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与谱峭度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1
作者 杨旭 刘鹏飞 +2 位作者 程伟欣 许增兵 刘泽潮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1,共7页
针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服役环境恶劣,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表征的经验小波变换(EWT)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尺度空间表征方法,实现共振频带边界的自适应识别;其次,将基于形态学构建的尺度... 针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服役环境恶劣,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形态学构建尺度空间表征的经验小波变换(EWT)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提出基于形态学的尺度空间表征方法,实现共振频带边界的自适应识别;其次,将基于形态学构建的尺度空间表征与谱峭度相结合,识别出共振频带;然后,根据所识别的频带边界构造滤波器组,对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最后,对分解信号进行包络谱分析,识别故障特征频率,实现轴承故障的诊断。高速列车轴箱轴承振动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频带划分的准确性以及计算效率,准确诊断轴承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故障诊断 小波变换 形态学 尺度空间 峭度
下载PDF
O型套环对斜拉索涡激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一飞 刘庆宽 +2 位作者 王仰雪 常幸 邵林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9-248,共10页
斜拉索的涡激振动起振风速低,发生频繁,可能造成斜拉索的疲劳破坏,因此,斜拉索涡激振动的控制措施研究和设计十分重要。根据斜拉索涡激振动机理,提出O型套环这种气动措施来控制涡激振动,通过风洞试验,比较了标准斜拉索和套环斜拉索的涡... 斜拉索的涡激振动起振风速低,发生频繁,可能造成斜拉索的疲劳破坏,因此,斜拉索涡激振动的控制措施研究和设计十分重要。根据斜拉索涡激振动机理,提出O型套环这种气动措施来控制涡激振动,通过风洞试验,比较了标准斜拉索和套环斜拉索的涡激振动响应,研究了套环几何参数对斜拉索涡激振动的控制效果和影响规律,并初步分析了抑制振动的机理。结果表明:套环可以有效抑制斜拉索涡激振动,不同试验参数套环可将原振幅减小13%~98%;从总体趋势来说,套环宽度和厚度越大、间距越小,套环对斜拉索涡激振动的控制效果越好;安装O型套环之后,斜拉索外形表现出三维几何特征,流场的三维性被加剧,进而卡门涡的规则脱落和涡激振动被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与隧道工程 斜拉索 风洞试验 涡激振动 振动控制 O型套环
下载PDF
高地应力千枚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郭小龙 谭忠盛 +1 位作者 李磊 朱正国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9-261,共13页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直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此,依托在建成都-兰州铁路典型千枚岩隧道工程,基于隧道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时程特点,考虑软岩隧道荷载特点,确定了二次... 二次衬砌施作时机一直是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为此,依托在建成都-兰州铁路典型千枚岩隧道工程,基于隧道变形长期监测结果,分析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时程特点,考虑软岩隧道荷载特点,确定了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原则;考虑隧道测量丢失变形,提出软岩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确定方法;通过现场实测变形数据统计回归,基于一定保证率确定不同大变形等级和不同断面下的软岩隧道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并进行现场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刚度的初期支护可以实现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前期变形稳定,但无法保持围岩长期稳定,二次衬砌应该在初期支护变形达到第1稳定阶段后施作,既可以减少二次衬砌荷载,又可以控制围岩变形;采用指数函数拟合软岩隧道变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参数差异性较大,同时在确定隧道第1稳定阶段变形量时应考虑测量丢失变形;轻微、中等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1~0.2mm·d-1,边墙收敛速率小于0.5mm·d-1,严重、极严重大变形段拱顶下沉变形速率小于0.4mm·d-1,边墙收敛小于0.6mm·d-1,即可进行二次衬砌施作;轻微大变形段、中等大变形段和严重大变形段分别在隧道开挖45~55d,55~60d和80~90d后达到二次衬砌施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二次衬砌 现场试验 概率统计 施作时机 千枚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