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周立娜 张蕾 +2 位作者 孙晓娜 于春燕 白娅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Ca^(2+))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PIH患者作为PIH组,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Ca^(2+))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PIH患者作为PIH组,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a^(2+)浓度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PIH组母婴结局将其进一步分为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PIH患者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PIH组患者PLT、Ca^(2+)浓度、PT、APTT低于对照组(均P<0.05),PDW及FIB高于对照组(均P<0.05)。轻度组患者PLT、Ca^(2+)浓度、PT、APTT高于中度组与重度组,PDW低于中度组与重度组(均P<0.05),且Spes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I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PLT、Ca^(2+)浓度、PT、APTT呈负相关,与PDW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120例PIH患者中,共34例出现不良母婴结局(早产15例、新生儿窒息10例、宫内窘迫8例、围产期死亡1例),不良结局组患者PLT、Ca^(2+)浓度、PT、APTT均低于良好结局组(均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PLT、Ca^(2+)浓度、PT、APTT预测母婴结局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3.760×10^(9)、2.875 mmol/L、10.715 s及29.020 s,且四项指标联合预测PIH患者母婴结局的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均P<0.05)。结论:PI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PLT、Ca^(2+)浓度、PT、APTT及PDW水平密切相关,且PLT、Ca^(2+)浓度、PT联合APTT对PIH患者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建议临床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血小板参数 钙离子浓度 凝血指标 病情程度 母婴结局
下载PDF
产前血清学四联筛查后联合NIPT产筛模式在胎儿染色体筛查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扬 吴晓茜 +2 位作者 文晓燕 焦红燕 崔照领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血清学四联筛查后联合无创产前检测(NIPT)产筛模式在胎儿染色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产检的孕妇117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产前血清学四联筛查将孕妇分为高风险组和临界风险组,对高风险组和临界风险组孕妇进行NIP... 目的:探讨产前血清学四联筛查后联合无创产前检测(NIPT)产筛模式在胎儿染色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产检的孕妇117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产前血清学四联筛查将孕妇分为高风险组和临界风险组,对高风险组和临界风险组孕妇进行NIPT检测,同时对NIPT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高通量测序检测,对所有孕妇进行随访。结果:唐氏筛查筛选出高风险孕妇721例,临界风险孕妇1455例。高风险的721例孕妇中,NIPT检测高风险19例,即需要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者为2.64%;显示临界风险的1455例孕妇中,NIPT检测高风险5例,即需要行侵入性产前诊断者为0.34%;NIPT显示高风险的24例孕妇全部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共有20例孕妇显示染色体异常。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确诊19例,其中包括21-三体综合征13例,18-三体综合征4例,13-三综合征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例;临界风险孕妇确诊1例,为21-三体综合征;24例孕妇中20例与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经产前诊断中心核实,结合妊娠结局,唐氏筛查高风险率为6.11%,联合NIPT筛查后染色体假阳性率3.29%,检出率为83.33%。结论:产前血清学四联筛查后联合NIPT产筛模式可减少高风险孕妇有创检查的比例,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的筛查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染色体筛查 血清学四联筛查 无创产前检测
下载PDF
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跃丽 耿欣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106例,观察比较其不同临床分期DCE-MRI表现、定量参数;探讨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并分析不同...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及其定量参数对生存情况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106例,观察比较其不同临床分期DCE-MRI表现、定量参数;探讨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并分析不同DCE-MRI容积运转常数(K^(Trans))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宫颈癌患者Ⅰ期表现为T2WI矢状位宫颈内膜不均匀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晰,宫颈内膜不连续,未达宫体;Ⅱ期表现为T1WI矢状位见肿瘤病灶强化不均匀,肿瘤信号超出宫颈,延伸至阴道上2/3,宫颈周围信号正常,无宫旁浸润;Ⅲ期主要表现为T2WI矢状位呈不均匀略高信号,侵及阴道下1/3;Ⅳ期主要表现为T2WI矢状位见肿瘤病灶侵袭子宫、阴道,且累及子宫肌层及膀胱。随着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增加DCE-MRI K^(Trans)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DCE-MRI表现结合定量参数评估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5.28%,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P<0.01)。随访3年,102例完成随访,生存率为71.57%。3年生存率高K^(Trans)值患者低于中、低K^(Trans)值患者(P<0.05)。结论DCE-MRI评估宫颈癌临床分期价值较高,其参数K^(Trans)对宫颈癌患者生存情况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容积运转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Kappa检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下载PDF
MRI评估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跃丽 耿欣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59-63,共5页
目的探究MRI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92例宫颈癌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MRI表现特征,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究MRI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1月92例宫颈癌为研究对象,均行MRI检查。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前MRI表现特征,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价MRI表现特征评估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治疗后1年不同预后患者术前MRI定量参数[速率常数(K_(ep))、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分析MRI定量参数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MRI表现特征评估宫颈癌术前临床分期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57(95%CI:0.847,1.045;P<0.001),诊断符合率为95.65%。预后不良患者术前K_(ep)、V_(e)、K^(trans)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术前K_(ep)、V_(e)、K^(trans)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799、0.843。结论MRI表现特征在评估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方面具有较高可靠性,且术前MRI定量参数K_(ep)、V_(e)、K^(trans)对宫颈癌患者预后情况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肿瘤分期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 曲线下面积 速率常数 容积转移常数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耿欣 高跃丽 +4 位作者 张静亚 耿飞龙 康非 王亚凡 周立飞 《转化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宫颈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比...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宫颈癌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宫颈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均行DCE-MRI检查,比较2组DCE-MRI定量参数,比较肿瘤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临床特征及DCE-MRI定量参数,评价DCE-MRI定量参数对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预测价值,比较不同水平DCE-MRI定量参数患者3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容积运转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_(e))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复发患者K^(trans)、K_(ep)、V_(e)高于未复发患者(P<0.01)。K^(trans)、K_(ep)、V_(e)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932)最大。宫颈癌患者K^(trans)、K_(ep)、V_(e)为高水平时,复发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2.250、2.432、1.995倍(P<0.05)。K^(trans)、K_(ep)、V_(e)高水平宫颈癌患者3年内生存率分别低于K^(trans)、K_(ep)、V_(e)低水平患者(P<0.0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复发危险度及3年生存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容积运转常数 速率常数 血管细胞外间隙容积比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肿瘤复发 生存
下载PDF
自拟益气补血膏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敏 牛贝贝 云聪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4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及对血常规、铁代谢指标、安全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IDA 7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及对血常规、铁代谢指标、安全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IDA 7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补血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铁蛋白(SF)、铁幼素(HJV)、铁调素-25(Hepcidin-25)]、血清学指标[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氧磷酶1(PON1)]水平,并比较2组用药安全性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Hb、RBC、MCV、MCHC、SI、SF、HJV、Hepcidin-25、IFN-γ、IL-2、PON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治疗妊娠期IDA临床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可改善贫血状态,促进铁代谢,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孕妇 自拟益气补血膏 血红蛋白 血清铁 铁蛋白 氧磷酶1 妊娠结局
下载PDF
自拟益气补血膏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效果及对血液学指标、铁代谢指标、母婴结局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牛贝贝 李智慧 张小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效果及对血液学指标、铁代谢指标、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IDA 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自拟益气补血膏联...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效果及对血液学指标、铁代谢指标、母婴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IDA 7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中西医结合组(给予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和西医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2组各35例。比较2组治疗4周后临床效果及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液学指标、铁代谢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母婴不良结局。结果治疗4周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4周后,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铁、铁蛋白、铁蛋白饱和度及CD3+、CD4+、CD4+/CD8+2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且中西医结合组高于西医组;转铁蛋白和CD8+2组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中西医结合组低于西医组(P<0.01)。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母婴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西医组(P<0.05)。结论自拟益气补血膏联合蛋白琥珀酸铁治疗妊娠期IDA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血液学和铁代谢指标恢复,改善免疫功能,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风险,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缺铁性 妊娠期 自拟益气补血膏 蛋白琥珀酸铁 红细胞 血红蛋白 铁蛋白
下载PDF
孕妇早期血清miR-29a-3p和VEGFA表达水平及其对子痫前期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康会贤 张蕾 +1 位作者 马夕锐 崔照领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32-36,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9a-3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600例孕妇为研究对...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NA,miR)-29a-3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行产检的6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孕妇随访至分娩结束,根据孕妇是否患子痫前期,分为子痫前期组(n=60)和非子痫前期组(n=540)。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孕10~14周入院产检时血清中miR-29a-3p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EGFA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29a-3p水平与VEGFA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miR-29a-3p和VEGFA以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miR-29a-3p(2.05±0.54)水平高于非子痫前期组(1.04±0.29),VEGFA水平(34.38±9.25 ng/L)低于非子痫前期组(69.49±19.57 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951,13.824,均P<0.05)。重度组血清中VEGFA水平(24.05±6.41 ng/L)显著低于轻度组(38.81±10.47 ng/L),miR-29a-3p(2.45±0.6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1.88±0.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37,3.738,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miR-29a-3p与VEGFA呈负相关(r=-0.601,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中miR-29a-3p和VEGFA水平预测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4,0.882;两者联合预测子痫前期的AUC为0.937,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95.20%。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miR-29a-3p表达上升,而VEGFA表达下降,血清miR-29a-3p和VEGFA对子痫前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微小核糖核酸-29a-3p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MTA-1、HIF-1α、ER、PR在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上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倩 郑瑜 梁燕茹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0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EC)临床特征上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 目的 探究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EC)临床特征上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获取其的病理标本。另选取同期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118例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息肉等患者设为对照组,均行子宫全切术治疗并获取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其中56例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设为对照1组,60例为正常子宫内膜患者,设为对照2组。对纳入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并比较MTA-1、HIF-1α、ER、PR阳性表达情况,分析MTA-1、HIF-1α、ER、PR在EC临床特征上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MTA-1和HIF-1α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对照2组高于对照1组(P<0.05);研究组ER和P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对照2组低于对照1组(P<0.05);EC患者在不同肌肉浸润程度、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不同组织学分级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中MTA-1、HIF-1α、ER、PR阳性率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HIF-1α阳性表达与肌肉浸润程度、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16、0.254、0.347,0.376、0.412、0.269,P<0.05),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0.562、-0.447,P<0.05),ER、PR阳性表达与上述4个临床特征均呈负相关(r=-0.485、-0.226、-0.634、-0.215,-0.313、-0.664、-0.415、-0.532,P<0.05)。结论 MTA-1、HIF-1α在EC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ER和PR阳性表达率降低,MTA-1、HIF-1α、ER、PR与临床特征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相关性,上述指标的检测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EC患者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临床特征 相关性
下载PDF
石家庄地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樊立新 于然 +1 位作者 曹珍珍 马靖茹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65-668,共4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2019年石家庄各区县学龄前儿童的体检数据,采用我国2005年九大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生长标准作为参考值,评价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情况。结果 1)共收集49 644例学龄前儿童的有效体检数据,其中男童25 885例(52.1%),女童23 759例(47.9%)。2)其中体重过轻(P97)的儿童有6 876人(13.9%)。3)母儿ABO血型不符(OR=0.671,95%CI:0.481~0.935,P=0.019)、出生体重偏低(OR=0.546,95%CI:0.443~0.674,P<0.001)、出生时身高偏低(OR=0.335,95%CI:0.272~0.414,P<0.001)是学龄前儿童身高过矮的独立相关因素;出生时身高过矮(OR=0.330,95%CI:0.269~0.404,P<0.001)、体重过轻(OR=0.330,95%CI:0.269~0.404,P<0.001)是学龄前儿童体重过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与2005年九市的标准相比较,石家庄地区3~6岁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高于全国城市学龄前儿童的平均水平;学龄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发育不良受到出生时身高和体重的影响;应重视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的三级预防及孕产期高危因素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身高评价 体重评价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血清apo AI和Apelin水平检测对预测淋巴脉管间隙浸润风险的价值研究
11
作者 梁燕茹 郑瑜 李倩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3-57,85,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术前血清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1,apo AI)和Apelin水平检测对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石...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术前血清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1,apo AI)和Apelin水平检测对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脉管间隙浸润(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6月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97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EC患者LVSI发生情况并比较不同结果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C患者LVSI风险的影响因素,采用ROC分析术前血清apo AI和Apelin水平评估EC患者LVSI风险的价值,绘制决策曲线分析术前血清apo AI和Apelin水平评估EC患者LVSI风险的净受益率,比较血清apo AI和Apelin术前不同表达水平的患者LVSI发生情况。结果97例EC患者中LVSI阴性和阳性分别为69例和2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2 cm、非子宫内膜样腺癌、低分化、肌层浸润≥1/2和血清Apelin水平升高是EC患者LVS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po AI升高是LVSI阳性的保护因素(t/χ2=6.592,8.686,4.697,9.098,4.001,2.738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apo AI,Apelin联合检测评估EC患者LVSI风险的AUC值为0.801,高于二者单独评估的AUC值(P<0.00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风险阈值为0~0.55时,术前血清apo AI,Apelin联合检测的净受益率大于单独检测。结论术前血清apo AI,Apelin水平变化对评估EC患者LVSI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低水平apo AI与高水平Apelin表明患者LVSI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载脂蛋白AI APELIN 淋巴脉管间隙浸润
下载PDF
血管生成拟态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梁军 苗蕊 邢慧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标本267例,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鉴定VM结...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子宫内膜癌标本267例,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鉴定VM结构,分为VM阳性组与VM阴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133的表达。结果:26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65例(24.3%)存在VM。VM的形成与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χ2=9.987,P=0.002),组织学分级(χ2=11.795,P=0.001),肌层浸润深度(χ2=5.499,P=0.019),脉管内有无癌栓(χ2=22.599,P<0.001)及淋巴结有无转移(χ2=7.848,P=0.005)密切相关。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VM阳性组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明显低于VM阴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0个月),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73,P<0.001)。CD133在VM阳性组的表达率为75.4%(49/65),较VM阴性组58.9%(119/202)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20,P=0.017)。结论:VM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度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CD133表达阳性的肿瘤干细胞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V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管生成拟态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孕酮、促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检测与早期先兆流产妊娠预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文立 王亚凡 +2 位作者 孙艳华 毛丽梅 蒌玉琴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2期1323-132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促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nnic gonadotropin,β-HCG)对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孕龄6~8周的早孕者资料,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测定血清孕酮、β-HCG值。结果先兆流产继...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及促绒毛膜性腺激素(β-human chonnic gonadotropin,β-HCG)对先兆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孕龄6~8周的早孕者资料,分为正常组、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测定血清孕酮、β-HCG值。结果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难免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难免流产组血清孕酮、β-HCG显著低于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P<0.01)。结论孕4~6周血清孕酮、βHCG预测早期先兆流产妊娠预后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流产 先兆 预后 孕酮 促绒毛膜性腺激素
下载PDF
超声检查与血清CA-125检测对早孕先兆流产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立 孙艳花 +2 位作者 王亚凡 毛丽梅 娄玉芹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大小并联合检测血清CA-125水平,评估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49例孕周在7-10周的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45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84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2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连...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大小并联合检测血清CA-125水平,评估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149例孕周在7-10周的单胎孕妇,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45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组84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组20例,采用化学发光法连续测定各孕周血清CA-125水平,同期经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卵黄囊大小,观察卵黄囊正常、异常与妊娠结果的关系。结果82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妇女可见正常卵黄囊,20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妇女显示正常卵黄囊的仅7例,敏感性65.0%(13/20),特异性97.6%(82/84),总符合率91.3%(95/104)。卵黄囊显示率在继续妊娠组、孕9、10周妊娠失败组有显著差异(P〈0.05);各孕周妊娠失败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继续妊娠组(P〈0.01),敏感性为75.0%(15/20),特异性为95.2%(80/84),总符合率91.3%(95/104)。结论经阴道超声妊娠卵黄囊测量联合测定血清CA-125对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的妊娠预后有极高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流产 先兆 卵黄囊 超声检查 产前 CA-125抗原
下载PDF
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直方图对肺部孤立性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耿广 李臻 +3 位作者 吴欣娟 李雯 郭海荣 王新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13-516,519,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肺部孤立性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肺部孤立性实性病变64例,其中恶性42例、良性22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不同b值(0、400、800 s/mm^2)肺部DWI...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全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肺部孤立性实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肺部孤立性实性病变64例,其中恶性42例、良性22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接受不同b值(0、400、800 s/mm^2)肺部DWI检查。测量全病变ADC直方图参数,包括偏度、峰度、熵、体积、ADC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和多组ADC百分位数。分析不同病理性质患者各项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具有最高诊断效能的参数。全部病例按病理亚型分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其他恶性肿瘤、结核和肺炎,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肺部恶性病变的峰度、偏度、ADC标准差和ADC第80、85、90、95百分位数均小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度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腺癌组峰度、偏度、ADC标准差以及ADC第80、85、95百分位数均小于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病变ADC直方图对鉴别肺部孤立性实性病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偏度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双极电凝、LigaSure及超声刀对人子宫旁血管组织热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军 邢慧敏 +1 位作者 刘艳 杨波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中双极电凝、Liga Sure及超声刀对人子宫旁血管组织的热损伤程度,指导TLH术中合理选择电外科器械。方法对拟行TLH患者截取分别以双极电凝、Liga Sure及超声刀处理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中双极电凝、Liga Sure及超声刀对人子宫旁血管组织的热损伤程度,指导TLH术中合理选择电外科器械。方法对拟行TLH患者截取分别以双极电凝、Liga Sure及超声刀处理的子宫旁血管组织各30块,共计90块,显微镜下测量电凝部位热损伤宽度。结果 3种电外科器械对子宫旁血管组织热损伤程度不同,热损伤宽度双极电凝组(4.583±0.538)mm,明显大于Liga Sure组(4.207±0.525)mm(q=3.654,P<0.05)和超声刀组(3.506±0.623)mm(q=10.465,P<0.05),Liga Sure组热损伤宽度明显大于超声刀组(q=6.812,P<0.05)。结论双极电凝对人子宫旁血管组织的热损伤宽度最大,Liga Sure次之,超声刀最小,TLH术中处理子宫血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电器械,避免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热损伤 电外科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自发流产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杜丽荣 徐素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Z期18-20,共3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由两个相同亚基以二硫键交联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糖蛋白。VEGF有4种不同变异体,3个家族成员,其表达受缺氧、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是由两个相同亚基以二硫键交联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高度保守性的糖蛋白。VEGF有4种不同变异体,3个家族成员,其表达受缺氧、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一些重要的金属离子及原癌基因、抗癌基因等调节。VEGF具有强大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在人体代谢旺盛的组织如胚胎组织、胎盘、增生期子宫内膜、黄体等高水平表达;VEGF可促进胎盘血管的生成,增加血管通透性。近年来研究表明VEGF功能异常、表达缺乏可引起胚胎种植、胎盘形成等障碍,是造成自发流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自发流产 胎盘
下载PDF
布林佐胺滴眼液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左艳霞 秦寿泽 +3 位作者 肖红岩 周杰 吴淑娟 张凤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14-817,共4页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滴眼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眼内压增高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妇科患有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布林佐胺组(n=30)和对照组(n=30)。监测2组全... 目的探讨布林佐胺滴眼液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眼内压增高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妇科患有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布林佐胺组(n=30)和对照组(n=30)。监测2组全身麻醉后5 min(T0),T位气腹且布林佐胺滴眼液滴眼或生理盐水滴眼后30 min(T1)、60 min(T2)、120 min(T3),气腹结束后30 min(T4)的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和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Paw)的变化。结果 2组IOP均升高,但布林佐胺组较对照组升高幅度小,2组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2组MAP、HR和PETCO2、Paw均逐渐升高,其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术中应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可降低眼压,预防视神经损伤,且对呼吸循环系统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妇科腹腔镜 布林佐胺滴眼液
下载PDF
社会支持与孕妇总体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魏海茹 杜义敏 +4 位作者 安翠霞 张培 李丽雅 戎瑞芳 李聪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10期1487-1489,共3页
目的分析孕妇总体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以便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00名孕妇和80名非妊娠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孕妇的总体幸福感与焦虑、抑郁程度及社会支持分别为(123.33±12... 目的分析孕妇总体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以便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200名孕妇和80名非妊娠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孕妇的总体幸福感与焦虑、抑郁程度及社会支持分别为(123.33±12.05;39.41±7.34;38.36±6.53;41.89±6.34),较非妊娠妇女增高(P<0.05或0.01)。孕妇受教育程度、收入、社会支持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高学历孕妇的社会支持及总体幸福感均高于低学历者(P<0.05~0.01)。结论孕妇孕期会得到更多社会支持,从而减少负性情绪对自身心理的影响,从而提高孕妇的幸福感,高学历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负性情绪 相关分析 孕妇 总体幸福感 社会支持系统
原文传递
IMP3在高龄葡萄胎及侵蚀性葡萄胎孕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雪霞 张丽娟 +9 位作者 张梅娜 常海丽 杨敏 赵敏英 董静 张娜 宋洁 刘玉娜 刘莉 谢祯芳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结合蛋白3(IMP3)在40岁以上高龄葡萄胎(HM)及侵蚀性葡萄胎(IHM)孕妇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选取103例40岁以上HM患者清宫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和88例IHM经化疗行子宫切除术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按照患者组...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结合蛋白3(IMP3)在40岁以上高龄葡萄胎(HM)及侵蚀性葡萄胎(IHM)孕妇中的表达。方法:回顾性选取103例40岁以上HM患者清宫术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和88例IHM经化疗行子宫切除术石蜡包埋组织标本,按照患者组织标本中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水平的不同,将HM标本分为观察组(β-h CG>2×10~5 m IU/ml,67例)和对照组(β-h CG<2×10~5 m IU/ml,36例);将IHM标本分为观察2组(β-h CG>2×10~5 m IU/ml,52例)和对照2组(β-h CG<2×10~5 m IU/ml,3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IMP3在两组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HM的恶化进展及IHM的病情诊疗效果,评估其预后评分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IMP3的阳性表达率为35.82%(24/67),IHM的恶变率为66.67%;IMP3阴性表达者恶变为IHM的恶变率为18.60%,IMP3的阳性表达与IMP3阴性表达的恶变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77,P<0.05)。对照组IMP3的阳性表达率为8.33%;IMP3阳性表达者恶变为IHM的恶变率为100%,IMP3阴性表达者恶变为IHM的恶变率为21.21%;IMP3的阳性表达与IMP3阴性表达的恶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P<0.05)。两组IMP3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8,P<0.05)。化疗前观察2组IMP3的阳性表达率为94.23%,化疗后阳性表达率为82.69%。对照2组化疗前IMP3的阳性表达率为77.78%(28/36),化疗后IMP3的阳性表达率为58.33%(21/36),两组化疗前和化疗后IMP3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8,χ~2=6.364;P<0.05)。结论:在高龄孕妇中血清β-h CG水平>2×10~5 m IU/ml的IMP3阳性率较高,是HM发生局部转移和(或)远处转移有关的高危因素,且IMP3表达阳性者发展为IHM率高,可通过检测IMP3在HM的表达判断HM恶化程度,可将IMP3作为检测HM发生局部转移和(或)远处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在IHM中,化疗后IMP3阳性率较化疗前均有下降,但患者血清β-h CG水平>2×10~5 m IU/ml与β-h CG<2×10~5 m IU/ml相比下降不明显,应继续给予相应治疗和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 表达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免疫组化 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化疗 子宫切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