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魏院锋 任艳 +5 位作者 蒋金芳 魏育涛 巩平 邹泓 吕燕敏 庞丽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0例确诊为NSCLC患者(包括已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39例)的完整病史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病理特征... 目的分析新疆石河子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720例确诊为NSCLC患者(包括已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239例)的完整病史资料,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与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为38.1%。检出EGFR突变113例(47.3%);女性患者突变率(63.6%)高于男性(35.7%),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腺癌患者突变率(52.7%)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9Del突变率为41.6%,21L858R突变率为37.2%;NSCLC患者中19Del突变在女性患者中较男性常见(P=0.001),L858R突变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腺癌中男性19Del突变率(15.5%)低于女性(29.9%)(P=0.013),L858R突变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6)。结论新疆石河子地区NSCLC患者EGFR突变检测率偏低,有待提高;该地区EGFR突变主要见于腺癌,女性患者;突变类型主要为19Del及21L858R,其中女性患者19Del突变比男性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TGF-β1、p-Smad2/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秋香 庞丽娟 +3 位作者 蒋金芳 梁伟华 谢建新 李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1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 2/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96例食管鳞癌石蜡组织及46例癌旁石蜡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p-Smad 2/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96例食管鳞癌石蜡组织及46例癌旁石蜡组织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TGF-β1、p-Smad 2/3的表达。结果 TGF-β1和p-Smad 2/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9.6%(86/96)、80.2%(77/96),与癌旁组织阳性率47.8%(22/46)、50.0%(23/46)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TGF-β1、p-Smad 2/3的表达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44,P<0.05)。结论 TGF-β1及p-Smad 2/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TGF-Β1 p-Smad 2 3 组织芯片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维吾尔族妇女的超重和肥胖及其与血脂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从丽 张微 +4 位作者 杨兰 王英红 黄瑾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341-344,共4页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的资源匮乏,贫穷落后,迄今未见有关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及其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首次在喀什地区农村对1452名已婚妇女(21~60岁)进行了人口信息调查,检测了体重指数(BMI)和血液脂类生化指标,并分析了BMI与血脂... 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的资源匮乏,贫穷落后,迄今未见有关维吾尔族人群肥胖及其与脂代谢关系的研究报告。本研究首次在喀什地区农村对1452名已婚妇女(21~60岁)进行了人口信息调查,检测了体重指数(BMI)和血液脂类生化指标,并分析了BMI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喀什地区维族妇女的超重率为29.1%,肥胖率达15.3%,远高于我国女性平均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随着BMI增高,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呈线性上升趋势(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反,呈下降趋势(P<0.05)。BMI与年龄无线性相关(P=0.09)。本研究首次揭示喀什农村维族妇女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BMI是高血脂的危险因素,也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妇女 BMI 肥胖 血脂 新疆喀什
下载PDF
胃癌中Hp感染和Stat3活化的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秀明 从丽 +6 位作者 张微 李一鑫 张楠 赵瑾 陶林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为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细胞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活化水平,探讨Hp感染和Stat3活化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应... 为检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细胞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的活化水平,探讨Hp感染和Stat3活化的相关性以及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0例胃癌以及其中50例相应癌旁非癌组织中Hp的相对感染量,同时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上述样本中活化的p-Stat3水平;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1)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活化的p-Stat3水平也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5)。(2)胃癌组织中Hp相对感染量及p-Stat3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Hp相对感染量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活化的p-Stat3水平与胃癌的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TNM分期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中Hp相对感染量与活化p-Stat3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57,P<0.001)。(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Hp相对感染量和p-Stat3的水平均与胃癌患者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知,胃癌中Hp感染与Stat3的活化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触发Stat3的磷酸化,激活Stat3炎性信号通路,进而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Hp感染及Stat3的活化水平可能作为临床上评估胃癌进展及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PYLORI STAT3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癌转移 预后
下载PDF
胃癌中p-Stat3和Survivin表达的病理学意义及术前指标预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岳汶 王晓军 +7 位作者 马苗苗 张丹丹 潘凤 聂佳琪 李晓宁 崔海康 杨兰 张文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6-822,共7页
目的探讨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建立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收集133例行胃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信息并随访。制作石蜡组织芯片,使用... 目的探讨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例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联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建立患者术后生存预测模型。方法收集133例行胃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信息并随访。制作石蜡组织芯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来描述多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术后生存状态的预测价值;使用R Studio软件中survival和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p-Stat3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Stat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呈正相关,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ALT水平越低,患者预后越差;Survivin、ALT和AST为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的最优组合。结论p-Stat3和Survivin的表达对胃癌诊断具有辅助作用;p-Stat3、Survivin和ALT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并具有预测价值;Survivin、ALT和AST组合的模型预测胃癌患者术后生存预后的价值较大,能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STAT3 Survivin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后模型
下载PDF
P6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常爱敏 马彦清 +4 位作者 马进 刘春霞 陈云昭 蒋金芳 李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07-610,共4页
检测P63蛋白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63蛋白在85例食管鳞癌及37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63蛋白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 检测P63蛋白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63蛋白在85例食管鳞癌及37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63蛋白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5%(71/85),而在癌旁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5%(22/3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63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63蛋白的表达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性别、年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由此可知,P63蛋白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表明其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组织芯片 P63蛋白
下载PDF
卵巢放线菌病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硕杰 郑玉琴 +4 位作者 金珊 王成燕 张国昌 赵瑾 庞丽娟 《新疆医学》 2021年第1期23-26,48,共5页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卵巢放线菌病诊断思路和病理形态特点。方法通过分析1例新疆地区卵巢放线菌病并总结相关文献,归纳卵巢放线菌病的诊断思路及误诊原因。结果患者为55岁女性,因腹泻、腹痛、乏力入院,各种影像学检查发现盆...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总结卵巢放线菌病诊断思路和病理形态特点。方法通过分析1例新疆地区卵巢放线菌病并总结相关文献,归纳卵巢放线菌病的诊断思路及误诊原因。结果患者为55岁女性,因腹泻、腹痛、乏力入院,各种影像学检查发现盆腔占位病变,子宫内膜增厚,血液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升高。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和子宫腺肌病,拟行肿瘤切除,术中示左侧盆腔10 cm×7 cm×6 cm的囊实性肿物,侵犯周边脏器。术后病理表现为大量脓性病灶,大量放射性菌丝和肉芽肿性炎症,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卵巢放线菌病。结论卵巢放线菌病常侵犯周围盆腔组织,易被误诊为卵巢恶性肿瘤,病理学是诊断卵巢放线菌病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病 卵巢 误诊 病理学诊断 文献复习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核黄素转运基因2蛋白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马进 陈云昭 +1 位作者 刘旭伟 李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03-606,共4页
为检测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鳞癌中核黄素转运基因2(hRFT2)蛋白表达,以探讨hRFT2蛋白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中的意义。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新疆哈族石蜡包埋食管鳞癌组织119例及6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hRFT... 为检测新疆哈萨克族(哈族)食管鳞癌中核黄素转运基因2(hRFT2)蛋白表达,以探讨hRFT2蛋白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中的意义。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检测新疆哈族石蜡包埋食管鳞癌组织119例及6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hRFT2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60例哈族癌旁非癌组织中,61.7%hRFT2蛋白细胞核阳性表达伴有少量细胞浆阳性的表达,38.3%阴性表达;在11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95.0%出现细胞浆或细胞膜的弥散阳性表达,其余5.0%阴性;(2)食管鳞癌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三组间hRFT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其三组间hRFT2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按发病年龄、性别、临床T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分组的新疆哈族食管鳞癌中,hRFT2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新疆哈族食管鳞癌中hRFT2蛋白的表达异常,主要表现为蛋白从细胞核到细胞浆/膜的转位,其异常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转运基因2 食管鳞癌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下载PDF
NVP-BEZ235对血管肉瘤细胞系ISOHAS增殖及侵袭的影响
9
作者 刘曼丽 赵莉莉 +4 位作者 邹泓 蒋金芳 王成燕 庞丽娟 李锋 《农垦医学》 2017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NVP-BEZ235对血管肉瘤细胞系ISOHAS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CCK8检测24h、48h、72h不同浓度NVP-BEZ235(5、10、20、50、100nM)处理后ISOHAS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VP-BEZ...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NVP-BEZ235对血管肉瘤细胞系ISOHAS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使用CCK8检测24h、48h、72h不同浓度NVP-BEZ235(5、10、20、50、100nM)处理后ISOHAS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VP-BEZ235(50、100n M)处理后ISOHAS细胞的侵袭能力及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VP-BEZ235处理后血管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且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NVP-BEZ235通过阻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血管肉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提示NVP-BEZ235对血管肉瘤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BEZ235 血管肉瘤 增殖 侵袭
下载PDF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10
作者 胡亚丽 谢燕娟 +1 位作者 郑秀妍 邹泓 《农垦医学》 201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总结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8年1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5例肾EAML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 目的 :总结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8年1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5例肾EAML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研究,鉴别及分析肾EAML的病理特征。结果:病理组织学:5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主要由增生的上皮样平滑肌细胞组成,细胞呈片巢状分布,细胞胞浆丰富,其中有2例核有轻度异型性(40%,2/5),其间见不同比例的血管及脂肪组织。免疫组化:肿瘤细胞主要表达HMB45(100%,5/5)、Melan-A(100%,5/5)、SMA(100%,5/5)、CD31(100%,5/5)、Vimentin(80%,4/5)、S-100(80%,4/5)、CD117(100%,5/5),Ki-67阳性率1~10%。随访:5例EAML中,均无复发或转移病例。结论 :EMAL临床较少见,术前多无明显症状,组织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方能确诊,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一般行腹腔镜肿瘤剜除或肾脏切除。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可进展为恶性肿瘤,术后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特点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市胃镜活检患者胃炎、胃上皮内瘤变及胃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岳汶 许梦情 +7 位作者 尹启航 王莉杰 马苗苗 孙珂 张丹丹 杨兰 李锋 张文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多种影响因素对石河子地区胃炎、胃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和胃癌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活检的7110例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 目的探讨多种影响因素对石河子地区胃炎、胃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和胃癌患者的致病作用。方法以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活检的7110例汉族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食管及十二指肠相关疾病后,共4429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包含胃炎4249例、GIN 93例和胃癌87例。使用χ^(2)检验、秩和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各因素在胃炎、GIN和胃癌3组人群中的差异性,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胃炎进展为GIN或胃癌的危险因素。结果χ^(2)检验及秩和检验分析显示,在胃炎、GIN和胃癌3组人群中,性别、年龄、消化系统疾病史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加深,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构成比逐渐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P<0.001,OR=2.251,95%CI:1.461~3.470)、老年(P<0.001,OR=4.829,95%CI:2.241~10.409)、有胃癌家族史(P=0.002,OR=3.227,95%CI:1.537~6.774)及消化系统疾病史(P=0.034,OR=1.644,95%CI:1.037~2.607)是胃炎进展为GIN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P<0.001,OR=3.254,95%CI:2.026~5.225)、中年(P=0.022,OR=2.688,95%CI:1.153~6.265)及老年(P=0.002,OR=4.734,95%CI:1.750~12.807)是胃炎进展为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排除年龄和性别2个因素的干扰进行分层分析发现,青年人群中吸烟(P=0.028,OR=4.060,95%CI:1.160~14.202)是胃炎进展为GIN的危险因素,女性人群中肥胖(P=0.032,OR=3.869,95%CI:1.121~13.356)是胃炎进展为胃癌的危险因素。结论胃组织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与胃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诱导胃癌变的早期事件。石河子地区男性、老年、有胃癌家族史及有消化系统疾病史的人群以及青年烟民更易患GIN,男性、中老年人群及肥胖女性患胃癌的风险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胃上皮内瘤变 胃癌 危险因素 遗传杂源性
原文传递
新疆石河子汉族人群Hp感染及与胃部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曹冲 王晓军 +4 位作者 阴慧慧 许梦情 陈云昭 陶林 张文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79-984,共6页
目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与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而胃癌的高死亡率与早诊率低有关。本研究通过胃镜筛查了解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胃部疾病相关性,建立适宜胃癌防治策略。方法对200... 目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与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而胃癌的高死亡率与早诊率低有关。本研究通过胃镜筛查了解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胃部疾病相关性,建立适宜胃癌防治策略。方法对2007-11-07-2015-12-16首次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活检,诊断结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年龄≥18岁的51 586例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间差别及Hp感染率差异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Hp感染在不同性别间年龄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Hp感染与疾病的关联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浅表性胃炎患者外,性别构成比在萎缩性胃炎(χ2=22.35,P<0.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χ2=86.21,P<0.0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χ2=94.08,P<0.001)和胃癌(χ2=634.92,P<0.001)患者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男性高于女性。Hp感染例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低级别瘤变的患病人数同时在30~岁开始增加,在40~岁患病人数达到高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患病人数同时在60~和70~岁2个年龄段内接近或达到高峰。Hp感染在性别(χ2=72.29,P<0.001)、年龄(z=31.39,P<0.001)、浅表性胃炎(χ2=26.27,P<0.001)和萎缩性胃炎(χ2=25.06,P<0.001)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门诊Hp感染总阳性率为35.71%,Hp感染量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年龄越大Hp感染量越低;男性较女性Hp感染量更高的可能性为1.049倍(P=0.008);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与浅表性胃炎相比,Hp感染等级更高的可能性分别是0.803倍(P<0.001)、0.574倍(P<0.001)、0.602倍(P=0.008)和0.635倍(P<0.001)。结论胃镜检查是胃癌早诊早治的有效方式。本研究提示,目前胃癌筛查涵盖人群应包括70~岁个体在内。胃癌预防应包括早期积极治疗Hp感染和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病变程度及是否伴有Hp感染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上皮内瘤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早诊早治 预防性公共卫生政策
原文传递
骨形态发生蛋白拮抗剂GREM1作为胃癌肿瘤微环境免疫活性预测指标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张旭东 李晓宁 +3 位作者 崔海康 杨希 杨兰 张文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1,共11页
目的:筛选出可预测胃癌(GC)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活性的预后基因。方法:收集55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共下载了976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 目的:筛选出可预测胃癌(GC)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活性的预后基因。方法:收集55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中共下载了976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IBERSORT)分别评估各样本中免疫/基质得分及免疫细胞浸润程度;R语言中的“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筛选具有预后价值的DEGs;qRT-PCR检测枢纽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GSEA探究GREM1的潜在生物学功能。采用TISIDB和CellMiner数据库分析GREM1与免疫特征分子及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免疫评分与GC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在免疫得分和基质得分高、低分组中共筛选出40个共享的TME相关DEGs;通过对DEGs进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GREM1、SFRP2、CYP1B1和MGP共4个具有预后意义的共享DEGs。通过比较基因在肿瘤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及与免疫微环境的密切程度,发现GREM1最可能对TME中的免疫重塑发挥作用;GREM1的表达与G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TNM)呈正相关,而与生存率呈负相关;GSEA结果显示GREM1高表达组主要富集于免疫相关通路,GREM1的表达与M2型巨噬细胞呈正相关,而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GREM1与免疫抑制剂TGF-β1、免疫增强剂ENTPD1、趋化因子CCL14及受体CCR2呈正相关;GREM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维莫德吉的治疗敏感性最强。结论:GREM1可作为反映GC TME免疫抑制状态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M1 胃癌 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 肿瘤免疫微环境 预后因子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原发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活性和白细胞介素-17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菊 张楠 +3 位作者 马志萍 李一鑫 张文杰 周宗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1-796,共6页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 目的探讨炎性信号通路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STAT)的原发活化状态及下游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检测了379例乳腺癌患者以及匹配癌旁245例乳腺腺病中IL-17表达和原发性p-STAT3的活化状态,分析了它们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法,计数数据使用χ2检验法。结果 1.IL-17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8%,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表达率85.3%(χ2=21.363,P<0.001);具有活性的p-STAT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率为93.6%,也显著高于乳腺腺病中的阳性率62.0%(χ2=97.702,P<0.001)。2.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腺导管原位癌分型)中的阳性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型无相关性(χ2=1.245,P=0.535>0.05)。3.IL-17和pSTAT3在乳腺癌中的强阳性率分别与淋巴结的转移成正相关(IL-17:χ2=7.806,P<0.01;p-STAT3:χ2=4.053,P<0.05)。4.在乳腺癌组织中,IL-17表达与p-STAT3活性呈正相关(rs=0.136,P<0.01)。结论原发增高的p-STAT3活性及高表达的炎性细胞因子IL-17可能协同作用,产生炎性微环境,从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7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乳腺癌 癌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IL-4/Stat6活性与细胞周期调控和癌转移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
15
作者 马志萍 袁佳 +5 位作者 张燕 李本辉 徐双兵 刘晓洪 李锋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66-471,共6页
IL-4诱导的Stat6活化水平在细胞之间差异很大,已发现这种差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力相关。本课题旨在探讨Stat6活化水平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以及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解释这种相关性与癌细胞行为的关联... IL-4诱导的Stat6活化水平在细胞之间差异很大,已发现这种差异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力相关。本课题旨在探讨Stat6活化水平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以及癌转移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试图解释这种相关性与癌细胞行为的关联。运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基因CDK4、CDKN2A、CDKN1B、CD-KN1A的方法,以及转移相关基因CD44v6、S100A4、CXCR4、NM23分别在结肠癌细胞系Caco-2(Stat6null表型)、HT-29(Stat6high表型)中的表达水平。显示,结果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4,促转移基因CD44v6、S100A4在Stat6high表型的HT-29细胞表达较高的mRNA;而周期抑制基因CDKN2A、CDKN1B、CDKN1A,以及转移抑制基因NM23则在Caco-2(Stat6null表型)细胞表达较高的mRNA,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mR-NA表达水平在两株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由此可知,携带高活化表型Stat6high的癌细胞(HT-29),其细胞周期抑制基因、转移抑制基因表达降低;而细胞周期正向调节基因、促转移基因表达增高。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可能对癌细胞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有利,提示Stat6的活化状态在癌症的发展和预后上可能具有标志物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结直肠癌 STAT6 细胞周期 侵袭转移
下载PDF
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激活对招募间充质干细胞在血管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翠蕾 邹泓 +8 位作者 段军仓 刘克坚 赵伟 王成燕 蒋金芳 梁伟华 王毅训 庞丽娟 李锋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720-726,共7页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介入性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TGF-β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能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发展存在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动...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介入性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TGF-β1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能与新生内膜的发生发展存在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动脉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新生内膜中各蛋白的表达变化,以探讨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内膜增生以及TGF-β1与MSCs招募的关系。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损伤血管内膜增生程度的变化,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血管损伤后7、14、21 d时新生内膜中TGF-β1、P-Smad2/3、Nestin及Ki-67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血管内膜增生程度不同,损伤后7 d开始形成少量内膜,14d显著增多,21 d达最大厚度;(2)TGF-β1、P-Smad2/3于新生内膜中的表达含量变化与Ki-67阳性指数正相关;(3)Nestin在损伤血管内的表达阳性指数与TGF-β1的表达量正相关。由此可知,TGF-β1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促进作用可能通过Smad经典信号通路,且在损伤过程中,TGF-β1的分泌可能招募循环中的MSCs至损伤血管处,共同参与损伤后的血管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损伤 再狭窄 转化生长因子-β1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基于免疫检查点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筛选免疫治疗敏感的胃癌分子分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旭东 崔海康 +3 位作者 李晓宁 杨希 杨兰 张文杰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50-963,共14页
目的筛选出胃癌(GC)免疫治疗敏感的免疫分型,为进一步研究GC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169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高... 目的筛选出胃癌(GC)免疫治疗敏感的免疫分型,为进一步研究GC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169例GC患者术后石蜡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中下载800例GC患者的转录组数据及临床数据;采用IHC法和qRTPCR法检测组织中目的蛋白以及mRNA的表达情况;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估计算法(ESTIMATE)和反卷积算法(CIBERSORT)分别评估各样本中免疫组成成分及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使用“ConsensuClusterPlus”R包进行免疫分型分组;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探究PD-1、PD-L1和CTLA4的mRNA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程度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1、PD-L1和CTLA4 mRNA高表达的GC患者有较好预后;免疫分型A组的GC患者预后较好;免疫检查点mRNA的表达与CD8+T细胞、M1型巨噬细胞和激活的记忆性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结论PD-1、PD-L1和CTLA4 mRNA高表达的GC患者(免疫分型A)有较好的预后,可能更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免疫治疗 分子分型 免疫细胞浸润 肿瘤免疫微环境
原文传递
IL-1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郝晓玲 陶林 张文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621-624,共4页
为检测IL-1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中的表达并分析IL-17的表达状态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90例(其中CIN1、CIN2和CIN3各30例)及子宫颈对照组织30例中IL-17的表达情况,... 为检测IL-1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中的表达并分析IL-17的表达状态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90例(其中CIN1、CIN2和CIN3各30例)及子宫颈对照组织30例中IL-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17主要在子宫颈鳞状上皮(CIN病变组织)细胞胞浆表达,其中高表达(++以及以上)的病例分别为:子宫颈对照组织,1例(1/30,占3.3%);CIN1,2例(2/30,占6.7%);CIN2,19例(19/30,占63.3%);CIN3,27例(27/30,占90.0%)四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IL-17高表达的阳性率随着CIN病变级别的增高而增高。由此可知:IL-17的表达与CIN病变级别相关,提示IL-17可能参与了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和/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7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子宫颈癌 免疫组化
下载PDF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载脂蛋白AI和B类1型清道夫受体在口腔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秀妍 曾妍 +4 位作者 沈西华 江滕 张丽平 徐江 邹泓 《农垦医学》 2018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 :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脂质代谢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在口腔鳞癌的关系中尚未见报道,故本文拟通过检测脂质代谢转运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I,Apo A... 目的 :越来越多的文献显示脂质代谢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在口腔鳞癌的关系中尚未见报道,故本文拟通过检测脂质代谢转运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和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I,Apo A I)及脂质代谢吸收蛋白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SR-B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探讨脂质转运蛋白和吸收蛋白是否在口腔鳞癌中存在失衡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4-2016年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的口腔鳞癌患者24例及正常口腔黏膜患者35例,制备组织芯片2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A1,Apo A I和SR-B1的表达水平,并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ABCA1蛋白在口腔鳞癌(37.50%,9/24)中较正常鳞状上皮(0%,0/25)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4,P=0.001);Apo A I蛋白在两者之间均高表达(100%,24/24),SR-B1蛋白在两者中均不表达或低表达(0%,0/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在口腔鳞癌中ABCA1和SR-B1存在负相关(r=-0.452,P=0.003),Apo A I和SR-B1存在负相关(r=-1.000,P<0.01),ABCA1和Apo A I存在正相关(r=0.674,P<0.01);(3)ABCA1蛋白的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年龄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BCA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脂质代谢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 载脂蛋白A B类1型清道夫受体
下载PDF
MAPK通路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为璘 沈西华 +6 位作者 熊鑫 吉新华 丁美丽 朱星瑶 王永刚 李响 邹泓 《农垦医学》 2020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p-p38)、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性激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性激酶(ERK)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2... 目的:探讨MAPK通路蛋白磷酸化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p-p38)、酪氨酸磷酸化蛋白激酶(p38)、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性激酶(p-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性激酶(ERK)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2017年肾透明细胞癌患者90例及正常肾组织患者80例,制备组织芯片2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p38、p38、p-ERK和ERK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p-p38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81.7%,58/71)中较正常肾组织(54.5%,36/66)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38蛋白在正常肾组织(91.2%,62/68)中较肾透明细胞癌(59.7%,43/72)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RK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60.3%,44/73)中较正常肾组织(31.9%,22/69)高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ERK蛋白在正常肾组织(81.2%,56/69)中表达高于肾透明细胞癌(72.6%,53/7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P-P38 P38 P-ERK ERK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