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科护士与病人交流技巧初探
1
作者 童彦芳 《内蒙古中医药》 2010年第8期161-161,共1页
放射科是医院对外的窗口,每天病人流动性大,病种复杂,各种病人需求多,放射科护士日常的工作如导医、维持就诊秩序、观察病情、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等,每一项细节均需要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来进行。因此掌握好交流技巧是帮助放射科... 放射科是医院对外的窗口,每天病人流动性大,病种复杂,各种病人需求多,放射科护士日常的工作如导医、维持就诊秩序、观察病情、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等,每一项细节均需要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来进行。因此掌握好交流技巧是帮助放射科护士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护士 交流技巧
下载PDF
浅谈规范放射科DR的操作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回文革 马英杰 +1 位作者 王毅 宋树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251-251,共1页
数字X线摄影DR具有影像清晰度高,曝光量少,图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高,成像环节少等优势,以及安装除噪设备减少了噪声,可以根据个人的视觉效果来调节图像,使其达到最佳诊断效果,但由于检查患者数量的增加,DR操作技师的... 数字X线摄影DR具有影像清晰度高,曝光量少,图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时间分辨率高,成像环节少等优势,以及安装除噪设备减少了噪声,可以根据个人的视觉效果来调节图像,使其达到最佳诊断效果,但由于检查患者数量的增加,DR操作技师的不规范操作和不必要的人为操作错误,增加了球管的损耗和被检者的辐射,使图像质量不尽人意,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线摄影DR 操作规程
下载PDF
构建并外部验证XGBoost模型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良恶性
3
作者 杨文 杨蔚 +5 位作者 周晓平 杨妍 张宁妹 尹清云 张朝林 刘召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6,145,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个基于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模型,以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4年7月2个机构,2种乳腺X线设备检查的有病理结果的首诊乳腺非肿块病变480个。患者被分为建模组[n=310,数字乳腺X线摄影(digital mammography,DM)检查]、内部验证组(n=108,DM检查),和外部验证组[n=62,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检查]。记录患者术前乳腺X线(DM或DBT),MRI以及临床特征。采用XGBoost算法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分别构建XGBoost模型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在建模组中,患者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n=217)和测试集(n=93)。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恶性非肿块病灶分别为159(73%)、58(62%)、73(68%)和43(69%)。XGBoost模型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LR模型,在独立的训练集、测试集、训练集的内部验证组及训练集的外部验证组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在0.884~0.913之间。XGBoost模型在四个队列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获益。结论XGBoost模型能够准确鉴别乳腺非肿块病变的良恶性,具有推广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肿块强化 乳腺癌 极端梯度提升 机器学习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下载PDF
乳腺Combo模式下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及数字乳腺体层合成平均腺体剂量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马俊丽 范颖 +3 位作者 王璇 郑静瑶 王志军 何平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目的观察Combo模式下全视野数字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Combo模式下FFDM及DBT的169人,记录双侧乳腺头足(CC)及内外斜(MLO)位FFDM及DBT曝光时乳腺压迫厚度、管电压、管... 目的观察Combo模式下全视野数字乳腺摄影(FFDM)及数字乳腺体层合成(DBT)平均腺体剂量(AGD)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接受Combo模式下FFDM及DBT的169人,记录双侧乳腺头足(CC)及内外斜(MLO)位FFDM及DBT曝光时乳腺压迫厚度、管电压、管电流、AGD;比较不同乳腺压迫厚度及乳腺类型之间FFDM或DBT曝光条件及AGD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观察乳腺压迫厚度及乳腺致密程度对FFDM或DBTAGD的影响。结果不同乳腺压迫厚度之间FFDM或DBT管电压、管电流、AGD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O.001)。随压迫厚度增加,FFDM或DBT管电压、管电流及AGD均增大(P均<O.OO1)。不同乳腺类型之间,FFDM或DBT乳腺压迫厚度、管电压、管电流、AGD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压迫厚度分别为<50mm、50~59mm、>59mm时,CC或MLO位不同类型乳腺AGDrFDM及AGDp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相同压迫厚度下,随乳腺密度增加,FFDM或DBT管电流、AGDFDM及AGDpBT均增大(P均<0.001),而FFDM或DBT管电压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乳腺压迫厚度及乳腺密度均为FFDM或DBTAGD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Combo模式下乳腺压迫厚度及腺体密度均影响FFDM或DBT的AGD,前者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 乳腺X线摄影 全视野数字化乳腺摄影 辐射剂量
下载PDF
2D SECara-Net及3D U^(2)-Net模型用于检测MR血管造影中未破裂囊状颅内动脉瘤
5
作者 牛宗仁 马强 +5 位作者 杜晶晶 任延德 李梦杰 乔雅倩 唐岳山 高健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2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3D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3D TOF-MRA)图构建的2D SECara-Net、3D U^(2)-Net模型及其联合用于MRA检测未破裂囊状颅内动脉瘤(USI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73例单发USIA及300名健康体检者,按7∶3比例划... 目的观察基于2D最大密度投影(MIP)及3D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3D TOF-MRA)图构建的2D SECara-Net、3D U^(2)-Net模型及其联合用于MRA检测未破裂囊状颅内动脉瘤(USI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73例单发USIA及300名健康体检者,按7∶3比例划分训练集(n=923,含723例USIA及200名健康人)与测试集(n=350,含250例USIA及100名健康人)。分别将经预处理的训练集3D TOF-MRA及所获2D-MIP图导入3D U^(2)-Net及2D SECara-Net模型进行训练并调整参数;于测试集评估各模型及其联合检测USIA的效能。结果2D SECara-Net模型检测测试集USIA的敏感度为78.80%(197/250)、特异度95.00%(95/100)、准确率为83.43%(292/350),3D U^(2)-Net模型分别为82.80%(207/250)、86.00%(86/100)及83.71%(293/350),2D SECara-Net模型检测USIA的特异度高于3D U^(2)-Net模型(P=0.030)而敏感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1.20%(228/250)、特异度为99.00%(99/100)、准确度为93.43%(327/350),其特异度高于3D U^(2)-Net模型(P<0.05)而敏感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各单一模型(P均<0.05)。结论2D SECara Net与3D U^(2)-Net模型用于MRA检测USIA的敏感度及准确率相当;二者联合可提高检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人工智能
下载PDF
MRI和CT诊断及鉴别诊断肝脏孤立性结节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平 杨学俊 +3 位作者 李原 王新辉 舒建军 张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究MRI和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方式将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孤立性结节患者50例分为MRI诊断、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MRI诊断肝... 目的探究MRI和CT在肝脏孤立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方式将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孤立性结节患者50例分为MRI诊断、CT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率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MRI诊断肝脏孤立性结节病理诊断符合率、检出率高于CT诊断,在肝癌、肝脏恶性结节和肝脏良性结节诊断中的确诊率也高于CT诊断(P<0.05)。结论在肝脏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肝癌诊断中,病灶大小不一可导致MRI和CT诊断率不完全相同,但MRI在结节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脏孤立性结节 CT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下载PDF
GE Hispeed Dx/I螺旋CT低压滑环故障一则 被引量:4
7
作者 回文革 李建文 宋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HISPEED 滑环故障 螺旋CT GE 低压 故障现象 错误信息 扫描
下载PDF
1.5T核磁共振DWI多b值对PSA升高前列腺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何平 张剑 +2 位作者 杨学俊 李建文 王新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DWI技术合适的b值定量指标,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PSA)升高患者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ADC值相关性研究,分析PSA阈值高低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是否存在差异,评价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方法收集82例PSA升高患者,进...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DWI技术合适的b值定量指标,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PSA)升高患者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ADC值相关性研究,分析PSA阈值高低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是否存在差异,评价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方法收集82例PSA升高患者,进行MRI常规扫描、梯度回波(EPI)DWI轴位扫描,采用b值为b=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 000 s/mm2,分别获得DWI图像,结合b值的采集像重建ADC图像,对各区测量最小ADC值与病理结果对照,归纳前列腺癌区及前列腺增生区,分析两者ADC值间的差异,观察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 1.5 T核磁共振DWI技术中b值800 s/mm2扫描图像效果最佳,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高。PSA值高低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1.5 T核磁共振DWI技术中b值选择800 s/mm2图像显示良好,DWI序列ADC值的测量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及评估方面有很高的价值;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呈负相关性,核磁共振并对病理分期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能谱CT迭代重建算法在腹部增强扫描中降低辐射剂量与改善图像质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原 张剑 +3 位作者 马俊丽 李建文 王志军 陈兵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21-324,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Revolution 256排宽体探测器能谱CT联合不同前置和后置ASiR-V权重水平在腹部能谱增强扫描中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优化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行腹部增强检查患者50例,动脉期30%ASiR-V、静脉期50%ASiR-V、延时期40%ASiR-V,... 目的探讨基于Revolution 256排宽体探测器能谱CT联合不同前置和后置ASiR-V权重水平在腹部能谱增强扫描中降低患者辐射剂量和优化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选择行腹部增强检查患者50例,动脉期30%ASiR-V、静脉期50%ASiR-V、延时期40%ASiR-V,三期扫描ASiR-V权重前后置保持一致。再重建0%ASiR-V、30%ASiR-V、40%ASiR-V、50%ASiR-V、60%ASiR-V、90%ASiR-V权重水平获得重建图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记录三期扫描辐射剂量。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三期增强扫描客观和主观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置3组的辐射剂量情况中,50%ASiR-V组的CTDI_(vol)(6.30±0.80)mGy、DLP(197.41±29.76)mGy/cm和ED(2.96±0.45)mSv最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置50%ASiR-V组再重建的后置0%ASiR-V、30%ASiR-V、40%ASiR-V、50%ASiR-V、60%ASiR-V、90%ASiR-V组的图像客观评价中,随着ASiR-V升高,图像噪声SD值逐渐降低,SNR和CNR值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中,后置60%ASiR-V组的评分[(4.52±0.37)分]最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volution 256排宽体探测器能谱CT在腹部增强扫描中联合前置50%ASiR-V和后置60%ASiR-V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明显地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迭代重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治疗小肝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振毅 李龙 +3 位作者 张阿龙 顾志毅 张剑 何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收治的小肝癌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对照组共34例,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共34例,采用TACE与CT引导下射...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收治的小肝癌患者68例,依据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组。对照组共34例,采用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共34例,采用TACE与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联合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肿瘤体积等变化,观察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病灶坏死情况、复发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气胸、出血、骨髓移植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病灶坏死率88.24%、治疗12个月病灶坏死率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肝癌治疗中采用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序贯疗法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可促使肿瘤尽快缩小、肝功能尽快改善,且病灶坏死率高,保证治疗彻底性,降低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 CT 射频消融术 序贯疗法
下载PDF
Hispeed DX/i螺旋CT故障维修二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回文革 张燕 宋静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37-1337,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 故障维修 故障现象 错误信息 滑环故障
下载PDF
基于胸部CT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及钙化检出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新辉 孙丽红 +1 位作者 舒建军 张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070-1072,共3页
目的探讨Revolution 256排宽体探测器能谱CT胸部成像中虚拟平扫(VUE)替代常规平扫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使用Revolution 256排16 cm宽体探测器能谱CT行胸部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后处理得到不同时期VUE图像(动... 目的探讨Revolution 256排宽体探测器能谱CT胸部成像中虚拟平扫(VUE)替代常规平扫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0例患者使用Revolution 256排16 cm宽体探测器能谱CT行胸部常规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后处理得到不同时期VUE图像(动脉期VUE、静脉期VUE),比较常规平扫与动静脉期VUE背景噪声(SD)、信号噪声比(SNR)、主观评价及钙化检出率(纵膈4、5、6、7、10区淋巴结)。3组图像的SD、SNR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常规平扫、动脉期VUE、静脉期VUE的3组图像S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平扫与动脉期及静脉期VUE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图像S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平扫与动脉期、静脉期VUE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VUE图像中,以静脉期VUE主观评分最高;以常规平扫为基准,动脉期与静脉期VUE钙化检出率分别为59.1%和67.1%。结论 VUE图像质量可以替代常规平扫,以静脉期VUE效果最佳,从而有效地降低患者辐射剂量,缺点是钙化检出率低,可在需要多次复查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常规平扫 虚拟平扫VUE 动脉期 静脉期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膀胱占位性病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平 张剑 +3 位作者 李建文 王新辉 杨学俊 舒建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1.5T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DWI及MRI常规扫描,比较DWI序列不同b值膀胱病变的ADC值,分析膀胱占位病变与周围组织ADC值有无差异,结合病理分... 目的探讨1.5TMR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和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5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DWI及MRI常规扫描,比较DWI序列不同b值膀胱病变的ADC值,分析膀胱占位病变与周围组织ADC值有无差异,结合病理分析磁共振对膀胱癌生长方式及TNM分期定位、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结果在1.5T核磁共振b值在800 s/mm2显示病变最佳,膀胱癌ADC值平均值低于周边膀胱壁、尿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方式分为:1乳头状型;2广基肿块型;3浸润型。DWI序列对膀胱癌诊断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8%(51/52)、96%(50/52),与病理TNM分期符合率为92%(48/52)。结论磁共振DWI表现弥散成像(ADC)值对膀胱癌诊断及评估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以及复发肿瘤与术后良性病变的鉴别价值,DWI序列扫描对膀胱病变定位性、准确性、敏感性高于其他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与修复MRI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剑 王新辉 +1 位作者 张志红 李建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182-1184,共3页
目的通过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与修复阶段性的观察,为治疗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观察形态及测量损伤韧带与健侧韧带厚度,观察MRI对踝关节扭伤所致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将损伤韧带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单一韧带... 目的通过MRI对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与修复阶段性的观察,为治疗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观察形态及测量损伤韧带与健侧韧带厚度,观察MRI对踝关节扭伤所致外侧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将损伤韧带分为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单一韧带损伤组和复合韧带损伤组,观察韧带修复过程,分析组间韧带修复效果。结果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厚度与健侧韧带厚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踝关节Ⅰ型损伤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修复过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型损伤治疗组和非治疗组修复过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韧带损伤组和复合韧带损伤组韧带修复过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可以直观显示踝关节韧带形态、信号,观察韧带损伤与修复过程;韧带增厚可作为判断韧带急性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骨损伤、软骨损伤、关节囊积液、肌腱腱鞘积液等伴随征象与韧带损伤的部位及程度都有一定的关联。韧带Ⅰ度损伤无须支具外固定也可修复良好,Ⅱ度损伤非治疗组较治疗组修复时间延长,单一韧带损伤和复合韧带损伤修复过程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韧带 损伤 修复
下载PDF
36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建国 舒建军 +2 位作者 赵江彦 马继周 刘宝和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8期952-954,955,共5页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6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6~68岁,平均43.5岁,男女比为2.6︰1。本组膝关节发病23例(其中双膝关节4例)占64.8%;临床表现以关... 目的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方法对36例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16~68岁,平均43.5岁,男女比为2.6︰1。本组膝关节发病23例(其中双膝关节4例)占64.8%;临床表现以关节肿大、疼痛,关节积液,活动受限为主,部分病例可在关节周围触及肿块。X线平片典型表现为关节内及周围存在形态多样的钙化或骨化高密度结节影,多为'同心圆'状,并可成团块状,见于II、芋期的患者。CT表现为关节内或关节旁钙化或骨化、数量及大小不等的游离体滑膜增厚,密度增高且能显示游离体密度差异和内部结构。MRI表现为滑膜增厚,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积液和关节退行性改变,关节内游离体表现为软骨结节和骨化结节。Milgtam玉期患者X线平片阴性,CT和MRI可以显示X线平片不能显示的软骨结节,域、芋期的患者CT和MRI显示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病变同时存在,对病变细节的显示明显优于X线平片。结论 X线是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滑膜软骨瘤病Milgtam域、芋期患者X线平片和CT有特征性的钙化表现,CT和MRI可以提供更多关节内游离体和滑膜病变的信息,三种影像表现综合分析可提高滑膜软骨瘤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游离体 临床 病理 影像表现
下载PDF
优化触发阈值CTA对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剑 王新辉 +2 位作者 何平 杨学俊 李建文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合理的扫描触发阈值,获得满意的颅内动脉图像,以提高疾病检出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3组行16排螺旋CT颅脑CTA检查(触发阈值分别为110、130、150 Hu),测量右侧颈内动脉C3段,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中段及直窦CT值,对比3组患者... 目的探讨合理的扫描触发阈值,获得满意的颅内动脉图像,以提高疾病检出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3组行16排螺旋CT颅脑CTA检查(触发阈值分别为110、130、150 Hu),测量右侧颈内动脉C3段,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中段及直窦CT值,对比3组患者阈值的动静脉CT值差异,并进行主观影像质量评价。结果 3组患者动脉平均CT值与直窦CT值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影像质量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行颅脑CTA,在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侧触发扫描并以130 HU为扫描触发阈值,能够得到满意的颅内动脉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颅脑CTA 触发阈值
下载PDF
脑室型脑囊虫病MRI诊断10例术后的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凯 田顺典 +1 位作者 王卉 赵俊玲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650-651,共2页
目的 探讨印证脑室型囊虫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通过回顾 ,选择经CT、MRI扫描 ,血清脑脊液化验检查及手术证实的 10个病例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 ,检出脑室内囊虫 15个 ,6个居四脑室 ,4个居三脑室 ,5个居侧脑室。结论 MRI平扫... 目的 探讨印证脑室型囊虫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通过回顾 ,选择经CT、MRI扫描 ,血清脑脊液化验检查及手术证实的 10个病例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 ,检出脑室内囊虫 15个 ,6个居四脑室 ,4个居三脑室 ,5个居侧脑室。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加必要的水抑制术 ,是提高脑室型囊虫检出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型脑囊虫病 MRI 水抑制 诊断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学明 阮志斌 +2 位作者 舒建军 张志业 李慧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瘢痕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B组32例,采用子宫动脉...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在瘢痕妊娠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瘢痕妊娠患者的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A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B组32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后联合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清宫手术时的出血量、住院天数、血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宫内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清宫手术时的出血量、住院天数、血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宫内包块消失时间均低于A组(P<0.05)。B组成功率高于A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联合超声引导下的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具有住院时间短、清宫手术时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甲氨蝶呤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石骨症15例临床及X线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顺典 赵国斌 曲会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石骨症(Osteopetrosis),又名大理石骨病(marbl e bone Disease)。是一种以泛发性骨密度增高、骨质硬化脆弱、颅神经受压并常伴严重贫血为特征的,少见的,遗传性家族性疾病。
关键词 石骨症 临床 X线诊断
下载PDF
噪声指数和ASIR-V权重设置在头颅多时相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新辉 孙丽红 +2 位作者 魏晶 李建文 王志军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噪声指数和ASIR-V权重设置对头颅多时相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怀疑急性脑卒中患者20例,应用能谱CT行头颅多时相CTA检查,采用能谱扫描模式(GSI),管电压80 kV~140 kV瞬时切换,管电流为能谱自动毫安(GSI A... 目的探讨联合噪声指数和ASIR-V权重设置对头颅多时相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怀疑急性脑卒中患者20例,应用能谱CT行头颅多时相CTA检查,采用能谱扫描模式(GSI),管电压80 kV~140 kV瞬时切换,管电流为能谱自动毫安(GSI Assist),噪声指数9,动脉期、静脉早期、静脉晚期迭代重建水平ASIR-V权重设置分别为30%、40%和50%。分别测量三期大脑中动脉层面的血管、颞叶及脂肪图像噪声SD值,记录三期辐射剂量。结果头颅多时相CTA(动脉期、静脉早期、静脉晚期)大脑中动脉M1段SD值分别为(10.68±4.53)HU、(9.53±4.42)HU、(8.11±3.72)HU,颞叶SD值分别为(6.31±2.26)HU、(6.46±1.72)HU、(5.60±1.79)HU,眼球后脂肪SD值分别为(6.63±2.46)HU、(7.28±2.66)HU、(6.82±2.02)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CDTIVOL分别为(9.99±1.30)mGy、(9.02±1.35)mGy、(7.35±1.23)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DLP分别为(183.45±21.18)mGy/cm、(163.97±26.50)mGy/cm、(133.72±23.79)mGy/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期ED分别为(0.422±0.049)mSv,(0.377±0.061)mSv,(0.307±0.054)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早期及晚期的ED分别较动脉期降低10.66%及27.25%。结论头颅多时相CTA检查中,噪声指数不变,ASIR-V权重的增加不影响图像质量(SD),但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颅多时相CTA 噪声指数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