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神华集团优劣势分析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巍 李全生 曹志国 《神华科技》 2016年第3期3-6,19,共5页
中央和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明确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将逐步开展相应试点。针对此,本文阐述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涵,分析了新设、改组和变身3种实现方式。对两种实现形... 中央和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文件,明确提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将逐步开展相应试点。针对此,本文阐述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内涵,分析了新设、改组和变身3种实现方式。对两种实现形式,即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共同点和区别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型能源央企——神华集团为例,系统分析了神华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改革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混合所有制 产融结合
下载PDF
神华集团节能减排的特点及应把握的原则 被引量:3
2
作者 顾大钊 《神华科技》 2009年第2期8-12,共5页
分析了神华集团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进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加快节约型、环保型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管理、统计监测、技术服务3个体系,以及责任评价考核激励、节能减排评估审查、投... 分析了神华集团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的进展、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进一步提高对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加快节约型、环保型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管理、统计监测、技术服务3个体系,以及责任评价考核激励、节能减排评估审查、投入保障3个机制建设,加大节能减排资金投入,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科研项目的实施,强化基础管理和培训,整体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方面指出了节能减排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要求 体制机制 科技创新 工程实施
下载PDF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神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
作者 顾大钊 《神华科技》 2010年第2期3-7,共5页
分析落实党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神华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实际,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神华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竭动力和神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盘,提出了... 分析落实党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神华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实际,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神华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竭动力和神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盘,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保障生产安全、提升经济效益、拓展新兴业务领域等转变神华经济发展方式的若干举措,以及进一步提高对科技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将科技进步更紧密地融入神华"十二五"规划之中和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科技进步
下载PDF
西部生态脆弱区现代煤-水仿生共采理念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建民 李全生 +2 位作者 南清安 曹志国 张凯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针对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富煤贫水特征和原生态保护要求,建立集开采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现代开采生态系统";基于采前地下水及地表生态的稳定性关系或生态"原态"约束,提出煤水资源开发中的"煤-水仿生共采"理... 针对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富煤贫水特征和原生态保护要求,建立集开采和生态保护为一体的"现代开采生态系统";基于采前地下水及地表生态的稳定性关系或生态"原态"约束,提出煤水资源开发中的"煤-水仿生共采"理念、煤炭开采与水资源开发及地表生态保护同步的"煤-水仿生共采"模式;按照"隔离-导流-控制"的仿生共采新思路、提出"隔离层控制"原理和开采"地下水漏斗聚集"调控效应;构建了集分区设计、隔离重构、仿生控制为核心的煤-水仿生共采保护控制关键技术体系;开发了"压裂-开采-注浆"开采隔离保护工艺、地下水汇集调控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水共采 仿生保护 隔离重构 压-采-注工艺 地下水汇集 地下水库
下载PDF
西部风积沙区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建民 李全生 +2 位作者 胡振琪 王义 李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177,共5页
为建立与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相适应的生态修复模式,选择西部生态脆弱区神东矿区补连塔井田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表生态损伤观测系统,对采前、采中、采后及趋于稳定时的生态损伤特征参数(地表裂缝、植物及根际环境... 为建立与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相适应的生态修复模式,选择西部生态脆弱区神东矿区补连塔井田超大综采工作面开采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地表生态损伤观测系统,对采前、采中、采后及趋于稳定时的生态损伤特征参数(地表裂缝、植物及根际环境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获得了地表裂缝发育的分区性和趋于闭合时间、周围土壤含水性、植物及根际环境的变化趋势,表明地表生态损伤在自然力作用下具有"自修复"趋势;提出了以分区修复、减损、植物促进为核心的人工引导型生态修复模式与方法,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有助于系统提升大规模高强度煤炭开采的生态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工作面 开采全周期 风积沙区 生态损伤 生态修复
下载PDF
东部草原区煤电基地开发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李全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7049-7053,共5页
本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复项目(2016YFC0501100)。针对我国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需求和工程实施难题,聚焦煤炭开发对草原生态(水、土壤、植被)的影响机理及累积效应、区域生态稳定性与生态安... 本项目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复项目(2016YFC0501100)。针对我国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开发生态修复技术需求和工程实施难题,聚焦煤炭开发对草原生态(水、土壤、植被)的影响机理及累积效应、区域生态稳定性与生态安全协调机制两大科学问题,运用生态学、采矿学、环境科学、草叶科学等多学科方法,采用理论分析、调查监测、试验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厘清煤炭开发对地下水和植被种群的影响边界、程度及累计效应,研发生态效应评价、区域水资源动态监测、水资源保护利用、煤矿土地整治、微生物联合修复、景观生态恢复等15项关键技术,形成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示范一体化体系,创立东部草原区生态修复模式,在呼盟和锡盟煤炭开发基地进行集中工程示范,为我国东部草原区煤炭开发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草原区 煤电基地开发 水资源保护利用 生态修复 集成示范
下载PDF
提高企业科技贡献率的对策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于瑞雪 李全生 《神华科技》 2013年第5期6-8,共3页
企业科技贡献率是反映企业技术进步水平、状况及其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某企业为例,介绍企业科技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企业科技贡献率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增长速度方程 平均增长速度 科技贡献率
下载PDF
基于科技创新提高企业EVA的对策研究
8
作者 于瑞雪 谢翔 张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73-475,共3页
本文以某企业为例,分析了科技贡献率、EVA率和EVA等指标间的关系,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提高企业EVA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创新 EVA EVA率 科技贡献率 科技投入
下载PDF
国有企业“三项改革”之间关系及其对神华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巍 李全生 曹志国 《神华科技》 2016年第1期3-5,24,共4页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资本运行效率偏低、产权不明晰、监管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国企竞争力。为此,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推出了"...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资本运行效率偏低、产权不明晰、监管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国企竞争力。为此,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央企业推出了"四项改革"试点,即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试点,董事会行使高级管理人员选聘、考核、薪酬管理职权试点和派驻纪检组试点。本文系统阐述了前三项改革,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三项改革"本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个整体,并且相互作用,必须统筹布局,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并以大型央企—神华集团公司为例,提出了"三项改革"的推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项制度”改革
下载PDF
神华重载铁路工务工程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0
作者 卓卉 《神华科技》 2015年第1期83-85,共3页
分析了国外重载铁路工务工程方法,总结了我国重载铁路发展的技术特点和限制约束条件,提出神华重载铁路工务工程技术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深化轮轨关系的研究,积极改善轮轨相互作用;加大检测和监测力度,强化轨道结构和线下基础设... 分析了国外重载铁路工务工程方法,总结了我国重载铁路发展的技术特点和限制约束条件,提出神华重载铁路工务工程技术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深化轮轨关系的研究,积极改善轮轨相互作用;加大检测和监测力度,强化轨道结构和线下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技术等级;加大机械化、综合化维护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提升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工务工程 轮轨关系 运营维修
下载PDF
煤矿地下水库煤柱动力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3
11
作者 顾大钊 颜永国 +2 位作者 张勇 王恩志 曹志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89-1597,共9页
参考借鉴地面水库坝体抗震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相似材料模型平台,进行了不同烈度条件下的动力破坏试验研究,并利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坝体的地震破坏形态、抗震薄弱环节... 参考借鉴地面水库坝体抗震安全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相似材料模型平台,进行了不同烈度条件下的动力破坏试验研究,并利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坝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坝体的地震破坏形态、抗震薄弱环节以及影响因素;同时对同等条件下的地面水库坝体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地下水库与地面水库的抗震安全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得到的动力响应较为接近;在地震波逐级加载的过程中,由于受到顶底板约束,煤矿地下水库坝体晚于地面水库坝体进入塑性工作状态,验证了煤矿地下水库坝体较地面水库坝体具有更好的抗震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安全系数概念,对比分析了同条件的煤矿地下水库坝体和地面水库坝体的安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地下水库 相似模型 振动台试验 动力破坏 数值仿真
下载PDF
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5
12
作者 顾大钊 张勇 曹志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问题,我国是全球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使得我国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成为煤炭绿色开发的重大技术难题。我国西部已成为煤炭的主产区,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蒸发量大,矿井水外排后蒸发损失是我国目前煤炭开采年损失60亿t矿井水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了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技术进展及工程应用特点;介绍了神华集团经过近20年的技术探索和工程实践,突破传统理念,首次提出采空区储用矿井水的技术构想,攻克了水源预测、水库选址、库容计算、坝体构筑、安全控制和水质保障等技术难题,构建了煤矿地下水库技术体系。该技术已在神东矿区全面实施,并将在西部其他矿区推广应用,为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开辟了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水资源保护利用 采空区储用矿井水 煤矿地下水库
下载PDF
我国水体下保水采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3
作者 鞠金峰 许家林 +2 位作者 李全生 朱卫兵 王晓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针对我国水体下保水采煤的理论与实践,就采动覆岩导水裂隙演化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水采煤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结果表明:导水裂隙作为地层含水层破坏与地下水漏失的主要根源,其动态发育与发展直接受控于覆岩关键层的... 针对我国水体下保水采煤的理论与实践,就采动覆岩导水裂隙演化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保水采煤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结果表明:导水裂隙作为地层含水层破坏与地下水漏失的主要根源,其动态发育与发展直接受控于覆岩关键层的破断运动;因而,可按具体开采条件下覆岩关键层的赋存情况进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从而科学指导水体下保水采煤对策的制定。依据水体下保水采煤所包括的4个层次的内涵,分别从顶板突水灾害防治、含水层原位保护、采动破坏含水层的再恢复、采动漏失水资源的转移储存与利用等4个方面,进行了相关保水采煤技术研究进展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保水采煤 导水裂隙带 顶板含水层 关键层
下载PDF
浅埋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下综采动载控制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李浩荡 杨汉宏 +4 位作者 张斌 陈刚 肖剑儒 徐会军 孔令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11,共6页
石圪台煤矿31201综采工作面过上方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后,上煤层顶板运动造成下煤层综采面大量支架压死。通过建立过煤柱阶段覆岩结构模型,推导出工作面在出煤柱时的结构必然失稳是动载力源,辅以数值模拟揭示了动载矿压大于支架工作阻力... 石圪台煤矿31201综采工作面过上方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后,上煤层顶板运动造成下煤层综采面大量支架压死。通过建立过煤柱阶段覆岩结构模型,推导出工作面在出煤柱时的结构必然失稳是动载力源,辅以数值模拟揭示了动载矿压大于支架工作阻力的压架机理,由此提出预先爆破煤柱、释放岩层能量的治理方案。同步进行地面钻孔位移监测、从地面和井下钻孔布置传感器进行微震监测,掌握矿压显现特征,预警了动压危险。地表钻孔窥视说明了过煤柱动载显然要大于进入煤柱期间的动载,多点位移观测和微震观测说明预警爆破措施可有效防治动载矿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 房式采空区 集中煤柱 压架 爆破
下载PDF
地下矿火灾烟流蔓延的三维仿真构模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翠平 曹志国 +2 位作者 李仲学 胡磊 侯定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为有效指导地下矿火灾救避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讨火灾烟流蔓延过程的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技术非常必要。为此提出了以井巷空间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为载体、以通风系统三维网络模型构建为保障、以烟流蔓延参数模型构建为核心的烟流蔓延三维... 为有效指导地下矿火灾救避灾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讨火灾烟流蔓延过程的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技术非常必要。为此提出了以井巷空间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为载体、以通风系统三维网络模型构建为保障、以烟流蔓延参数模型构建为核心的烟流蔓延三维仿真模型构建技术。通过以时间为序、采用体绘制技术对构建的烟流蔓延三维仿真模型进行了可视化实现,主要模拟了烟流在三维井巷中的动态蔓延过程,进而揭示了烟流温度、浓度等在时间、空间上的发展变化。并以国内某矿山为例,检验了烟流蔓延三维仿真构模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火灾烟流蔓延 三维仿真 构模技术
下载PDF
基于采动-爆裂模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建民 张凯 +1 位作者 曹志国 张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57-1564,共8页
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大多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基于煤炭现代开采工艺特点,采用系统理论与模拟方法,建立由采动体(开采系统与煤体)与受动体(采动覆岩)组成的采矿系统、"采动-爆裂"物理模型和采动能与应变能的... 煤炭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大多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基于煤炭现代开采工艺特点,采用系统理论与模拟方法,建立由采动体(开采系统与煤体)与受动体(采动覆岩)组成的采矿系统、"采动-爆裂"物理模型和采动能与应变能的变化关系;类比采动覆岩与岩石爆破的分区效应,确定了岩石爆破安全距离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关系;基于采矿系统内能量和动量守恒关系,建立了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开采工艺参数和采动覆岩特性的近似关系和高度预测方法;因子灵敏度分析表明,采动因子和等效密度因子影响幅度最大;对采用煤炭现代开采工艺的兴隆庄矿区验证表明预测高度相对误差约为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系统 采动-爆裂模型 导水裂隙带 采-裂能量转换 高度预测
下载PDF
超大采高智能化综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及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2
17
作者 王国法 庞义辉 +1 位作者 张传昌 顾大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0,共5页
针对晋陕蒙大型煤炭基地6-9m坚硬厚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了6-8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确定了液压支架对围岩控制的六个可控性因素,其中合理的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应同时满足支架对顶板与煤壁的有效控制。通过研发Φ50... 针对晋陕蒙大型煤炭基地6-9m坚硬厚煤层赋存条件,研究了6-8m超大采高一次采全厚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分析确定了液压支架对围岩控制的六个可控性因素,其中合理的支架初撑力与工作阻力应同时满足支架对顶板与煤壁的有效控制。通过研发Φ500-600mm大缸径抗冲击立柱、控制阀组及供液系统,保障了支架对顶板的支护能力及移架速度。优化设计了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三级协动护帮装置,开发了Q890-Q1150液压支架用高强度易焊接结构钢,通过轻量化设计实现支架减重15%。研究了超大采高工作面端头大梯度直接过渡配套方式,有效提高了煤炭资源回采率。研究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环境及装备智能感知系统,实现了工作面设备间的智能联动与一键启停控制。通过对6-8m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及技术研究与实践,提出了超大采高综采技术装备的适应条件及实施的技术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采高综采 三级协动护帮装置 轻量化设计 大梯度过渡配套 智能化综采系统
下载PDF
矿井火灾的场量模型构建及其可视化仿真 被引量:18
18
作者 李翠平 曹志国 钟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2-908,共7页
为真实再现矿井火灾发展的变化及时空影响,探讨了矿井火灾的场量建模技术与其可视化仿真。基于矿山复合场的内涵,提出了面向矿井火灾的场量表达。经矿井火灾场量的空间几何特性、属性分布特性、运行状态特性、矢量方向特性及时序特性的... 为真实再现矿井火灾发展的变化及时空影响,探讨了矿井火灾的场量建模技术与其可视化仿真。基于矿山复合场的内涵,提出了面向矿井火灾的场量表达。经矿井火灾场量的空间几何特性、属性分布特性、运行状态特性、矢量方向特性及时序特性的建模分析,给出了适用于火灾场量的一体化模型结构,进而建立了分别用于描述井巷工程、通风网路及火灾烟流的空间几何场量模型、物理属性场量模型及气象参数场量模型。通过生成火灾场量的模型类与时序流程,实现了矿井火灾场烟流发展变化的三维可视化仿真。最后结合国内某矿山实际,验证了矿井火灾场量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场量 建模 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微分几何的掘进机工作机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旭 顾永正 吴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158-3166,共9页
为提高掘进机截割断面成形质量,减小不确定因素对掘进工艺自动化控制的影响,探究掘进机主要工作机构间的运动学关系。以EBZ160型掘进机为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建立了该机型工作机构在巷道空间的运动学模型,利用牛顿迭代法数值求解出运动... 为提高掘进机截割断面成形质量,减小不确定因素对掘进工艺自动化控制的影响,探究掘进机主要工作机构间的运动学关系。以EBZ160型掘进机为例,基于微分几何理论建立了该机型工作机构在巷道空间的运动学模型,利用牛顿迭代法数值求解出运动学方程,并应用Matlab对各个构件的运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微分几何法可避免多次运算三角函数和逆矩阵,简化推导过程并降低计算难度。横摆时截齿的模拟运动轨迹与实际截割路径相符,验证了微分几何法用于研究掘进机运动规律的可靠性。在多个驱动作用下,截割头回转中心z向速度与回转台转动角速度相关性较强,截齿加速度响应幅值仅在x方向存在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机 工作机构 运动学 微分几何 运动响应
下载PDF
软弱覆岩下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高度计算 被引量:14
20
作者 方杰 徐会军 +1 位作者 曹志国 李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73,共7页
为得到蒙东地区无软弱覆岩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的准确测算方法,以神华大雁矿业公司敏东一矿02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煤矿防治水经验公式、"三下"采煤计算公式等方法计算导水断裂带高度;同时,采用FLAC^(3D)... 为得到蒙东地区无软弱覆岩层地质条件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导水断裂带的准确测算方法,以神华大雁矿业公司敏东一矿02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煤矿防治水经验公式、"三下"采煤计算公式等方法计算导水断裂带高度;同时,采用FLAC^(3D)软件对煤层顶板覆岩破坏对覆岩导水断裂带发育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推进距离下的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采用塑性区分布法,得到了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突变"和"稳定"2种状态与回采工作面的推进距离。经计算,3种方法得到的导水断裂带高度分别为93.12、26.67和88.00 m,而采用现场钻探观测表明导水断裂带高度为83.78 m。实测数据表明,蒙东地区软弱覆岩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条件下冒采比为5,裂采比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覆岩层 综放开采 导水断裂带 冲洗液漏失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