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偏瘫患者膝关节不对称性与平衡及步行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肖政华 马将 +6 位作者 李红 王方 郭立颖 陶晓琳 张峰 李亚永 闫晓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关节力量不对称与平衡、步行能力及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12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根据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将患者分为A...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关节力量不对称与平衡、步行能力及运动功能的相关性,为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2-12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6例,根据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BBS评分≤20分,n=23)和B组(BBS评分>20分,n=23);对比两组双侧膝关节屈伸肌峰值力矩及差值。采用等速技术评估患者在60°/s、120°/s时双侧膝关节峰值力矩的差值,采用BBS、Holden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评估患者平衡、步行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并对双侧膝关节峰值力矩及其差值与3个功能量表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组患者60°/s时膝屈肌、膝伸肌的峰值力矩均明显小于B组(P<0.05);在60°/s、120°/s时,A组膝屈肌、膝伸肌健患两侧的峰值力矩差值均大于B组(P<0.05)。60°/s时,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伸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569、-0.582、-0.606,P<0.01);双侧膝屈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534、-0.386、-0.458,P<0.05)。120°/s时,双侧膝伸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304、-0.304、-0.443,P<0.05);双侧膝屈肌峰值力矩差值与BBS、FAC和FMA-LE评分均呈负相关(r=-0.337、-0.349、-0.370,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膝关节力量不对称与平衡及步行能力呈负相关,两侧力量的差值可能成为评估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膝关节 力量不对称 平衡 步行能力
下载PDF
多巴丝肼联合呼吸训练在卒中后吞咽困难中的效果评价
2
作者 杨丽亚 郑丽 +2 位作者 李利红 李亚永 马将 《天津医药》 202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究多巴丝肼联合呼吸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120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呼吸训练组,每组60例。呼吸训练组采用康复呼吸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比较2组中... 目的探究多巴丝肼联合呼吸训练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120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呼吸训练组,每组60例。呼吸训练组采用康复呼吸训练,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丝肼进行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吞咽功能指标[吞咽障碍造影评分表(VDS)评分、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X线电视透视法(VFSS)评分];营养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神经功能相关指标[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中枢神经特异蛋白可溶性蛋白-100β(S100β)];生活质量及焦虑障碍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分、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呼吸训练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舌痿缩、吞咽缓慢、饮水发呛、舌苔瘀斑、脉搏细涩评分、VDS、PAS、洼田饮水试验评分、GDF-15水平、GAD-7评分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呼吸训练组(P<0.05);2组TC、TG、ALB、Hb、S100β水平,VFSS、SF-36评分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呼吸训练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巴丝肼联合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营养指标,增强吞咽功能,降低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呼吸锻炼 多巴丝肼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fMRI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梅浩男 马将 +7 位作者 史万英 李红 张俊 陶晓琳 赵青青 刘煜 李亚永 霍建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32-939,共8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评价大脑可塑性,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低甲状腺素水平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潜在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脑卒中...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评价大脑可塑性,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低甲状腺素水平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潜在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共28例,随机分为rTMS组(15例)和对照组(13例),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通过rs-fMRI计算分数低频振幅(fALFF)并观察刺激后激活脑区,Pearson相关分析获得两组激活脑区基于下丘脑的全脑功能连接强度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步变化的分布图。结果干预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患者MoCA评分增加(F=1163.054,P=0.000),血清T_(3)(F=1111.685,P=0.000)、T_(4)(F=847.333,P=0.000)、TSH(F=251.316,P=0.000)水平升高;rTMS组fALFF值增高脑区主要分布于小脑后叶(t=4.699,P<0.05)、额中回(t=4.356,P<0.05)和额上回(t=5.675,P<0.05),fALFF值降低脑区以颞上回(t=-7.874,P<0.05)和颞中回(t=-5.776,P<0.05)为主。以双侧下丘脑为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增强与血清T_(3)和TSH水平同步升高存在相关性的脑区主要集中于小脑、额叶及海马旁回。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通过大脑皮质间接影响下丘脑功能,提高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继而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经颅磁刺激 甲状腺激素类 神经康复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与感觉、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世宁 马将 +3 位作者 李红 郭立颖 刘先莹 张莉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1-70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感觉、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6月到2023年10月,连续纳入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177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14 d之内,n=25)、恢复早期组(14 d~1个月,n=110)和恢复中晚期... 目的探讨不同病程脑卒中患者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EP)与感觉、运动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6月到2023年10月,连续纳入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脑卒中患者177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组(14 d之内,n=25)、恢复早期组(14 d~1个月,n=110)和恢复中晚期组(1~6个月,n=42)。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行SEP检查,记录N20潜伏期和振幅;采用单丝和两点辨别工具分别测试患者手的单丝触觉和两点辨别觉;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估运动功能。分析各组SEP与感觉和运动各项指标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单丝触觉和两点辨别觉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期组SEP与感觉和运动功能不相关(P>0.05)。恢复早期组N20潜伏期与单丝触觉呈负相关(r=-0.267,P=0.005),与两点辨别觉呈正相关(r=0.220,P=0.021);N20振幅与单丝触觉(r=0.328,P<0.001)和FMA-UE评分呈正相关(r=0.418,P<0.001),与两点辨别觉呈负相关(r=-0.405,P<0.001)。恢复中晚期组N20潜伏期与FMA-UE呈负相关(r=-0.313,P=0.044),N20振幅与单丝触觉(r=0.598,P<0.001)和FMA-UE评分(r=0.393,P=0.010)呈正相关,与两点辨别觉呈负相关(r=-0.59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恢复中晚期患者单丝触觉的评分与N20潜伏期水平呈负相关(β=-0.510,P=0.046),FMA-UE评分与N20振幅水平呈正相关(β=0.313,P=0.026);恢复早期患者两点辨别觉评分与N20振幅水平呈负相关(β=-0.270,P=0.039)。结论病程越长,SEP与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相关性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感觉功能 运动功能 体感诱发电位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5
作者 马将 李红 +5 位作者 张俊 赵青青 史万英 黄力平 吕士英 周帅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16期2436-2441,共6页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后,治疗组脱落3例,余37例,对照组脱落2例,余38例。治疗组给予rTMS联合认知训练,对照组给予同样刺激参数的假rTMS,治疗4周。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MoCA总分及各子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MoCA总分及语言能力、延迟回忆、定向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患者MoCA总分及注意力、延迟回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够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血清T3、TSH水平,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认知 认知障碍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卒中恢复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红 马将 +5 位作者 史万英 陶晓琳 张俊 梅浩男 杨磊 郭争荣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的探讨卒中恢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认知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和无... 目的探讨卒中恢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为认知功能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和无认知功能损害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水平,包括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甲状腺激素各项指标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210例患者,平均年龄59.97±7.12岁,男性138例(65.7%),其中认知功能损害组146例,无认知功能损害组64例。认知功能损害组T3、FT3水平低于无认知功能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T3、FT3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β=0.389,P<0.001;β=0.237,P=0.014)。结论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T3、FT3水平越低,提示认知功能损害越重。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关注卒中恢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尽早给予全面地康复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甲状腺激素 认知功能 恢复期
下载PDF
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和健侧上肢关节的等速肌力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青青 刘先莹 +7 位作者 李红 刘煜 王方 郭立颖 杨世宁 肖政华 陶晓琳 马将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8-1565,共8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患侧和健侧上肢肩关节和腕关节周围肌力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双侧均进行肩和腕关节等速肌力测试(60°/s和120°/s)、握力及捏力测试...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患侧和健侧上肢肩关节和腕关节周围肌力特征。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双侧均进行肩和腕关节等速肌力测试(60°/s和120°/s)、握力及捏力测试、经颅磁刺激检测上肢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MEP)。健康人对照组选择与观察组患侧相应的肢体侧进行检测。对观察组患侧等速肌力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和ME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等速肌力测试:在60°/s和120°/s时,与健侧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侧肩屈伸肌、肩内收外展肌和腕屈伸肌的峰力矩(peak torque,PT)、总功(total work,TW)和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均显著下降(均P<0.05);在60°/s时,与健康人相比,观察组健侧肩屈伸肌、肩内收外展肌和腕屈伸肌的PT、TW和AP均具有下降趋势,其中肩内收肌的PT、TW和AP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120°/s时,与健康人相比,观察组健侧肩屈伸肌和肩内收外展肌的PT、TW和AP均具有下降趋势,其中,肩伸肌的PT、AP与肩内收肌的PT、TW和AP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腕屈肌的PT和AP、腕伸肌PT均有下降趋势。②握力及捏力测试:观察组患侧握力、指头—指侧捏力和指尖—指尖捏力较健侧和健康人均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健侧握力、指头—指侧捏力和指尖—指尖捏力较健康人均明显下降(P<0.05)。③神经电生理检测:患侧上肢MEP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较健侧和健康人均明显延长(均P<0.05);与健康人相比,健侧上肢MEP潜伏期和CMCT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相关性分析:观察组患侧上肢肩和腕关节周围肌群的等速肌力与FMA-UE均有明显正相关(P<0.05);但与患侧上肢MEP潜伏期和CMCT无相关性。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双侧均存在肌力下降的现象,且在BrunnstromⅢ期之后,肌力可能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关。未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应该扩大关注范围,不局限于患侧,提倡双侧评估及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等速肌力 患侧 健侧 握力 捏力 运动诱发电位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青青 马将 +2 位作者 李红 梅浩男 刘煜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6-750,共5页
等速肌力训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肌力训练方法,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但缺乏统一标准的训练范式, 且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有待证实。本文总结近年来等速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现... 等速肌力训练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肌力训练方法,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但缺乏统一标准的训练范式, 且对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有待证实。本文总结近年来等速肌力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归纳常见的训练方案, 总结其优势和不足, 旨在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肌力训练 脑卒中 上肢
原文传递
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甲状腺激素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梅浩男 马将 +2 位作者 李红 杨磊 邢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293-297,共5页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卒中恢复期患者163例,根据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卒中恢复期患者163例,根据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组112例和非PSCI(not 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组51例,检测Hcy及TH水平,比较各项差异并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并利用ROC曲线分析TH及Hcy对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PSCI组比较,PSCI组血清Hcy水平较高(P<0.001),T3、T4、FT3水平较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Hcy和T3与患者发生PSCI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T3敏感性为68.8%,特异性为76.6%。Hcy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41.2%。结论 Hcy是PSCI患者的危险因素,TH是PSCI的保护性因素,高Hcy与低T3水平会导致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认知障碍风险增加。应尽早进行两种激素联合检测,有助于降低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认知障碍 甲状腺激素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俊 马将 +1 位作者 李红 梅浩男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18期3120-312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222例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评估,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和非PSCI... 目的探讨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222例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评估,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组和非PSCI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SCI的危险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PSCI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PSCI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均明显低于非PSCI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T3水平是PSCI的保护因素(OR=0.106,95%CI=0.031~0.361,P<0.05)。血清T3诊断PSC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9(P<0.05)。结论卒中恢复期血清高T3水平是PSCI的保护因素,且对PSCI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甲状腺激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认知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面部皮肤潮红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立攀 陈秀明 +3 位作者 刘竞 闫军飞 庞利霞 赵亚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585-588,I0018,共5页
目的分析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面部皮肤潮红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红斑血管型及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37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对面部皮肤潮红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红斑血管型及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患者7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37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皮肤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由2名医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潮红症状问卷(flushing symptom questionnaire,FSQ)、临床红斑评估量表(clinician’s erythema assessment,CEA)、观察组总体评分(investigator’s global assessment,IGA)及不良反应进行盲态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发作频率4~6次、≥7次及持续时间≥121 min,总体自我评价、生活质量影响、睡眠质量影响评价,CEA和IGA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皮损积分,发作频率4~6、≥7次及持续时间≥121 min,总体自我评价、生活质量影响、睡眠质量影响评价中CEA和IG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玫瑰痤疮可提高患者皮肤治疗效果,减少面部潮红、红斑,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玫瑰痤疮 面部潮红 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