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层培养模式在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刚 张春江 杨晓萍 《农垦医学》 202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探讨分层培养模式在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制定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培养细则,选择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肾病内科轮转的住培医师30名作为观察组,应用分层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技... 目的:探讨分层培养模式在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制定肾病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层培养细则,选择2023年1月-2023年7月在肾病内科轮转的住培医师30名作为观察组,应用分层培养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选择去年同期在肾病内科轮转,应用传统模式教学的住培医师3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员出科考核结果及教学认可度。结果:观察组住培医师在病历书写、理论考核、技能考核、Mini-CEX及DOPS五部分的出科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对教师授课方式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层培养模式能调动住培医师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肾病内科住培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培养模式 肾病内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VD3调控ROS介导的TXNIP/NLRP3通路抑制高糖诱导肾系膜细胞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刚 孟庆悦 +1 位作者 张春江 杨晓萍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62-768,共7页
目的:探究活性维生素D3(VD3)对高糖诱导下肾系膜细胞纤维化特征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将其分为正常葡萄糖培养(NG)组、正常葡萄糖联合VD3培养(NG+VD3)组、高葡萄糖培养(HG)组、高葡萄糖联合... 目的:探究活性维生素D3(VD3)对高糖诱导下肾系膜细胞纤维化特征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将其分为正常葡萄糖培养(NG)组、正常葡萄糖联合VD3培养(NG+VD3)组、高葡萄糖培养(HG)组、高葡萄糖联合VD3培养(HG+VD3)组、高葡萄糖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培养(HG+NAC)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O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纤维化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FN、ICAM-1及TXNIP、NLRP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NG组比较,HG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P<0.05),ROS含量显著上升(P<0.05),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TGF-β1、FN、ICAM-1、TXNIP、NLRP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HG组比较,HG+VD3组和HG+NAC组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ROS含量显著下降(P<0.05),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8、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同时,细胞中TGF-β1、FN、ICAM-1及TXNIP、NLRP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VD3能够减轻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过度增殖及纤维化,该机制可能与调控ROS/TXNIP/NLRP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系膜细胞 活性维生素D3 增殖 纤维化
下载PDF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金梅 史欣辉 +4 位作者 康燕飞 曹春莉 刘文 成静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iPTH<300 pg/ml)、2组(iPTH 300~800 pg/ml)和3组(iPTH≥800 pg/ml),患者均行甲状旁腺灰阶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比较3组两种检查的参数特点,联合相关临床指标,建立临床-超声参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与iPTH的相关性,探索iPT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评估SHPT的价值。结果3组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肌酐、校正血清钙磷乘积、病灶大小、数目、回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中央区剪切波速度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H=6.396~53.52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14、0.422、0.226、-0.368,P均<0.005);模型以iPTH 300 pg/ml、800 pg/ml诊断SHPT及预测其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67、95.00%、100.00%、97.73%和0.824、77.42%、71.43%、90.00%。结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对准确评估SHPT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4
作者 顾鑫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55-57,共3页
研究分析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92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所选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46例尿毒症患者仅仅实... 研究分析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19年6月至2021年1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92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所选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46例尿毒症患者仅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所选46例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出现情况、生化指标(甲状旁腺素水平、中分子物质水平、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4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异及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共计40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86.96%,实验组所选4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异及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共计45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97.83%,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所选46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共计7人,占比为15.22%,实验组所选46例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共计1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2.17%,组间治疗总有效率相关数据比较分析,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生化指标方面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两组患者在甲状旁腺素水平、中分子物质水平、肌酐水平、血尿素氮水平方面的数据比较分析,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有着不俗的表现,其在优化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出现概率、改善患者生化指标方面成绩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鱼腥草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冬 林智峰 +2 位作者 张珂 王蓓 李皖豫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鱼腥草提取物治疗,对其所产生抗炎功效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组、鱼腥草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9只。空白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鱼腥草提取物治疗,对其所产生抗炎功效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方法SPF级Wistar雄性大鼠分为空白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组、鱼腥草提取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9只。空白组、模型组只进行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予鱼腥草提取物125 mg/kg、500 mg/kg灌胃,持续7 d后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表面活性蛋白D(SP-D)、炎症因子及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鱼腥草提取物低剂量组、高剂量组TGF-β、KL-6、SP-D、IL-13、TNF-α水平、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量、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均升高,IL-12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TGF-β、KL-6、SP-D、IL-13、TNF-α水平、TLR4、MyD88、NF-κB mRNA表达量、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均降低,IL-12水平升高(P<0.05)。结论通过鱼腥草提取物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大鼠进行治疗干预,以改善局部乃至支气管和肺组织炎症反应,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提取物 肺炎支原体感染 抗炎作用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连翘提取物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大鼠的干预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蓓 李皖豫 +2 位作者 张珂 林智峰 刘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8-683,共6页
目的 探究连翘提取物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连翘提取物组、高剂量连翘提取物组,各10只。肺炎链球菌构建肺炎链球菌感染AECOPD大... 目的 探究连翘提取物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大鼠的干预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连翘提取物组、高剂量连翘提取物组,各10只。肺炎链球菌构建肺炎链球菌感染AECOPD大鼠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建模完成后干预,检测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肌性动脉的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WT%);分析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肺组织中黏蛋白5AC(MUC5A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MAP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连翘提取物低、高剂量组的WT%、W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p38MAPK、MUC5AC、EGFR表达量升高,最大呼吸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降低(P<0.05);相较于模型组,低、高剂量连翘提取物组的PEF、FEV1、FVC表达升高,WA%、WT%、IL-6、IL-8、TNF-α、MUC5AC、p38MAPK、EGFR表达降低(P<0.05);与连翘提取物低剂量组相比,连翘提取物高剂量组的PEF、FVC、FEV1表达上升,WA%、WT%、TNF-α、IL-8、IL-6、EGFR、MUC5AC、p38MAPK表达下降(P<0.05)。结论 连翘提取物可有效改善肺炎链球菌感染AECOPD大鼠的肺功能,抑制炎症因子表达,调节肺血管重塑,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提取物 肺炎链球菌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肿瘤坏死因子-α 用力肺活量 大鼠模型
原文传递
紫草提取物对大鼠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皖豫 王蓓 +2 位作者 张珂 林智峰 刘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47-1452,共6页
目的分析紫草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外40只建立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 目的分析紫草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另外40只建立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模型,将30只建模成功大鼠分为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每组各10只,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抗氧化情况、炎症因子、肺功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丙二醛(MDA)、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对照组、紫草提取物组MDA、sTREM-1、PCT、IL-6水平、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SOD、GSH-Px、FEV_(1)、FVC、FEV_(1)/FVC水平升高(P<0.05);与药物对照组相比,紫草提取物组MDA、sTREM-1、PCT、IL-6水平、ERK/p38MAPK通路相关mRNA及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SOD、GSH-Px、FEV_(1)、FVC、FEV_(1)/FVC水平升高(P<0.05)。结论采用紫草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大鼠干预,可使大鼠抗氧化情况得到改善,并降低大鼠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大鼠肺功能,其作用机制与ER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 紫草提取物 肺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