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干摩擦阻尼器碰摩响应边界特性分析
1
作者 金晟 宋立瑶 +4 位作者 曹鹏 李坚 游有鹏 朱如鹏 王旦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6-769,共14页
为最大化提高直升机功重比,越来越多的直升机设计中应用了超临界尾传动系统,这一系统会导致跨临界振动的产生。安装干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抑制直升机尾传动轴跨临界剧烈振动的方法。以某装有干摩擦阻尼器的尾传动轴为研究对象,建立... 为最大化提高直升机功重比,越来越多的直升机设计中应用了超临界尾传动系统,这一系统会导致跨临界振动的产生。安装干摩擦阻尼器是一种常见的抑制直升机尾传动轴跨临界剧烈振动的方法。以某装有干摩擦阻尼器的尾传动轴为研究对象,建立控制方程,并分析系统在传动轴偏心激励下各类碰摩响应的边界特性。建立传动轴/阻尼器系统的非线性控制方程;依据扫频获得系统典型碰摩响应特征,使用解析法针对无碰摩响应求解碰摩发生边界,并对同频全周碰摩响应求解其稳定性条件的边界;通过Runge-Kutta法验证了所推导的响应边界,并探讨了响应边界与系统参数的影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尾传动轴 干摩擦阻尼器 碰摩 响应特性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综述
2
作者 王旦 未雷 +4 位作者 李鹏 徐鹏行 王希 李坚 朱如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直升机尾传动轴在军事应用中容易遭受弹击损伤,严重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为此,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从军事需求角度阐述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评定指标、研... 直升机尾传动轴在军事应用中容易遭受弹击损伤,严重影响直升机飞行安全。为此,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工作。本文首先从军事需求角度阐述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评定指标、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尾传动轴抗弹击性能提升方法4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最后论述了国内在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材料性能参数测试、新型数值仿真模拟方法、尾传动轴抗破片冲击研究和弹击复合材料尾传动轴数值模拟4方面展望了我国在尾传动轴抗弹击损伤方面亟需开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尾传动轴 弹击损伤 数值模拟 抗弹击设计 复合材料尾传动轴
下载PDF
直升机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未雷 林瑶洁 +4 位作者 吴汪箭 陈蔚芳 王希 朱如鹏 王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24-332,340,共10页
面向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设计,开展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弹击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经验证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偏移量和入射... 面向直升机尾传动轴抗弹击设计,开展了不同因素影响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规律数值模拟研究。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弹击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进而基于经验证的数值仿真模型,分析了偏移量和入射角两个典型参数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尾传动轴弹击损伤程度随着子弹偏移量及入射角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切边位置、入射角为75°工况下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最为严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摩擦因数、子弹入射速度、尾传动轴转速、子弹偏航角四个弹靶参数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摩擦因数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影响较小,尾传动轴转速、子弹入射速度和子弹偏航角均对尾传动轴弹击损伤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尾传动轴 弹击损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舰载直升机端齿式折叠型尾水平轴系振动特性研究
4
作者 李苗苗 张昭 +2 位作者 朱如鹏 王希 梁福东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0,共10页
端齿式折叠机构可以实现尾水平轴系的折叠,增加航空母舰上停靠舰载直升机的数量;同时,端齿式折叠机构对直升机尾传动轴系振动特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建立了舰载直升机端齿式折叠型尾水平轴系动力学模型,求解分析了轴系各支承处振动响应... 端齿式折叠机构可以实现尾水平轴系的折叠,增加航空母舰上停靠舰载直升机的数量;同时,端齿式折叠机构对直升机尾传动轴系振动特性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建立了舰载直升机端齿式折叠型尾水平轴系动力学模型,求解分析了轴系各支承处振动响应。首先,分别基于有限元法与应变能法对折叠机构中花键连接部分及端齿连接部分进行等效简化,将花键连接部分等效为径向刚度及转角刚度,端齿连接部分等效为等效环,建立端齿式折叠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与有限元仿真对比模态分析结果的方法以验证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折叠装置动力学模型耦合到尾水平轴系中,建立折叠型尾水平轴系动力学模型,求解并分析了轴系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各支承中,位移响应最大的在关节轴承处,最小的在主减输出端轴承处;振动响应与支承位置及其刚度阻尼特性有关。该研究可为轴系支承配置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机构 尾水平轴系 振动响应 舰载直升机
下载PDF
共轴反转直升机传动系统构型现状 被引量:4
5
作者 倪德 李苗苗 +3 位作者 胡志安 张栋林 张根苗 朱如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由共轴反转的两幅旋翼实现悬停和爬升,由尾推进桨实现高速前飞,旋翼不需要倾转,相对倾转式旋翼机可靠性更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是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的关键传动部件。本文分析了共轴反转... 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由共轴反转的两幅旋翼实现悬停和爬升,由尾推进桨实现高速前飞,旋翼不需要倾转,相对倾转式旋翼机可靠性更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是共轴刚性旋翼高速直升机的关键传动部件。本文分析了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构型原理;针对共轴反转输出功能需求,将共轴反转传动系统分为以圆柱齿轮为基础、以锥齿轮为基础、以面齿轮为基础和以差动轮系为基础实现共轴反转输出的4类传动系统构型。分别论述了4类共轴反转传动系统构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特点和型号应用情况,为不同需求共轴式直升机的传动系统构型选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升机 共轴反转 双旋翼 传动系统 构型
下载PDF
掺杂改性氮化物基薄膜摩擦、腐蚀与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懋达 鞠长滨 +3 位作者 王珏 韩培培 赵梁 周飞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6,共17页
由于PVD硬质薄膜与金属之间有着较高的黏附强度,且薄膜具有致密结构以及良好的力学、耐磨和耐腐蚀性,同时能够隔绝腐蚀环境中的盐分与材料表面直接接触,因此在其表面沉积具有优异磨损腐蚀和抗菌特性的防护薄膜可以保障金属材料在磨损/... 由于PVD硬质薄膜与金属之间有着较高的黏附强度,且薄膜具有致密结构以及良好的力学、耐磨和耐腐蚀性,同时能够隔绝腐蚀环境中的盐分与材料表面直接接触,因此在其表面沉积具有优异磨损腐蚀和抗菌特性的防护薄膜可以保障金属材料在磨损/腐蚀环境中的长期使用。从传统的二元氮化物薄膜入手,针对薄膜耐磨、防腐与抗菌性能日益增长的需求,综述了Si、C、Mo与Ag元素掺杂对PVD氮化物薄膜在空气与水环境中的摩擦学特性、在盐溶液与海水中的电化学腐蚀与磨损腐蚀特性,以及静态抗菌与摩擦诱导抗菌性能的影响。传统二元的氮化物薄膜已经逐渐发展为多元的CrMoSiCN基薄膜,在这个过程中,重点分析了不同三甲基硅烷反应气体流速与Si、Mo、Ag靶材溅射电流下,薄膜的力学性能与摩擦学特性之间的紧密关联;阐述了薄膜在腐蚀性溶液中磨粒磨损、氧化磨损与电化学腐蚀之间的协同耦合关系;阐明了不同Mo、Ag元素含量下,薄膜的抗微生物黏附与抗菌特性的演变机理。指出多元氮化物基薄膜在盐溶液中的摩擦因数与磨损腐蚀材料损失受到薄膜中Si、Mo与Ag元素掺杂量变化的强烈影响,摩擦过程中的氧化与腐蚀产物有效增强了薄膜的自润滑与减磨特性;而含Mo、Ag氮化物基薄膜的杀菌能力主要与磨痕表面氧化物MoO_(x)的形成和Ag^(+)在菌液中的释放、扩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薄膜 摩擦 磨损 腐蚀 抗菌
下载PDF
刚度和齿隙对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均载特性影响的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靳广虎 高鹏 +1 位作者 严岳胜 朱如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9-1159,共11页
为获得影响面齿轮—圆柱齿轮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敏感性参数,建立该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组,获得影响均载系数的敏感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输入级均载特性影响最大的敏感性参... 为获得影响面齿轮—圆柱齿轮两次功率分流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的敏感性参数,建立该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采用变步长龙格库塔法求解微分方程组,获得影响均载系数的敏感性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输入级均载特性影响最大的敏感性参数为输入轴X方向的支撑刚度和右分扭轴的扭转刚度,且刚度越小,均载特性越好;对分扭和并车级均载特性影响最大的敏感性参数为双联轴1在Y方向的支撑刚度和双联轴2的扭转刚度,且随着扭转刚度变化,均载系数存在拐点现象;输入级和分扭级的均载系数主要对其本身的齿侧间隙较敏感;并车级的均载系数对分扭级和其本身的齿侧间隙都较敏感;合理分配齿隙可改善整个系统的均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度 均载系数 功率分流 齿隙 刚度
下载PDF
18650NCA型单体电池电热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8
作者 张宇 杨文 +2 位作者 陈星 李康群 周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针对18650NCA型(正极材料为LiNi_(0.8)Co_(0.1)Al_(0.1)O_(2))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实验测得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电池的温升。使用以上实验数据在COMSOL软件中建立锂离子单体电池模型。最后进行不同工况(ECE、NEDC... 针对18650NCA型(正极材料为LiNi_(0.8)Co_(0.1)Al_(0.1)O_(2))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实验测得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电池的温升。使用以上实验数据在COMSOL软件中建立锂离子单体电池模型。最后进行不同工况(ECE、NEDC)和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充放电实验,记录电池表面温度,再使用搭建的模型在不同动态工况下和不同放电倍率下仿真,将仿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15、25和35℃三种环境温度下,三种恒流工况和两种动态工况下的误差均低于2℃,在恒流工况下误差占温升的占比小于5%,在动态工况下小于10%,可以满足预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COMSOL仿真 误差分析
下载PDF
考虑浮动量的同轴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均载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单来阳 李政民卿 张红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17,共10页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同轴面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输入齿轮浮动量计算方法,修正了系统动力学方程,定义了系统动态均载系数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开展了输入齿轮浮动量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入齿轮浮动量...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同轴面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输入齿轮浮动量计算方法,修正了系统动力学方程,定义了系统动态均载系数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开展了输入齿轮浮动量对系统均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输入齿轮浮动量的变化影响系统动态均载性能;两输入齿轮均浮动时,系统动态均载性能最好;某一输入齿轮单独浮动时,系统动态均载性能最差。在同轴面齿轮试验台上开展均载试验研究,验证了某一支撑结构下两输入齿轮均浮动时均载性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面齿轮 齿轮动力学 浮动量 均载性能
下载PDF
同轴面齿轮传动系统动态均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单来阳 李政民卿 张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年第6期90-92,98,共4页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同轴面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定义了系统动态均载系数计算方法,将均载系数与TRP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均载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开展齿轮支撑刚度对系统动态均载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输入齿轮支... 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同轴面齿轮传动系统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定义了系统动态均载系数计算方法,将均载系数与TRP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均载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并开展齿轮支撑刚度对系统动态均载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输入齿轮支撑刚度对系统输入、输出端均载系数均影响较大,适当减小输入齿轮支撑刚度有利于改善系统的均载性能;惰轮支撑刚度对系统输入端均载系数影响较大,对输出端均载系数影响较小;面齿轮支撑刚度变化对系统输入、输出端均载系数影响均很小,系统均载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面齿轮 齿轮动力学 支撑刚度 均载特性
下载PDF
直升机超临界尾轴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立瑶 王旦 +2 位作者 曹鹏 陈柏 朱如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6,共11页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响应。对传动轴典型跨临界过程及安装位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典型的传动轴跨临界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无碰摩、拟周期碰摩、同频全周碰摩,最后回到无碰摩阶段。将减振器安装在中间节点只能有效抑制传动轴跨1阶临界转速的振动,而安装在1/4节点及3/8节点处能同时减弱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的振动,但安装在3/8节点处有可能使传动轴无法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幅减振器 超临界尾轴 位置优化 碰摩 干摩擦
原文传递
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侍东 冯献彤 +3 位作者 李政民卿 卢敏 潘东凌 席荣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8,共7页
针对大转矩叠片联轴器承受载荷较大、开展疲劳寿命试验存在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开展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使其满足通用联轴器试验设备条件,降低试验成本;建立叠片联轴器等效设计原则,并基于等效对称循环应力,提出了一种大... 针对大转矩叠片联轴器承受载荷较大、开展疲劳寿命试验存在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开展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使其满足通用联轴器试验设备条件,降低试验成本;建立叠片联轴器等效设计原则,并基于等效对称循环应力,提出了一种大转矩叠片联轴器等效试验件设计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片联轴器 等效试验件 等效对称循环应力 疲劳寿命
下载PDF
基于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的C形闩机构偏差分析及优化
13
作者 孔维林 高彬 马希直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73-176,244,共5页
使用基于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的容差分析方法,对引导锁C形闩机构中C形闩的安装位置、运动精度进行分析,与3DCS软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适用性。引用机器人运动学相关理论,将静态容差分析拓展到动态容差分析,对C形闩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 使用基于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的容差分析方法,对引导锁C形闩机构中C形闩的安装位置、运动精度进行分析,与3DCS软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适用性。引用机器人运动学相关理论,将静态容差分析拓展到动态容差分析,对C形闩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精度进行分析,使用基于Taguchi的容差贡献度、灵敏度对其进行优化分析及容差设计,得出影响较大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修正雅可比旋量模型 引导锁C形闩机构 容差设计 3DCS Taguchi
下载PDF
高功率密度斜向支柱锥齿轮辐板结构设计优化
14
作者 郝文康 李坚 +2 位作者 文长龙 孟卫华 闫成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为满足直升机传动系统对复杂工况下齿轮轻量化设计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密度斜向支柱锥齿轮辐板结构的设计优化方法。基于考虑应力约束的变密度法,对锥齿轮辐板进行了拓扑优化与重构,得到一种新颖的突破传统构型的高功率密度斜... 为满足直升机传动系统对复杂工况下齿轮轻量化设计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密度斜向支柱锥齿轮辐板结构的设计优化方法。基于考虑应力约束的变密度法,对锥齿轮辐板进行了拓扑优化与重构,得到一种新颖的突破传统构型的高功率密度斜向支柱锥齿轮辐板结构。在传统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链和进化因子,自适应地选择跳变策略和延迟信息,进而发展了智能先进的时滞跳变粒子群优化(Switching delayed PSO,SDPSO)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斜向支柱锥齿轮辐板结构的尺寸优化。优化后,锥齿轮辐板质量共减小了19.24%,所有工况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共减小了7.27%,各工况应力分布更加均匀,证明了所设计的锥齿轮辐板的结构优势和所提出的设计优化方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算法 拓扑优化 尺寸优化 锥齿轮辐板
下载PDF
Research on Accessibility Factors of Metal Particles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of Intermediate Gearbox in a Helicopter
15
作者 LU Fengxia WANG Honglin +1 位作者 WEI Kun LENG She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SCD 2024年第6期766-782,共17页
The intermediate gearbox of a helicopter operates under splash lubrication.If the bearing produces metal particles due to insufficient lubrication or wear,whether it can be adsorbed by the metal particles signal at th... The intermediate gearbox of a helicopter operates under splash lubrication.If the bearing produces metal particles due to insufficient lubrication or wear,whether it can be adsorbed by the metal particles signal at the bottom of the gearbox and alarm directly affects the flight safety of the helicopter.Based on the CFD method,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metal particles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volume of fluid-discrete phase model(VOFDPM)coupling model,the RNG k-ɛturbulence model and the dynamic grid technology.Furthermore,the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the casing structure is conduct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essibility of metal particles is optimal when the gear speed is 6000 rad/min or the immersion depth is 24 mm.The density of metal particles exhibits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accessibility,and the particle size has a relatively small impact on their accessibility without an order of magnitud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mediate gearbox splash lubrication metal particles CFD three-phase flow
下载PDF
纳米复合薄膜水润滑摩擦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飞 王谦之 +1 位作者 付永强 张懋达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4,共11页
评述了类金刚石基(DLC、a-C)、非晶氮化碳基(a-CNx)、过渡金属氮化物基(TiN、CrN)及其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水润滑摩擦学性能,分析了微观结构、梯度结构、元素掺杂、对磨材料及摩擦参数对其水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水润滑中纳... 评述了类金刚石基(DLC、a-C)、非晶氮化碳基(a-CNx)、过渡金属氮化物基(TiN、CrN)及其改性纳米复合薄膜的水润滑摩擦学性能,分析了微观结构、梯度结构、元素掺杂、对磨材料及摩擦参数对其水润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揭示了水润滑中纳米复合薄膜存在的摩擦磨损机制,指出了三种纳米复合薄膜体系在水润滑中均可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抗磨特性,但与薄膜成分、层状结构、力学性能及对磨材料物理化学性能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相比于过渡金属氮化物基薄膜,类金刚石基及非晶氮化碳基薄膜由于在水润滑中形成转移层和水合润滑层而呈现出更低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当选用的对磨材料易于发生摩擦水合反应时,形成的水合层起到的保护作用使得纳米复合薄膜均表现出了更低的磨损率。在保证薄膜未发生剥落而失效时,适当地加载载荷和滑移速度也是获得最优水润滑摩擦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为薄膜应用在水润滑器械作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并展望了纳米复合薄膜水润滑摩擦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薄膜 氮化物基薄膜 水润滑 水合反应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超越离合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侯祥颖 张钰哲 +3 位作者 张红 张健 李政民卿 朱如鹏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169,共8页
超越离合器一般具有超越和接合两种状态,是实现传动系统工况转换的核心部件。随着机械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对超越离合器的工况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便于深入系统地开展超越离合器研究,满足新时代高端装备发展需求,通过梳理啮合式、摩擦式... 超越离合器一般具有超越和接合两种状态,是实现传动系统工况转换的核心部件。随着机械传动系统技术的发展,对超越离合器的工况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便于深入系统地开展超越离合器研究,满足新时代高端装备发展需求,通过梳理啮合式、摩擦式两种不同类型的超越离合器相关文献,总结了近年来超越离合器的研究热点、难点,并分析了超越离合器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超越离合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越离合器 啮合式 摩擦式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大型漂浮式风电装备耦合动力学研究:历史、进展与挑战 被引量:24
18
作者 温斌荣 田新亮 +1 位作者 李占伟 彭志科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1-808,共78页
风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在优化能源结构、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风电装备逐渐向大型化和离岸化方向发展,并由此形成“由陆向海,由浅入深,由固定式向漂浮式”的演变之路.在水深大于50米的深远海域,采用漂... 风电是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在优化能源结构、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风电装备逐渐向大型化和离岸化方向发展,并由此形成“由陆向海,由浅入深,由固定式向漂浮式”的演变之路.在水深大于50米的深远海域,采用漂浮式支撑基础搭载大型或超大型风电机组是兼顾技术可行度和成本优势的理想选择.如今,大型漂浮式风机已成为下一代深远海风能大规模开发的主力装备,是深化海洋风能开发的先导战略性高端装备,是风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技术高地.本文围绕大型漂浮式风电装备耦合动力学问题,综述了国内外浮式风电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结合作者团队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介绍了浮式风机耦合动力学及其优化控制中的基础问题与研究现状,总结了现阶段浮式风机耦合动力学研究中的困难与挑战,为浮式风电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风机 耦合动力学 空气动力学 模型试验 半实物试验 振动控制
下载PDF
激光改性后氮化铝基板的可加工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妮 韦佳伟 +2 位作者 张鑫磊 李亮 何宁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817-2822,共6页
利用激光改性方法研究了被广泛应用在微电子组件封装中的氮化铝(AlN)陶瓷基板在不同气体环境、激光功率、扫描间隔下的可加工性,通过试验测量了AlN试件表面硬度值和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N_(2)、Ar、O_(2)三种气体环境下,试件表面... 利用激光改性方法研究了被广泛应用在微电子组件封装中的氮化铝(AlN)陶瓷基板在不同气体环境、激光功率、扫描间隔下的可加工性,通过试验测量了AlN试件表面硬度值和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在N_(2)、Ar、O_(2)三种气体环境下,试件表面成分主要为AlN、Al和Al_(2)O_(3),且显微硬度计测得Ar环境下的熔覆层硬度最低,最有利于后续切削加工。在Ar环境下,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和扫描间隔的减小,AlN表面改性后的硬度减小,最小值可达到174.83HV,更易进行切削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气体环境 激光功率 扫描间隔 激光改性
下载PDF
螺钉装配应力及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零位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江裕雷 朱玉川 +1 位作者 葛声宏 周振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0-358,共9页
力矩马达的螺钉装配应力及其应力松弛会影响压力伺服阀零位及其前置级压力输出性能,为量化分析该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压力伺服阀力矩马达进行装配应力分析,研究力矩马达螺钉装配应力及不同位置螺钉装配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 力矩马达的螺钉装配应力及其应力松弛会影响压力伺服阀零位及其前置级压力输出性能,为量化分析该影响规律,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压力伺服阀力矩马达进行装配应力分析,研究力矩马达螺钉装配应力及不同位置螺钉装配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4个零位气隙值的影响。进一步建立压力伺服阀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的压力伺服阀非线性集总参数仿真模型,以不同位置螺钉应力松弛引起的4个零位气隙变化值作为仿真输入,分析力矩马达装配螺钉应力松弛对伺服阀零位及前置级输出压差的影响。得到对称及非对称位置螺钉应力松弛对压力伺服阀零位及前置级输出压差的影响规律,为压力伺服阀中的螺钉装配工艺改进以及零漂故障诊断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压力伺服阀 螺钉 预紧力 气隙 零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