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抗氧化酶GS1XR对鼻咽上皮细胞的放射防护效应
1
作者 何火聪 韩亚南 +1 位作者 张紫怡 潘剑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6-112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抗氧化酶GST-SOD1-X-R9(GS1XR)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的放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NP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Untr)组、EGFP-GS1组、EGFP-GS1R组和EGFP-GS1XR组,检测0.5 mg/mL不同融合抗氧化酶的跨膜...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抗氧化酶GST-SOD1-X-R9(GS1XR)对正常鼻咽上皮细胞NP69的放射防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NP6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Untr)组、EGFP-GS1组、EGFP-GS1R组和EGFP-GS1XR组,检测0.5 mg/mL不同融合抗氧化酶的跨膜效应。用CCK-8法测定3种融合抗氧化酶在0~1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细胞毒性。以DCFH-DA荧光探针测定0~6 Gy X射线和不同剂量(0~1 mg/mL)GS1XR对NP69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进一步实验将NP69细胞分为Untr组、4 Gy X线单纯照射Ctrl组和照射前分别预处理GS1、GS1R、GS1XR及阿米福汀(AMFT,4μg/mL)组,检测细胞内ROS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WB法检测Nrf2入核量、抗氧化基因GCLC以及抗凋亡因子Bcl-2和凋亡因子BAX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果显示,EGFP-GS1不具备跨膜能力,而EGFP-GS1R和EGFP-GS1XR能够有效跨膜进入NP69细胞(P<0.0001)。经24 h处理后,3种融合抗氧化酶均使细胞活力保持在80%以上,其中GS1XR处理组的细胞活力维持在100%以上。4 Gy X射线照射显著增加细胞内ROS水平(P<0.01),GS1XR以剂量依赖方式清除辐射诱导的ROS。与Ctrl组相比,GS1XR显著降低受照细胞内的ROS水平(P<0.05),促进Nrf2的入核(P<0.01),上调抗氧化基因GCLC(P<0.0001),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001)和抗凋亡因子Bcl-2(P<0.001)的表达,并下调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P<0.05)。GS1XR的整体保护作用与GS1R相似,且与阿米福汀效果相当。结论:融合抗氧化酶GS1XR对NP69细胞具有显著的放射防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可进入细胞清除受照细胞内ROS,激活Nrf2信号通路,并调节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GS1XR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放射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防护 融合抗氧化酶 鼻咽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邻苯二甲酸酯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捷 姚炎华 +1 位作者 尹大强 叶秀云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44-950,共7页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DBP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16SrD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命名为B3.首次报道了寡养单胞菌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降解作用.B3可...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一株能够降解DBP的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16SrDNA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命名为B3.首次报道了寡养单胞菌对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降解作用.B3可高效降解0.05~50g·L^(-1)浓度范围的DBP,其中对0.05g·L^(-1) DBP的降解率为93.4%.经过优化后,在35℃、pH 8条件下对10g·L^(-1) DBP的降解率为95.8%.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B3降解DBP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对50g·L^(-1) DBP初始降解速率可达1.25g·L^(-1)·h-1.B3对其他4种常见的PAEs(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苯胺、甲苯、邻苯二甲酸的降解率均在50%及以上.B3降解PAEs浓度范围宽、底物种类范围广,表明B3在PAEs的生物降解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养单胞菌 邻苯二甲酸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生物降解 降解动力学
下载PDF
喹诺酮类与磺胺类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及其机制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苏冰梅 王婷 +3 位作者 方淑霞 龙茜 林志芬 林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75-1980,共6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 MG-1655)为实验材料,以3种喹诺酮类药物及典型磺胺类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喹诺酮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单一毒性及两类药物的联合...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68)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12 MG-1655)为实验材料,以3种喹诺酮类药物及典型磺胺类药物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喹诺酮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与大肠杆菌的单一毒性及两类药物的联合效应,并对其毒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示,磺胺类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毒性比对大肠杆菌的毒性小,可能是因为枯草芽孢杆菌的细胞壁较厚且富含肽聚糖,导致磺胺类药物与喹诺酮类药物较难进入枯草芽孢杆菌,毒性较低;同时大部分磺胺类药物与枯草芽孢杆菌的靶蛋白的结合能力低于其与大肠杆菌的靶蛋白的结合能力也是磺胺类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毒性比对大肠杆菌的毒性小的另一原因.喹诺酮类药物与磺胺类药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的联合效应表现为拮抗,而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效应则表现为相加.这两类药物有不同的联合效应,可能是由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在磺胺类药物的作用下产生芽孢这一抗逆性构造,减弱喹诺酮类药物的杀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枯草芽孢杆菌 大肠杆菌 联合毒性
原文传递
利用基因组重排技术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亮 林娟 叶秀云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54-760,共7页
采用基因组重排法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溶壁酶1.0%(质量分数),菌丝菌龄66 h,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0℃,高渗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0,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1)NaCl;原生质体灭活条件:紫外灭... 采用基因组重排法选育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溶壁酶1.0%(质量分数),菌丝菌龄66 h,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30℃,高渗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6.0,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1)NaCl;原生质体灭活条件:紫外灭活120 s,微波灭活300 s;原生质体融合条件:PEG 30%(质量分数),Ca^(2+)0.03 mol·L^(-1),30℃融合12 min,原生质体融合率1.95%.以经紫外和微波诱变得到的正突变菌株为亲本进行三轮基因组重排,获得一株遗传稳定、高产洛伐他汀菌株R″-30,洛伐他汀产量较原始菌株SH2-7提高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洛伐他汀 选育 基因组重排
下载PDF
和食品安全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傅红 Y.Martin LO 林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9期145-146,共2页
《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是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一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结合当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科普服务需求,围绕任课教师承担的科普宣传、科普书籍编写、科普文章翻译和和科研实践的日常工作,强化... 《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是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一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结合当代社会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科普服务需求,围绕任课教师承担的科普宣传、科普书籍编写、科普文章翻译和和科研实践的日常工作,强化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卫生与安全 科普宣传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筛查水产品中16种激素残留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秋华 张天闻 +1 位作者 傅红 黄东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37-343,共7页
建立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筛查水产品中16种激素残留。样品均质后经体积分数1%乙酸-乙腈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正己烷脱脂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净化后,采用BEH C_(18... 建立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筛查水产品中16种激素残留。样品均质后经体积分数1%乙酸-乙腈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正己烷脱脂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_(18))净化后,采用BEH C_(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检测。16种激素在1~1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0 6~0.999 9,4种不同水产品(南美白对虾、大黄鱼、梭子蟹、草鱼)在3个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53.6%~135.2%,相对标准偏差为0.93%~10.9%。方法检出限为0.2~2.7μg/kg,方法定量限为0.8~8.2μg/kg。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适用于水产品中激素的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水产品 QUECHERS 激素
下载PDF
高产几丁质酶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郑家敏 梁燕辉 +2 位作者 朱凡 叶秀云 林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8-95,共8页
以粘质沙雷氏菌G3-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Li Cl和微波-Li Cl两轮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酶能力高且遗传稳定的突变株GF-2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突变株GF-2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成分为:乳糖6 g... 以粘质沙雷氏菌G3-1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Li Cl和微波-Li Cl两轮复合诱变,得到一株产酶能力高且遗传稳定的突变株GF-2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突变株GF-21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成分为:乳糖6 g/L,尿素10 g/L,KCl 1.0 mmol/L,Na Cl 5 g/L,胶体几丁质10 g/L,此时,几丁质酶活力为4.73 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109.3%,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70%;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 H9.0,温度30℃,摇床转速220 r/min,接种龄5 h,接种量10%。本文为几丁质酶的生产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酶 诱变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红曲霉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及其分离纯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景智 王力超 +2 位作者 李亮 叶秀云 林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38,共8页
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红曲霉R"-30的洛伐他汀产量,并通过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的洛伐他汀。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菌龄、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以及温度等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硅... 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红曲霉R"-30的洛伐他汀产量,并通过分离纯化制备高纯度的洛伐他汀。研究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初始pH值、接种菌龄、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以及温度等对洛伐他汀产量的影响;进一步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层析对发酵液中洛伐他汀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甘油30 g/L,黄豆粉15 g/L,ZnSO_4·7H_2O 6. 6 g/L,KH_2PO_40. 17 g/L,MgSO_4·7H_2O 1. 5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5. 0,接种龄64 h,接种量8%(体积分数),温度30℃,转速150 r/min,装液量50 mL/250 mL;在此条件下发酵12 d,洛伐他汀产量达615. 3 mg/L,比优化前(312 mg/L)提高了97. 2%;发酵液经NaOH碱提,柱层析分离纯化后,洛伐他汀纯度达93%,得率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洛伐他汀 培养基 发酵条件 分离纯化
下载PDF
齿毛菌漆酶对活性亮蓝的高效脱色 被引量:4
9
作者 江聪 尹大强 +3 位作者 许鑫琦 林娟 叶秀云 杨捷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7-345,共9页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漆酶对蒽醌染料活性亮蓝(Remazol Brilliant Blue R,RBBR)进行催化脱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环境污染治理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齿毛菌(Cerrena unicolor)漆酶对蒽醌染料活性亮蓝(Remazol Brilliant Blue R,RBBR)进行催化脱色.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建立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分析模型,得到齿毛菌漆酶对RBBR脱色的最佳条件:漆酶浓度2.24U/mL,染料质量浓度123.83mg/L,pH 4.52,脱色时间38.30 min,预测理论脱色率为99.82%.RBBR在最佳脱色条件下的实际脱色率为(98.42±1.39)%.影响脱色效果的因素主次顺序为:pH>酶浓度>脱色时间>染料质量浓度.红外光谱和薄层色谱分析发现齿毛菌漆酶处理后RBBR的结构发生改变,其中的C—N键发生断裂,证明该漆酶确实催化了RBBR的降解.齿毛菌漆酶对RBBR脱色反应的米氏常数Km值为(134.82±3.05)mg/L,不需要氧化还原介体就可以对RBBR进行高效脱色,在染料脱色和生物修复方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活性亮蓝 脱色 响应面法 红外光谱 薄层色谱
下载PDF
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产糖化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景智 林娟 +3 位作者 叶秀云 徐美爱 李雯娟 邓香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46-150,155,共6页
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紫色红曲霉G6液态发酵产糖化酶活力。研究接种菌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以及温度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w/v)为大米粉8%,蛋白胨1%,KCl0.1%... 通过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提高紫色红曲霉G6液态发酵产糖化酶活力。研究接种菌龄、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培养基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摇床转速以及温度等对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w/v)为大米粉8%,蛋白胨1%,KCl0.1%,ZnSO_40.01%,FeSO_40.005%,MnSO40.015%,培养基初始pH为4.0;最适发酵条件:装液量50mL/250mL,转速150r/min,温度32℃,接种量12%(v/v);在此条件下发酵10d,糖化酶活力为1652.36U/mL比优化前(109.54U/mL)提高了14.0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红曲霉 糖化酶 培养基 发酵条件
原文传递
琼胶寡糖的生物酶解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喜珍 谢金盛 +2 位作者 杨捷 叶秀云 林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8-213,共6页
以龙须菜为原料,以琼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液料比、水提温度、水提时间对琼胶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水提琼胶工艺条件;进一步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pH、酶解温度、底物浓度对琼胶水解度的影响,得到最优酶解工艺... 以龙须菜为原料,以琼胶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液料比、水提温度、水提时间对琼胶得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水提琼胶工艺条件;进一步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pH、酶解温度、底物浓度对琼胶水解度的影响,得到最优酶解工艺。结果表明,琼胶的最佳水提条件为:液料比281(v/w),水提温度120℃,水提时间90 min,在此条件下,琼胶得率为32.8%。酶解时间2h,加酶量20 U/mL条件下的最优酶解工艺为:pH6.4,酶解温度54℃,底物浓度0.6%(w/v),此时水解度为89.75%。经薄层层析分析,酶解产物为偶数新琼寡糖(DP2、4、6、8),其中主要产物为新琼四糖,为功能性琼胶寡糖的开发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琼胶 琼胶寡糖 水提 酶解工艺
原文传递
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鉴别掺假蜂蜜 被引量:7
12
作者 谢博 傅红 杨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4-251,共8页
为对掺假蜂蜜识别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4种未掺假蜂蜜及2种掺假蜂蜜中肽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探讨未掺假蜂蜜和掺假蜂蜜多肽的差异。以20%的三氯乙酸溶液沉淀蜂... 为对掺假蜂蜜识别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本研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的方法鉴定4种未掺假蜂蜜及2种掺假蜂蜜中肽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探讨未掺假蜂蜜和掺假蜂蜜多肽的差异。以20%的三氯乙酸溶液沉淀蜂蜜蛋白,所得蜂蜜蛋白以胰蛋白酶酶解,然后通过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酶解肽段。采用0.1%甲酸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高分辨质谱(Q-Exactive)的Full MS/ddMS2模式对胰蛋白酶酶解后的蜂蜜多肽进行鉴定,MaxQuant软件分析质谱结果,分析所得肽段在Uniprot上进行Blast序列对比。结果显示,4种未掺假蜂蜜中均存在来自蜂王浆主要蛋白(MRJPs)的多肽,2种掺假蜂蜜中未检测出MRJPs,且4种未掺假蜂蜜中所鉴定出的多肽80%以上来自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Apis cerana、Apis mellifera)。通过比对6种蜂蜜酶解肽段序列发现,肽段EYILVLSNK在4种未掺假蜂蜜中均有检测到,在2种掺假蜂蜜中未检出。因此,来自于Apis mellifera的MRJP1酶解产生的肽段EYILVLSNK或可作为辨别真伪蜂蜜的潜在肽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掺假蜂蜜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分离纯化、鉴定以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3
作者 谢博 傅红 杨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3-391,共9页
生物活性肽来源广泛,易消化利用,安全性高,且因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抗菌、抗氧化等众多生物活性而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生物活性肽在食品中的应用受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显著,其结构与功能又与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结... 生物活性肽来源广泛,易消化利用,安全性高,且因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抗菌、抗氧化等众多生物活性而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生物活性肽在食品中的应用受其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显著,其结构与功能又与生物活性肽的制备、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密不可分。本文分别介绍了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方法、分离纯化方法、结构鉴定方法,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对象,分析了生物活性肽的构效关系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筛选安全有效的多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为多肽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肽 制备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单分子测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俞晓玲 姜文倩 +3 位作者 郑玲 石杨 叶寒辉 林峻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6,共12页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有HeliScope、Nanop... 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开始,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测序技术为破译遗传密码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出现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可以在单个分子水平读取核苷酸序列,也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主要代表有HeliScope、Nanopore和PacBio等.与传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相比,第三代测序能够产生更长的碱基读长,能直接对RNA进行测序,无需逆转录,测序速度极快,同时其中某些技术所涉及的设备可以小型化,可便携至野外现场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及生物医学临床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重点介绍了各种单分子测序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测序 HeliScope测序 纳米孔测序 PacBio测序
原文传递
双孢菇加工工艺中多菌灵等3种农药残留的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欧阳全兴 傅红 +4 位作者 郑俊超 洪亚鸿 叶秀云 李梦琪 张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306-311,共6页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种双孢菇加工工艺产品中的多菌灵、乙霉威和咪鲜胺3种农药残留,并分析降低3种农药残留的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结果表明,对多菌灵等3种农药的去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罐头、盐渍、速冻和冷冻干燥工艺,其相对残...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种双孢菇加工工艺产品中的多菌灵、乙霉威和咪鲜胺3种农药残留,并分析降低3种农药残留的关键工艺步骤和参数。结果表明,对多菌灵等3种农药的去除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罐头、盐渍、速冻和冷冻干燥工艺,其相对残留率范围为3.4%~11.7%、11.5%~22.3%、61.5%~86.1%和150.4%~152.3%。罐头工艺中,清洗和加热是降低3种农药残留的关键步骤,用Na2CO3溶液浸泡清洗25 min具有最佳降低效果,多菌灵去除率可达37.2%;延长预煮时间能够提高3种农药的实际去除率,14 min预煮使多菌灵、乙霉威和咪鲜胺的去除率分别达到22.0%、15.9%和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加工 控制 多菌灵 农药残留
下载PDF
鲭鱼罐头蒸煮液酶解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丹丹 林娟 +1 位作者 郭耀湘 叶秀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1-98,共8页
以鲭鱼罐头蒸煮液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方法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对酶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工艺条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复合蛋白酶酶解方案,得出复合分段酶解的最... 以鲭鱼罐头蒸煮液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方法制备抗氧化活性肽。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响应曲面试验设计对酶解效果较好的碱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酶解工艺条件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复合蛋白酶酶解方案,得出复合分段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先添加胰蛋白酶进行反应,温度为55℃,酶添加量为7 450.54 U/g,反应p H值为8,反应时间为4 h;再添加碱性蛋白酶进行反应,酶添加量为6 752.46 U/g,温度为59℃,反应p H值为8,反应时间为3 h;其对应的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了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鲭鱼 蒸煮液 生物酶解 抗氧化活性肽 复合分段酶解
下载PDF
阿胶多肽的高分辨质谱鉴定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熊雅茹 傅红 杨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48-1356,共9页
建立了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阿胶中功能肽的方法,并进行了体外活性验证研究。阿胶经炖化、胰蛋白酶酶解,C18 SPE柱净化,以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检测,MaxQuant软件分析质谱结果,所得肽段在UniProt上进... 建立了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阿胶中功能肽的方法,并进行了体外活性验证研究。阿胶经炖化、胰蛋白酶酶解,C18 SPE柱净化,以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检测,MaxQuant软件分析质谱结果,所得肽段在UniProt上进行BLAST序列对比鉴定。结果表明,3次重复分析得到的63条共有肽中,具有明确蛋白及种属来源的肽19条。根据多肽活性构效关系,选择9条可能具有活性的阿胶多肽进行抗氧化活性、抗凝血活性测定,结果显示9条多肽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5条具有抗凝血活性。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快速有效,为揭示阿胶多肽结构与活性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胶多肽 炖化 抗氧化活性 抗凝血活性 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椴树蜂蜜蛋白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博 傅红 杨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40,共7页
以椴树蜂蜜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椴树蜂蜜蛋白提取工艺。根据中心旋转试验设计,以椴树蜂蜜蛋白含量为指标,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椴树蜂蜜蛋白,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三氯乙酸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并与乙醇沉淀法... 以椴树蜂蜜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椴树蜂蜜蛋白提取工艺。根据中心旋转试验设计,以椴树蜂蜜蛋白含量为指标,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椴树蜂蜜蛋白,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三氯乙酸浓度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并与乙醇沉淀法、硫酸铵沉淀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个因素对椴树蜂蜜蛋白提取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三氯乙酸浓度影响最大,料液比和提取时间次之,优化后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三氯乙酸浓度17.7%,料液比1∶1.83(g/mL),提取时间37.2 min,椴树蜂蜜蛋白含量最大为99.94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椴树蜂蜜 蛋白 三氯乙酸沉淀法 响应面 提取工艺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鉴定椴树蜂蜜中的抗氧化活性肽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博 傅红 杨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4-253,I0002,共11页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UPLC-Q-Exactive)鉴定椴树蜂蜜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后获得的肽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探讨椴树蜂蜜酶解多肽与其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椴树蜂蜜经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所得蛋白用胰蛋...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UPLC-Q-Exactive)鉴定椴树蜂蜜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后获得的肽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并探讨椴树蜂蜜酶解多肽与其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椴树蜂蜜经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所得蛋白用胰蛋白酶酶解,酶解肽段经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0.1%甲酸(A)-乙腈(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高分辨质谱(Q-Exactive)的Full MS/ddMS2模式对其进行鉴定。采用MaxQuant软件分析质谱结果,所得肽段在Uniprot上进行Blast序列对比,共鉴定出52种椴树蜂蜜胰蛋白酶解多肽,其中71.15%来自蜂王浆主要蛋白(MRJPs),鉴定出的肽段归属于10种蛋白质,其中6种(60%)属于MRJP家族蛋白。对椴树蜂蜜酶解多肽质谱鉴定结果进行重复性分析,2次以上重复质谱分析可实现对椴树蜂蜜多肽(87.1%)的可靠鉴定。结合文献报道的蜂蜜多肽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筛选出11条可能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化学合成11条多肽后,进行4种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这11条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1 g/L VIYEWK多肽显示出较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33.8%±0.6%)、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96.5%±0.0%),并表现出一定的还原力(0.010±0.001)和Fe2+螯合活性(4.0%±0.2%)。该方法能快速有效鉴定椴树蜂蜜多肽结构,可为揭示椴树蜂蜜多肽结构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椴树蜂蜜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Exactive)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高分辨质谱鉴定玛卡中蛋白 被引量:1
20
作者 熊雅茹 傅红 杨方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4-490,共7页
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鉴定玛卡中蛋白的方法。从缓冲液浓度、提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pH以及提取时间5个因素优化了提取条件,通过响应面试验预测其蛋白提取最优方案并验证。最终确定在1 g样品中,加入45 mL pH=10的Tris-HCl... 本文建立了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鉴定玛卡中蛋白的方法。从缓冲液浓度、提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pH以及提取时间5个因素优化了提取条件,通过响应面试验预测其蛋白提取最优方案并验证。最终确定在1 g样品中,加入45 mL pH=10的Tris-HCl缓冲液,提取温度70℃,时间40 min,酸沉pH=2.5,提取率为45.69%,与预测值46.69%基本一致。以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分析,所得肽段在Uniprot上进行Blast序列对比,其中明确生物来源与分子功能的有6条。本文建立的方法提取效率高,可为玛卡多肽的结构与活性功能之间的研究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卡蛋白 提取优化 响应面法 玛卡多肽 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