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重症医学研究生的培养 被引量:1
1
作者 程青虹 柳建萍 《农垦医学》 2019年第3期276-277,共2页
重症医学是研究急危重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彻底分开,重症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重基础轻临床,不能满足该专业巨大的临床科研需求的问题... 重症医学是研究急危重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接轨,专业型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彻底分开,重症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重基础轻临床,不能满足该专业巨大的临床科研需求的问题。转化医学已成为国际上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有效地弥补了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之间的裂隙。本文针对转化医学在培养学术型研究生能力中的作用进行简述,以期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转化医学 医学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漏测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陶玉 李岩 +1 位作者 许静 程青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482-3484,3487,共4页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416例收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状况、漏测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和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漏测血压100例(24.0%)。经非... 目的了解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问卷调查416例收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一般状况、漏测血压相关影响因素和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现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6例患者中漏测血压100例(24.0%)。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高血压、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认为血压监测重要的认知与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行为密切相关。结论年龄、住院次数、高血压、住院时间、认为血压监测重要的认知是住院患者漏测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漏测血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大鼠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及可溶性E-选择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雷 程青虹 +2 位作者 何永来 赵利 曾建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058-5060,共3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04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每组8只,其中后三组按...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大鼠脓毒症模型。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104只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每组8只,其中后三组按术后处死时间分为12、24、48、72 h共4个亚组。各组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进行常规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 TM)、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 EPCR)浓度以及炎症反应可溶性E-选择素(s E-selectin)的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s TM、s EPCR和s E-selectin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脓毒症模型组伤后12 h开始在各个时间点s TM、s EPCR和s E-selectin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高(P均<0.05),并持续至伤后72 h;与模型组比较,低分子肝素治疗组于CLP后12 h开始,至24、48 h,s TM、s EPCR和s E-selectin的表达均明显降低,并持续至72 h(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通过对脓毒症凝血-炎症网络的调节,降低脓毒症大鼠s TM的表达水平,并降低大鼠体内s E-selectin的水平,从而减轻肺组织炎症损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脓毒症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低分子肝素 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培刚 李建华 程青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5-1708,共4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造模(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把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sis组)及脓毒症低分子肝素治疗组(LMWH组),每组30只,...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造模(CLP)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把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Sepsis组)及脓毒症低分子肝素治疗组(LMWH组),每组30只,其中后3组按术后处死时间分为6 h、12 h、24 h共3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分别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经颈动脉取血进行常规检测,光镜下观测肺组织切片,并计算大鼠肺部损伤的病理评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观察肺血管内皮细胞(VEC)的凋亡。结果光镜下Sham组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Sepsis组和LMWH组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泡壁增厚、肺间质水肿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在相同时间点LMWH组的肺损伤程度显著低于Sepsis组,且6 h、12 h、24 h肺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Sepsis组(P均<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Sham组肺VEC未见明显凋亡,Sepsis组和LMWH组均出现不同程度肺VEC凋亡,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凋亡加剧,在相同时间点LMWH组的凋亡程度显著低于Sepsis组,且6 h、12 h、24 h肺VEC阳性颗粒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低于Sepsis组(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减轻肺损伤并通过减少肺VEC的凋亡对脓毒症大鼠肺VEC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低分子肝素 血管内皮细胞 肺损伤
下载PDF
不同目标血糖对脓毒症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华 任小莉 +1 位作者 田培刚 程青虹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下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的、前瞻性的、双盲的、临床干预的对照研究。将2015~10~2016—09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下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研究设计为随机的、前瞻性的、双盲的、临床干预的对照研究。将2015~10~2016—09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控制血糖4.4~6.1mmol/L,B组:控制血糖6.1~8.3mmol/L,C组:控制血糖8.3—10.0mmol/L。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10)及治疗后1d、3d、7d(T1、T3、T7)不同时间点分别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及相关预后指标,同时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WBC)、治疗前血糖水平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治疗前(TO)三组患者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凝血指标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组不同监测时间点比较,治疗后3d、7d,A组APTT、(S)、PT(S)、FIB(s)、PLT(×10^9/L)较与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7d,B组APTT、PT、FIB、PLT较治疗前改善(P〈0.05);C组无明显改变(P〉0.05)。A组D-二聚体治疗后7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D-二聚体治疗前与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脓毒症患者血糖控制于4.4~6.1mmol/L,可显著改善其凝血功能,提高28d生存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血糖 凝血功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下载PDF
不同氧浓度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冲 程青虹 +3 位作者 李建华 刘瑞芳 刘颖 葸英博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0-49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肺复张( 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试验纳入80例患者,前瞻性自身对照,将四种氧浓度RM组合( A组氧浓度为30%、B组为40%、C组为50%、D组为60%)以随机顺序依次实施于每名... 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肺复张( 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试验纳入80例患者,前瞻性自身对照,将四种氧浓度RM组合( A组氧浓度为30%、B组为40%、C组为50%、D组为60%)以随机顺序依次实施于每名患者。监测RM前(T0)及RM后5 min(T1)、30 min(T2)、1 h(T3)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RM后四组患者RM容积( recruited volume,RV)较复张前明显增加,B组RV增幅大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M后1 h,B、C、D三组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较复张前降低,RM后30 min,B组Pplat、Ppeak和肺静态顺应性(Cst)较复张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A、C、D三组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RM可有效增加ARDS患者RV,降低Pplat和Ppeak,采用40%氧浓度RM可更快改善Pplat、Ppeak和Cst,更大程度增加RV,达到更好的复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复张( RM)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呼吸力学
下载PDF
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 CD69及 HLA -DR 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建华 程青虹 +1 位作者 张万江 刘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73-677,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CD69、CD14^+单核细胞( HLA-DR)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血糖控制A组(4.4-6.1 mmol/L)30例、血糖控制B组(6.2-8.3 mmol/L)3... 目的:探讨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CD69、CD14^+单核细胞( HLA-DR)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血糖控制A组(4.4-6.1 mmol/L)30例、血糖控制B组(6.2-8.3 mmol/L)30例、血糖控制C 组(8.4-10.0 mmol/L)30例。入住ICU时就给予早期目标血糖管理,分别在入院时(0 d)及治疗后第1、3、7天采集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69、CD14^+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水平。相同时间点观察APACHEⅡ评分,并计算28 d病死率、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A组第1、3、7天CD69和HLA-DR表达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B组第1、7天CD69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3、7天HLA-DR表达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C组CD69和HLA-DR表达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第3、7天CD69表达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第1、7天HLA-DR表达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PACHEⅡ评分第1、3、7天较入院时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第7天A组与B、C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8 d死亡率、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目标血糖管理水平(4.4-6.1 mmol/L)能够促进CD69、HLA-DR的表达,有利于免疫稳态的恢复,可能对终止脓毒症患者免疫紊乱和免疫麻痹的恶性进程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血糖管理 脓毒症 免疫紊乱 CD69 CD14^ +单核细胞(HAL-DR)
下载PDF
胱抑素C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超 程青虹 +1 位作者 赵鸿雁 李效清 《当代医学》 2017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08例,其中合并心力衰竭107例(观察组),无心力衰竭者101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胱抑素C(Cys C)、B型尿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并进行...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208例,其中合并心力衰竭107例(观察组),无心力衰竭者101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胱抑素C(Cys C)、B型尿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胱抑素C(Cys C)、B型尿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胱抑素C(Cys C)水平与B型尿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 Tn T)一样可作为心力衰竭病情判断的新参考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胱抑素C
下载PDF
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培刚 李建华 程青虹 《石河子科技》 2018年第5期52-55,共4页
探讨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2~8.3mmol/L)、C组(血糖控制在8.4~10.0mmol/L),各组30例。入住重症监... 探讨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血糖控制在4.4~6.1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2~8.3mmol/L)、C组(血糖控制在8.4~10.0mmol/L),各组30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后尽早予以目标血糖管理,各组分别于入院时及住院治疗1、3、7天早晨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CD62p、TNF-α、IL-6、IL-10的表达水平,用生化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于当日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并计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1)三组患者治疗第3、7天CD62p表达较入院时减少(P<0.05),治疗第7天PLT较入院时明显增加(P《0.05);A组治疗第7天APTT、PT较入院时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3、7天时CD62p表达A组与B、C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治疗第7天时A组与C组比较PLT显著增加(P<0.05),APTT、PT明显缩短(P<0.05);(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TNF-α、IL-6、APACHEⅡ评分均逐渐下降,IL-10呈上升趋势;三组患者治疗第3、7天时TNF-α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A、B组第7天时IL-6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而IL-10表达水平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治疗第7天时TNF-α、APACHEⅡ评分A组与B、C组比较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第7天时IL-10表达水平A组与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3)血糖控制A、B、C三组MODS的发生率分别为20.0%(6/30),44.8%(13/30),46.7%(14/30),A组较B、C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934、4.800,P分别为0.015、0.028)。结论,目标血糖控制能够显著抑制凝血系统激活和炎症反应水平,降低MODS的发生率,从而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血糖 脓毒症 CD62P 炎症 TNF-Α
下载PDF
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血压漏测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陶玉 赫继梅 +1 位作者 周静 程青虹 《农垦医学》 2015年第6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血压漏测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展QCC活动现状把握阶段2014年8月1日-8月31日收住心血管内科,需要进行血压监测的患者159例为对照组,以QCC活动对策实施阶段2014年10月1日-10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5例为...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血压漏测率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展QCC活动现状把握阶段2014年8月1日-8月31日收住心血管内科,需要进行血压监测的患者159例为对照组,以QCC活动对策实施阶段2014年10月1日-10月3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5例为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寻求血压漏测的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比较两组住院患者血压漏测率、血压漏测各原因以及QCC活动前后圈员的自身评价。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血压漏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血压漏测的原因,两组比较,除未使用提醒标识外,测血压时间安排不合理、交接班执行不力、患者思想重视不足、其它原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QCC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评价比较,团队合作精神、积极性、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品管圈手法、自信心及和谐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QCC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血压漏测的发生率,更有利于科室的团队建设和个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测量血压 漏测率 效果分析
下载PDF
目标血糖管理下脓毒症肺损伤大鼠转录激活因子3与内皮特异性分子-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培刚 李建华 程青虹 《石河子科技》 2018年第6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目标血糖管理下脓毒症大鼠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表达的相关性及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目标血糖控制A组(4.4-6.1mmol/L)、... 目的,探讨目标血糖管理下脓毒症大鼠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表达的相关性及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目标血糖控制A组(4.4-6.1mmol/L)、目标血糖控制B组(6.2-8.3mmol/L)、目标血糖控制C组(8.4-10.0mmol/L)共5组。盲肠穿孔术后12小时处死,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ESM-1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肺p-Stat3的表达,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切片并评分。结果,脓毒症组肺组织p-Stat3的表达、血清ESM-1的表达和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各血糖控制组(均P<0.05)。血糖控制A组较B组和C组的肺组织p-Stat3的表达、血清ESM-1的表达、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各组大鼠的p-Stat3与血清ESM-1存在正相关性。结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时炎症因子可通过Jak/Stat途径高表达Stat3进而促进ESM-1的表达、合成和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目标血糖管理 转录激活因子3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与早期被动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陈红 任小莉 +1 位作者 程青虹 李建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被动活动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ICU-AW)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14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到对照组、活动组、NEMS组及联合组,监测机械通气后患者第1、3、5、7... 目的:探讨早期被动活动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虚弱(ICU-AW)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14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到对照组、活动组、NEMS组及联合组,监测机械通气后患者第1、3、5、7d肌力水平,并记录机械通气、入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相比对照组,其余三组患者肌力均有所改善,联合组肌力增加水平更显著且时间更早,第3天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ore,MRC-score)评分联合组即高于对照组(P<0.05);而NMES组至第5天仅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患者ICU-AW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但第7天时联合组患病率明显低于其余三组(患病率分别为55.26%、45.71%、33.33%、22.86%),第5、7天时的对照组与NMES组、联合组以及活动组与联合组的患病率有差异(P<0.05)。四组机械通气及入住ICU时间比较,联合组比对照组、活动组和NMES组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5);NMES组与联合组仅在机械通气时间中有差异(P<0.05);各组总住院时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NMES与早期被动活动均可维持或改善患者肌力,使患者ICU-AW的患病率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减少,NMES的疗效优于手动被动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虚弱 早期被动活动 神经肌肉电刺激 机械通气
下载PDF
NCOA4介导的铁蛋白自噬参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铁死亡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立春 曹国栋 +5 位作者 罗茜晴 林靓 赵宇含 曾佑成 张艺馨 程青虹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401-2408,共8页
目的探讨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4,NCOA4)介导的铁蛋白(Ferritin)自噬是否参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方法采用不同剂量(5、10、20μg/mL)的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 目的探讨核受体辅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4,NCOA4)介导的铁蛋白(Ferritin)自噬是否参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方法采用不同剂量(5、10、20μg/mL)的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形成脓毒症心肌细胞损伤体外模型,以正常H9c2细胞作为Control组。应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活力、Fe^(2+)、心肌酶释放水平变化与氧化应激水平;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COA4、Ferritin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定位;应用小干扰RNA(si RNA)降低H9c2细胞中的NCOA4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调控蛋白、自噬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LPS刺激后H9c2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Fe^(2+)浓度升高(P<0.05),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细胞氧化应激的水平升高(P<0.05),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荧光镜下观察到NCOA4-Ferritin共定位表达增加(P<0.05),铁死亡调控蛋白NCOA4表达增加(P<0.05),Ferritin、SLC7A11、GPX4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自噬蛋白LC3-Ⅱ表达增加(P<0.05)。慢病毒敲低NCOA4表达,Ferritin、SLC7A11、GPX4的表达增加(P<0.05),LC3-Ⅱ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NCOA4介导的铁蛋白自噬参与了脓毒症心肌细胞铁死亡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自噬 铁死亡 脓毒症 心肌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H2S通过调节铁死亡中Xc-/GPX4通路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国栋 邓飞飞 +7 位作者 赵宇含 曾佑成 林靓 郭立春 罗茜晴 张艺馨 黄铭 程青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59-1964,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NaHS能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激活铁死亡中Xc-/GPX4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方法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形成脓毒症心肌损伤体外模型,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NaHS组。采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活力、Fe... 目的探讨硫化氢供体NaHS能否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激活铁死亡中Xc-/GPX4信号通路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方法脂多糖(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形成脓毒症心肌损伤体外模型,分为Control组、LPS组、LPS+NaHS组。采用试剂盒检测心肌细胞活力、Fe^(2+)、LDH、CK-MB变化,测定氧化应激指标GSH、MDA水平,荧光探针检测细胞ROS、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铁死亡调控蛋白SLC7A11、GPX4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LPS刺激后H9c2细胞活力下降,Fe^(2+)浓度升高,GSH、MDA、ROS水平升高,线粒体JC-1单体增多,铁死亡调控蛋白SLC7A11、GPX4的表达水平下降,细胞损伤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NaHS可减轻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和Fe^(2+)浓度升高,降低LPS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应激的水平,增加了铁死亡调控蛋白SLC7A11、GPX4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硫化氢供体NaHS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激活铁死亡中Xc-/GPX4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损伤 H2S 铁死亡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瑞 《农垦医学》 2015年第5期468-470,共3页
目的:对比生理盐水和牙龈炎冲洗剂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8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应用牙... 目的:对比生理盐水和牙龈炎冲洗剂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8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观察组则应用牙龈炎冲洗剂,对比分析其效果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臭、口腔炎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口腔舒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使用牙龈炎冲洗剂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生理盐水,能有效地防治口臭和口腔炎症,降低口腔感染率和肺部感染率,增加患者口腔舒适度,值得在口腔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护理 机械通气 生理盐水 牙龈炎冲洗剂
下载PDF
3种方法处理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刘真 《农垦医学》 2015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观察3种方法处理静脉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的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外渗处理方法。方法:将9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A(冷水袋外敷法)、B(马铃薯切片外敷法)、C(50%硫酸镁湿敷法)3组,每组各30患者。比较3组方法处理后患者的... 目的:观察3种方法处理静脉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的效果,探讨最佳的液体外渗处理方法。方法:将9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外渗患者随机分为A(冷水袋外敷法)、B(马铃薯切片外敷法)、C(50%硫酸镁湿敷法)3组,每组各30患者。比较3组方法处理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马铃薯切片外敷在治疗液体外渗致局部组织肿胀效果最佳,各处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液体外渗处,其消除水肿效果明显优于冷水袋外敷及50%硫酸镁湿敷法,且操作简便、廉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输液外渗 冷敷 马铃薯 硫酸镁
下载PDF
新疆某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林陶玉 叶丹 +2 位作者 刘莉 石晶 杨青美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33期4270-4273,共4页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2月随机抽取新疆某三甲医院3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评估认知、健康评估能力、健康评估实践及总分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2月随机抽取新疆某三甲医院32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健康评估认知、健康评估能力、健康评估实践及总分等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认知、健康评估能力和健康评估实践及总分处于中等水平。相关分析发现,健康评估认知与临床护理人员的专业态度密切相关(P<0.05);健康评估能力与临床护理人员的年龄、第一学历、最终学历、职称、专业态度密切相关(P<0.05);而健康评估实践与最终学历和专业态度密切相关(P<0.05);健康评估能力总分与最终学历、职称、专业态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的年龄、第一学历、最终学历、职称、专业态度是影响其健康评估认知、能力、实践与总分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评估 认知 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心脏超声联合心脏标志物在脓毒症心功能不全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素梅 古丽巴哈尔 +3 位作者 田培刚 程青虹 翁国鹏 王永春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心脏标志物在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依次入住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94例脓毒症患者,依据排除标准排除14例脓毒症患者,余80例于入科1~3...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心脏标志物在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依次入住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94例脓毒症患者,依据排除标准排除14例脓毒症患者,余80例于入科1~3d完善心脏超声,入科1d采集外周血检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糖原磷酸化酶BB型同工酶(GPBB)、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根据有无心功能不全将脓毒症患者分为脓毒症心功能正常组32例和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组48例,统计分析心脏超声和心脏标志物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对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发生起主要影响作用的因素。结果脓毒症心功能不全发生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FS)、等容舒张时间(IVRT)、三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运动速度峰值(Sm)、NT-proBNP。各个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NT-proBNP(0.915)、A’(0.908)> SV(0.779)、IVRT(0.775)> CO(0.754)、EF(0.753)> Sm(0.738)、FS(0.728)> EDV(0.636)。NT-proBNP与A’进行系列试验,阳性似然比在各项联合诊断试验中最高,为80.1,灵敏度为78.53%,特异度为99.02%,阳性预测值为99.29%,阴性预测值为72.66%,一致率为86.02%。NT-proBNP、A’与SV进行平行试验,阴性似然比在各项联合诊断试验中最小,为0.008,灵敏度为99.44%,特异度69.61%,阳性预测值为85.02%,阴性预测值为98.61%,一致率为88.53%。结论 (1)NT-proBNP、A’进行系列试验可以作为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诊断试验;(2)NT-proBNP、A’、SV进行平行试验可作为排除脓毒症心功能不全的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功能不全 心脏超声 心脏标志物
原文传递
硫化氢通过抑制ROS介导的内质网应激改善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宇含 曹国栋 +1 位作者 郭立春 程青虹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8-804,共7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对脓毒症心肌损伤中活性氧(ROS)介导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诱导SD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CLP)组、脓毒症+硫氢化钠(NaH_(2)S)(CLP+NaHS)组。超声心动...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对脓毒症心肌损伤中活性氧(ROS)介导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诱导SD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脓毒症(CLP)组、脓毒症+硫氢化钠(NaH_(2)S)(CLP+NaHS)组。超声心动图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功能,检测大鼠血浆H_(2)S的水平;通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检测以及ROS染色评估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H_(2)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源性硫化氢合成酶半胱硫氨酸-γ-裂解酶(CSE)、3-巯基丙酮酸硫转移酶(3-MST)表达变化,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磷酸化(p)-激酶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p-细胞翻译启始因子2α(eIF2α)、p-肌醇需要酶1α(IRE1α)、活化转录因子(ATF)4和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变化;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脓毒症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降低(P<0.05),血浆H_(2)S降低(P<0.05),血浆H_(2)S与LVEF和LVFS呈线性相关(r^(2)=0.62、r^(2)=0.64,P均<0.05)。脓毒症组大鼠ROS水平明显增强,LDH水平增高(P<0.05),MDA表达增强(P<0.05),GSH表达下降(P<0.05);在HE染色中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细胞水肿,透射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线粒体明显损伤,可见线粒体水肿,嵴结构溶解等情况;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SE、3-MST表达水平有所下降(P<0.05),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p-PERK、p-eIF2α、IRE1α、ATF4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增加(P<0.05)。NaH_(2)S处理后,LVEF和LVFS升高(P<0.05),血浆H_(2)S升高(P<0.05)。心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HE与透射电镜显示心肌形态学有改善,线粒体损伤减轻,CSE、3-MST水平升高(P<0.05),p-PERK、p-eIF2α、IRE1α、CHOP蛋白表达下降(P<0.05),心肌细胞凋亡水平有所下降(P<0.05)。结论H_(2)S通过抑制ROS介导的内质网应激,减少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凋亡 内质网应激 硫化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