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对比研究
1
作者 陈海红 吴晓燕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儿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C... 目的探讨早、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对患儿身体发育、智力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CH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早期组(出生2个月内发现并治疗,45例)与晚期组(出生2个月后发现并治疗,45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左甲状腺素钠治疗并随访至2周岁。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身体发育情况及智力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TSH水平均降低,且早期组低于晚期组,血清FT4和FT3水平、BMI、身高及精细动作、社交行为、大运动、适应能力及语言各项智力评分均升高,且早期组均高于晚期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晚期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给予2个月内发病的CH新生儿左甲状腺素钠早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甲状腺功能,有利于促进患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钠 新生儿 甲状腺功能 智力 体格发育
下载PDF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的应用价值研讨
2
作者 金青 包道成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82-84,共3页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者为分析组,另选取同时期足月新生儿60例纳入到对照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的6h应用aEEG监测方式...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中,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3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新生儿脑损伤患者为分析组,另选取同时期足月新生儿60例纳入到对照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的6h应用aEEG监测方式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差异。结果 分析组aEEG背景活动情况正常率、aEEG连续情况、SWC成熟情况远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组癫痫发作的患者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针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疗过程中,应用aEEG进行监测诊断,可实现对患儿脑损伤状况的及早发现,有助于更清晰地掌握疾病的发展态势,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脑损伤 AEEG 睡眠-觉醒周期 癫痫活动
下载PDF
双水平连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蔡阳春 包道成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8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双水平连续正压通气(bi-leve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NRDS患者作为研... 目的分析双水平连续正压通气(bi-leve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N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BiPAP治疗,全面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通气血气值。结果观察组在24h时点的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心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0和2h时点,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在2h和24h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BiPAP在治疗NRDS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改善患者的氧合和通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 呼吸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病原菌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朱敏 包道成 蔡志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病原菌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2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统计新生儿VAP发生情况。对VAP患儿进行痰液...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病原菌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0月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92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统计新生儿VAP发生情况。对VAP患儿进行痰液病原菌检查,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对新生儿VAP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92例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中,24例发生VAP,VAP发病率为12.50%。24例VAP患儿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株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比72.41%、27.59%;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最高(占27.59%);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占13.79%)。VAP患儿性别、分娩方式与无VAP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P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白蛋白水平、原发性疾病、床头抬高情况、脱机失败再插管情况、吸痰方式、机械通气时间与无VAP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白蛋白水平、床头抬高、脱机失败再插管、吸痰方式和机械通气时间均为新生儿VAP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8年1月—2021年10月江苏省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VAP发病率较高,其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新生儿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宜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机械通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跟娣 武婷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静脉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波形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46例NICU中接收PICC置管新生儿,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6年1-12月,观察组新生儿在置管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电极作为静脉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特异P波波... 目的观察新生儿静脉内心电图在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波形变化的规律性。方法 46例NICU中接收PICC置管新生儿,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6年1-12月,观察组新生儿在置管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电极作为静脉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特异P波波幅增宽、增高至最大时停止导管移动,妥善固定导管,摄X线确定PICC导管位置;对照组新生儿常规置管成功后实施X线摄片确定PICC导管位置。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8.70%、上腔静脉一次性到位率96.65%优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采用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具有良好的效果,其具有准确率高等优点,能提高置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导管尖端定位 新生儿 静脉置管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迎节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分别接受鸟巢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胎儿的发育情况、血氧指标以及... 目的观察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分别接受鸟巢式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胎儿的发育情况、血氧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增长(15.4±1.6) g,体温波动(0.3±0.2)℃,睡眠时间(19.4±0.7) h/d,进奶量(5.2±1.3) ml/d;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增长(6.4±1.4) g,体温波动(0.7±0.5)℃,睡眠时间(14.1±0.8) h/d,进奶量(2.1±0.2) ml/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胎儿移出暖箱时间(12.4±1.8) h,血氧饱和度(93.2±1.1)%,首次胎便时间(18.8±2.3) h,并发症2例;对照组胎儿移出暖箱时间(18.4±1.6) h,血氧饱和度(89.5±1.4)%,首次胎便时间(24.8±2.8) h,并发症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新生儿护理
下载PDF
分析体位与细节护理相结合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莉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19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体位与细节护理相结合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4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将其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 目的:分析体位与细节护理相结合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9月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4例,所有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将其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研究组接受体位和细节护理,对照组接受单独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水平、血气指标、呼吸动力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效果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肺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氧分压、p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与细节护理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护理 细节护理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极早产儿重复实施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近期临床结局研究
9
作者 罗翠仪 金青 +4 位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朱敏 贾丽娅 朱跟娣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9期57-63,共7页
目的评估重复实施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ST)对极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分娩、实施二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且首剂给药方式为MIST的183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 目的评估重复实施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MIST)对极早产儿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2年11月于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分娩、实施二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且首剂给药方式为MIST的183例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第二剂PS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重复MIST组(rMIST组,n=112)和气管插管组(ETT组,n=71)。分析比较两组极早产儿及其母亲的临床资料及相关预后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MIST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相关性。结果rMIST组患儿第二剂PS前最高吸入氧浓度(FiO 2)低于ETT组,首剂与第二剂PS应用间隔时间长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79、4.115,P<0.05);rMIST组机械通气比率、通气时间和BPD发生率低于ET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4.825、1.599、4.54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MIST为BPD发生的保护因素,使用机械通气和通气时间较长为BPD发生的危险因素,其aOR值及95%CI分别为0.863(0.162~0.913)、2.002(1.114~4.116)、2.058(1.011~5.026)。结论对极早产儿重复实施MIST,可降低其机械通气的比率,可能会降低其BPD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临床结局
下载PDF
不同剂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敏 金青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3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所有患儿按照肺...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妇幼保健院(盐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所有患儿按照肺表面活性剂使用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60例、高剂量组62例。两组同时采用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并应用猪肺表面活性剂,低剂量组用药剂量100 mg/kg,高剂量组用药剂量200 mg/kg。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持续正压通气持续时间、给氧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天数、气促消失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合指数、血氧饱和度、乳酸、吸入氧浓度、平均动脉压和呼吸末正压水平。结果高剂量组临床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二氧化碳分压、乳酸和氧合指数水平低于低剂量组,氧分压、pH值和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吸入氧浓度、平均动脉压和呼吸末正压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持续正压通气持续时间、给氧时间、静脉营养时间、住院天数和气促消失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00 mg/kg的肺表面活性剂联合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机械通气指数,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治疗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无创持续正压通气 血气指标 效果
原文传递
足月剖宫产儿并发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1 位作者 蔡金兰 卞洪亮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9期1865-1867,共3页
目的探讨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0例健康足月生理产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性剖宫产与非选择性剖宫产发生急... 目的探讨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40例健康足月生理产新生儿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性剖宫产与非选择性剖宫产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无统计学意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新生儿在出生体重、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提示选择性剖宫产组ARD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选择性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与剖宫产儿ARDS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选择性剖宫产是导致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并发ARDS的重要危险因素。产时窒息、胎膜早破、母亲妊娠合并糖尿病、宫内胆汁淤积症以及哮喘是足月剖宫产新生儿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而高出生体重是足月剖宫产儿发生ARDS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 剖宫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大荣 蔡金兰 卞洪亮 《江苏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808-810,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机械通气(MV)超过48h的新生儿135例分为VAP组(65例)和非VAP组(70例)。分析临床高危因素与新生儿VAP发生的相关性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等。结果 VAP组患儿病死率高于非...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机械通气(MV)超过48h的新生儿135例分为VAP组(65例)和非VAP组(70例)。分析临床高危因素与新生儿VAP发生的相关性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等。结果 VAP组患儿病死率高于非VAP组(20.00%vs.7.14%)(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1500g、胎龄<37周、MV持续时间≥3d、气管内吸引≥6次/天、气管插管次数和氧合指数≥20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V持续时间≥3d、气管内吸引≥6次/天和氧合指数≥200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1或P<0.05)。痰培养共分离出4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08%。结论 VAP的高危因素众多;其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新生儿
原文传递
极低体重儿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5 位作者 卞洪亮 蔡金兰 徐虹 张翠凤 朱跟娣 武玲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5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胃肠外营养(PN)时间>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23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盐城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监护病房,使用胃肠外营养(PN)时间>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23例为研究对象。将发生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54例为观察组,其余16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出生情况、胃肠外营养相关因素以及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出生体重越低、禁食时间越长、开始喂养时间越迟、胃肠外营养持续时间越长,以及合并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均为PNAC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χ2值分别为4.259、5.423、10.227、27.371、3.862、4.110、6.001,均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儿在胃肠外营养过程中,为减少PNAC的发生,应关注如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低、禁食时间长、开始喂养时间迟、PN持续时间长,以及合并窒息、颅内出血、败血症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胃肠外营养 胆汁淤积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N-CPAP结合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金兰 卞洪亮 蔡志勇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940-1941,共2页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应用N-CPAP结合PS治疗NRDS患儿70例,所有患儿均作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入PS,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N-CPAP。结果治疗10d后,70例...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结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应用N-CPAP结合PS治疗NRDS患儿70例,所有患儿均作气管插管,气管内注入PS,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N-CPAP。结果治疗10d后,70例患儿中,治愈65例(92.9%),吸入氧浓度(Fi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得以明显改善;放弃治疗5例。结论 N-CPAP结合PS治疗NRDS效果好,可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两种估算新生儿气管内导管插入深度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4 位作者 卞洪亮 蔡金兰 徐虹 张翠凤 朱跟娣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更准确的估算新生儿气管内导管捅入深度的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2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按照体重或胎龄估算气管内导管的插入深度,分别作... 目的探讨更准确的估算新生儿气管内导管捅入深度的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24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按照体重或胎龄估算气管内导管的插入深度,分别作为体重组和胎龄组。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将240例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40例(2组各20例)、适于胎龄儿160例(2组各80例)以及大于胎龄儿40例(2组各20例)。根据插管后床旁x射线摄片的结果,比较2种估算插入深度方法的准确率及相关预后指标(包括气管内导管位置过深或过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生后28d仍需使用氧气,以及出院前死亡等)。分别采用采用t检验或z。检验分析数据资料。结果小于胎龄儿中,胎龄组的估算准确率高于体重组[85.0%(17/20)与55.0%(11/20),x^2=4.286,P=0.038];大于胎龄儿中,体重组准确率高于胎龄组[90.0%(18/20)与60.0%(12/20),x^2=4.800,P=0.028];适于胎龄儿中,2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中,体重组气管内导管估算位置易较浅[30.0%(6/20)与5.0%(1/20),x^2=4.329,P=0.037];大于胎龄儿中,胎龄组导管估算位置易较浅[35.0%(7/20)与5,0%(1/20),x^2=5.625,P=0.018]。适于胎龄儿中,2组导管估计位置基本相当。2组患儿其他相关预后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对于小于胎龄儿,采用胎龄估算气管内导管插入深度准确率较高,如按体重估算,则易出现插入深度过浅;对于大于胎龄儿,采用体重估算的准确率较高,如按胎龄估算,则易出现插入深度过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管法 气管内 婴儿 新生 算法
原文传递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诊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花兵(综述) 董文斌(审校) +1 位作者 刘伟东(审校) 卞洪亮(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54-557,共4页
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代谢紊乱。长时间严重低血糖可以导致脑损伤。干预标准的确立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密切相关。无症状低血糖和症状性低血糖治疗方法不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和脑干诱发电位诊断低血糖脑损伤较为敏感和特异,特别... 低血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代谢紊乱。长时间严重低血糖可以导致脑损伤。干预标准的确立与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密切相关。无症状低血糖和症状性低血糖治疗方法不同。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和脑干诱发电位诊断低血糖脑损伤较为敏感和特异,特别是脑损伤早期优势尤为明显。随着对新生儿低血糖症的认识逐步深化,更进一步提出了新生儿低血糖症的诊断依据与治疗策略。目前临床干预标准是血糖〈2.6mmol/L。早期诊断,尽早开奶、多次喂养,动态监测血糖,及时纠正低血糖,同时维持血糖稳定,是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低血糖症 脑损伤
原文传递
不同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对辅助通气早产儿的疗效评估:一项初步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洋 卢刻羽 +31 位作者 程锐 周勤 方广东 李洪 邵婕 王淮燕 李征瀛 刘松林 李振光 蔡金兰 薛梅 陈筱青 潘兆军 高艳 黄莉 李海英 宋磊 王三南 舒桂华 邬薇 余孟珠 许准 李红新 徐艳 包志丹 吴新萍 叶莉 董雪萍 殷其改 殷小平 周金君 江苏省早产儿呼吸衰竭协作组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0-248,共9页
目的探讨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枸橼酸咖啡因的最佳维持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30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566例(胎龄≤34周)的临床... 目的探讨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枸橼酸咖啡因的最佳维持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江苏省30家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需要辅助通气和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早产儿566例(胎龄≤34周)的临床资料。依据生后24 h内给予枸橼酸咖啡因负荷剂量20 mg/kg后接受高(每日10 mg/kg)或低(每日5 mg/kg)维持剂量治疗将早产儿分为高剂量组(n=405)和低剂量组(n=161)。对两组早产儿咖啡因应用期间有创/无创通气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早产儿辅助通气时对高浓度氧的需求明显降低(P<0.05),无创通气撤除后的吸氧总时间及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再次无创通气的比例明显降低(P<0.01),肺表面活性物质及吸入性布地奈德的使用率均显著减少(P<0.05),呼吸暂停及BPD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上升(P=0.032)。两组在体重变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脑室内出血发生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病死率、咖啡因应用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多中心研究表明高维持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每日10 mg/kg)对治疗我国早产儿人群总体是有益的,并未增加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而对于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分析,以尽可能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因 维持剂量 呼吸 早产儿
下载PDF
孕母合并HCA应用产前糖皮质激素与早产儿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志勇 刘进娣 +3 位作者 卞洪亮 蔡金兰 朱相干 贾丽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探讨适于胎龄(AGA)的单胎早产儿孕母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应用产前糖皮质激素(ACS)与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母,及其胎龄为24+0~33+... 目的探讨适于胎龄(AGA)的单胎早产儿孕母合并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应用产前糖皮质激素(ACS)与新生儿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母,及其胎龄为24+0~33+6周的单胎AGA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HCA是否存在,分为HCA组和无HCA组;根据ACS的应用情况,将其分为最佳ACS(OACS,产前≥24小时、<7天应用)、次优ACS(SACS,产前<24小时、≥7天)及未应用ACS(NACS)三组。对孕母及早产儿相关临床资料采用Firth惩罚似然法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纳入的268例早产儿中,合并HCA者(HCA+组)117例(43.7%),无HCA者(HCA-组)151例(56.3%)。HCA+组中,OACS组38例,SACS组65例,NACS组14例;HCA-组中,OACS组55例,SACS组79例,NACS组17例。纠正胎龄、性别、剖宫产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HCA的孕母,应用ACS可降低子代早产儿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和生后7天内低血压的发生率,但增加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率和败血症的发生率。在OACS组中,重度BPD发生率(OR=0.035,95%CI:0.019~0.426)、生后7天内低血压发生率(OR=0.027,95%CI:0.010~0.268)均低于NACS组;但PDA治疗率(OR=8.147,95%CI:1.201~55.248)和败血症发生率(OR=6.853,95%CI:1.020~46.071)均高于NACS组,均P<0.05。在未合并HCA的早产儿中,ACS者仅PDA治疗率较低(OR=0.228,95%CI:0.070~0.650,P<0.05)。结论当孕母合并HCA时,应用ACS可降低子代早产儿重度BPD发生率,但可增加其败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 糖皮质激素 绒毛膜羊膜炎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金兰 卞洪亮 徐大荣 《社区医学杂志》 2010年第23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84例均经鼻气管内插管,其中1例经口气管内插管。起初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通气,根据原发病情况、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方式,逐步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新生儿呼吸衰竭85例,84例均经鼻气管内插管,其中1例经口气管内插管。起初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方式通气,根据原发病情况、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和方式,逐步过渡到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当吸氧浓度(FiO2)﹤0.4、呼吸频率(RR)<10次/min、血气结果正常、一般情况较好、自主呼吸有力时,则可撤机拔管。结果治愈53例(62.4%),死亡1例(1.2%),自动放弃31例(36.4%)。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新生儿 呼吸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56例新生儿转运的护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翠凤 仇银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30期3203-3203,共1页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将患儿从基层医院转至三级医院的NICU的一个连续监护与治疗过程。恰当的救护是保证成功转运、减少死亡的关键。转运前及转运途中尽可能更好地稳定和控制病情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基本原则,同时在保暖、清理呼吸道、供...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将患儿从基层医院转至三级医院的NICU的一个连续监护与治疗过程。恰当的救护是保证成功转运、减少死亡的关键。转运前及转运途中尽可能更好地稳定和控制病情是危重新生儿转运成功基本原则,同时在保暖、清理呼吸道、供氧方式选择、建立静脉通路、对症处理、生命体征监护等主要救护措施要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转运 护理 生命体征监护 救护措施 清理呼吸道 连续监护 NICU 三级医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