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西学院(本部)校园鸟类资源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昌利 程王琨 +3 位作者 王伟 王润玉 姬闯将 赵偲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1期68-71,共4页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定点观察法对皖西学院(本部)校园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12目,30科。其中留鸟27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11种。校园鸟类优势种8种,雀形目7种,鸽形目1种;稀有种7种。
关键词 皖西学院 校园(本部) 鸟类 调查
下载PDF
铈(Ⅳ)-吐温40-邻苯二酚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废水中的邻苯二酚 被引量:4
2
作者 谢成根 李淮芬 +1 位作者 刘宜树 常文贵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基于在吐温40存在下邻苯二酚与铈(Ⅳ)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测定邻苯二酚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测定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3.0×10-7~5.0×10-5mol/L,检测限为1.0×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0%(邻苯二酚浓度... 基于在吐温40存在下邻苯二酚与铈(Ⅳ)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建立了测定邻苯二酚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测定邻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3.0×10-7~5.0×10-5mol/L,检测限为1.0×10-7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3.0%(邻苯二酚浓度为5.0×10-6mol/L,平行测定11次)。用该法测定实验室废水中的邻苯二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铈(Ⅳ) 邻苯二酚 吐温40 分析
下载PDF
铈(Ⅳ)-吐温40-对苯二酚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氢醌乳膏中对苯二酚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成根 李淮芬 +1 位作者 王家骅 常文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4-696,共3页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对铈(Ⅳ)氧化对苯二酚化学反应的影响,发现了铈(Ⅳ) 吐温40 对苯二酚化学发光新体系,建立了测定对苯二酚化学发光分析方法,该法测定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8.0×10-7~5.0×10-5mol·L-1,检出限为5.0×10...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对铈(Ⅳ)氧化对苯二酚化学反应的影响,发现了铈(Ⅳ) 吐温40 对苯二酚化学发光新体系,建立了测定对苯二酚化学发光分析方法,该法测定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8.0×10-7~5.0×10-5mol·L-1,检出限为5.0×10-7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2.5%(5.0×10-6mol·L-1对苯二酚,n=11)。该法应用于测定氢醌乳膏中的对苯二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铈(Ⅳ) 对苯二酚 吐温4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流动注射技术 氢醌乳膏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强铈(Ⅳ)-碘化学发光体系测定尿液中痕量碘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成根 李淮芬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13-1513,共1页
关键词 化学发光体系 铈(Ⅳ) 测定方法 痕量碘 表面活性剂 尿液 吐温40 催化光度法
下载PDF
水中间苯二酚的表面活性剂增强铈(Ⅳ)-间苯二酚化学发光体系测定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淮芬 谢成根 +1 位作者 刘传芳 常文贵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的间苯二酚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在酸性介质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吐温40作为Ce(Ⅳ)-间苯二酚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增敏剂,建立了Ce(Ⅳ)-间苯二酚-吐温40化学发光新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测定痕量的间苯二酚化学发光分... 目的建立测定水中的间苯二酚的化学发光新方法。方法在酸性介质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吐温40作为Ce(Ⅳ)-间苯二酚化学发光反应体系的增敏剂,建立了Ce(Ⅳ)-间苯二酚-吐温40化学发光新体系,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测定痕量的间苯二酚化学发光分析法。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8.0×10-8~5.0×10-5mol/L,检出限为6.0×10-8mol/L,对5.0×10-6mol/L间苯二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5%。结论该法可用于实验室废水、复方间苯二酚溶液(Ⅰ)中的间苯二酚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间苯二酚 化学发光
下载PDF
铈Ⅳ-3,4-二羟基苯甲酸-吐温40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谢成根 李淮芬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19,共3页
基于在表面活性剂吐温 40存在条件下 ,3 ,4 二羟基苯甲酸与铈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建立了测定微量 3 ,4 二羟基苯甲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测定 3 ,4 二羟基苯甲酸的线性范围为 8 0× 10 - 7~ 1 0× 10 - 4mol/... 基于在表面活性剂吐温 40存在条件下 ,3 ,4 二羟基苯甲酸与铈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建立了测定微量 3 ,4 二羟基苯甲酸的化学发光分析法。该法测定 3 ,4 二羟基苯甲酸的线性范围为 8 0× 10 - 7~ 1 0× 10 - 4mol/L ,检出限为 5 0× 10 - 7mol/L ,相对标准偏差为 3 0 % ( 8 0× 10 - 6 mol/L 3 ,4 二羟基苯甲酸 ,n =11)。该法应用于测定淠河水中加入的 3 ,4 二羟基苯甲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羟基苯甲酸 吐温40 化学发光体系 DHBA 测定
下载PDF
鲁米诺-过氧化氢-铬(Ⅲ)-吐温-80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淮芬 谢成根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7-19,共3页
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鲁米诺-过氧化氢-铬(Ⅲ)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敏化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鲁米诺-过氧化氢-铬(Ⅲ)-吐温-80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铬(Ⅲ)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铬(Ⅲ)的线性范围为6.0×10-8-8.0×1... 基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对鲁米诺-过氧化氢-铬(Ⅲ)化学发光反应有较强的敏化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鲁米诺-过氧化氢-铬(Ⅲ)-吐温-80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铬(Ⅲ)的分析方法。该法测定铬(Ⅲ)的线性范围为6.0×10-8-8.0×10-5mol/L,检出限为1.2×10-8mol/L。对浓度2.0×10-6mol/L铬(Ⅲ)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9%。利用柠檬酸和草酸作掩蔽剂,可有效地消除水体中Fe2+,Co2+,Cu2+等金属离子对测定Cr(Ⅲ)的干扰,从而可用于环境水样中铬(Ⅲ)的测定,回收率在91%-104%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鲁米诺 过氧化氢 吐温-80 铬(Ⅲ)
下载PDF
试论新型化学实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8
作者 刘宜树 《化学教育》 CAS 2004年第4期11-14,共4页
随着教育民主化改革的不断发展 ,原有的化学实验评价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民主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化学实验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 2部分 ,在教师评价中又采用A、B题“起评分”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 随着教育民主化改革的不断发展 ,原有的化学实验评价方法已不能适应教育民主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化学实验评价指标体系 ,该体系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 2部分 ,在教师评价中又采用A、B题“起评分”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整个评价体系反映了教育民主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实验 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民主化 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 起评分 学生主体性
下载PDF
吐温-40-高碘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中药五倍子中的单宁酸
9
作者 李淮芬 谢成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1-873,877,共4页
基于单宁酸对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钾溶液在温温-40存在下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测定痕量单宁酸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单宁酸的线性范围为5.0×10^(-8)~1.0×10^(-5)mol·L^(-1);检出限为2.3×10^(-8... 基于单宁酸对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钾溶液在温温-40存在下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测定痕量单宁酸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单宁酸的线性范围为5.0×10^(-8)~1.0×10^(-5)mol·L^(-1);检出限为2.3×10^(-8)mol·L^(-1);对于5.0×10^(-6)mol·L^(-1)单宁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高碘酸钾 过氧化氢 单宁酸 五倍子
下载PDF
铈(Ⅳ)-吐温-40-间苯三酚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及其应用
10
作者 谢成根 《化学工程师》 CAS 2004年第7期1-2,26,共3页
基于在吐温 4 0存在下 ,间苯三酚与铈 (Ⅳ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建立了测定间苯三酚化学发光分析法 ,该法测定间苯三酚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8~ 5 0× 10 -5mol·L-1,检出限为 1 0×10 -8mol·L-1... 基于在吐温 4 0存在下 ,间苯三酚与铈 (Ⅳ )在酸性介质中发生化学发光反应 ,建立了测定间苯三酚化学发光分析法 ,该法测定间苯三酚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8~ 5 0× 10 -5mol·L-1,检出限为 1 0×10 -8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 2 8% (5 0× 10 -6mol·L-1邻苯二酚 ,n =11)。该法应用于测定模拟水样的间苯三酚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体系 应用 铈(Ⅳ) 吐温-40 间苯三酚 化学发光分析法
下载PDF
板栗壳色素化学性质及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李永祥 詹少华 +2 位作者 樊洪泓 蔡永萍 林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54,共4页
以板栗壳为材料,首先优化了板栗壳色素的纯化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纯化色素的化学性质、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硅胶柱层析表明,优化的色素纯化方法简便有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1)色素甲醇溶液在紫外光区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 以板栗壳为材料,首先优化了板栗壳色素的纯化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纯化色素的化学性质、紫外-可见光谱及红外光谱。硅胶柱层析表明,优化的色素纯化方法简便有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1)色素甲醇溶液在紫外光区有两个明显的吸收峰,分别在218nm和264nm附近;(2)pH3.0、4.0条件下,紫外光区在218nm和264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可见光区在480nm附近有小的吸收峰;(3)pH5.0、6.0条件下,紫外光区在218nm和272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可见光区在510nm附近有小的吸收峰,中性及碱性条件下的光谱也具有相同特点。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色素的主要吸收波数为3400、3145、3043、1715、1630、1400、1036和620cm-1。结合色素的化学性质鉴定,初步推断板栗壳色素含有苯环及酚羟基,而不具有典型黄酮类色素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 色素 化学性质 紫外-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存活及饲料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1
12
作者 陈云波 周洪琪 +2 位作者 华雪铭 黄旭雄 蔡生力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6,共2页
饲料中添加 0 1 %、0 2 %、0 4%的 β -葡聚糖A型 (简称 0 1 %A、0 2 %A、0 4%A ,下同 )和 0 2 %的β -葡聚糖B型 (简称 0 2 %B ,下同 ) ,投喂南美白对虾 30d。测定虾的体重、体长、存活率及饲料系数。结果表明 ,添加0 4%A极... 饲料中添加 0 1 %、0 2 %、0 4%的 β -葡聚糖A型 (简称 0 1 %A、0 2 %A、0 4%A ,下同 )和 0 2 %的β -葡聚糖B型 (简称 0 2 %B ,下同 ) ,投喂南美白对虾 30d。测定虾的体重、体长、存活率及饲料系数。结果表明 ,添加0 4%A极显著地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以及降低饲料系数 (P <0 0 1 ) ,添加不同水平的 β -葡聚糖对南美白对虾的体长无显著影响 (P >0 0 5) ,添加 0 2 %A、0 2 %B和 0 4%A ,虾的存活率有显著提高 (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 南美白对虾 生长 饲料系数 存活率 饲料添加剂
下载PDF
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谢成根 李淮芬 +1 位作者 谢春艳 周汉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45-1048,共4页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形成聚吡咯膜,以固定电位过氧化法去除印迹分子,制备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极。本印迹电极能促进水杨酸电氧化过程,有效地避免结构类似物(如苯甲酸)对其测定的干扰。循环伏安法用于电化学检测,... 以水杨酸为模板分子,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形成聚吡咯膜,以固定电位过氧化法去除印迹分子,制备了水杨酸分子印迹膜电极。本印迹电极能促进水杨酸电氧化过程,有效地避免结构类似物(如苯甲酸)对其测定的干扰。循环伏安法用于电化学检测,当富集时间为10min,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6.86时,在1.0×10-6~2.0×10-3mol/L浓度范围内,水杨酸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μmol/L,用分子印迹膜电极对加标样品进行分析,回收率为94.6%~1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分子印迹 电聚合吡咯 修饰电极 传感器
下载PDF
大豆EST序列长度与SSR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3
14
作者 詹少华 盛新颖 +2 位作者 樊洪泓 蔡永萍 林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了分析大豆EST-SSR的特征和比较其不同长度EST序列中的SSR特性,从NCBI下载了大豆EST序列,应用SSRIT搜索SSR,分析了20183个无冗余的EST序列,发现了1747个EST序列(8.66%)含有SSR,长度超过400bp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10.05%,而长度在40... 为了分析大豆EST-SSR的特征和比较其不同长度EST序列中的SSR特性,从NCBI下载了大豆EST序列,应用SSRIT搜索SSR,分析了20183个无冗余的EST序列,发现了1747个EST序列(8.66%)含有SSR,长度超过400bp的EST序列含SSR的比例为10.05%,而长度在400bp以下的EST序列SSR的比例为4.74%。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SSR是大豆EST-SSR的主要类型,分别的60.45%和37.04%,最常见的SSR基元是:AT、AG、AAT、AC、AAG、ACG。在1798个EST-SSR中,51.45%的长度大于12bp,13.35%长度大于20bp。推断NCBI大豆EST数据库中含有123527个SSR,大豆EST-SSR可用于大豆分子标记,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为有针对性设计EST-SSR引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表达序列标签 EST—SSR 序列长度 重复基元
下载PDF
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光谱学特性及其化学结构初步推断 被引量:22
15
作者 詹少华 林毅 +1 位作者 蔡永萍 李正鹏 《植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4,共6页
在纯化棕色棉纤维色素的基础上,测定了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UV光谱)、红外光谱(IR光谱)以及分析了pH值、浓度、诊断试剂对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UV光谱的影响,发现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UV光谱随着pH值和浓度不同而变化,诊断试... 在纯化棕色棉纤维色素的基础上,测定了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的紫外-可见光谱(UV光谱)、红外光谱(IR光谱)以及分析了pH值、浓度、诊断试剂对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UV光谱的影响,发现天然棕色棉纤维色素UV光谱随着pH值和浓度不同而变化,诊断试剂对纤维色素UV光谱也有影响,但并不符合黄酮类化合物对诊断试剂的反应规律,红外光谱的主要吸收波数是3554、3477、3414、3289、1638、1618、1386、1073、617、478cm-1。结合化学性质鉴定,以及和已知的白色棉种皮色素比较,初步推断棕色棉色素的化学结构,认为棕色棉纤维中的色素是由单宁物质氧化形成的醌类化合物。最后解释了棕色棉纤维具有颜色是因为棉纤维发育后期缩合单宁接触空气后氧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棕色棉 色素 化学结构 光谱 棉纤维
下载PDF
几种化学物质和温度处理对高羊茅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朱旺生 常秀 陈双梅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15,共4页
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为试验材料,置入光照培养箱培养,研究化学物质和温度处理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次氯酸钠(NaClO)处理促进高羊茅种子的发芽,浓度梯度设置在0.5%~1.5%时均抑制其发芽,且浓度与发芽率和发芽势... 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为试验材料,置入光照培养箱培养,研究化学物质和温度处理对其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次氯酸钠(NaClO)处理促进高羊茅种子的发芽,浓度梯度设置在0.5%~1.5%时均抑制其发芽,且浓度与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成负相关.不同浓度的硝酸钾(KNO3)处理均促进其发芽,且浓度为2.0%时,发芽率最高,发芽势是先降低后升高.高羊茅最适播种温度为20℃,高于或低于20℃,对种子的发芽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发芽率 发芽势 浓度 温度
下载PDF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乃富 刘文中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为更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整个实验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对应这三个阶段的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提高性、研究性实验三个层次,并开放实验室,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三个阶段 三个层次 开放实验室
下载PDF
双体系双波长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废水中的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 被引量:8
18
作者 谢成根 吴伟 刘小兰 《冶金分析》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基于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不同酸性体系中的荧光差异性,建立了双体系双波长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分析方法。反应体系激发波长选为280 nm,波长对为309.0 nm(pH 2.0)/358.7 nm(pH 7.0)和329.6 nm(pH 7.0)/358... 本文基于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在不同酸性体系中的荧光差异性,建立了双体系双波长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分析方法。反应体系激发波长选为280 nm,波长对为309.0 nm(pH 2.0)/358.7 nm(pH 7.0)和329.6 nm(pH 7.0)/358.7 nm(pH 2.0),两波长对得到的荧光光谱强度差分别与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8~1.0×10^-5mol/L和1.0×10^-8~5.0×10^-5mol/L。该法用于实验室废水中间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5.3%~101.0%和94.3%~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系双波长荧光分析法 间苯二酚 对苯二酚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间苯三酚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成根 李淮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521-1523,共3页
基于在甲醛存在条件下 ,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氧化间苯三酚而直接产生化学发光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间苯三酚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该法测定间苯三酚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9~ 5 0× 10 -5mol·L-1,检出限为 3 0... 基于在甲醛存在条件下 ,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氧化间苯三酚而直接产生化学发光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间苯三酚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 ,该法测定间苯三酚的线性范围为 5 0× 10 -9~ 5 0× 10 -5mol·L-1,检出限为 3 0× 10 -9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 2 5 % (1 0× 10 -6mol·L-1间苯三酚 ,n =11)。该法应用于测定在几种实际水样中加入的间苯三酚 ,回收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苯三酚 化学发光分析 流动注射技术 相对标准偏差 存在条件 检出限 酸性介质 生化 测定 甲醛
下载PDF
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 被引量:13
20
作者 朱旺生 沈永宝 张晓琴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2-148,共7页
外来树种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有利有弊。在外来树种定义和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外来树种增加城市绿化树种种类、丰富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角度总结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 外来树种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有利有弊。在外来树种定义和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从外来树种增加城市绿化树种种类、丰富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角度总结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并从外来树种可能引发病害、虫害和树种生态入侵等角度探讨了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潜在危害。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外来树种规划应从遵循植物引种规律,进行树种入侵生态风险评估,防止外来树种引发的病虫害,先少量、定点引入试种,引种过程中注意隔离保护。根据试种表现确认是否应用等5个方面进行规划,以充分发挥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作用,避免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树种 城市绿地 树种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