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课联合翻转课堂在本科生妇产科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艳娜 郭晓杨 +2 位作者 李凡 宋文君 陈玲 《西藏医药》 2025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分析微课联合翻转课堂用于本科生妇产科超声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妇产科见习的90名本科生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2022年3月~2022年9月期间的见习本科生45名为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的见习本科... 目的分析微课联合翻转课堂用于本科生妇产科超声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妇产科见习的90名本科生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2022年3月~2022年9月期间的见习本科生45名为对照组,将2022年10月~2023年3月的见习本科生45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超声教学,观察组实施微课联合翻转课堂超声教学。分析教学后的考核成绩、学生自评问卷情况。结果教学后观察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学生自评问卷情况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前组间的考核成绩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联合翻转课堂能提升本科生妇产科超声教学质量,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翻转课堂 妇产科 超声教学
下载PDF
IETA共识定义的超声征象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
2
作者 李凡 王琛玭 +3 位作者 陈玲 王艳娜 傅煜 宋文君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应用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共识术语,描述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特征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并通过其声像图特征分析超声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评估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应用国际子宫内膜肿瘤分析(IETA)共识术语,描述子宫内膜癌的声像图特征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并通过其声像图特征分析超声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评估超声特征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ⅠA期肿瘤多为高或等回声,ⅠB期及以上肿瘤多为混合性或低回声(P<0.001)。高回声在高中分化肿瘤中较常见,而非高回声在低分化肿瘤中较常见(P<0.001)。多支血管(灶性起源)多见于ⅠB期及以上肿瘤(P<0.001)和低分化肿瘤(P<0.001)。ⅠB期及以上(P<0.001)、低分化(P=0.018)肿瘤以较高血流评分为主。结论:子宫内膜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密切相关。IETA共识定义的超声征象可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超声教学平台在超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刘文 刘浩 +1 位作者 李军 马婷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7期231-234,共4页
超声成像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其在临床诊断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超声教育方法由于受到设备与教学资源的局限,往往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日益增长的需求。超声虚拟教学平台运用革新的数字化模拟技术,创建了一个极其逼... 超声成像技术的快速进步使其在临床诊断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超声教育方法由于受到设备与教学资源的局限,往往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对实践操作日益增长的需求。超声虚拟教学平台运用革新的数字化模拟技术,创建了一个极其逼真的学习场景,使学生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训练。本文旨在探讨超声虚拟教学平台在医学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尤其是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增强临床诊断能力方面的作用,为超声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教学平台 虚拟仿真 医学教育
下载PDF
基于PACS系统网络数据库结合微课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魏薇 王烨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5期147-149,163,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网络数据库结合微课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的32名医学影像学专业... 目的分析基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网络数据库结合微课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6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实习的32名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纳入传统教学组,选取2020年7—12月在本院实习的32名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纳入PACS系统+微课组。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结果PACS系统+微课组学生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PACS系统网络数据库结合微课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可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及批判思维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妇产科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网络数据 微课 教学
下载PDF
基于乳腺癌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列线图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 被引量:5
5
作者 石丽楠 曹春莉 +3 位作者 桑田 李文肖 曹玉文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2-33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指标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38例乳腺癌患者(共1099个肿块)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按检查时...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特征联合临床病理指标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10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038例乳腺癌患者(共1099个肿块)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按检查时间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建立回归模型并制作列线图,利用验证组数据及校准曲线验证列线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肿块最大径(OR=1.906,95%CI 1.397~2.609,P<0.001)、纵横比(OR=0.425,95%CI 0.284~0.634,P<0.001)、边界(OR=0.373,95%CI 0.267~0.520,P<0.001)、Adler血流分级(OR=3.188,95%CI 2.049~5.107,P<0.001)、病理类型(OR=2.975,95%CI 1.759~5.267,P<0.001)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状态(OR=1.439,95%CI 1.048~1.982,P=0.025)是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6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其训练组和验证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12和0.749,校准曲线(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0.019、0.014)及决策曲线均提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结论基于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临床病理指标联合构建的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列线图模型,可为临床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超声检查 病理学 外科 列线图表
下载PDF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金梅 史欣辉 +4 位作者 康燕飞 曹春莉 刘文 成静 李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7-453,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 目的探讨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2年8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肾功能不全患者86例共134个病灶,根据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分为1组(iPTH<300 pg/ml)、2组(iPTH 300~800 pg/ml)和3组(iPTH≥800 pg/ml),患者均行甲状旁腺灰阶超声及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检查。比较3组两种检查的参数特点,联合相关临床指标,建立临床-超声参数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该模型与iPTH的相关性,探索iPTH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价此模型评估SHPT的价值。结果3组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肌酐、校正血清钙磷乘积、病灶大小、数目、回声、剪切波速度最大值、中央区剪切波速度值、剪切波速度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χ^(2)/H=6.396~53.52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14、0.422、0.226、-0.368,P均<0.005);模型以iPTH 300 pg/ml、800 pg/ml诊断SHPT及预测其手术治疗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0.967、95.00%、100.00%、97.73%和0.824、77.42%、71.43%、90.00%。结论透析龄、血磷、碱性磷酸酶、病灶最大剪切波速度与同深度周围腺体剪切波速度比值是iPTH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超声参数模型对准确评估SHPT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超声参数模型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激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与多模态超声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李文肖 曹春莉 +3 位作者 马婷 石丽楠 王子静 李军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0-546,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常规超声、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分析(VTIQ)、超声造影超声特征及免疫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2年5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06例IDC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肿块大小,将...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常规超声、声触诊组织成像和定量分析(VTIQ)、超声造影超声特征及免疫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22年5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06例IDC患者的多模态超声和临床资料。根据肿块大小,将患者分为>2 cm组(55例)和≤2 cm组(51例)。分析两组之间肿瘤的常规超声特征(位置、纵横比、后方回声衰减、边缘毛刺征、Adler血流分级)、VTIQ指标[剪切波速度最大值(SWV_(max))、最小值(SWV_(min))、周边平均值(SWV_(周边AVG))、肿瘤与同切面正常腺体SWV最大值的比值(maxSWVR_(肿瘤/正常乳腺))、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比值SWVR_(max/min))]和超声造影特征(增强程度、增强速度、增强顺序、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灌注缺损和增强后病灶范围有无增大)的差异,及其与肿瘤免疫组化指标(ER、PR、Her-2、Ki-67)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之间病变位置(χ^(2)=6.937,P=0.031)、Adler血流分级(χ^(2)=9.456,P=0.002)、SWV周边AVG(Z=-2.504,P=0.012)、maxSWVR肿瘤/正常乳腺(Z=-2.545,P=0.011)、SWVR_(max/min)(Z=-2.469,P=0.014)、增强强度(χ^(2)=3.918,P=0.048)、增强后放射状汇聚(χ^(2)=10.403,P=0.001)、增强后病灶面积增大与否(χ^(2)=8.289,P=0.004)及Ki-67水平(χ^(2)=5.213,P=0.022)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dler血流分级Ⅱ~Ⅲ级、增强后病灶边缘放射状汇聚、增强后病灶面积增大、高SWV周边AVG、高SWVR_(max/min)、高maxSWVR_(肿瘤/正常乳腺)乳腺IDC肿块大小呈正相关。结论:不同直径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以2 cm为阈值时)的多模态超声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可以为临床及超声医师的术前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超声造影 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基于案例引导式的自我学习联合情景教学在五年制本科生妇产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宋文君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引导式的自我学习联合情景教学在五年制本科生妇产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妇产超声教学时接受传统教学的40名五年制本科生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2月—2... 目的探究基于案例引导式的自我学习联合情景教学在五年制本科生妇产超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妇产超声教学时接受传统教学的40名五年制本科生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2月在妇产超声教学时接受基于案例引导式的自我学习联合情景教学的40名五年制本科生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本科生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效果、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各项评分、教学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案例引导式的自我学习联合情景教学可提高五年制本科生妇产超声教学效果,提高其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 妇产科 超声诊断学 案例引导 自我学习 情景教学
下载PDF
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成像评价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对砷中毒大鼠心脏保护作用
9
作者 冯佳 田芮萌 +1 位作者 芦桂林 秦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观察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MCE)联合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砷中毒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价值。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氧化二砷(ATO)中毒后低剂量2-APB干预组(2-APB_(L)组)、ATO中毒后高剂量2-APB干... 目的观察心肌超声造影心动图(MCE)联合斑点追踪成像(STI)评价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2-APB)对砷中毒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价值。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氧化二砷(ATO)中毒后低剂量2-APB干预组(2-APB_(L)组)、ATO中毒后高剂量2-APB干预组(2-APB H组)、单纯ATO中毒组(ATO组)、单纯2-APB干预组(2-APB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对2-APB_(L)组、2-APB H组及ATO组均经腹腔注射ATO 5 mg/kg体质量,对2-APB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之后分别以2、4、4 mg/kg体质量对2-APB_(L)组、2-APB H组和2-APB组注射2-APB,对ATO组和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行MCE及STI检查,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肌肌浆网Ca^(2+)-ATP酶(SERCA);最后行心肌病理学检查。观察组间各参数差异,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曲线上升斜率(WIS)、峰值信号强度(PI)、WIS×PI、曲线下面积(AUC)、各层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及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SER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基本依ATO组、2-APB_(L)组、2-APB H组、2-APB组/对照组次序递增或递减(P均<0.05)。WIS、PI、WIS×PI、心内膜下心肌GCS、中层心肌GCS、心外膜下心肌GCS均与SERCA呈正相关(r=0.874、0.893、0.920、0.916、0.848、0.783,P均<0.05)。结论MCE联合STI、尤其WIS×PI和心内膜下心肌GCS可用于评估2-APB对砷中毒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脏 砷中毒 2-氨基乙氧基二苯基硼酸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S-Detect技术联合临床特征信息基于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李文肖 张玉瑞 +6 位作者 刘文 闫晓君 石丽楠 曹春莉 王思睿 李军 成静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评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四个不同切面的诊断效能,以及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临床特征信息建立乳腺肿块的诊断模型并评估其效能。方法:前瞻性收集120个肿块的常规超声、临床特征信息、S-Detect四个切面... 目的:评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四个不同切面的诊断效能,以及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临床特征信息建立乳腺肿块的诊断模型并评估其效能。方法:前瞻性收集120个肿块的常规超声、临床特征信息、S-Detect四个切面检查结果,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与恶性组。构建肿块四个不同切面的ROC曲线,并比较其诊断效能。通过肿块四个切面的S-Detect识别的结果,重新定义BI-RADS分类。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建立诊断模型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120个肿块中,病理结果证实为恶性肿块45个,良性肿块75个。乳腺肿块水平横切面、垂直纵切面、最大长轴切面、最长轴横切面S-Detec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6.923%、63.385%、80.769%、80.769%,特异度分别为89.655%、91.379%、96.552%、89.65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923%、77.273%、91.304%、77.77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655%、88.484%、91.803%、91.228%,准确率分别为85.714%、83.333%、91.667%、86.904%,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0.792、0.887、0.85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触及肿物、临床症状、绝经与否、左右径、前后径、原始BI-RADS、调整BI-RADS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左右径大于1.75 cm、已绝经、原始BI-RADS分类4a类及以上、调整BI-RADS分类4a类及以上是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AUC分别为0.867、0.676、0.779、0.891,联合以上特征建立诊断模型,诊断模型的AUC为0.978,大于所有单一特征参数,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该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Kappa值=0.719)。结论:在乳腺肿块四个不同切面中,最长轴横切面S-Detect诊断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人工智能S-Detect技术联合临床特征信息对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乳腺肿块 S-Detect技术 临床特征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抗细胞凋亡作用
11
作者 田芮萌 秦文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红景天苷(Sal-L)组、高剂量红景天苷(Sal-H)组、砷中毒组(SA组)、无砷组(non-SA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只。予Sal-L组、Sal-H组及SA组自由饮用SA溶...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抗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低剂量红景天苷(Sal-L)组、高剂量红景天苷(Sal-H)组、砷中毒组(SA组)、无砷组(non-SA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只。予Sal-L组、Sal-H组及SA组自由饮用SA溶液[10 mg/(kg·d)]30天,non-SA组和对照组自由饮用无菌蒸馏水30天;分别对Sal-L组、Sal-H组及non-SA组以红景天苷溶液15、30及30 mg/(kg·d),对SA组及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21天。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和TUNEL凋亡分析,测定凋亡相关蛋白含量,观察红景天苷对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5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峰值应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基本符合SA组<Sal-L组<Sal-H组<non-SA组=对照组(P均<0.05)。砷中毒致大鼠心肌细胞受损、凋亡细胞数目增加,重组人体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水平上升、重组人体B淋巴细胞瘤-2蛋白水平下降;经红景天苷干预后好转,尤以Sal-H组为著。结论红景天苷可通过抗细胞凋亡作用保护砷中毒大鼠心功能,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砷中毒 红景天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FNAC联合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葛肖艳 马婷 刘文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进行... 目的:探究人工智能技术联合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进行甲状腺超声人工智能检查、超声引导下加负压FNAC以及二者联合检查,完成后统计患者的病理学结果,人工智能检测将内置算法作为指导,观察病灶参数,对良性、恶性例数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12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病理学检测出有良性结节者44例(34.38%),恶性结节者84例(65.63%);FNAC检测出良性结节患者55例,恶性结节患者73例;人工智能检测出良性结节患者49例,恶性结节患者79例;联合检测出良性结节患者45例,恶性结节患者83例。在各检测方式阳性与阴性预测值结果中,FNAC检测阳性预测值为65.45%,阴性预测值为89.04%;人工智能检测阳性预测值为71.42%,阴性预测值为88.61%;联合检测阳性预测值为95.55%,阴性预测值为98.80%。采用预测值对识别诊断绘制ROC发现,FNAC检测AUC值为0.789、灵敏度81.82%、特异度78.91%、约登指数0.60;人工智能检测AUC值为0.784、灵敏度79.55%、特异度79.54%、约登指数0.59;联合检测的AUC值为0.985、灵敏度97.72%、特异度92.28%、约登指数0.90,提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与单一检测相比,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结论:与单一检测相比,人工智能技术与FNAC相结合的检测方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诊断效率更高,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人工智能技术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尖形态及功能的价值
13
作者 王子静 刘诚 +1 位作者 董珊珊 芦桂林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3年第10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左心尖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7月收治的42例AHF患者为病例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46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以及左心...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估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左心尖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22年1月到2022年7月收治的42例AHF患者为病例组,纳入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46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以及左心室及心尖部形态及功能指标。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左心室舒张末纵向长轴径(Ld)、收缩末期心尖角度(θs)、舒张末期心尖角度(θd)、心尖部舒张末期左右径(Dap)、心尖球形指数(SIap)均高于对照组,心尖角度变化率(Δθ)和左心尖射血分数(EFa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通过评估左室心尖形态及功能对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予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 形态 功能 心尖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留学生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刘浩 刘文 +2 位作者 徐艳秋 骆苗苗 段新菊 《农垦医学》 2024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留学生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9级留学生秋季班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混合式教学,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018级留学生相比,分析比较两组学生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章节考试得分;发放调查问卷,分... 目的:探讨混合式教学在留学生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9级留学生秋季班消化系统疾病进行混合式教学,与采用传统教学法的2018级留学生相比,分析比较两组学生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章节考试得分;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比较混合式教学前后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程度。结果:混合式教学组消化系统疾病平均(82.25±5.236)分高于传统教学组(76.12±8.572)分;教改后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接受度(76.92%)高于教改前(53.84%);教改后学生对课前预习的认同率(82.69%)高于教改前(59.61%);教改后学生主动参与预习率(94.23%)高于教改前(32.69%);教改后学生愿意参与教改教学活动率(65.38%)高于教改前(36.54%),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式教学在留学生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留学生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血流向量成像技术评估卵巢癌术后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
15
作者 陈春翠 秦文娟 +5 位作者 田芮萌 陈若茜 周诣斐 黄磊 郭雪婷 芦桂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7-481,共5页
目的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卵巢癌(OC)术后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以37例OC术后接受化疗患者为化疗组,以同期4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化疗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3及6个周期后,对照组于入组... 目的观察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估卵巢癌(OC)术后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后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以37例OC术后接受化疗患者为化疗组,以同期40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化疗组分别于化疗前、化疗3及6个周期后,对照组于入组时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VFM检查,比较化疗前组间及化疗组内不同时间点资料,分析化疗组VFM与血红蛋白及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化疗组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BSA),化疗前血红蛋白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及VFM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化疗组内,随化疗周期增加,血红蛋白水平渐次降低、等容舒张期(IR)及心房收缩期(AS)左心室内压力差(IVPD)及压力差梯度(IVPG)逐渐增大(校正P均<0.05);而常规超声心动图仅化疗6个周期后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平均运动峰值速度(E/e’)较化疗前升高(校正P均<0.05)。化疗组舒张期各时相VFM结果均与血红蛋白水平呈强相关(|r|=0.718~0.836,P均<0.05),与LAVI呈弱至中度相关(|r|=0.375~0.525,P均<0.05),与E/e’呈中度相关(|r|=0.424~0.537,P均<0.05)。结论OC术后化疗早期即可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VFM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敏感地检出左心室舒张早期功能轻微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 超声心动描记术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斑点追踪二尖瓣环位移和心肌综合指数评价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临床应用价值
16
作者 王子静 欧华静 +3 位作者 周广琴 任珊 芦桂林 董珊珊 《农垦医学》 2024年第3期198-205,共8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和心肌综合指数(MC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2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当COPD患者肺动...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STI)检测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TMAD)和心肌综合指数(MC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探讨二者的相关性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2例COPD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当COPD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SP)≥40mm Hg考虑为肺动脉高压(PH)组,余患者为不伴PH组。采用3D-STI获得左室三维参数,并计算心肌综合指数(MCI=GLS×LVtw),应用2D-STI测量TMAD各参数,比较组间差异;绘制各参数的ROC曲线,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及亚组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LVEF无明显差异(P>0.05);COPD组、COPD伴PH组的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扭转角度(LVtw)绝对值减低(P<0.05,P_(1)<0.05);COPD各亚组的TMAD参数减低(P,P_(1),P_(2)<0.01)。ROC曲线分析提示TMAD1-mid的AUC最大(0.930),且特异性最高(90.5%),LVtw和TMAD-sep的敏感性最高(100%)。相关性分析显示,TMAD1-mid、TMAD1-mid%与MCI、GLS绝对值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0.6,且P<0.001),且随着PASP的增高呈下降趋势。结论:TMAD、GLS及MCI均有助于发现COPD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TMAD、GLS绝对值与PASP呈负相关,其中TMAD操作更便捷、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环位移 斑点追踪技术 整体纵向应变 心肌综合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左心室功能
下载PDF
分层应变技术评价青蒿素对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诣斐 秦文娟 +4 位作者 冯佳 田芮萌 董珊珊 史文荣 芦桂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7-501,共5页
目的观察分层应变技术用于评估青蒿素保护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砷中毒组、青蒿素低剂量干预组(低干预组)及高剂量干预组(高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只。以NaAsO2对砷中毒组、低及高干预组大鼠灌胃建模;12周后对低... 目的观察分层应变技术用于评估青蒿素保护砷中毒大鼠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砷中毒组、青蒿素低剂量干预组(低干预组)及高剂量干预组(高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只。以NaAsO2对砷中毒组、低及高干预组大鼠灌胃建模;12周后对低、高干预组分别给予青蒿素30、60 mg/kg体质量,其余2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连续灌胃2周。比较末次干预后各组心脏常规超声参数、分层应变参数、心肌损伤标识、炎症因子水平及心脏病理改变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分层应变参数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另外3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下、中层、心外膜下心肌整体圆周应变(GCS-Endo、GCS-Mid、GCS-Epi),以及心肌各节段圆周应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均降低(P均<0.05);肌肉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均升高(P均<0.05)。相比砷中毒组,低、高干预组LVEF、GCS-Endo,后壁、下壁、前间隔圆周应变及SOD、GSH均升高,CK-MB、LDH、TNF-α及IL-6均降低(P均<0.05);高干预组LVFS、前壁圆周应变均升高(P均<0.05)。相比低干预组,高干预组LVEF、GCS-Endo,前壁、后壁、下壁圆周应变,及SOD、GSH均升高(P均<0.05);CK-MB、LDH、TNF-α及IL-6均降低(P均<0.05)。GCS-Endo、GCS-Mid、GCS-Epi与CK-MB及LDH均呈负相关(r为-0.651~-0.865,P均<0.05),与SOD及GSH均呈正相关(r为0.642~0.880,P均<0.05)。砷中毒组大鼠心肌细胞变形,排列紊乱,细胞核不同程度萎缩、溶解;低、高干预组大鼠心肌细胞改变则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用于评估青蒿素对砷中毒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青蒿素类 大鼠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基于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18
作者 曹春莉 石丽楠 +3 位作者 童瑾 李文肖 许娅 李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70-207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女性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列线图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381例老年女性乳腺癌的超声资料及免疫组化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267)和验...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女性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特征联合免疫组化列线图预测腋窝淋巴结(ALN)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5月经手术切除的381例老年女性乳腺癌的超声资料及免疫组化资料,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267)和验证组(n=114)。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老年女性乳腺癌发生ALN转移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制作列线图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性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乳腺癌肿块最大径、纵横比、边界、钙化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表达状态是预测老年女性ALN转移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及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1和0.745。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分别提示模型一致性和临床应用效能良好。结论基于乳腺癌原发病灶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构建的列线图对老年女性乳腺癌ALN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以提供个性化管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免疫组化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胎盘微血流联合血清Cys C对晚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王雯雯 唐琳 +3 位作者 李凡 朱桐 秦曼 陈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04-309,共6页
目的探讨胎盘微血流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 C)预测发生晚发型子痫前期(LOP)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188例,中孕期使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 目的探讨胎盘微血流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 C)预测发生晚发型子痫前期(LOP)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188例,中孕期使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孕妇胎盘微血流指数,包括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同时检测孕妇血清Cys C水平。将孕妇妊娠结局分为LOP组和正常组(NLOP组),分析胎盘微血流联合血清Cys C对LOP的预测价值。结果LOP组胎盘血管化指数、VFI均低于NLOP组(29.77±11.97比44.44±9.86,9.23±3.51比15.05±4.38),血清Cys C高于NLOP组[(1.13±0.17)mg/L比(0.84±0.18)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16、-4.790、4.682,P均<0.05)。胎盘VFI联合血清Cys C预测LOP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胎盘VFI联合血清Cys C检测可提高LOP的预测效能,且优于各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子痫前期 血管化指数 血流指数 血管化-血流指数 血清胱抑素C 超声检查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