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溢流分析与防控实践——以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为例
1
作者 谭宾 付强 +6 位作者 叶林祥 徐勇军 吴会胜 胡旭光 王茂林 晏琰 刘贵义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2期20-25,共6页
“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开发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新领域发展,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井筒状况等多重挑战,油气安全开发对井控工艺、装备及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减少溢流,以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为例... “十三五”期间,油气勘探开发向深层、超深层、非常规新领域发展,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恶劣的井筒状况等多重挑战,油气安全开发对井控工艺、装备及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减少溢流,以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为例,系统分析了溢流防控难点,通过“全过程压实井控管理、全流程完善井控工艺、全面升级井控装备、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应急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管理、工艺、装备、信息化、应急”五个方面的措施。结论认为:(1)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中的井控风险仍然严峻,深入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融合,是提高地层压力预测精度、降低溢流风险的重要举措;(2)数字化、信息化是溢流防控的重要发展方向,需加快推广应用;(3)井控装备的升级迭代是防范化解深井超深井井控风险的重要保障,井控装备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迈进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4)专业井控人才是溢流防控的关键,需持续培养“管理+现场”专业井控人才,注重班组和基层队伍的能岗匹配和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三高井 溢流防控 井控安全 工程地质一体化
下载PDF
石油工程专业“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2
作者 贾敏 肖东 +2 位作者 申洁 叶峰 李永杰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期37-40,共4页
文章首先论述了相关背景,然后阐述了石油工程专业“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包括改革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实践活动、创新评价机制、突出价值引领五个方面。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传热学与传质学”课程 石油工程专业
下载PDF
面向国际生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妍 刘峰 张菲菲 《科教导刊》 2023年第2期74-76,共3页
文章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为提升国际生的教育质量,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国际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文章分析整理了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文章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例,为提升国际生的教育质量,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国际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文章分析整理了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该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方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等五方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着力帮助国际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改革 国际生 专业课程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作者 蔡文斌 马先林 +1 位作者 刘易非 蒋海岩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新工科建设为油气产业变革下的石油工程教育升级改造指明了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虚实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推广、工程素养培养、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方面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新... 新工科建设为油气产业变革下的石油工程教育升级改造指明了方向。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虚实结合的实习实训教学推广、工程素养培养、学科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等方面介绍了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石油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人才培养模式 石油工程专业
下载PDF
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之缺陷——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聂仁仕 陈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74-81,共8页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必须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完善性直接影响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果。以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从其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分析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认证规定的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性,指出课...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必须开展课程达成度评价,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完善性直接影响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结果。以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从其专业培养目标出发,分析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认证规定的毕业要求之间的关联性,指出课程体系设置必须对应支撑具体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为达成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保障。同时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构造地质学》课程为例,根据专业认证评价机制的相关规定,阐释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课程达成度的计算步骤与评价方法,探讨现有的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课程达成度 毕业要求指标点 教学改革
下载PDF
《钻井与完井工程》精品课程建设与探索——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曾德智 付建红 +2 位作者 施太和 曾凤 张恩搏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69-75,共7页
随着中国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逐渐多样化,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如何改革当前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和课程建设者所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数字化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 随着中国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逐渐多样化,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如何改革当前教育教学模式,是教育工作者和课程建设者所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互联网时代教育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数字化课程的建设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保障。西南石油大学《钻井与完井工程》课程团队以新时代的培养要求为依据,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目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按照资源共享的技术标准建设课程资源,以多样化的数字传媒形式展现课程资源;以资源共享为契机,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以此为基础,该团队将已有的《钻井与完井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全方位改造,升级成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多元化学习和线上线下同步学习的需要,为同类专业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与完井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 教学资源
下载PDF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全华 郭建春 +1 位作者 李早元 宋艾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6期8-11,共4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特殊的全日制教育+企业工程实践+"双导师"指导的培养方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为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特殊的全日制教育+企业工程实践+"双导师"指导的培养方式,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南石油大学针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从招生管理、日常管理、导师管理、工程实践管理以及论文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出了一系列的适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并能有效提高其培养质量的管理新模式及新方法。相关做法可供其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管理模式 日常管理 工程实践管理 管理问题
下载PDF
浅谈石油精神融入石油类高校思政教育
8
作者 索彧 王志华 王雷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53-157,共5页
石油类高校作为行业型特色院校,与中国的石油工业同发展、共进步,石油高校参与铸就并亲身见证石油精神的形成及发展。石油类高校应大力挖掘石油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并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石油类高校学子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树立为... 石油类高校作为行业型特色院校,与中国的石油工业同发展、共进步,石油高校参与铸就并亲身见证石油精神的形成及发展。石油类高校应大力挖掘石油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并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助于石油类高校学子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树立为油拼搏的信念,为新时代石油工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精神 石油类高校 思政教育 石油文化资源
下载PDF
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永辉 梁光川 +2 位作者 杨火海 唐海 李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12,共6页
面对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重大调整新形势,传统模式培养的趋同化单一石油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改发展规划纲要、大众创业与创新政策导向以及学生专长与成才意向,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石油... 面对国家油气发展战略重大调整新形势,传统模式培养的趋同化单一石油工程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改发展规划纲要、大众创业与创新政策导向以及学生专长与成才意向,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开展了石油工程分类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与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核心素养"培育、突出石油精神与文化主体教育为目标,界定"国际化、创新、卓越工程师"三类人才个性化特质,构建并实施三类石油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三类人才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转换机制,搭建服务于石油工程人才分类培养的软硬件配套教学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石油工程 分类培养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工程思维理念的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西安石油大学石油通识教育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向荣 任晓娟 +1 位作者 徐波 袁士宝 《化工高等教育》 2021年第1期42-46,72,共6页
针对西安石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石油工业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将工程思维理念贯穿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按照构建综合知识体系与结构的原则,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整合和优化教学体系,以课程为中心搭建了认知和实践平台,并灵活借助媒体网... 针对西安石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石油工业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将工程思维理念贯穿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按照构建综合知识体系与结构的原则,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整合和优化教学体系,以课程为中心搭建了认知和实践平台,并灵活借助媒体网络的优势,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意识,充分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教材体系、构建标准化教学文件、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等举措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石油及相关行业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石油 工程思维 实践 教材体系
下载PDF
论“双一流”背景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建设——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卞小强 王牧明 《中国地质教育》 2018年第3期39-44,共6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核心任务。目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既面临着社会对于能源转型和低碳环保的需求,又担任着传统能源技术支持的任务。如何提升综合实力,确保一流学科的建成,笔者以西南石油大...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学科建设成为高校建设的核心任务。目前,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既面临着社会对于能源转型和低碳环保的需求,又担任着传统能源技术支持的任务。如何提升综合实力,确保一流学科的建成,笔者以西南石油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生源引进、学生培养、教学优化、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队伍结构、教师培养、制度改革),学科建设(学科方向、技术优化、国家战略、合作交流)等方面,探究"双一流"为学科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研判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一流学科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下载PDF
跨专业性质的渗流物理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仁仕 《大学教育》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课程建设品质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西南石油大学对渗流物理基础课程进行了建设与改革。该研究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该课程的开课背景及跨专业属性;基于该课程的开课现状研究了该课程在... 课程建设品质关系人才培养质量,为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西南石油大学对渗流物理基础课程进行了建设与改革。该研究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分析了该课程的开课背景及跨专业属性;基于该课程的开课现状研究了该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利用达成度指标对3年以来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认为该课程建设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规定的毕业要求。该课程建设与改革经验,可为其他类似的跨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物理 资源勘查工程 课程建设 课程改革
下载PDF
多视角递进式石油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模式构建
13
作者 秦国伟 蒋海岩 +1 位作者 靳文博 刘峰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0期59-62,共4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实践培养体系对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难题对油气...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实践培养体系对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难题对油气能源领域内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该领域的现有研究生创新实践培养模式亟需改革。该文针对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现状,借鉴国内外各大石油院校的培养方案,提出多视角递进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从而培养出具有良好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创新实践 多视角 递进式 石油工程专业 创新能力
下载PDF
整合科技与石油高等教育-以提升“油气田开发地质”教学方法为例
14
作者 唐颖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41-243,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石油高等教育中整合当下先进科学技术,以提升《油气田开发地质》教学方法。“油气田开发地质”这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在石油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涵盖了油气开发地质专业知识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注重理论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石油高等教育中整合当下先进科学技术,以提升《油气田开发地质》教学方法。“油气田开发地质”这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在石油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涵盖了油气开发地质专业知识基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注重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和应用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解决复杂地质问题和应对职业挑战时存在困难。此外,传统模式还未能跟上科技和数据驱动石油工业的步伐,未能满足石油工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应对这些挑战,将地学信息系统(GIS)和三维建模技术引入了“油气田开发地质”教学过程中。GIS技术能够将地质数据可视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下结构和地质特征。三维建模技术则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的地质探索,增强软件实际操作经验。同时,引入Petrel软件和与斯伦贝谢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掌握行业领先的储层建模工具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只有将科技与石油高等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石油工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田开发地质 科技整合 高等教育 地学信息系统 三维建模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挑战及对策
15
作者 彭炽 付建红 +1 位作者 马天寿 董广建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0期70-72,共3页
当前,石油工程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石油工程的影响,以及信息化背景下对石油工程人才的新要求,随后探讨了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 当前,石油工程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石油工程的影响,以及信息化背景下对石油工程人才的新要求,随后探讨了石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不足,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强化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验室等,以提高石油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推动石油工程领域的发展。本文对石油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 信息化 人才培养 挑战与对策
下载PDF
对冲式消能器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及优缺点分析
16
作者 王丽斌 苏伟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冲式消能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振动控制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井下设备的振动幅值,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对冲式消能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包括将能量转化成流体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消能原理阐述。探讨对冲式消... 对冲式消能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的振动控制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井下设备的振动幅值,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通过对冲式消能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包括将能量转化成流体动能和弹性势能的消能原理阐述。探讨对冲式消能器在井下钻井、生产、运输等环节的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对冲式消能器可以降低钻柱、钻头和钻具的振动幅值,从而提高钻井效率和井下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对冲式消能器可以有效降低生产设备的振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运输过程中,对冲式消能器可以降低油气管道的振动幅值,减少管道的疲劳损伤,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对冲式消能器的应用范围,提高工程实践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冲 消能 阻尼能力 振动频率
下载PDF
SMA在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垚 李春福 +1 位作者 林元华 杨军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16年第2期98-102,107,共6页
形状记忆合金(SMA)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不仅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功能特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综合力学性能。SMA能在一定温度下恢复形状并产生较大的回复力,被认为是驱动件、密封件、温控件的理想材料,在石油工程领... 形状记忆合金(SMA)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不仅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等功能特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综合力学性能。SMA能在一定温度下恢复形状并产生较大的回复力,被认为是驱动件、密封件、温控件的理想材料,在石油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SMA的发展、种类以及SMA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机制,综述了石油工程SMA在管接头、封隔器和内补口、堵漏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对SMA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效应 超弹性 管接头 封隔器 内补口 堵漏
下载PDF
石油工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军斌 屈展 孙燕波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5-58,共4页
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拓展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的需要。石油工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在知识方面,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又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在能力方面,既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培养石油工程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当前石油工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拓展办学方向,提高办学层次的需要。石油工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在知识方面,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又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在能力方面,既要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又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质。其构建培养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双语教学体系,强化外语应用能力;面向生产实际,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人才培养过程与社会、石油企业需求相适应,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人才 复合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实物期权在石油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艳 刘永建 孙彦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9,共4页
介绍了石油工程中实物期权的类型,并建立了实物期权的应用模型.总结出应用实物期权思想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一般框架.通过应用实例的计算分析,表明将实物期权方法用于石油工程投资决策时,不确定性并不仅仅被看作是风险,还被看作是一种... 介绍了石油工程中实物期权的类型,并建立了实物期权的应用模型.总结出应用实物期权思想的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一般框架.通过应用实例的计算分析,表明将实物期权方法用于石油工程投资决策时,不确定性并不仅仅被看作是风险,还被看作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物期权 不确定性 BLACK-SCHOLES模型 投资决策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志华 杨二龙 +2 位作者 张立刚 胡绍彬 曹广胜 《大学教育》 2021年第9期24-26,34,共4页
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战略性改革方向,新工科教育是对面向行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的工科专业办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一种行动。在此视域下,作为行业背景较强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则需要主动布局,改造升级,突破传统的单一学科界限,走... 作为我国工程教育的战略性改革方向,新工科教育是对面向行业需求、服务经济发展的工科专业办学模式进行系统改革的一种行动。在此视域下,作为行业背景较强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则需要主动布局,改造升级,突破传统的单一学科界限,走向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实现从办学服务满足油气工业发展到办学服务满足与支撑引领油气工业发展并重。考虑到新工科教育与OBE理念的结合是学科演变与专业建设需求的共同作用和必然途径,基于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题组围绕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和运行评价机制,进行了能力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以及持续改进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以期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专业建设的整体升级思路设计与升级路径探寻提供支撑,也为推动相关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持续改进 新工科教育 OBE理念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