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家庄地区正常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值范围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文 尹鑫 +3 位作者 王绵 张洁芳 何红美 曹彦敏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石家庄地区妊娠女性在妊娠各个时期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建立该地妊娠妇女的特异性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试验组按筛选标准纳入妊娠妇女442例,对照组按... 目的通过测定石家庄地区妊娠女性在妊娠各个时期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建立该地妊娠妇女的特异性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试验组按筛选标准纳入妊娠妇女442例,对照组按入组标准纳入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123例。血清FT3、FT4、TSH采用免疫发光化学法测定,按不同孕周分层后对化验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清FT3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3.39~5.97pmol/L,3.39~5.14pmol/L,2.91~5.03pmol/L;血清FT4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72~18.15pmol/L,8.81~17.15pmol/L,6.65~16.82pmol/L;血清TSH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的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24~2.46mU/L,1.46~3.13 mU/L,1.75~3.47 mU/L。按照该参考值为标准,妊娠期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病率0.5%,亚临床甲减患病率3.6%,单纯低T4血症的患病率2.0%,TPOAb阳性患病率6.8%。结论石家庄地区正常妊娠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范围的制定有利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的正常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激素类 胎儿发育
下载PDF
左甲状腺素钠对妊娠早期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阴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洁芳 李远 +4 位作者 曹彦敏 刘东立 马敏 许红 赵保敬 《临床荟萃》 CAS 2016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L-T4)对妊娠早期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伴TPoAb阴性患者1 140例,随机分为L-T4组(n=570)和对照组(n=570),L-T4组给...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L-T4)对妊娠早期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阴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就诊的妊娠早期亚临床甲减伴TPoAb阴性患者1 140例,随机分为L-T4组(n=570)和对照组(n=570),L-T4组给予L-T4治疗并达到目标值[促甲状腺素(TSH)<2.5mU/L],对照组不进行相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高血压、贫血、流产、早产及新生儿体质量等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妊娠高血压、贫血、流产率及早产率等指标显著高于L-T4组(P<0.05),顺产率显著低于L-T4组,并且L-T4组患者治疗达目标值所需L-T4剂量与患者的TSH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63,P<0.05)。结论 L-T4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早期伴TPoAb抗体阴性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围产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妊娠 过氧化物酶类 甲状腺素
下载PDF
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治乾 李远 肖文良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87-590,共4页
目的采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研究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延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选首次发病时间超过12h,未行溶栓治疗且无持续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组... 目的采用^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研究前列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延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选首次发病时间超过12h,未行溶栓治疗且无持续胸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7~14天行PCI治疗;前列地尔组30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两组于发病1周及治疗后12周行^99m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缺血面积(IA)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发病1周时的LVEDV、LVESV、LVEF及I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前列地尔组LVEDV、LVESV较对照组明显下降,LVEF明显升高,IA明显缩小。结论前列地尔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患者心肌灌注以及恢复其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延迟PCI 心肌灌注 心功能 ^99m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远 王涛 +7 位作者 张洁芳 肖文良 封彦风 杨增芯 曹艳敏 殷洪山 贾莲虹 刘东立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7期728-731,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尼可地尔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但存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尼可地尔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可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同时测定血浆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结果尼可地尔组患者的APN较治疗前升高,(4.19±1.21)mg/L vs(6.36±1.42)mg/L,hsCRP较治疗前降低,(5.20±1.96)mg/L vs(3.76±1.87)mg/L,FM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8.20±3.72)%vs(11.08±3.14)%(均P<0.05)。常规治疗组的FMD、APN、hsCRP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尼可地尔组的ΔFMD与ΔAPN存在明显正相关(r=0.280,P<0.05),与ΔhsCRP存在明显负性相关(r=-0.649,P<0.05)。结论尼可地尔能显著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绞痛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流速度 尼可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冀中南地区妊娠期妇女血清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许红 刘力 +1 位作者 何红美 张洁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294-296,共3页
目的建立冀中南地区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9 721例妊娠妇女纳入本研究,其中孕早期2 309例,平均年龄(27.8±3.7)岁;孕中期4 364例,平均年龄(28.0±3.6)岁;孕晚期3 048例,平... 目的建立冀中南地区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激素参考区间。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9 721例妊娠妇女纳入本研究,其中孕早期2 309例,平均年龄(27.8±3.7)岁;孕中期4 364例,平均年龄(28.0±3.6)岁;孕晚期3 048例,平均年龄(28.0±3.7)岁。分析所有入组对象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建立各孕期参考区间。结果 TSH数据为非正态分布,需将其进行平方根转换为正态分布。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孕期妇女血清TSH、fT3和fT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随孕期增长呈上升趋势,fT3、fT4水平则呈下降趋势。根据95%置信区间所建立的不同孕期各指标的参考区间之间及其与试剂盒标称参考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能够为建立冀中南地区不同孕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区间提供依据,有助于正确评价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激素 冀中南地区 参考区间 妊娠期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6
作者 曹清清 葛欣联 +1 位作者 王绵 马敏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45-124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糖尿病组,根据尿白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糖尿病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亚组(A组,2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亚组(B组,21例)、临床糖尿病肾病亚组(C组,21例);另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25-(OH)D_3、UAER、BUN、SCr、hs-CRP、TNF-α、IL-6的变化,并分析各组血清25-(OH)D_3与肾功能指标、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血清25-(OH)D_3低于健康对照组,UAER、BUN、SCr、hs-CRP、TNF-α及IL-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组比较,B组、C组的血清25-(OH)D_3明显降低,SCr、BUN、hs-CRP、TNF-α及IL-6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的血清25-(OH)D_3明显降低,SCr、BUN、hs-CRP、TNF-α及IL-6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5-(OH)D_3与UAER、BUN、SCr、hs-CRP、TNF-α、IL-6等均呈负相关(r=-0.627、-0.698、-0.669、-0.694、-0.697、-0.702,P均<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升高,联合监测二者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监控和病变程度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25羟维生素D_3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郝亚逢 李远 +4 位作者 刘俊法 李杨 魏雪梅 王献忠 靳文军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无狭窄和CSF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和内皮...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无狭窄和CSF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和内皮功能,并通过对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进行测定,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吸烟率为18%,慢血流组为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13.5.±0.9)%、(2.2±0.8)mg/L,慢血流组为(12.8±0.5)%、(1.4±0.5)mg/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NO[(35.2±11.5)μmol/L]、ET-1[(17.4±3.6)ng/L]与对照组[NO(48.3±13.2)μmol/L、ET-1(15.1±2.4)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OR=5.469,P=0.000)、RDW(OR=1.623,P=0.012)、hs-CRP(OR=2.584,P=0.000)、NO(OR=1.437,P=0.000)以及ET-1(OR=1.646,P值=0.000)。结论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在CS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血管内皮功能与CSF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相关性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8
作者 贾连红 刘斌 张晋霞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1319-1320,共2页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给金纳多注射液20ml,对照组给血塞通注射液10ml,... 目的评价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2组综合治疗方法相同,治疗组给金纳多注射液20ml,对照组给血塞通注射液10ml,分别加入5%葡萄糖液或0.9%生理盐水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周。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血小板、血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经颅多普勒检查(TCD)指标的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显效+有效)64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57例,总有效率为83.8%。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血流变学和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金纳多注射液不良反应少见。结论金纳多注射液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降低全血黏度,改善血脂代谢,且不良反应少见,亦为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金纳多注射液 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家安 张洁芳 +5 位作者 曹彦敏 汝磊生 彭育红 丁超 齐书英 杨莉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2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将48例ADHF随机...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将48例ADHF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负荷剂量静脉推注rh—BNP(1.5—2.0μg/kg),随后按维持剂量进行微量泵静脉内注射[0.0075~0.0150μg/(kg·min)],连续静脉滴注24h。两组治疗前后均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V时域分析指标,即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RV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HRV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有增加的趋势,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RV的各项时域分析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率较治疗前比较均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可改善ADHF患者的HRV,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率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郝亚逢 李远 +3 位作者 刘俊法 李杨 王献忠 靳文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67-1670,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结果 CSF组吸烟者比例、ET-1水平、CEC数量高于对照组,而NO水平、FMD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SF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cy升高,而HDL-C降低(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 循环内皮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亚逢 刘俊法 +3 位作者 李杨 李远 王献忠 靳文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88例。采用TIMI血流分级法对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评价,凡校正TIMI帧数(CTFC)>27帧为慢血流,有慢血流者被分为...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88例。采用TIMI血流分级法对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评价,凡校正TIMI帧数(CTFC)>27帧为慢血流,有慢血流者被分为冠脉慢血流组(43例),血流正常者被分为正常对照组(45例)。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结果:两组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脉慢血流组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8.33±2.04)%比(7.06±1.78)%]和硝酸甘油依赖的血管扩张功能[NMD,(20.39±4.13)%比(16.10±5.22)%]均显著降低,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低的FMD(OR=1.069,P=0.011)和NMD(OR=1.183,P=0.014)是冠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是冠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内皮 血管 冠状血管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治乾 肖文良 +2 位作者 李远 邰炜彦 魏玲格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采用99 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m 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研究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选首次发病时间超过1... 目的:采用99 m 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m Tc-MIBI)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研究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方法选首次发病时间超过12小时但不超过72小时,未行溶栓治疗且无持续胸痛的 AMI 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 =31),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延迟 PCI 组(n =31)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发病后7-14天行 PCI 治疗。两组均于发病1周及治疗后4周行99 m Tc-MIBI 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肌缺血面积(ischemic area,IA)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发病1周时的LVEDV、LVESV、LVEF 及 I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延迟 PCI 组 LVEDV、LVESV 明显下降,分别为(73.87±5.90)ml vs (81.20±7.14)ml,(26.51±3.51)ml vs (30.90±3.84)ml(P 〈0.01);与对照组比较 LVEF明显升高,(66.23±5.20)% vs (60.97±4.58)%(P 〈0.01)、IA 明显缩小(10.67±3.01)% vs (12.93±3.54)%(P 〈0.01)。结论对于 AMI 患者,延迟 PCI 可以更完全地血运重建,明显改善心肌灌注及恢复心室功能,可以改善预后;99m Tc-MIBI 门控静息心肌断层显像可以定量分析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变化,可以准确评价延迟 PCI 治疗 AMI 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远 郝亚逢 +3 位作者 王涛 肖文良 张静 卞晓华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SF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扩张冠状动脉、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CSF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扩张冠状动脉、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每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APN、hs-CRP及FMD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APN、FMD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hs-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可地尔能够显著改善CSF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尼可地尔 内皮功能 脂联素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脑利钠肽辅助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洁芳 曹彦敏 孙家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55-8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辅助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和观察组(脑钠肽辅助厄贝沙坦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常规指标...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辅助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坦治疗)和观察组(脑钠肽辅助厄贝沙坦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1周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月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1周和1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常规指标(除心率外)和血清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1个月后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脑利钠肽辅助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较好,可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超声心动图和血清生化等指标,且患者的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利钠肽 厄贝沙坦 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碘营养与左甲状腺素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文 尹鑫 董益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48-48,共1页
目的研究碘营养与左甲状腺素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126例患者进行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单一组患者(63例)... 目的研究碘营养与左甲状腺素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12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126例患者进行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单一组患者(63例)与联合组患者(63例)。对单一组患者实施单一组左甲状腺素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进行碘营养治疗,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对其碘营养情况、甲状腺有关指标以及妊娠结局进行记录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发现,与单一组患者相比较,联合组患者的碘营养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单一组患者相比较,联合组患者的FT4、FT3以及TSH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与单一组患者相比较,联合组患者的巨大儿、生长受限以及胎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患者早产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女性妊娠期易发生碘营养匮乏,同时还会减弱妊娠期女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此,临床在对妊娠期女性进行左甲状腺素干预基础上,合理指导妊娠期女性进行碘营养支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营养 左甲状腺素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妊娠合并急性左心衰竭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彦敏 孙家安 +1 位作者 张洁芳 刘东立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并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后32例症状减轻或缓解;3例转院治疗,随访症状缓解;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分娩并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经吸氧、强心、利尿等治疗后32例症状减轻或缓解;3例转院治疗,随访症状缓解;1例死亡,考虑合并肺栓塞。结论妊娠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做好孕期保健也有助于减少左心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腹腔 并发症 心力衰竭 充血性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文彦 曹彦敏 孙家安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16期2456-2457,共2页
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极高,而85%以上的SCD是由于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VA)所致。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一种应用生物重组技术生产的,与人类B型利钠肽等同的肽类物质,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 心力衰竭(CHF)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SCD)的危险性极高,而85%以上的SCD是由于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VA)所致。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一种应用生物重组技术生产的,与人类B型利钠肽等同的肽类物质,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安全有效。而其是否影响CHF患者VA尚缺少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rh-BNP治疗对ADHF患者V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性 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彦敏 孙家安 +1 位作者 张洁芳 刘东立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892-1893,共2页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与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氨氯地平组29例;培哚普利组30例,联合用药组30例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与钙拮抗剂氨氯地平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89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氨氯地平组29例;培哚普利组30例,联合用药组30例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重构的各项参数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3组治疗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下降明显(P<0.01或0.05)。二尖瓣E/A峰速度比值明显升高;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重量(LVM)、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显著下降(P<0.01),而联合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或0.05)。结论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联用可有效降低血压,同时改善左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左心室重构 培哚普利 氨氯地平
下载PDF
高压氧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慧平 李远 +2 位作者 徐同顺 梁忆 王涛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冠心病(CH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扩冠、调脂、抗血小板等),高压氧组在...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冠心病(CH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扩冠、调脂、抗血小板等),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脂联素(APN)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hs-CRP、Hcy、TNF-α及APN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hs-CRP、Hcy、TNF-α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 APN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高压氧组的hs-CRP、Hcy、TNF-α及APN水平较对照组改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能够显著降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高压氧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免疫治疗方案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文 尹鑫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65-65,共1页
目的 探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DK-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甲状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行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两者患者均... 目的 探究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行DK-CIK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甲状腺癌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行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两者患者均给予手术切除和化疗方案,其中研究组给予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生物免疫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水平和治疗后近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CD4+ Thl7细胞比例明显下降,CD4+CD+25 Treg和Thl7/Treg上升,(P<0.05);结论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治疗甲状腺癌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高术后患者免疫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生物免疫疗法 甲状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