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外周血中GRP78和ATF4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田利军 郭宇松 +1 位作者 王晓燕 郭哲铭 《空军航空医学》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患者外周血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和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 目的探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患者外周血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和激活转录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5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96例PMO患者为PMO组,另选取同期96名体检健康的绝经女性为正常组。比较PM O组和正常组的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GR P78、ATF4水平;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rocollagenⅠtype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Pearson法分析PMO患者血清GRP78、ATF4水平与β-Crosslaps、PIN P、BM D的相关性及PMO患者血清GR P78表达水平与ATF4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PMO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PMO组患者腰臀比、BMD低于正常组(t=9.76、15.47,P均<0.001);血清GRP78、ATF4、β-Crosslaps、PINP水平高于正常组(t=18.32、16.81、8.15、14.84,P均<0.001);PMO患者血清GRP78、ATF4水平与β-Crosslaps、PINP均呈正相关(r=0.56、0.48、0.48、0.52,P<0.001、<0.001、<0.001、=0.006),与BMD呈负相关(r=-0.54、-0.44,P均<0.001);PMO患者血清GRP78水平与ATF4呈正相关(r=0.595,P<0.001);PINP、GRP78、β-Crosslaps、ATF4是影响PMO发生的危险因素(OR=2.518、2.672、2.271、2.336,P均<0.001),BMD是影响PMO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83,P<0.001)。结论PMO患者血清GRP78、ATF4水平较高,均与β-Crosslaps、PINP、BMD相关,GRP78、ATF4可能是诊治PMO的潜在靶标,测定血清GRP78、ATF4水平有助于临床防治PM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β-胶原特殊序列 激活转录因子4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下载PDF
喉癌术后放疗患者复发影响因素及与不同放疗剂量的关系
2
作者 刘彬 胡智慧 +2 位作者 孔娜 李炎 陈坤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放疗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各术式下不同放疗剂量与复发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临床资料,先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放疗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各术式下不同放疗剂量与复发的关系及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临床资料,先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同时探讨不同放疗剂量与各术式的关系,利用Kaplan-meler法、Log rank检验对喉癌患者2年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134例患者中,30例术后复发者设为复发组,其余104例为未复发组。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临床分期(Ⅲ~Ⅳ期)、T分期(T3~T4期)、N分期(N1~N3)、放疗剂量(低剂量)、甲状腺软骨受侵(是)、手术切缘(阳性)为喉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肿物切除/喉部分切除术、喉全切除术后接受高剂量放疗患者复发率分别低于接受低剂量放疗患者,总复发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截至2023年6月,134例喉癌术后放疗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4.23个月(1~24个月),其中低剂量组死亡8例,高剂量组死亡2例,中位生存时间估计值分别为19.13、22.13月,患者的生存曲线具有差异性(Log rank P=0.20),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结论:喉癌术后联合放疗的整体疗效较好,但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低剂量放疗、肿瘤侵及甲状腺软骨、手术切缘阳性、术后至放疗结束时间>11周因素均可影响疾病复发,临床上应当结合患者病情适当调高放疗剂量,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术后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复发 生存曲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Ilizarov外固定架用于糖尿病Charcot神经关节病患者对其关节功能及血清PGE2、NGF的影响
3
作者 许英 贺银习 +2 位作者 周红艳 张彩霞 刘魁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6期1750-1754,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用于糖尿病Charcot神经关节病患者对其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行踝关节融合术的100例糖尿...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架用于糖尿病Charcot神经关节病患者对其关节功能及血清前列腺素E2(PGE2)、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行踝关节融合术的100例糖尿病Charcot神经关节病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髓内钉组(逆行髓内钉治疗,n=40)和外固定架组(Ilizarov外固定架治疗,n=60)。比较两组患者关节骨融合率、愈合时间、术后临床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周血清PGE2、NGF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AOFAS)评分、术后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外固定架组关节骨融合率高于髓内钉组,愈合时间短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术后临床疗效优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两组血清PGE2、NGF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外固定架组低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AOFA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外固定架组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末次随访时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izarov外固定架是治疗糖尿病Charcot神经关节病患者的有效选择,可调节血清疼痛-炎症介质表达,增加关节骨融合率,缩短愈合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外固定架 逆行髓内钉 糖尿病Charcot神经关节病 踝关节融合术
下载PDF
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刘峰 高扬 +2 位作者 董海鹏 穆卫庐 李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9期957-961,共5页
目的观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对肱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连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及合作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应用动力加压钢板(DCP)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状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肩/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与骨不连再发生率,并检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为(125.46±12.85)min,较对照组[(130.24±10.53)min]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为(254.19±20.73)mL,较对照组[(262.86±18.62)mL]少,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74±3.26)周、(14.23±1.76)d,较对照组[(13.15±3.34)周、(15.08±2.11)d]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肩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32.26±4.46)°,大于对照组[(127.74±5.11)°],研究组Neer评分为(85.46±2.34)分,高于对照组[(80.78±3.23)分],研究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32.26±4.46)°,大于对照组[(127.74±5.11)°],研究组Mayo评分为(85.46±2.34)分,高于对照组[(80.78±3.23)分],研究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的血清IGF-1、FGF-2水平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分别为(28.82±5.18)ng/L、(417.18±8.32)ng/mL,分别较对照组高[(24.42±4.83)ng/L、(362.09±7.7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与对照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不连再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的EuroQoL健康指数量表(EQ-5D)评分均较术前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DCP联合皮质外骨桥能改善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肩/肘关节功能、生活质量,降低骨不连再发生率,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住院时间,促进骨折愈合,调节血清IGF-1、FGF-2水平,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皮质外骨桥 肱骨骨折 骨不连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及Paley愈合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侯熙智 付强 +4 位作者 闫世杰 李飞 王江泳 崔凤姣 冯建书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3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对慢性骨髓炎的预后作Paley愈合评价。方法选择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5例行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疗效并对慢性骨髓炎的预后作Paley愈合评价。方法选择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5例行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为试验组,外院15例行常规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治疗的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缺损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明显降低(P<0.05),Paley愈合评价优良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踝关节功能Baird-Jackson评分情况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抗生素骨水泥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重度慢性骨髓炎骨缺损,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创伤性骨髓炎 抗生素 骨水泥 ILIZAROV外固定架 手风琴技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自由基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33
6
作者 李锋 聂喜增 马湘毅 《河北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了解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自由基水平,探讨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63例骨性关节炎患者(OA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目的了解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自由基水平,探讨一氧化氮(NO)和氧自由基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63例骨性关节炎患者(OA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和关节液中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A患者血清中NO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下降(P<0.05);关节液中NO和MDA含量明显高于血清中的含量(P<0.01,P<0.05),SOD含量低于血清中的含量(P<0.05)。结论OA患者体内自由基水平增高,NO和氧自由基在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一氧化氮 氧自由基 关节软骨
下载PDF
髂骨移植并发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邸军 张奉琪 +1 位作者 冯文岭 于金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51-752,768,共3页
[目的]探讨髂骨移植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研究1990年~2005年10月828例髂骨移植患者,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浅感染45例;深部感染10例;局部血肿60例;深部血肿4例;神经损伤30例;血管损伤3例,均发生在髂骨后部... [目的]探讨髂骨移植的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研究1990年~2005年10月828例髂骨移植患者,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浅感染45例;深部感染10例;局部血肿60例;深部血肿4例;神经损伤30例;血管损伤3例,均发生在髂骨后部取骨时,为臀上动脉断裂;髂骨骨折2例,腹壁疝1例.[结论]取骨位置及操作不当是引起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了解髂骨解剖特点,正确选择取骨位置、微创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移植 并发症 预防
下载PDF
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继发移位及头坏死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黎宁 彭阿钦 +4 位作者 曹晶 郭锐 张国山 于金河 耿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364-1366,共3页
[目的]通过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病例的临床调查,分析继发移位及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月,21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伤后早期接受保守治疗,其中186例病人符合入选标准。男82例,女104例,平均6... [目的]通过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病例的临床调查,分析继发移位及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月,21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伤后早期接受保守治疗,其中186例病人符合入选标准。男82例,女104例,平均67.5岁。其中141例病人卧床休息,穿丁字鞋,4周后扶双拐开始行走。45例病人伤后第3d开始扶双拐下地。发现骨折移位后均给予手术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为骨折愈合,股骨头内出现硬化灶或囊肿(FicatⅡ期)诊断为股骨头早期坏死。[结果]68例患者(36.6%)骨折Ⅰ期愈合,118例患者(63.4%)发生骨折继发移位,发现移位平均时间是伤后16d(2~68d)。Ⅰ期愈合组病人中,17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5%。发现坏死时间为8~50个月,其中18~24个月最多,有13例。继发移位组病人中,9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55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59.8%;发现坏死时间为4~18个月,其中6~12个月最多,有36例。26例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19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73%;发现坏死时间为3~12个月,其中3~6个月最多,有11例。[结论]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承受较高的继发移位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所以作者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保守治疗 继发移位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预防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便秘的观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伟 冯建书 刘健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2051-2052,共2页
髋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等,临床多见于老年人。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如卧床、疼痛、精神紧张、饮食改变等)的影响,易发生腹胀、便秘等问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 髋关节周围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粗隆下骨折等,临床多见于老年人。患者由于受多种因素(如卧床、疼痛、精神紧张、饮食改变等)的影响,易发生腹胀、便秘等问题,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骨折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口服轻泻剂、开塞露塞肛、灌肠或肛管排气等方法对症治疗,缺乏有效的预防手段。我们对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周围骨折 便秘 中药 穴位贴敷 红外线照射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联合术后低分子肝素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及对血清sVCAM-1、HMGB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彦志 邢兆国 +7 位作者 贾东昭 董海鹏 高扬 李炎 穆卫庐 李琦军 常军英 侯卫星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11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联合术后低分子肝素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跗骨窦切口微...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联合术后低分子肝素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组)和常规内固定治疗(常规组),比较治疗效果、Gissane角、Bohler角、凝血功能、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Gissane角、Bohler角均有明显提升,联合组APTT、PT高于常规组[(39.78±2.56)s vs.(36.18±2.17)s、(24.52±0.82)s vs.(19.32±1.13)s](P<0.05);血清sVCAM-1、HMGB1低于常规组[(467.82±30.25)ng/mL vs.(492.26±30.29)ng/mL、(3.16±1.55)μg/L vs.(6.46±1.62)μg/L](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及空心钉轴向内固定联合术后低分子肝素治疗跟骨骨折患者,血清sVCAM-1、HMGB1水平降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钢板 内固定 切口 血清
下载PDF
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 Ⅰb型腕舟骨骨折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穆卫庐 常军英 +7 位作者 贾东昭 付强 冯建书 侯卫星 王彦志 李炎 邢兆国 李琦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1166-1170,共5页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组(n=19)和... 目的比较Herbert螺钉微创掌侧入路和背侧入路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远期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的37例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掌侧组(n=19)和背侧组(n=18)。掌侧组患者采用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背侧组患者采用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评估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临床疗效,并计算临床疗效优良率。采用改良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a的腕关节功能。采用角度计测量2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 a的腕关节活动情况,包括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角度。记录2组患者腕骨骨折愈合时间、手术结束至重返工作岗位时间。手术后随访3 a,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3 a,背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8.89%(16/18),掌侧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4.74%(18/19),2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4,P>0.05)。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疼痛程度、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手术后3 a,掌侧组患者疼痛程度、功能状态、活动范围、握力及总评分与背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后3 a的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手术后3 a,掌侧组患者腕关节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活动范围与背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手术后至重返工作岗位时间均显著低于背侧组(P<0.05)。随访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感染、骨不连、舟骨坏死、神经损伤、螺钉松动等并发症,仅背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症状,活动受限,但握力良好,经辅助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与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远期临床疗效相当,掌侧经皮Herbert螺钉微创治疗HerbertⅠb型腕舟骨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时间,利于患者早日返回工作岗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HerbertⅠb型 HERBERT螺钉 掌侧入路 远期疗效
下载PDF
二氧化硫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新莉 周君琳 +1 位作者 黎宁 范伯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47-1752,共6页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二氧化硫(SO2)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IR后肺损伤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 h(IR)组、sham+... 目的:探讨内、外源性二氧化硫(SO2)对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双大腿根部止血带复制大鼠双后肢IR后肺损伤模型。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sham)组、肢体缺血4 h再灌注4 h(IR)组、sham+SO2组、sham+异羟肟酸(hydroxamate,HDX)组、IR+SO2组和IR+HDX组。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计数肺泡间隔中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数目;测定肺系数和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测定肺内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1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表达的变化;测定肺组织中SO2含量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观察动物24 h存活率。结果:大鼠肢体IR可引起肺组织出现损伤性变化,同时肺泡间隔中PMN数目、肺系数、肺组织MDA含量和ICAM-1水平以及血清TNF-α和IL-1含量增加,而肺组织SO2含量和AST活性下降、动物存活率降低;预先给予SO2供体Na2SO3/NaHSO3可明显减轻上述指标的变化;而预先给予体内SO2生成酶抑制剂HDX减少SO2的生成可加重IR所致的上述变化。结论:肺内AST/SO2体系下调参与介导了大鼠肢体IR致ALI的发生;外源性SO2通过抗炎、抗氧化发挥其改善肢体IR所致的肺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急性肺损伤 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艳兵 孙先泽 +5 位作者 宫瑞 于金河 候树兵 顾振芳 赵正琦 胡红涛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MIS-TLIF(100例)和TLIF(86例)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与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MIS-TLIF(100例)和TLIF(86例)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178例患者获得随访36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率、术后5 d和3、6、12个月腰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MIS-TLIF组明显优于TLIF组(P<0.05,P<0.01)。两组术后各时间段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 MIS-TLIF、TLIF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手术方法,MIS-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腰痛改善均优于TLIF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
下载PDF
关节液抵抗素水平与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永周 关健 +3 位作者 童九辉 马维 李锋 苏瑞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944-3947,共4页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抵抗素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7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关节镜来进行软骨损伤程度评分,WOMAC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X线K-L分级系统评估膝关节影像学...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抵抗素水平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79例健康对照组进行研究,通过关节镜来进行软骨损伤程度评分,WOMAC评分来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X线K-L分级系统评估膝关节影像学分级。通过ELISA检测血清和关节液中抵抗素及Ⅱ型胶原基端端肽水平。结果:关节液中抵抗素水平与X线K-L分级呈正相关,与WOMAC评分中疼痛、肢体功能及总评分呈正相关,与WOMAC僵硬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关节炎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WOMAC总分、各分项评分及X线K-L分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关节液中抵抗素水平与Noye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关节液中抵抗素水平在反映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变严重程度及关节软骨退变程度上可能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抵抗素 关节滑液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姜黄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白细胞介素-6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宋永周 童九辉 +3 位作者 李明 马维 关健 苏瑞红 《河北中医》 2016年第9期1344-1347,1352,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骨关节炎(OA)患者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并体外培养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和正常关节软骨细胞;采用姜黄素干预培养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骨关节炎(OA)患者软骨细胞氧化应激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的影响。方法无菌分离并体外培养OA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和正常关节软骨细胞;采用姜黄素干预培养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MMP-13、IL-6水平,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_2相关因子(2Nrf 2)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rf 2的核转位情况,分析姜黄素对炎症损伤细胞的干预作用。结果对关节炎软骨细胞,经姜黄素干预后,SOD、MDA、MMP-13、IL-6均有显著性变化。与正常软骨细胞组比较,关节炎软骨细胞组Nrf 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细胞核内Nrf 2活性增强。经姜黄素干预后关节炎软骨细胞Nrf 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上调,细胞核内Nrf 2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姜黄素能部分纠正关节炎软骨细胞的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对软骨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中药疗法 姜黄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金辉 聂喜增 +3 位作者 李锋 刘树民 周颖 马湘毅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监视辅助复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8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2例,Ⅵ型6例。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3.8个月(12~22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HSS...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关节镜下监视辅助复位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8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2例,Ⅵ型6例。结果患者平均随访13.8个月(12~22个月),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平均90.6分(83~98分),无术后复位不良,术后1年未见骨折移位病例。本组病例无深部感染、骨折不愈合和内固定松动。结论关节镜下辅助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并发症少,既可提高复位质量又可有效避免骨折二期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平台 关节镜
下载PDF
安尔碘预防四肢骨折外固定术后针道感染 被引量:8
17
作者 侯树兵 孙先泽 +4 位作者 于金河 任亮 赵正琦 顾振芳 宫瑞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针对外固定器针道感染,选择一种高效、快速、持续杀菌并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消毒方法。方法选择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安尔碘消毒组(A组)和75%乙醇消毒组(B组),每日1次对针道局部进行清洁消毒。术后1周、6周和去除外... 目的针对外固定器针道感染,选择一种高效、快速、持续杀菌并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消毒方法。方法选择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安尔碘消毒组(A组)和75%乙醇消毒组(B组),每日1次对针道局部进行清洁消毒。术后1周、6周和去除外固定器时分别对两组病例的针道感染率(依据Checketts-Otterburns感染分级)、细菌培养及疼痛状况(依据视觉模拟评分)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术后1周、6周和去除外固定器时,A组细菌检出率(致病菌检出率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之和)及致病菌检出率均低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1度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组2、3度感染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6周开始功能锻炼时,A组针孔局部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安尔碘消毒四肢骨折外固定器术后针道是高效、快捷的方法,且有助于缓解康复锻炼时肢体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尔碘 乙醇-外固定器 针道感染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正常骨质动力髋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黎宁 彭阿钦 +4 位作者 柴仪 曹晶 刘勇 郭锐 韩长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99-1301,共3页
目的选取正常骨密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标本,研究骨水泥强化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双侧股骨上段标本24对48侧,制备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模型。右侧标本行骨水泥强化DHS固定... 目的选取正常骨密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标本,研究骨水泥强化对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固定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防腐尸体双侧股骨上段标本24对48侧,制备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模型。右侧标本行骨水泥强化DHS固定,为强化组;左侧行DHS常规固定,为对照组。两组标本进行弯曲强度实验及扭转强度实验。结果强化组最大负荷及最大扭矩分别为3852.1602±143.6031N、15.5±2.6Nm,对照组为3702.9667±133.8601N、14.7±3.4Nm;两组比较生物力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骨密度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行骨水泥强化,对DHS固定强度及骨折整体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间骨折 动力髋 骨水泥 生物力学
下载PDF
PLDD结合椎管内持续给药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晓光 郑秋兰 +1 位作者 韩军龙 齐亚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经突破1.5亿,发病率高达12%。据文献记录在2000例样本中,发病率为12%;30~40岁的人群中,22.8%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50~60岁的人群中,患者达到41%;而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更是高达52%。目前,... 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已经突破1.5亿,发病率高达12%。据文献记录在2000例样本中,发病率为12%;30~40岁的人群中,22.8%人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50~60岁的人群中,患者达到41%;而6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更是高达52%。目前,因为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PLDD 疗效观察 给药治疗 单纯性 椎管内 发病率 治疗费用
下载PDF
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应用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穆卫庐 常军英 +7 位作者 贾东昭 付强 冯建书 侯卫星 王彦志 李炎 邢兆国 李琦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研究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盆髋臼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并结合术... 目的:研究以CT三维重建为基础的3D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盆髋臼X射线片、CT三维重建并结合术者临床经验完成内固定术;研究组给予CT三维重建并根据其数据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实物模型,确定内固定方案并给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评估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一般手术指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2,t=6.914,t=8.608;P<0.05)。研究组患者髋臼复位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χ^(2)=4.021,χ^(2)=4.501;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联合CT三维重建应用于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可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提高复位质量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CT三维重建 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