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裂腹鱼肾细胞系的建立及盐碱度对其增殖的影响
1
作者 代金彩 强壮 +2 位作者 杨敏 魏杰 聂竹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26,共10页
【目的】建立塔里木裂腹鱼肾细胞系并研究盐碱度对其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塔里木裂腹鱼遗传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其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别用含胎牛血清(FBS)的DME/F12培养基体外培养肾组织,初步... 【目的】建立塔里木裂腹鱼肾细胞系并研究盐碱度对其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开发和利用塔里木裂腹鱼遗传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其种质资源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别用含胎牛血清(FBS)的DME/F12培养基体外培养肾组织,初步建立塔里木裂腹鱼肾细胞系(BIM14)。采用MTT法测定分析NaCl盐度和NaHCO碱度对BIM14增殖的影响。【结果】BIM14悬浮培养传至60代;最适培养液为DME/F12;最适FBS浓度为20%;最适温度为25℃。第10代BIM14的群体倍增时间为16.80 h,呈“S”型生长。第6代BIM14液氮冻存180 d后复苏,经台盼蓝染色计数,BIM14有(91.13±0.72)%的细胞具有活性,复苏后可增殖并传代。BIM14无细菌、真菌、支原体污染。第10代BIM14线粒体16srRNA测序结果与GenBank基因序列做一致性对比,BIM14与GenBank数据库中JQ844133.1的一致率为99.91%,证明BIM14来自塔里木裂腹鱼。NaCl盐度1‰、2‰、4‰、6‰依次使BIM14增殖上升,8‰、10‰依次使BIM14增殖下降,6‰时BIM14增殖最高。NaHCO碱度2、3、4、5、6 g/L依次使BIM14增殖上升,7、8、10 g/L依次使BIM14增殖下降,6 g/L时BIM14增殖最高。BIM14增殖随盐碱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结论】建立了塔里木裂腹鱼肾细胞系(BIM14),盐碱度对BIM14细胞增殖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裂腹鱼 肾组织 盐碱度 细胞培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脂肪酸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的新疆长身高原鳅摄食习性研究
2
作者 张丽蓉 郝慧敏 +2 位作者 聂竹兰 魏杰 张蝶燕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1,共10页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 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对维持木扎提河的水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脂肪酸生物标记法和碳、氮稳定同位素(δ^(13)C、δ^(15)N)技术研究了长身高原鳅的食性和营养生态位特征。结果显示,其肌肉中共检测出22种脂肪酸,其中有8种饱和脂肪酸、6种单不饱和脂肪酸、8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特征脂肪酸组成情况推测,长身高原鳅对浮游动物、硅藻、陆地植物或喜摄食硅藻的鱼虾均有摄食,表现为杂食性。长身高原鳅的δ^(13)C和δ^(15)N分别介于-27.09‰~-20.98‰和5.71‰~8.45‰,营养级介于2.68~3.48。雌雄样本间的δ^(13)C、δ^(15)N和营养级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样本核心生态位(Standard ellipse area,SEAc)和总生态位(Total area of convex hull,TA)均高于雌性。δ^(13)C与体长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δ^(15)N和营养级与体长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70~80 mm体长组与90 mm以上体长组SEAc面积不存在重叠且在聚类分析中被分为不同组。综上,长身高原鳅的食性为杂食性且食物组成随体长变化而不同,作为营养级偏高的捕食者,长身高原鳅能延长食物链长度,增加食物网复杂性,有利于维持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身高原鳅 脂肪酸 δ^(13)C δ^(15)N 食性 生态位 营养级
下载PDF
残次红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王博 纪北文 +3 位作者 聂竹兰 马春花 张蝶燕 冉永明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46-5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残次红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720尾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中分别添加10%、20%、30%、40%、50%残次红...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残次红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720尾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中分别添加10%、20%、30%、40%、50%残次红枣发酵饲料。结果显示,20%组的特定生长率、末重、增重率和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10%组、20%组的肌肉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20%组的肌肉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0%组(P<0.05)。研究表明,添加20%的残次红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性能具有积极影响,肌肉营养价值和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红枣 发酵饲料 克氏原螯虾 生长性能 肌肉品质
原文传递
新疆木扎提河长身高原鳅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丽蓉 纪北文 +1 位作者 聂竹兰 魏杰 《水产学杂志》 2024年第6期30-37,共8页
2023年3月—6月在新疆木扎提河拜城县察尔齐镇河段(41°38′12″N,81°26′52″E)及破城子水文站河段(41°47′32″N,80°59′9″E)采集115尾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现场测量全长、体长、体质量、体高、体宽... 2023年3月—6月在新疆木扎提河拜城县察尔齐镇河段(41°38′12″N,81°26′52″E)及破城子水文站河段(41°47′32″N,80°59′9″E)采集115尾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nuis),现场测量全长、体长、体质量、体高、体宽等11个外部可量形态参数,用微耳石鉴定年龄,用函数拟合生长方程研究高原鳅年龄、生长及繁殖力。结果表明,所采集的长身高原鳅年龄分布为1~6龄,高龄鱼类较少;体长-体质量关系式为W=2.048×10-5L2.794(R2=0.985,n=115);生长方程采用von Bertalanffy拟合:Lt=134.44[1-e-0.32(t+0.64)],Wt=18.13[1-e-0.32(t+0.64)]2.794;拐点年龄为2.57,对应的体长(Li)为86.31 mm、体质量(Wi)为5.26 g;长身高原鳅雌雄性比(♀∶♂)=1∶1.53(χ^(2)=4.85,P<0.05),雌雄差异显著。Fulton肥满度平均为0.81,Clark肥满度平均为0.63;绝对繁殖力(F)为3897.12粒/尾,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W)为555.99粒/g,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40.32粒/mm;长身高原鳅卵径在0.40~0.50 mm内出现峰值,Ⅳ期后卵巢中仅存少数成熟卵粒,推断其产卵类型为同步产卵类型。研究表明:木扎提河中上游长身高原鳅年龄结构简单,趋于低龄化;肥满度偏低,可能与中上游海拔高度和生存环境中饵料丰富度有关。本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高原鳅属鱼类基础生物学资料,也为种群资源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扎提河 长身高原鳅 年龄结构 生长特性 繁殖力
下载PDF
残次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5
作者 纪北文 王博 +1 位作者 聂竹兰 魏杰 《饲料研究》 2025年第5期52-58,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残次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和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质相近、附肢齐全、活力正常克氏原螯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A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B组、C组、D组、E组、F组分别使用10%、20... 试验旨在探究残次枣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和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质相近、附肢齐全、活力正常克氏原螯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A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B组、C组、D组、E组、F组分别使用10%、20%、30%、40%、50%的残次枣发酵饲料替代基础饲料,配制等能、等氮的混合饲料。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C组肠黏膜皱襞高度和宽度均显著高于B组、D组、E组、F组(P<0.05)。与A组相比,B组和D组肌层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E组和F组肌层厚度显著升高(P<0.05)。C组肠道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分布均匀度较高。C组、E组、F组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A组(P<0.05),C组、E组、F组柠檬酸杆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丰度均显著高于A组(P<0.05)。研究表明,残次枣发酵饲料可以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提高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且替换比例在20%时效果较好,比例过高会对肠道组织形态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克氏原螯虾患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次枣发酵饲料 克氏原螯虾 肠道组织 肠道微生物
原文传递
宽口裂腹鱼的人工催产、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发育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夏子惠 赵贺 +5 位作者 邱梦 聂竹兰 陈克迅 李学涛 秦晓芳 魏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1-481,共11页
为实现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2019年在新疆克孜勒河进行了该鱼(亲鱼体质量93.26~317.22 g)的人工繁殖试验,研究了宽口裂腹鱼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催产药物和水... 为实现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的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2019年在新疆克孜勒河进行了该鱼(亲鱼体质量93.26~317.22 g)的人工繁殖试验,研究了宽口裂腹鱼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及早期仔鱼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催产药物和水温条件对宽口裂腹鱼催产效果和孵化率有显著性影响,最适催产药物组合为鱼脑垂体(PG)10.27 mg/k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300.00 IU/kg+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A_(2)(LHRH-A_(2))19.41μg/kg,最适孵化水温为16.0~17.0℃;宽口裂腹鱼繁殖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5月中旬,受精卵吸水后卵径为(3.43±0.11)mm,历经胚盘、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阶段;受精至仔鱼孵出共经过145 h 48 min,总积温为2364.80℃·h;初孵仔鱼全长为(8.03±0.15)mm,出膜480 h后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20.17±0.96)mm。研究表明,通过人为控制温度和催产药物种类、剂量,可实现宽口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口裂腹鱼 克孜勒河 人工催产 胚胎发育 早期仔鱼发育
下载PDF
厚唇裂腹鱼性腺发育周期及血清中性激素含量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贺 赵年桦 +3 位作者 李丽 强壮 聂竹兰 魏杰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探明厚唇裂腹鱼的精巢、卵巢周年发育及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的变化,2020年8月—2021年8月,每月在克孜勒河采样,获得样本共计194尾,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精巢和卵巢进行观察,以耳石为鉴定材料对厚唇裂腹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进行研究... 为探明厚唇裂腹鱼的精巢、卵巢周年发育及血清中性激素含量的变化,2020年8月—2021年8月,每月在克孜勒河采样,获得样本共计194尾,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对其精巢和卵巢进行观察,以耳石为鉴定材料对厚唇裂腹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进行研究,选取成熟鱼卵描绘卵径分布判断其产卵类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厚唇裂腹鱼各发育周期的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试验结果显示:厚唇裂腹鱼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雄鱼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2龄,雌性最小性成熟个体年龄为3龄,精巢发育早于卵巢;厚唇裂腹鱼产卵期在3—5月,卵粒的数量百分比在直径2.9~<3.1 mm时出现峰值,产卵后的Ⅵ期卵巢中极少存在成熟的卵粒,判断其产卵类型为完全同步产卵类型;雌鱼与雄鱼血清中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均在Ⅴ期时达到最高。厚唇裂腹鱼属于完全同步产卵类型,性腺于2017年3—5月发育成熟并产卵,雌二醇和睾酮的质量浓度在厚唇裂腹鱼繁殖期间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勒河 厚唇裂腹鱼 性腺发育 性激素
下载PDF
南疆地区四种土著裂腹鱼类幼鱼对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急性耐受能力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贺 赵年桦 +3 位作者 李丽 聂竹兰 魏杰 沈建忠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1,共8页
为了解新疆土著鱼类幼鱼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胁迫下机体耐受性,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以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宽口裂腹鱼(S.eurystomus)、重唇裂腹鱼[S.(Racoma)davidi]4种5... 为了解新疆土著鱼类幼鱼氯化钠和碳酸氢钠胁迫下机体耐受性,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实验法,以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宽口裂腹鱼(S.eurystomus)、重唇裂腹鱼[S.(Racoma)davidi]4种5月龄裂腹鱼幼鱼为研究对象,对其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急性耐受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4种裂腹鱼的24 h和96 h的氯化钠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9.9、12.8、9.3、12.6 g/L和6.5、8.6、6.2、10.0 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7、0.9、0.6、1.0 g/L,氯化钠急性耐受能力为:重唇裂腹鱼>厚唇裂腹鱼>斑重唇鱼>宽口裂腹鱼。4种裂腹鱼的24 h和96 h的碳酸氢钠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12.3、107.2、110.9、86.3 mmol/L和88.5、81.3、94.3、72.1 mmol/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8.9、8.1、9.4、7.2 mmol/L,碳酸氢钠急性耐受能力为:宽口裂腹鱼>斑重唇鱼>厚唇裂腹鱼>重唇裂腹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碳酸氢钠 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 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宽口裂腹鱼(S.eurystomus) 重唇裂腹鱼S.(Racoma)davidi 急性耐受能力
下载PDF
新疆克孜勒河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贺 赵年桦 +4 位作者 李丽 强壮 魏杰 聂竹兰 沈建忠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23-1131,共9页
为探明克孜勒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环境现状,于2020年5月(丰水期)和9月(枯水期)对克孜勒河上、中、下游的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有4门28种,主要为硅藻门和绿藻门,分别占总种类数的71.43%和14.29%;... 为探明克孜勒河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环境现状,于2020年5月(丰水期)和9月(枯水期)对克孜勒河上、中、下游的水体理化指标和浮游生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有4门28种,主要为硅藻门和绿藻门,分别占总种类数的71.43%和14.29%;浮游动物3类14种,其中轮虫有7种,原生动物4种,桡足类3种;克孜勒河丰水期优势生物有水绵(Spirogyra communis)、表壳虫(Arcella sp.)和懒轮虫(Rotaria tardigrada);枯水期优势生物主要为水绵(Spirogyra communis)、长圆舟形藻(Navicula oblonga)、扁圆舟形藻(Navicula simplex)、胡梨壳虫(Nebela barbata)和表壳虫(Arcella sp.),浮游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枯水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高于丰水期;克孜勒河浮游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丰水期为1.83,属于中等污染;在枯水期为2.27,属于轻度污染;冗余分析显示,pH、透明度和氨氮是影响克孜勒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pH、总磷和总氮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可为克孜勒河水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孜勒河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