来风险预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荣康 潘芳慧 +3 位作者 常佳悦 张星 TIBAMBA Matthew 王友保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42,共10页
全面分析2008—2017年河南省畜禽粪便的耕地污染并预测其未来风险,以期为河南省合理安排畜禽养殖业结构,进行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整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依据2008—2017年河南省畜禽养殖数据和耕地面积数据,分析近10年河南省畜禽粪便量、... 全面分析2008—2017年河南省畜禽粪便的耕地污染并预测其未来风险,以期为河南省合理安排畜禽养殖业结构,进行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整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依据2008—2017年河南省畜禽养殖数据和耕地面积数据,分析近10年河南省畜禽粪便量、猪粪当量、耕地污染负荷情况,并对未来做出预测。结果表明:近10年河南省猪粪当量的排放量、耕地总氮负荷量、耕地总磷负荷量以及畜禽粪便耕地负荷污染风险指数均有所下降;近10年畜禽粪便污染风险较高的城市主要有平顶山、鹤壁、许昌和漯河,且2017年鹤壁和漯河的畜禽粪便污染风险高,应加强对畜禽粪便的管控与处理。预计在未来,河南省猪的养殖量将迅速增加,到2025年,漯河的预警级别将由Ⅱ级变成Ⅲ级,到2030年,开封和濮阳的预警级别将由Ⅱ级变成Ⅲ级,因此,应重点加强对河南省开封、濮阳和漯河的畜禽粪便污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耕地污染 风险预测 河南省
下载PDF
生物炭对铜矿区排土场污染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洋 艾艳梅 +4 位作者 陈泓璐 张辰阳 徐晓阳 冯今萍 周际海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4-450,共7页
为了探讨在重金属胁迫下,不同用量(0,1%,2%,4%)生物炭对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以铜矿区排土场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盆钵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K相比,在不同剂量生物炭处理下,土壤pH、有机碳、全N和全... 为了探讨在重金属胁迫下,不同用量(0,1%,2%,4%)生物炭对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以铜矿区排土场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盆钵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K相比,在不同剂量生物炭处理下,土壤pH、有机碳、全N和全P增幅分别为3.5%~23.0%,5.6%~13.2%,2.9%~6.8%和3.4%~9.5%,酸溶态Cd,Pb,Cu和Zn含量降幅分别为65.5%~71.2%,49.9%~71.5%,34.6%~50.6%和45.3%~52.1%,可还原态Cd,Pb,Cu和Zn含量降幅分别为71.5%~74.3%,44.4%~63.6%,38.5%~57.8%和29.1~39.1%,可氧化态Cd含量降幅为15.6%~36.9%,可氧化态Pb,Cu和Zn含量增幅分别为16.9%~20.5%、3.9%~26.0%和18.8%~55.9%,残渣态Cd,Pb,Cu和Zn含量增幅分别为42.4%~44.2%,11.0%~23.5%,15.0%~37.9%和20.0%~41.9%。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土壤全磷含量也略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影响,降低酸溶态和可还原态Cd,Pb,Cu和Zn含量,降低可氧化态Cd含量,增加可氧化态Pb,Cu和Zn含量及残渣态Cd,Pb,Cu和Zn含量。因此,生物炭可改善红壤矿区污染土壤的理化性质,并明显影响土壤重金属形态,是红壤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理想调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物炭 重金属污染 土壤理化性质 重金属形态
下载PDF
生物炭对红壤矿区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李威 汪洋 +4 位作者 艾艳梅 洪婉悦 宋兰萍 张泽锟 周际海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50-55,60,共7页
随着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发展,重金属泄露及含重金属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成为世界瞩目的问题之一。生物炭作为优良的土壤重金属固定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通过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矿区重金... 随着采矿和冶金行业的发展,重金属泄露及含重金属产品的大量使用,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成为世界瞩目的问题之一。生物炭作为优良的土壤重金属固定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通过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生物炭对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探讨生物炭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质量的可行性,为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指导。共设置5个处理:矿区污染土壤作为对照处理,以及矿区污染土壤分别添加1%、2%、4%和10%生物炭。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可使土壤基础呼吸最大增加20.07%,土壤微生物量碳增加50.59%,可降低土壤微生物呼吸熵和FDA水解酶活性分别达30.66%和34.78%,可提高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分别达73.96%、251.21%和57.72%。生物炭可明显影响红壤矿区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量,是红壤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一种理想调理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重金属污染 土壤微生物活性 调理剂
下载PDF
超声/真空辅助渗透对甘薯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程新峰 汪世豪 +2 位作者 卢尧中 丁家宁 洪礼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1-50,共10页
为了提高甘薯干燥效率和改善产品品质,本文采用微波真空干燥(MVD)技术,研究了超声处理(US)、渗透脱水(OD)、超声辅助渗透(USOD)、真空辅助渗透(VAOD)和超声/真空辅助渗透(VUOD)对甘薯切片干燥动力学、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影... 为了提高甘薯干燥效率和改善产品品质,本文采用微波真空干燥(MVD)技术,研究了超声处理(US)、渗透脱水(OD)、超声辅助渗透(USOD)、真空辅助渗透(VAOD)和超声/真空辅助渗透(VUOD)对甘薯切片干燥动力学、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及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Dincer模型对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并结合尺度参数(α)、形状参数(β)、滞后因子(G)、干燥系数(S)、毕渥数(Bi)探讨了MVD甘薯切片干燥过程的热、质传递机制。结果表明:相比其他处理,USOD和VUOD可显著提高甘薯切片的水分流失率(WL)和固形物增加率(SG)(P<0.05)。Weibull分布函数和Dincer模型对MVD甘薯切片的干燥曲线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模型参数(α, β, G, S)结果表明,经USOD处理的MVD甘薯切片干燥效率最高,加速阶段历时最短;毕渥数(Bi)处于0.243~3.617之间,表明MVD干燥过程甘薯切片温度变化由内部传导热阻和表面对流热阻共同控制。基于Weibull和Dincer模型计算获得的水分扩散系数D_(cal)和D_(eff)分别为7.986×10^(-8)~1.249×10^(-7)和1.508×10^(-8)~8.272×10^(-8)m^(2)/s,且均是USOD样品最大,OD最小。USOD和VUOD甘薯切片呈现蜂窝状、多孔结构,其中VUOD样品孔隙率最大(为33.30%),而USOD样品平均孔径最小(仅为164.50 nm)、迂曲度最大(为41.97)。相比其它预处理,USOD和VUOD处理显著提升了MVD甘薯切片的复水性能(P<0.05),降低了体收缩率,较好地保持了原有色泽,缩小了色差。研究结果可为甘薯切片的微波真空干燥条件筛选和品质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切片 微波真空干燥 超声辅助渗透处理 模型拟合 孔隙特征
下载PDF
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原位钝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锐 王悦 +5 位作者 陈爽 郑灵韵 徐莉 周际海 李辉信 胡锋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57-672,共16页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稻田土壤正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作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镉和砷两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上有明显差异,因此镉和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综述了镉砷...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稻田土壤正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稻作为南亚和东南亚的主要粮食作物,稻米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镉和砷两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上有明显差异,因此镉和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综述了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原位钝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将钝化技术梳理为氧化还原型、微生物转化累积型、材料型和耦合钝化技术四类。氧化还原型钝化技术重点指出稻田水分调控驱动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pH变化、不同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质等对镉和砷的迁移转化机制;微生物转化累积型钝化技术重点阐明功能微生物对砷和镉的吸收、转化、区室化、菌表吸附等作用机制;材料型钝化技术重点分析现有钝化材料的分类及其与镉和砷的固定化机制;耦合型钝化技术重点总结上述三种技术综合体系下,镉和砷的协同钝化应用。同时对未来镉砷复合污染水稻土的原位钝化修复提出展望,进一步探讨了镉砷在稻田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涉及的新型机制研究方向、修复钝化技术的创新延展趋势;期望在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保障稻田安全利用的土壤钝化改良技术体系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砷复合污染 水稻土 原位钝化机制 耦合钝化技术
下载PDF
近40年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演变特征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舒珂 彭凯 +2 位作者 龚志军 秦伯强 蔡永久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9-609,I0021,I0022,共13页
梅梁湾是太湖北部最大湖湾,也是太湖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对太湖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对其生态状况演变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基于长期监测及文献资料,获得1980s以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数据,分析底栖动物种类... 梅梁湾是太湖北部最大湖湾,也是太湖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对太湖治理力度不断加大,然而对其生态状况演变的认识尚不清晰。本文基于长期监测及文献资料,获得1980s以来太湖梅梁湾底栖动物及环境因子数据,分析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的时空变化,应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和随机森林(RF)分析群落结构演变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梅梁湾1980-2019年共记录到44属(种)底栖动物,以摇蚊幼虫和软体动物为主,总丰度年际变化显著,40年来底栖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优势种经历了由较敏感的软体类为主到以耐污寡毛类、摇蚊幼虫等为主的转变。综合NMDS和随机森林分析结果,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演变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80s及以前,物种多样性丰富,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等大型软体动物为优势种;1990s-2007年,底栖动物群落快速退化,以耐污种占优;2008-2016年,水生态略有恢复,河蚬等清洁种略有回升;2017-2019年,耐污种优势度和丰度反弹。近40年来梅梁湾底栖动物群落变化主要受底质氮磷、有机质和水体营养盐、蓝藻水华等环境因子变化的影响,此外水生植物演替也是影响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长期演变 浅水湖泊 富营养化 太湖 梅梁湾
下载PDF
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
20
作者 濮梦圆 徐锦前 +4 位作者 胡恺源 彭凯 龚志军 蔡永久 项贤领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0-621,I0023,I0024,共14页
湖滨带在维持物种多样性、拦截陆源污染物、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洪泽湖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湖滨带面临着围垦、养殖和泥沙淤积等严重威胁。为更好地理解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运用主成分分析、冗余... 湖滨带在维持物种多样性、拦截陆源污染物、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洪泽湖水体污染日益加重,湖滨带面临着围垦、养殖和泥沙淤积等严重威胁。为更好地理解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运用主成分分析、冗余分析和方差分解,探究了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的密度、生物量和种类结构组成,以及群落多样性和优势种的特征,分析上述参数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洪泽湖湖滨带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821.65 ind./L,平均生物量为1247.45μg/L,成子湖西浮游动物丰度较高,物种较为丰富;淮河口和东部湖岸丰度较低,多样性较低。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性总磷、悬浮物、叶绿素a、COD、溶解性有机碳、水草盖度、pH、溶解氧和风浪扰动是湖滨带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与轮虫物种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相关性。方差分解结果表明,轮虫主要受到水化学环境因子及其与食物饵料的交互作用,枝角类受水深、浊度和悬浮物等物理生境因子的影响,磷酸盐、pH、风浪扰动和悬浮物与水化学的交互作用对桡足类有明显影响,多样性指数主要受水化学环境因子、物理生境因子、食物饵料的交互作用影响。可见,加强洪泽湖湖滨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对维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湖滨带 浮游动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驱动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