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娟珠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2期15-18,共4页
针对UDDI、CSW、Clearinghouse等空间信息服务注册与查找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机制,集成实现空间信息服务的搜索、描述、分类、组织、存储、发布、发现为一体的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架构。基于此,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描述... 针对UDDI、CSW、Clearinghouse等空间信息服务注册与查找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机制,集成实现空间信息服务的搜索、描述、分类、组织、存储、发布、发现为一体的空间信息服务管理架构。基于此,实现了空间信息服务描述与注册、服务发现与调用等服务活动过程,为空间信息服务共享与增值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服务 服务管理架构 服务描述与注册 服务发现与调用
下载PDF
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郑丽桑 兰樟仁 卢毅敏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结合福建省“数字林业”的建设,初步提出了基于W eb服务构建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及其实现方法,并对平台涉及到的信息共享标准化、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和... 结合福建省“数字林业”的建设,初步提出了基于W eb服务构建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平台的解决方案;详细分析了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及其实现方法,并对平台涉及到的信息共享标准化、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智能表达方法、W ebG IS交互操作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林业 信息共享 XML WEB SERVICES GIS
下载PDF
数字高程模型的空间信息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楠 林宗坚 +1 位作者 汤国安 李成名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17,共4页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 运用信息论与数理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以1∶1万DEM为基准,探讨在黄土丘陵沟壑区1∶5万DEM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信息特征和对地形描述精度特征。研究表明,利用1∶5万DEM所提取的地面坡向、平面曲率、降水累计量3种地形因子及其熵值变化分别为1∶1万DEM的1.005,1.062和1.232倍,并且提出因子特征的纠正公式,同时提出这种差异的本质特征是微观每个栅格地形因子取值的不确定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不确定性 地形因子 比例尺
下载PDF
基于GIS的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空间数据挖掘在人口学领域应用的实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林宗坚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提出人口压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压力作出评价,并根据压力指标对我国各个省市进行了分类。在其基础之上,运用空间数据挖掘中GIS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认为我国人口压力从西部向东部... 提出人口压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压力作出评价,并根据压力指标对我国各个省市进行了分类。在其基础之上,运用空间数据挖掘中GIS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人口压力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认为我国人口压力从西部向东部总体减小,人口压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聚集模式。围绕京津、江浙闽、山东等区域与周围省市的人口压力形成低—低关联模式,围绕陕甘青、川渝等省市与周围保持高—高关联模式。这种空间分布态势值得政府决策部门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挖掘 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压力 空间分布模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钟文君 兰樟仁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7年第5期134-139,共6页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的湿地信息是湿地遥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综合利用遥感数据的光谱信息、纹理特征、拓扑关系等信息进行多尺度分割,通过对对象的目视解译建... 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的湿地信息是湿地遥感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研究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综合利用遥感数据的光谱信息、纹理特征、拓扑关系等信息进行多尺度分割,通过对对象的目视解译建立隶属度函数,并结合最邻近分类法,获取湿地信息。并以福建省闽江口湿地为例,采用高分辨率的SPOT5影像数据,研究表明: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SPOT5遥感影像进行湿地信息的提取精度达到90.40%,为湿地信息的提取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5数据 面向对象方法 ECOGNITION 湿地信息提取
下载PDF
面向服务的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系统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娟珠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为了解决“数字林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信息孤岛”和系统集成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为福建省“数字林业”提供了信息共享和交换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林业各部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为领导... 为了解决“数字林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信息孤岛”和系统集成问题,设计了一种面向服务的福建省林业信息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为福建省“数字林业”提供了信息共享和交换整体解决方案,实现林业各部门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为领导决策和业务开发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信息、系统架构 数字林业 福建省
下载PDF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传彬 邬群勇 陈崇成 《测绘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共3页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将GML技术与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相结合,能解决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资源相互不兼容的瓶颈问题,有效的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本文在分析GML数据格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J2EE网络环境提出一个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 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集成将GML技术与空间数据集成技术相结合,能解决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资源相互不兼容的瓶颈问题,有效的实现数据的互操作。本文在分析GML数据格式特征的基础上,基于J2EE网络环境提出一个基于GML的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应用集成框架。重点介绍了E00格式的空间数据规格定义以及向GML格式转换处理过程,并以福建省主要公路数据集为样本数据验证了集成结果。结果表明,采用GML作为多源异构数据集成的描述格式,可在数据层上有效地实现空间数据的集成和互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空间数据 集成框架 GML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的景观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簪铀 邱炳文 陈崇成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2期42-46,共5页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如何充分地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地学特征进行更为微观的遥感监测或大比例尺制图是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地形复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SPOT5原始影像为数据源,采... 依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特点,如何充分地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以及地学特征进行更为微观的遥感监测或大比例尺制图是高分辨率遥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地形复杂的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SPOT5原始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方法,实现了不同尺度地物信息的分层提取。基于上层的分类结果对特定地物进行影像分割,选择合适的特征参数,并通过多次试验建立影像对象的隶属度函数,或利用最邻近分类法,逐级分层地提取了研究区的景观信息。研究结果显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可以快速方便地对地形复杂条件下研究区的SPOT5遥感影像的景观信息提取,精度为76%,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提供了更为快速、有效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对象 SPOT5 多尺度分割 景观信息
下载PDF
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动态集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邬群勇 王钦敏 +2 位作者 周成虎 陈传彬 黄瑞垠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1-744,共4页
在分析GML数据格式和几何特征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动态集成框架,探讨了数据动态集成过程,并以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的林业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动态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应用GML对空间数据进行动态集成,是在现有网络环境下以... 在分析GML数据格式和几何特征基础上,提出一个基于GML的空间数据动态集成框架,探讨了数据动态集成过程,并以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的林业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动态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应用GML对空间数据进行动态集成,是在现有网络环境下以矢量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交换、集成海量空间数据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L 动态集成 林业数据
原文传递
最适宜坡度提取算法选择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在福建省选取代表不同地貌类型的样区11个。采用6种算法从各样区对应的DEM中提取坡度。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分级面积数据,坡度的中误差,认为在本区域提取坡度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 在福建省选取代表不同地貌类型的样区11个。采用6种算法从各样区对应的DEM中提取坡度。运用方差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分级面积数据,坡度的中误差,认为在本区域提取坡度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较为合理。根据实际生产部门需要,提出并实现了对坡度信息进行评价时必须分级别讨论的思路。研究可望为在本区域基于DEM提取准确的坡度信息时选择算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算法 坡度 中误差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图层的交互式空间数据可视化研究
11
作者 关玉梅 樊明辉 《福建电脑》 2007年第10期5-6,12,共3页
空间数据是具有可视化特性的"图形或图像"数据,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关注空间数据的图层显示方式和空间数据的图形表达方式的结合。为此,本文首先实现了三种常用空间数据可视化工具,并选用MO软件包做为图层处理工具,在此基础上... 空间数据是具有可视化特性的"图形或图像"数据,迄今为止,很少有人关注空间数据的图层显示方式和空间数据的图形表达方式的结合。为此,本文首先实现了三种常用空间数据可视化工具,并选用MO软件包做为图层处理工具,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系列可视化交互功能,以耦合图层显示和数据显示两种表达方式,最终达到了交互式数据可视化方便直观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可视化 HYPERBOLIC Tree表示法 平行坐标法 多维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基于信息管理的一种虚拟森林景观构建及应用探讨 被引量:31
12
作者 陈崇成 唐丽玉 +2 位作者 权兵 李建微 石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47-2052,共6页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管理的虚拟森林景观构造原理和技术体系.把过程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描述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化的树木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和几何体... 在分析不同尺度的森林可视化建模内容和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信息管理的虚拟森林景观构造原理和技术体系.把过程建模技术与树木形态结构描述结合,提出了一种交互式、参数化的树木动态建模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和几何体简化算法以实现加速实时绘制,并以福建省漳浦县为例,建立了典型树种的几何模型库.利用森林调查和遥感动态空间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Object组件、图形环境OpenGL和Visual C++语言,开发了虚拟森林管理原型系统,实现森林二维/三维交互漫游、查询分析、森林生长仿真模拟,其真实感与模拟精度满足实际森林资源管理需求.最后给出了系统的典型用户界面以及在考虑竞争条件下马尾松自然生长模拟和人工间伐前后的虚拟景观对比的应用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几何建模 林分生长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离群数据挖掘综述 被引量:42
13
作者 黄洪宇 林甲祥 +1 位作者 陈崇成 樊明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3,共6页
通过对当前有代表性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算法的特性及优缺点,为使用者选择、学习、改进算法提供了依据。此外,针对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中离群检测的特殊性,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离群检测需... 通过对当前有代表性的离群数据挖掘算法的分析和比较,总结了各算法的特性及优缺点,为使用者选择、学习、改进算法提供了依据。此外,针对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中离群检测的特殊性,在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维数据和空间数据离群检测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以便于研究者提出新的有效的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离群检测 异常 高维离群
下载PDF
基于ASTER影像的近海水产养殖信息自动提取方法 被引量:31
14
作者 周小成 汪小钦 +1 位作者 向天梁 江洪 《湿地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64-68,共5页
水产养殖地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监测的热点目标之一。采用具有高光谱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15m)的ASTER遥感影像,以九龙江河口地区为研究示范区,进行近海水产养殖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STER影像的光谱信息和水产养殖地... 水产养殖地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监测的热点目标之一。采用具有高光谱分辨率和较高空间分辨率(15m)的ASTER遥感影像,以九龙江河口地区为研究示范区,进行近海水产养殖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STER影像的光谱信息和水产养殖地的纹理结构信息,可以实现近海水产养殖地的自动提取。先利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混淆有其他水体的水产养殖信息,采用邻域分析来增强水产养殖地的空间纹理信息。通过综合监督分类和水产养殖地空间纹理增强的结果,在专家决策分类器中建立决策规则,进行水产养殖地的自动提取,提取的精度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ASTER 自动提取 空间增强
下载PDF
基于ArcGIS Server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瑞林 肖桂荣 +1 位作者 王国乾 王钦敏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针对福建省海域使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NET技术来构建B/S(Browser/Server)和C/S(Client/Server)混合结构系统的思想,设计了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研究了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式,并以海域使用的业务流程为主线,... 针对福建省海域使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NET技术来构建B/S(Browser/Server)和C/S(Client/Server)混合结构系统的思想,设计了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研究了空间数据的管理模式,并以海域使用的业务流程为主线,以ArcGIS Server为海域空间数据管理平台,开发了集业务功能和GIS功能为一体的海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海洋部门的联合应用,为福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个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SERVER 海域信息管理 .NET
下载PDF
自然语言表达实时路况信息的路网匹配融合技术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传彬 陆锋 +1 位作者 励惠国 王钦敏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69-1676,共8页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技术瓶颈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实时交通路况信息难以进一步与底层路网空间信息匹配和融合,造成大量路况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直接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运输系统等位置服务(LBS)...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技术瓶颈已经基本解决,但是实时交通路况信息难以进一步与底层路网空间信息匹配和融合,造成大量路况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直接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运输系统等位置服务(LBS)与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服务水平。本文针对多以自然语言表达的实时路况信息与路网空间信息匹配融合这一技术难题,分析了实时路况信息的多源异构线性参照方法(LRM)表达形式,将中文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融入信息融合过程,利用改进最大匹配算法实现了自然语言表达实时路况信息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并通过原型系统实现和实例应用验证了技术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况信息融合 自然语言理解 线性参考方法 最大匹配算法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向信息量变化与DEM分辨率的关系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汤国安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5-530,共6页
运用非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从数字高程模型(DEM)所提取坡向信息量随 DEM分辨率变化而变化的函数规律。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选取了代表7种黄土地貌类型的252个样区。在每个样区以1:10000地形图为数据源建立了分辨率分别为5,15,25,…,75m... 运用非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从数字高程模型(DEM)所提取坡向信息量随 DEM分辨率变化而变化的函数规律。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选取了代表7种黄土地貌类型的252个样区。在每个样区以1:10000地形图为数据源建立了分辨率分别为5,15,25,…,75m 的 DEM。以5m 分辨率 DEM 提取的坡向信息为假定真实值,以其它分辨率 DEM 提取的坡向信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坡向信息量的损失与分辨率的函数关系。提出了基于单个栅格的坡向分类别正确率(a)指标和坡向信息量损失(q)指标。在每一类地貌类型区得到了上述两项误差指标与分辨率的函数关系,可以根据函数关系由已知误差求得所需要的分辨率。函数关系的建立可在保证预定坡向信息的精度前提下,选定 DEM 的适宜分辨率,减小数据量,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坡向 误差 分辨率 不确定性
下载PDF
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传彬 陈崇成 +1 位作者 樊明辉 钟大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3-58,共6页
以福建省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为例,在分析监测数据来源形成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等技术设计了一个海洋立体监测数据的共享服务系统,并详细介绍了共享服务系统采用的数据组织结构、总体框架、... 以福建省海洋动力环境立体监测数据为例,在分析监测数据来源形成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分布式数据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等技术设计了一个海洋立体监测数据的共享服务系统,并详细介绍了共享服务系统采用的数据组织结构、总体框架、业务功能模块以及空间数据发布与服务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典型应用例子的用户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监测数据 共享系统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
下载PDF
城市路网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传彬 陆锋 +1 位作者 励惠国 王钦敏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0-525,共6页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交通信息与路网空间信息的匹配和融合问题却依然严重,使得大量的实时路况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成为制约城市路网管理和出行服务的技术瓶颈,直接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公众出行...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交通信息采集和传输问题已基本解决。但是,交通信息与路网空间信息的匹配和融合问题却依然严重,使得大量的实时路况信息难以得到有效应用,成为制约城市路网管理和出行服务的技术瓶颈,直接影响车载导航系统、公众出行信息平台、物流运输系统等位置服务(LBS)与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的服务水平。鉴此,本文探讨了城市路网信息融合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关键技术,包括线性参考系统与空间信息融合、时空动态分段和多级动态分段、多模式交通网络构建技术和动态连通关系自动生成等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路网 信息融合 多模式交通网络 时态动态分段 模糊连通关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坡信息DEM提取算法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楠 王钦敏 汤国安 《地球信息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69-75,共7页
选择代表黄土地貌类型(丘陵沟壑区、梁峁区、高原丘陵过渡区)的75个样区(每个样区约4km2),以1∶1万水平分辨率为5m的DE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算法对提取地面坡度精度的影响。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度。运用方差分析,对比分析,排序分... 选择代表黄土地貌类型(丘陵沟壑区、梁峁区、高原丘陵过渡区)的75个样区(每个样区约4km2),以1∶1万水平分辨率为5m的DEM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算法对提取地面坡度精度的影响。采用6种不同算法分别提取坡度。运用方差分析,对比分析,排序分析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矩阵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以及坡度中误差等指标,认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3类地貌类型区域如果整体考虑坡度的以上指标时选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较为合理。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与丘陵沟壑区交错过渡地带也可以选用算法4提取坡度。同时,根据水土保持工作实际生产部门需要,提出并实现了对坡度信息评价时须分级别进行的思路。研究认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域相同的地貌类型区,算法对所获得的相同的坡度级别面积影响是不同的,并且规律不相同。在前述三种地貌类型区域,如果需要获得坡度分级面积信息,使用三阶反距离平方权差分算法和三阶反距离权差分最为理想。由于简单差分算法小于其他算法提取坡度所涉及的区域单元大小,不适宜在本区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算法 坡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