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SM-5/Y复合分子筛的酸性及其重油催化裂化性能 被引量:43
1
作者 陈洪林 申宝剑 潘惠芳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15-720,共6页
ZSM 5 /Y是本研究组合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分子筛材料 .用“两次交换 ,两次焙烧”和磷酸氢二铵浸渍方法对该复合分子筛材料进行了改性 ,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复合分子筛的酸性 ,研究了磷改性对复合分子筛样品羟基区谱学性质的影响 ,并与相应... ZSM 5 /Y是本研究组合成的一种新型复合分子筛材料 .用“两次交换 ,两次焙烧”和磷酸氢二铵浸渍方法对该复合分子筛材料进行了改性 ,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复合分子筛的酸性 ,研究了磷改性对复合分子筛样品羟基区谱学性质的影响 ,并与相应的机械混合分子筛样品进行了对比 .红外光谱数据表明 ,磷改性后复合分子筛的B酸 (主要是中强酸 )增加 ,而机械混合分子筛在各个酸强度区域的B酸量和L酸量都减少 .以新疆重油为原料考察了改性后复合分子筛样品和机械混合分子筛样品的催化裂化性能 .与相应的机械混合分子筛催化剂相比 ,磷改性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柴油选择性 ,其柴油产率增加了 4 1个百分点 ,柴汽比增加了 0 11,总轻油产率与机械混合分子筛相当 .用气体产物中的CMR(裂化机理比 )和C3 /C4比值分析了复合分子筛的催化性能与其聚集体结构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Y分子筛 复合分子筛 酸性 重油 催化裂化
下载PDF
MD膜驱剂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胶束性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莉 高芒来 +2 位作者 刘宏生 韩翻珍 郑广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33-1237,共5页
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研究了MD膜驱剂的浓度、温度及不同无机盐对MD膜驱剂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混合体系CMC的影响。研究表明:MD膜驱剂与DTAB混合后,可降低DTAB的CMC,并且CMC随着MD膜驱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温度... 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MC),研究了MD膜驱剂的浓度、温度及不同无机盐对MD膜驱剂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混合体系CMC的影响。研究表明:MD膜驱剂与DTAB混合后,可降低DTAB的CMC,并且CMC随着MD膜驱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温度从25℃升高到50℃时,4 mmol/L MD膜驱剂/DTAB混合体系的CMC增大。无机盐的加入有利于混合体系CMC的降低,相同价态的阴离子对CMC的影响相近,高价阴离子降低CMC的效果好于低价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膜驱剂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电导率 临界胶束浓度
下载PDF
含氟体系中合成高品质的MCM-48介孔分子筛(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华德润 陈胜利 +2 位作者 周政 陈爱城 李睿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4-568,共5页
在含氟体系中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基溴化铵作为硅源和模板剂,合成高质量的MCM-48。主要考察了各种影响合成MCM-48的因素,得到的产物分别用XRD,TEM和N2吸附-脱附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高质量MCM-48的条件是温度为393 K,时间为24 h... 在含氟体系中以正硅酸乙酯和十六烷基溴化铵作为硅源和模板剂,合成高质量的MCM-48。主要考察了各种影响合成MCM-48的因素,得到的产物分别用XRD,TEM和N2吸附-脱附技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高质量MCM-48的条件是温度为393 K,时间为24 h,CTAB/Si比为0.65;得到的MCM-48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30 5 m2/g),孔径分布比较集中(2.416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8 含氟体系 合成条件 介孔 晶体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内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鼓泡流化床内改进的颗粒床模型(英文)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锴 BRANDANI Stefano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改进颗粒床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实验室规模冷模装置内鼓泡床的流体流动时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气固动态特征和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表观气速的增大,气泡数目增加,气泡体积增大,压力波动增强;气速越高时均压降越... 采用改进颗粒床模型的CFD方法模拟了实验室规模冷模装置内鼓泡床的流体流动时空特性。模拟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气固动态特征和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表观气速的增大,气泡数目增加,气泡体积增大,压力波动增强;气速越高时均压降越大;在内循环鼓泡流化床内固体颗粒呈“单室”流型。上述与实验观察相吻合的模拟结果将有助于放大和设计商业化的内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 鼓泡床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 改进的颗粒床模型
下载PDF
MD膜驱剂/SDS混合体系的水溶液性质
5
作者 杨莉 高芒来 +1 位作者 刘宏生 韩翻珍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3-37,共5页
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_(mc)),研究了 MD 膜驱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混合体系的胶束性质,通过透光率法研究了 MD 膜驱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D 膜驱剂与 SDS 混合后可降低 SDS 的 c_(... 通过电导率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c_(mc)),研究了 MD 膜驱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混合体系的胶束性质,通过透光率法研究了 MD 膜驱剂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多价阳离子沉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D 膜驱剂与 SDS 混合后可降低 SDS 的 c_(cm)并且 c_(cm)随着 MD 膜驱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温度从25℃升至50℃,2 mmol/L的 MD 膜驱剂/SDS 混合体系的 c_(mc)降低;在所考察范围内,NaCl 的加入有利于混合体系 c_(cm)的降低。MD 膜驱剂与SDS 混合后没有发生沉淀现象,且 MD 膜驱剂可抑制 SDS 与多价阳离子 Ca^(2-)的沉淀行为,其效果比 NaCl,NaOH 和NaHCO_3抑制 SDS 与多价阳离子 Ca^(2-)沉淀的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膜驱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沉淀
下载PDF
新型化合物N-甲基-N-异丙基硫代辛酰胺从盐酸介质中选择性萃取分离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俊莲 刘璐 +3 位作者 徐国栋 王培龙 黄国勇 郁丰善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609-1618,共10页
为实现从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浸出液中高效分离钯,合成一种新化合物N-甲基-N-异丙基硫代辛酰胺(TA-813)。通过FT-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研究TA-813对钯的萃取和反萃行为。通过萃取−反萃循环试验评估TA-813的循环使... 为实现从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浸出液中高效分离钯,合成一种新化合物N-甲基-N-异丙基硫代辛酰胺(TA-813)。通过FT-IR、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研究TA-813对钯的萃取和反萃行为。通过萃取−反萃循环试验评估TA-813的循环使用性能,并用TA-813从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模拟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分离钯。结果表明:TA-813对钯萃取速度快、效率高、选择性好;2个TA-813分子萃取1个Pd;有机相中负载的钯可被中性和酸性硫脲高效反萃;TA-813循环使用性能好,经过8次萃取−反萃循环,钯的萃取率没有降低。在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模拟浸出液中,Pd的浓度远低于杂质离子La、Ce、Mg和Al等,即便如此,TA-813仍能实现钯的选择性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 分离 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 硫代酰胺
下载PDF
Au/MOF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三组分偶联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丽丽 张鑫 +1 位作者 高金森 徐春明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3-841,共9页
采用后合成共价修饰法和一锅法分别制备了催化剂IRMOF-3-SI-Au(PS)和IRMOF-3-SI-Au(OP),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以及程序升温还原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索了这两种催化剂在醛、炔和胺三组分偶联反应中的催化... 采用后合成共价修饰法和一锅法分别制备了催化剂IRMOF-3-SI-Au(PS)和IRMOF-3-SI-Au(OP),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透射电镜以及程序升温还原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探索了这两种催化剂在醛、炔和胺三组分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并推测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对醛、炔和胺三组分偶联反应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产物炔丙基胺类选择性为100%,且可循环使用;结晶度较低的IRMOF-3-SI-Au(PS)的活性高于结晶度较高的IRMOF-3-SI-Au(OP);催化剂对芳香醛和脂肪醛以及环状胺均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对带有吸电子基团的芳香醛的活性高于带有供电子基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金属有机骨架 IRMOF-3 三组分偶联反应 炔丙基胺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吕静 孙洪磊 +1 位作者 何皓 傅鹏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21世纪生物学的新兴学科,它着眼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结合,把生物系统当作工程系统"从下往上"进行处理,由"单元"(unit)到"部件"(device)再到"系统"(system)来设计,修改和组装...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21世纪生物学的新兴学科,它着眼生物科学与工程科学的结合,把生物系统当作工程系统"从下往上"进行处理,由"单元"(unit)到"部件"(device)再到"系统"(system)来设计,修改和组装细胞构件及生物系统.合成生物学是分子和细胞生物学、进化系统学、生物化学、信息学、数学、计算机和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目前研究应用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通过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修改已存在的生物系统,使该系统增添新的功能.二是通过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创造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人工生命系统.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建立在基因组方法之上的学科,主要强调对创造人工生命形态的计算生物学与实验生物学的协同整合.必须强调的是,用来构建生命系统新结构、产生新功能所使用的组件单元既可以是基因、核酸等生物组件,也可以是化学的、机械的和物理的元件.本文跟踪合成生物学研究及应用,对其在DNA水平编程、分子修饰、代谢途径、调控网络和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 蓝藻 底盘 生物燃料
原文传递
200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项目介绍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双春 杨兰英 《精细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9-732,共4页
介绍了200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项目的创新与价值。5个奖项分别是:①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 aleczka教授与Sm ith教授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由碳氢化合物直接生成烷基硼酸酯,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生废物最小,获得了学术奖。②美... 介绍了2008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获奖项目的创新与价值。5个奖项分别是:①密歇根州立大学的M aleczka教授与Sm ith教授开发了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由碳氢化合物直接生成烷基硼酸酯,反应条件温和且产生废物最小,获得了学术奖。②美国S iGNa公司开发的新技术使高活性碱金属的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更加安全,获得了小企业奖。③Battelle公司和Advanced Im age Resources(AIR)公司合成了一种生物基墨粉,获得了绿色合成路线奖,这种新技术节省大量的石油资源并有利于纸纤维的回收利用。④纳尔科(Nalco)公司开发了3D TRASAR冷却水监测和控制系统,该技术节省水和能源,减少了水处理药剂用量,降低了外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因而获得了绿色反应条件奖。⑤美国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Sc iences)研发的生物杀虫剂(多杀菌素嘧菌环胺),优于现有的杀虫剂,有明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获得了绿色化学品设计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2008年 创新与价值
下载PDF
高纯卵磷脂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显锋 赵锁奇 李雪梅 《天津化工》 CAS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卵磷脂是一种天然的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卵磷脂分离提纯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溶剂法、层析法、超临界萃取等六种分离纯化卵磷脂方法的进展。
关键词 卵磷脂、分离、提纯
下载PDF
WSN在河流污染源实时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兰英 杨双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11期2998-3000,3022,共4页
针对当前河流污染源监测中面临的监测点分散、布线困难和实时性差等特点,提出了利用具有节点功耗低、工作时间长、成本低、能自组织地通信以及在危险区域和大面积监测中容易布置等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河流污染源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 针对当前河流污染源监测中面临的监测点分散、布线困难和实时性差等特点,提出了利用具有节点功耗低、工作时间长、成本低、能自组织地通信以及在危险区域和大面积监测中容易布置等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河流污染源进行在线监测的方法。并着重讨论了该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网络节点的构成,以及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N 监测系统 污染源
下载PDF
TiO_2反蛋白石结构膜材料改性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俊 王爱军 +3 位作者 陈胜利 袁桂梅 王晓东 张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3-286,共4页
利用液相沉积技术对TiO2反蛋白石结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在反Opal孔内表面生成一层TiO2颗粒,增加其有效比表面积。以降解罗丹明B为探针反应,研究了经LPD表面处理之后的TiO2反Opal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硼酸用量对TiO2反Opal材料表... 利用液相沉积技术对TiO2反蛋白石结构材料进行表面处理,通过在反Opal孔内表面生成一层TiO2颗粒,增加其有效比表面积。以降解罗丹明B为探针反应,研究了经LPD表面处理之后的TiO2反Opal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了硼酸用量对TiO2反Opal材料表面形貌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PD处理之后的TiO2反Opal膜比未处理的膜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硼酸用量在0.0183 g/mL时处理的TiO2反Opal膜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相比未处理的膜催化剂活性提高了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反蛋白石 液相沉积法 光催化
下载PDF
Nafion-SiO_2-PWA复合膜甲醇扩散系数
13
作者 陈超 陈胜利 +1 位作者 崔凯跃 欧阳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0-72,共3页
将无机物制备成溶胶,再与Nafion膜液混合制备复合膜,利用自制的扩散池对膜的甲醇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选用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进行扩散时,(Nafion-115膜的扩散系数基本不变;向Nafion膜液中加入少量无机物SiO2(3%)和SiO2-PWA(4.... 将无机物制备成溶胶,再与Nafion膜液混合制备复合膜,利用自制的扩散池对膜的甲醇扩散系数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选用不同浓度的甲醇溶液进行扩散时,(Nafion-115膜的扩散系数基本不变;向Nafion膜液中加入少量无机物SiO2(3%)和SiO2-PWA(4.5%)后,膜的甲醇扩散系数显著降低,分别从2.29×10-6cm2/s降至1.76×10-6cm2/s和1.82×10-6cm2/s,即甲醇扩散系数分别降低了23%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FC SIO2溶胶 Nafion-SiO2-PWA Nafion-SiO2 甲醇渗透 扩散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