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业务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俊荣 晋绿生 +4 位作者 吴小龙 张成 丁虎 安冬亮 刘兰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5年第z1期19-21,共3页
以Micaps系统为工作平台,采用VB6.0可视化编程,以Windows9X为操作界面的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历史资料检索、信息显示、预报因子、天气个例、预报业务流程和模型、预报制作和产品分发、质量评估、气象服务8个子系... 以Micaps系统为工作平台,采用VB6.0可视化编程,以Windows9X为操作界面的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历史资料检索、信息显示、预报因子、天气个例、预报业务流程和模型、预报制作和产品分发、质量评估、气象服务8个子系统。并以T213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专家预报、MOS预报等方法,研制了一套客观定量自动化的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业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APS系统 降水预报流程 业务系统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一次冰雹天气的成因及物理机制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丽云 潘凤霞 李秀丽 《新疆气象》 2003年第4期7-8,共2页
选取实况天气资料,分析了2001年7月5日石河子地区冰雹天气的成因,物理量场、影响系统、启动系统和雷达回波特征。
关键词 冰雹 天气成因 物理机制 石河子地区 2001年7月 雷达回波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终霜冻变化特征分析
3
作者 刘兰 刘莉 《石河子科技》 2019年第5期1-5,共5页
通过对1961~2016年石河子地区四个气象站的终霜日资料,分析了近55年石河子地区终霜冻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石河子地区终霜冻大部分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出现,4月出现频率最多;从沿天山一带乌奎沿线一带的平原地区,冷空气从北方南下,一... 通过对1961~2016年石河子地区四个气象站的终霜日资料,分析了近55年石河子地区终霜冻变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石河子地区终霜冻大部分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出现,4月出现频率最多;从沿天山一带乌奎沿线一带的平原地区,冷空气从北方南下,一般从北向南推进,全地区无霜冻期平均161.5~175.9d,最长为206~235d,最短出现在乌兰乌苏;最长出现在莫索湾。从终霜日变幅来看,变幅最大值在炮台为81d;最小值在莫索湾为56d。55年里垦区终霜冻环流形势常见有两脊一槽型共有17次,一脊一槽(涡)型有16次,西北气流型或北支槽发展东南下型有15次,持续冷槽型有5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西伯利亚低槽 终霜冻指标 距平 变化趋势
下载PDF
2009年2月11日新疆石河子寒潮天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兰 刘莉 +1 位作者 郑新全 王秀琴 《石河子科技》 2009年第6期31-35,共5页
2009年2月11~13日石河子各地普降小到中雪,安集海至石河子市沿线及以南地方累计大-暴雪,48小时气温下降7.8—15.7℃,出现了寒潮天气过程。这次天气欧亚范围内环流经向度较大,里、成海北部的乌拉尔脊一直伸到极地新地岛附近,由... 2009年2月11~13日石河子各地普降小到中雪,安集海至石河子市沿线及以南地方累计大-暴雪,48小时气温下降7.8—15.7℃,出现了寒潮天气过程。这次天气欧亚范围内环流经向度较大,里、成海北部的乌拉尔脊一直伸到极地新地岛附近,由于乌拉尔山高压脊是一个长脊稳定、不断南下的过程,西西伯利亚低涡与南支槽汇合,从而造成这次寒潮天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天气过程 新疆石河子 天气分析 大-暴雪 石河子市 西伯利亚 乌拉尔 内环流
下载PDF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异常的概念模型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大锋 赵俊荣 +1 位作者 杨景辉 庄晓翠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5年第z1期35-37,共3页
在普查及分析各因子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建立了阿勒泰冬季降水异常的概念模型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冬季5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地区乌拉尔山至西亚为槽,欧洲、贝加尔湖为脊,位于青藏高原以北的中纬度西风偏强,位于青藏高原以南的副热... 在普查及分析各因子物理意义的基础上,建立了阿勒泰冬季降水异常的概念模型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冬季5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地区乌拉尔山至西亚为槽,欧洲、贝加尔湖为脊,位于青藏高原以北的中纬度西风偏强,位于青藏高原以南的副热带西风以及中高纬度西风偏弱,西太副高西伸北挺明显,里海槽弱以及LaNina事件的当年或结束年、ElNino事件的开始年或当年时,阿勒泰冬季降水易偏多,反之易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概念模型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烟幕天气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涛 蒋丽 +4 位作者 韩春光 李绣东 冯燕 徐建斌 陈天宇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5年第1期24-31,共8页
运用和田地区气象、社会统计、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综合应用气候趋势、小波、突变、合成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和田地区烟幕天气的变化趋势、周期及突变特征,揭示了影响烟幕天气多发的气候及社会成因,结果发现:(1)和田地区烟幕天气呈... 运用和田地区气象、社会统计、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综合应用气候趋势、小波、突变、合成方法分析了1960—2010年和田地区烟幕天气的变化趋势、周期及突变特征,揭示了影响烟幕天气多发的气候及社会成因,结果发现:(1)和田地区烟幕天气呈现出递增(15.4 d/10a)的趋势,多年平均日数66 d,其代表站——和田高达123 d,烟幕天气在20世纪60年代最少、90年代增至最高峰,2000—2010年大幅减少,年烟幕日数呈单峰型,峰值在10月—次年3月的冬半年,日烟幕频数呈双峰型,峰值在20—01时和早上09—12时;(2)年烟幕日数具有稳定的准17 a振荡周期,1982年为显著突变增加年、2005年为显著突变减少年;(3)影响和田地区烟幕天气多寡的主因是人口快速增长下,冬半年长时间向空中大量排放烟尘,加之冬半年受高空浅暖高压脊和地面塔里木盆地低气压环流的控制,气层稳定、逆温易发且频率高,风速较小,烟尘不易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地区 烟幕 气候特征 成因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一次特大暴雪天气诊断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郭金强 赵俊荣 《青海气象》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使用NCAR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2000.11.20-24"特大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极涡、贝加尔湖后部的东南气流、850hPa暖切变以及地面气旋的共同作用是产生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2000.11.20-24"... 使用NCAR再分析资料,对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2000.11.20-24"特大暴雪天气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极涡、贝加尔湖后部的东南气流、850hPa暖切变以及地面气旋的共同作用是产生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2000.11.20-24"特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条件。特大暴雪天气发生在较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特大暴雪天气发生时,在阿勒泰地区上空形成一个由低层到高层强盛的动力性纬向垂直环流圈,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正涡度的输送,使得阿勒泰地区上空的低值系统和锋区得以维持和加强。高空急流加强了特大暴雪天气的上升运动;低空偏南急流将巴尔喀什湖以南的高温高湿的不稳定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阿勒泰地区上空,为特大暴雪天气提供了热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特大暴雪 诊断分析
下载PDF
新疆北部冬季暖区大降雪过程中尺度云团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8
作者 赵俊荣 杨雪 杨景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0-1288,共9页
利用1997-2006年深秋到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出现的17次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降雪量资料,并选取其中3次典型的暖区大降雪过程,对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中尺度云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暖区... 利用1997-2006年深秋到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出现的17次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地面降雪量资料,并选取其中3次典型的暖区大降雪过程,对暖区大降雪天气过程的中尺度云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进一步揭示暖区大降雪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500 hPa极涡是造成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过程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极涡中心南部或东南部分裂出的中尺度短波是造成暖区大降雪天气的直接影响系统;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系统云团是造成暖区大降雪天气的主要系统。暖区大降雪的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系统云团是在绕极涡移动的高空锋区短波槽前和暖平流输送区形成,并位于极涡中心南部或东南部的低层到高层强锋区中,在随着天气尺度云系移动的同时,绕极涡中心逆时针旋转,移速缓慢或稳定少动,移动中逐渐加强或合并,其多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暖区大降雪发生在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云团边缘TBB等值线梯度最大处。中-β和中-α尺度云团面积越大、生命史越长,造成的暖区大降雪范围就越大、强度也越强;TBB≤-60℃的中-β和中-α尺度云团在阿勒泰地区上空维持数小时可造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天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暖区大降雪 中尺度云团特征 TBB
下载PDF
2008年4月天山北坡一次强寒潮天气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俊荣 郭金强 田惠萍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利用T213 0场预报资料对2008年4月18日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石河子垦区发生的50 a不遇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04.18"强寒潮天气主要成因:里黑海脊发展东移与东欧脊同位... 利用T213 0场预报资料对2008年4月18日新疆天山北坡带中部石河子垦区发生的50 a不遇强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物理量场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08.04.18"强寒潮天气主要成因:里黑海脊发展东移与东欧脊同位相叠加并顺转,脊前东北风带建立并加强,诱导泰米尔半岛冷空气沿脊前东北气流西南下到横槽中,迫使横槽转向强烈发展东南压,并形成高空急流、强锋区和强冷高压;由于高压脊部分东南垮,导致中高纬度强冷空气大举东南下,造成强寒潮天气过程;西南急流与冷空气的交汇产生了较强的动力辐合和水汽辐合,对大暴雪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大暴雪发生在较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和水汽通量辐合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寒潮 大暴雪 T213产品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准葛尔盆地南缘春季一次强冰雹天气的综合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魏勇 王存亮 +2 位作者 杨建成 雷薇 郭金强 《干旱气象》 2011年第1期55-61,81,共8页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石河子地区和兵团农六师的高密度自动站网资料,对2010年5月2日在准葛尔盆地南缘发生的一强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云图、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石河子地区和兵团农六师的高密度自动站网资料,对2010年5月2日在准葛尔盆地南缘发生的一强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云图、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水汽条件充沛,0℃层和-20℃层的高度适宜,同时具有强的垂直风切变。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50 dBZ强回波区和穹窿结构的出现,中气旋和逆风区的出现,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增加以及风暴跟踪信息(STI)预警等都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对今后的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环境场 雷达产品分析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一次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俊荣 刘振新 《干旱气象》 2009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T639 0场预报资料,对2009年4月13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一次强沙尘暴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是西北路径较强冷空气引发的锋后偏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前期持续高温少雨为沙尘暴的发...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T639 0场预报资料,对2009年4月13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一次强沙尘暴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是西北路径较强冷空气引发的锋后偏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前期持续高温少雨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西西伯利亚冷槽的斜压性结构使其强烈发展,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而西西伯利亚冷槽的垂直结构强迫出一支下沉气流,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量下传机制。高低空急流导致对流层中下部锋区加强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中尺度条件。干暖舌的形成和维持对沙尘暴的发生以及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性。沙尘暴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前部以及3 h变压、变温最大处和低空气流辐散的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特殊地形和流沙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强沙尘暴 干暖舌 动量下传
下载PDF
天山北坡一次致灾冰雹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赵俊荣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3期14-18,共5页
利用石河子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3日下午发生在石河子垦区南部山脉与平原交界区151团的冰雹等强对流风暴的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强对流风暴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强风暴前进方向的右侧出... 利用石河子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07年7月3日下午发生在石河子垦区南部山脉与平原交界区151团的冰雹等强对流风暴的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强对流风暴具有超级单体风暴的典型特征,强风暴前进方向的右侧出现钩状回波,西北侧呈现出"V"型缺口;反射率因子垂直剖面呈现出弱回波区、回波悬垂和弱回波区左侧的回波墙,最大回波强度超过65 dB z,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超过70 kg/m2;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中气旋。该超级单体的移动方向在盛行风向的右侧约30,°属于右移风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 钩状回波 “V”型缺口 中气旋 多普勒雷达回波
下载PDF
低空急流与阿勒泰暖区大-暴雪 被引量:7
13
作者 晋绿生 赵俊荣 《新疆气象》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分析了冬季产生新疆低空急流的大型环流特征及低空急流与阿勒泰暖区大-暴雪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高纬度欧亚范围内呈现双阻型;;中亚中纬度高空维持纬向强急流锋区的情况下;;若有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则有利于造成阿... 分析了冬季产生新疆低空急流的大型环流特征及低空急流与阿勒泰暖区大-暴雪的关系。结果表明;;中高纬度欧亚范围内呈现双阻型;;中亚中纬度高空维持纬向强急流锋区的情况下;;若有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则有利于造成阿勒泰暖区大-暴雪的新疆低空急流产生。高低空急流的位置及强度可作为降雪量和大-暴雪落区的短期预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大-暴雪 环流 预报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暖区大降雪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桉梆 史成 赵俊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167-13169,共3页
利用1960~2007年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的43场暖区大降雪天气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应用天气、气候学和卫星气象学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贝加尔湖的长波脊是形成阿勒... 利用1960~2007年冬季新疆阿勒泰地区发生的43场暖区大降雪天气对应的高空、地面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应用天气、气候学和卫星气象学方法,综合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的天气气候特征。结果表明,欧洲、贝加尔湖的长波脊是形成阿勒泰地区暖区大降雪大尺度环流的主要特征,其为暖区大降雪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大尺度环流背号;频繁活动的极涡是在这一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暖区大降雪的天气尺度系统,极涡在50~75°N、60—100°E范围内滞留少动是形成阿勒泰地区大范围、持续性暖区大降雪、造成严重雪灾的主要原因;暖区大降雪的中尺度云团是在绕极涡移动的高空锋区短波槽前形成,并位于极涡中心南部和东南部的强锋区中,在随着天气尺度云系移动的同时,绕极涡中心逆时针旋转,移动中逐渐加强或合并;20世纪60~70年代的冷冬气候背景下,暖区大降雪天气频次相对较少;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暖冬气候背景下,暖区大降雪天气频次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阿勒泰 暖区大降雪 天气气候特征
下载PDF
“20080826-27”天山北坡强对流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15
作者 刘辉 赵俊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15303-15305,共3页
选取新疆天山北坡石河子垦区2008年8月26日18:00~27日11:00的18 h内发生的4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T213和FY-2c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场强对流天气都是发生在西伯利亚... 选取新疆天山北坡石河子垦区2008年8月26日18:00~27日11:00的18 h内发生的4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常规观测资料、T213和FY-2c产品,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图等几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场强对流天气都是发生在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冷槽东南象限西北气流影响和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且上干下湿、上冷下暖,上下层温差≥26℃;地面中尺度辐合切变线是强对流性天气发生、发展的触发机制,是局地冰雹和暴雨发生的重要条件,其中地形的影响也是制作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时应重点考虑的因子;中-β和中-γ尺度云团是在绕西伯利亚至巴尔喀什湖冷槽东南象限形成,该云团绕低值系统中心逆时针旋转,移动中逐渐加强或合并,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中-β和中-γ尺度云团边缘TBB≤-50℃等值线梯度最大处或云团合并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强对流天气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天山北坡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Doppler雷达资料分析
16
作者 刘辉 赵俊荣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09年第8期122-124,24,共4页
选取天山北坡带中部石河子垦区2008年夏末8月26日18时至27日11时的18个小时内发生的4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Doppler雷达回波资料,从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4场强对流天气的Doppler雷达资料都很好地监测了中β、... 选取天山北坡带中部石河子垦区2008年夏末8月26日18时至27日11时的18个小时内发生的4场强对流天气过程,应用Doppler雷达回波资料,从雷达回波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4场强对流天气的Doppler雷达资料都很好地监测了中β、中γ尺度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回波强度和回波顶高度的迅速增加、速度对和逆风区的出现,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的急剧增加等都对4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具有预警指示意义。当回渡强度大于50dBz、回波顶高度大于5km、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急增到40kg·m-2以上、低层辐合型速度对出现对应高层辐散型速度对时或逆风区的出现,将预示有强对流天气出现。垂直积分液态水含量的大值区是对流云强度最强的地方,与强对流天气落区相对应;其高值区的强度和范围与强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带中部 强对流天气 Doppler雷达资料
下载PDF
南疆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海涛 刘海红 +3 位作者 韩春光 王仁春 普云锦 樊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8-154,共7页
使用南疆33个气象站1960-2010a大风日数资料,综合应用线性倾向估计、离散功率谱、Mannkendall和累计距平方法分析了南疆大风天气的变化趋势、周期及突变特征。结果发现:1)南疆大风总体呈线性递减的趋势,线性递减率为1.3d·(10a)... 使用南疆33个气象站1960-2010a大风日数资料,综合应用线性倾向估计、离散功率谱、Mannkendall和累计距平方法分析了南疆大风天气的变化趋势、周期及突变特征。结果发现:1)南疆大风总体呈线性递减的趋势,线性递减率为1.3d·(10a)-1,空间上大风集中分布在南疆西部的克州、喀什和南疆东部的哈密地区,平均大风日数在10d·a-1以上,淖毛湖和十三间房两个大风高值中心年均大风日数高达90d和123d,地区之间哈密地区大风最多,年均54d,和田地区最少,年均3.3d;2)年内南疆大风分布呈单峰型,主要在4~7月出现,占全年大风日数的62.0%,70年代大风最多,90年代最少,2000-2010年略有增加;3)南疆大风周期上有着3a、5~7a和10a的振荡周期,整个区域在1987a发生减少性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风日数 气候变化 南疆
原文传递
2010年1月新疆北部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俊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7-123,共7页
利用2010年1月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实况资料和T6390场预报资料,分析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天气的特征及这次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1月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天气具有降雪强度强、降雪范围... 利用2010年1月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实况资料和T6390场预报资料,分析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天气的特征及这次过程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2010年1月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罕见连续性暖区大暴雪天气具有降雪强度强、降雪范围广、降雪量异常偏多、积雪深度异常偏厚、持续时间长、灾情严重等特点,属60年不遇。阻塞形势建立并长时间维持为连续性大暴雪天气的发生提供了环流背景,西伯利亚冷涡是造成连续性大暴雪的天气尺度影响系统,冷涡外围强锋区中分裂出的中尺度短波和700hPa辐合线、850hPa暖切变、西南急流以及地面气旋是大暴雪的直接影响系统;高低空形势场、急流和锋区以及中尺度的动力、水汽因素的有利配合为连续性大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大暴雪发生在高空锋区短波槽前的暖平流区、700hPa辐合线、850hPa暖切变、西南急流、地面气旋暖区、强的能量锋区、高湿区以及水汽通量辐合区的重合区域内。暖区大暴雪发生过程中,阿勒泰地区上空始终维持一个由低层到高层强盛的动力性纬向垂直环流圈,为冷暖气流共同作用提供了持续不断的动力条件;正涡度区的输送,使得阿勒泰地区上空的低值系统和锋区得以维持和加强。高空急流加强了大暴雪天气的上升运动;持续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将里咸海地区的高温高湿不稳定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阿勒泰地区上空,为连续性大暴雪天气提供了热力、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条件。阿勒泰山脉的特殊地形,使得辐合上升运动和锋区加强,系统移动滞缓,有利于暴雪云团的发展和停滞汇集,使降雪量增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连续性暖区大暴雪 成因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