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2021年福州市5岁以下儿童GⅡ型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1
作者 吴冰珊 黄枝妙 +1 位作者 林卫东 翁育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1-477,共7页
目的了解2016-2021年福州市哨点监测医院5岁以下腹泻儿童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动态变化。方法以2016-2021年福州市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急性期粪便标本,应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和扎如病毒... 目的了解2016-2021年福州市哨点监测医院5岁以下腹泻儿童GⅡ型诺如病毒感染情况和基因型动态变化。方法以2016-2021年福州市病毒性腹泻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急性期粪便标本,应用RT-PCR检测诺如病毒和扎如病毒,对GⅡ型诺如病毒RNA聚合酶/衣壳蛋白片段进行扩增、序列测定,确定基因型别,分析分子流行特征。结果1601份标本检出诺如病毒241份(15.05%),包括GⅠ型7份,GⅡ型225份,GⅠ、GⅡ混合型9份;同时检出扎如病毒10份。234份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标本中204份测序获得核苷酸序列信息,包括175条RdRp区序列,204条VP1区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型别为GⅡ.4型(156/204)和GⅡ.3型(29/204),同时检出多种诺如病毒重组株,包括GⅡ.17[P17]、GⅡ.2[P16]和GⅡ.6[P7]。GⅡ.4型主要包括GⅡ.4[P31]和GⅡ.4[P16]两种组合。各年份间基因型别组成波动较大,GⅡ.4占比波动于40%~91.04%之间,GⅡ.2和GⅡ.6呈明显升高态势。结论2016-2021年福州市腹泻儿童GII型诺如病毒特别是GII.4和GII.3占主导地位,检出多个重组株,非GII.4毒株比重呈升高趋势。本研究有助于了解诺如病毒基因型在地区层面的流行情况,加强分子监测有助于对未来疫苗成分设计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腹泻 诺如病毒 基因型 分子流行
下载PDF
福州市部分养老机构护理员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郁澜 郑婉玲 +4 位作者 林洁 葛亚男 黄甤 高洁 周文盘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174-176,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服务成为当今社会都应重视的问题。目前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与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床位数相比,养老护理员的增长明显不足。养老护理员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 随着我国老龄化不断加剧,养老服务人力资源问题日益凸显,养老服务成为当今社会都应重视的问题。目前养老机构越来越多,与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及养老机构床位数相比,养老护理员的增长明显不足。养老护理员是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其职业定义与工作内容同医疗机构中的执业护士有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机构 护理员 福州市 服务人力资源 老年人生活 养老服务 老年人口 服务人员
下载PDF
福州市189名弱智中、小学生龋病和牙周疾病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凤华 张燕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7年第1期71-71,共1页
福州市189名弱智中、小学生龋病和牙周疾病调查福州市儿童医院魏凤华张燕龋病和牙周疾病发病率高,所以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我国已十分重视健康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但对身心障碍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福州市189名弱智中、小学生龋病和牙周疾病调查福州市儿童医院魏凤华张燕龋病和牙周疾病发病率高,所以预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我国已十分重视健康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但对身心障碍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重视不够。作者对福州两所开智学校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牙周病 中小学生 弱智
下载PDF
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沈莹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7期2423-2424,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3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收集其呼吸道分泌物,对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进... 目的分析儿童医院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情况与耐药性,为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抗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3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对象,收集其呼吸道分泌物,对分离出的流感嗜血杆菌进行培养,研究分析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以及耐药性。结果 360例患儿中共有161例患儿检测出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44.72%,其中女性患儿的检出率为39.63%、男性患儿检出率为48.98%;≤3岁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55.19%,>3岁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29.73%;161例患儿检出的流感嗜血杆菌菌株中阳性菌57株,阴性菌104株,其中阳性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为100%,除美洛西林外,β内酰胺酶阳性菌对其余抗菌药的耐药性均高于内酰胺酶阴性菌;β内酰胺酶阳性菌和阴性菌株对美洛西林均无耐药性。结论≤3岁患儿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主要人群,且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因此在临床诊疗中需要加强对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的检测,以此推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呼吸道感染 流感嗜血杆菌 感染情况 耐药性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世彪 应鄂华 +6 位作者 王子敬 唐素萍 华云汉 郑苗 倪琛 高凤 毛剑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MP被动凝集法检测哮喘急性期70例及对照组非感染疾病患儿20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用SX9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应用贝克曼(BACKMEN Access)检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和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关系。方法采用MP被动凝集法检测哮喘急性期70例及对照组非感染疾病患儿20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Ab),用SX90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应用贝克曼(BACKMEN Access)检测血清总IgE浓度,MP-Ab阳性患儿应用阿奇霉素、孟鲁司特钠、氯雷他啶等治疗。结果哮喘组MP-Ab阳性26例,阳性率37.1%;对照组阳性1例,阳性率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伴哮喘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354.35±241.28)×109/L,血总IgE浓度(505.388±674.560)IU/ml,单纯MP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151.169±219.56)×109/L,血总IgE浓度(46.79±50.02)I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感染与儿童关系密切,对哮喘发作期患儿要考虑MP感染可能,应常规行MP-Ab检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抗白三烯类药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哮喘 肺炎支原体 血总IgE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 大环内酯类药
下载PDF
儿童5种多基因遗传病与结合珠蛋白遗传多态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邹起练 陈元仲 +1 位作者 林颖 林祥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563-565,共3页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5种儿童多基因遗传病(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发性性早熟、单纯性肥胖症、特发性矮小症)的发病与结合珠蛋白(Hp)遗传多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离患者血清中Hp,分析5种患者群体的Hp基因频率...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5种儿童多基因遗传病(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发性性早熟、单纯性肥胖症、特发性矮小症)的发病与结合珠蛋白(Hp)遗传多态的关系。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分离患者血清中Hp,分析5种患者群体的Hp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并对5个群体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Hp1基因频率分别为:变应性鼻炎0.387,哮喘0.400,特发性性早熟0.193,单纯性肥胖症0.317,特发性矮小症0.254,正常组0.284。Hp0-0型频率分别为:3.85,0.08,3.85,6.84,3.33,2.40。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分析,除了矮小症群体为非平衡群体外,其他群体均为平衡群体。结论Hp遗传多态与变应性鼻炎、哮喘、特发性性早熟、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蛋白类 遗传性疾病 先天性 多态现象 遗传
下载PDF
补充脱氧核苷酸对12岁以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性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李 李玉欢 +1 位作者 朱雪云 李玉森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3期60-62,共3页
目的 评价12岁以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补充脱氧核苷酸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儿童72对,试验组采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发作期10 mg/(kg?d)静脉滴注,同时给... 目的 评价12岁以下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补充脱氧核苷酸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开放性对照研究方法,入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儿童72对,试验组采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发作期10 mg/(kg?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抗感染药物,祛痰、镇咳药物],稳定期每周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10毫克/(千克?周),连续应用12个月,近期随访7~14 d评价疗效,远期则随访1年以上评价患儿预后情况及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 近期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急性症状持续时间(5.24±1.45)vs(7.21±1.73),抗感染药物使用时间(4.57±1.28)vs(6.23±1.19),住院时间(4.69±1.21)vs(6.43±1.35),完全好转时间(7.14±1.28)vs(9.41±1.43)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能与脱氧核苷酸提高CD3+(58.9±9.8)vs(52.8±7.01),CD4+(47.9±6.7)vs(36.8±6.8)水平有关,另外试验组近期有效率痊愈率高于对照组(29.2%vs18.0%)。长期应用,脱氧核苷酸可减少平均急性发作次数(2.4±0.4)vs(4.9±2.1)。脱氧核苷酸不良反应为轻微发热,发生率22.2%。结论 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补充脱氧核苷酸急性期可显著缩短患儿病程,稳定期可减少反复发作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脱氧核苷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儿童矮小617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瑞敏 林祥泉 +1 位作者 房涛 王道建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矮小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矮小儿童共617例,其中男428例(69.37%),女189例(30.63%),平均年龄9.67岁。对其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内分泌疾病267例,占43.27%,其中生... 【目的】分析儿童矮小的病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矮小儿童共617例,其中男428例(69.37%),女189例(30.63%),平均年龄9.67岁。对其进行全面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内分泌疾病267例,占43.27%,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204例、多种垂体激素缺乏症5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30例、性早熟28例;体质性生长发育延迟82例,占13.29%;特发性矮小76例,占12.32%;遗传代谢性疾病61例,占9.88%;宫内发育迟缓56例,占9.08%;家族性矮小54例,占8.75%;余为营养不良等疾病。【结论】儿童矮小病因多样,内分泌疾病是主要原因,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是最常见疾病。选择相关实验室检查是确定病因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小 儿童 病因学 生长激素缺乏症
下载PDF
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吴雪梅 林世光 +1 位作者 杨巧莉 杨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 比较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 目的 比较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治疗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中用长春新碱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中用长春地辛,患儿按1次/周化疗,据个体情况用药3~5次。比较患儿的近期疗效、骨髓象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第15、33天骨髓象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热、乏力疼痛、腹胀以及水肿恢复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时研究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神经发生率如系统毒素、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儿童ALL使用长春地辛和长春新碱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地辛 长春新碱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疗效
下载PDF
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伯禄 王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73-473,477,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早期诊断与诒疗。方法选择1992年~2001年期间临床资料完整的3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小儿经过Glission牵引、抗感染和对症处理,31例患儿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患儿经反... 目的探讨儿童寰枢椎半脱位的早期诊断与诒疗。方法选择1992年~2001年期间临床资料完整的32例寰枢椎半脱位患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2例小儿经过Glission牵引、抗感染和对症处理,31例患儿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1例患儿经反复治疗,X线影像无明显改变。结论寰枢椎半脱位是儿童期突发斜颈最常见的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脱位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明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6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基因检测确诊为CAH的病例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收集患儿行内分泌治疗前超声检查资料,CT或MRI检查资料,血电解质及...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基因检测确诊为CAH的病例45例。其中男32例,女13例。收集患儿行内分泌治疗前超声检查资料,CT或MRI检查资料,血电解质及17-羟孕酮。分别记录超声及CT或MRI检查时患儿双侧肾上腺可见情况及形态、厚度。并对确诊CAH患者行内分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行双侧肾上腺检查,并记录双侧肾上腺可见情况及形态、厚度。结果超声检查较CT或MRI能更清晰的显示肾上腺的形态并进行测量,两者对双侧肾上腺检出率结果为[84.4%(38/45)vs 88.9%(40/45)],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的持续,肾上腺检出率及厚度呈现下降趋势。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或MRI诊断出CAH有着相似的诊断效能,并且在治疗进展中可起到监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彩色多普勒超声 婴幼儿
下载PDF
脑瘫儿童综合康复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尤珺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28期155-156,共2页
目的观察脑瘫儿童的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 目的观察脑瘫儿童的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脑瘫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各项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51,P<0.05)。治疗后2组GMFM评分及WeeFI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2,P<0.05)。结论在脑瘫儿童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能全面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进而获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儿童 综合康复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低温等离子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围手术期护理
13
作者 吴淑芳 高美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9期342-343,共2页
目的 探讨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方法 对89 例平均年龄4.3 岁儿童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包... 目的 探讨气管内全身麻醉下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方法 对89 例平均年龄4.3 岁儿童行双侧扁桃体、腺样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围手术期安全护理包括术前健康宣教,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严密术后观察与护理及精心的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结果 平均术后2~3 天出院,经随访术后恢复良好,睡眠时未再出现憋气、呼吸暂停现象.结论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腺样体术是治疗儿童OSMIS 最有效的方法,做好围手术期安全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取得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扁桃体 呼吸睡眠 等离子 护理
下载PDF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14
作者 谢涛 郭瑞官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铁蛋白(Ft)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25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CNSL组)每次鞘注前均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查,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脑脊液Ft;取同期20例非... 目的探讨脑脊液铁蛋白(Ft)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25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CNSL组)每次鞘注前均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查,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脑脊液Ft;取同期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白血病小儿为对照组。比较CNSL组、CNSL组完全缓解者及好转者与对照组的Ft水平。结果25例CNSL患者脑脊液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完全缓解者达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5;好转病例Ft仍处于高值,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CNSL时脑脊液Ft含量明显升高,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可提高CNSL的早期诊断率。通过动态观察其含量变化,有助于CNSL的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脑脊液 铁蛋白 预后 临床意义
下载PDF
826例哮喘儿童尘螨皮肤过敏情况检测
15
作者 陈瑞月 唐素萍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儿童 尘螨
下载PDF
2009-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基因多样性及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黄业伟 吴冰珊 +3 位作者 陈凤钦 黄枝妙 翁育伟 严延生 《疾病监测》 CAS 2017年第3期216-221,共6页
目的通过定点监测了解2009-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基因多样性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集2009-2015年福州市儿童医院因急性腹泻入院的5岁以下儿童的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筛查诺如病... 目的通过定点监测了解2009-2015年福建省福州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基因多样性及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集2009-2015年福州市儿童医院因急性腹泻入院的5岁以下儿童的粪便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筛查诺如病毒阳性标本。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完整的VP1区和部分RdRp区并测序,应用在线基因分型工具和种系进化分析方法了解福州市5岁以下儿童中诺如病毒基因型/亚型的分布。结果在随机抽取的93份标本中,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有91份;共获得其中73份完整VP1区和72份部分RdRp区基因序列。在完整的VP1分型中,GⅡ.4_2006b型43份,GⅡ.4 Syndeny_2012型16份,GⅡ.3型10份,GⅡ.4 New Orleans_2009型2份,GⅡ.12型1份,GⅡ.7型1份。在部分RdRp区分型中,共发现GⅡ.P4_2006b型43份,GⅡ.Pe型16份,GⅡ.P12型10份,GⅠ.P4型1份,GⅠ.Pa型1份,GⅡ.P21型1份。结论应用双命名系统分型的方法,发现2009-2015年福州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2009-2012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为GⅡ.P4_2006b/GⅡ.4_2006b型,2013-2015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为GⅡ.Pe/GⅡ.4 Sydney_2012型。此外,GⅡ.P12/GⅡ.3为福州市持续流行的型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基因型 变异 儿童腹泻
原文传递
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文娟 林金财 俞大杰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628-630,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随机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双色球随机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症状缓解时间、炎症因子、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鼻塞消失时间等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PTEF/TE、VPTEF/VE以及TEF25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7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提高新生儿肺炎患儿肺功能具有积极意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雾化 新生儿 肺炎 肺功能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鼻咽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18
作者 吴华杰 屠德桢 +2 位作者 李磊 乔涵 李国萍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4-22,共9页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1)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鼻咽癌CNE2细胞24、36、48 h,CCK8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确定适宜的浓度和时间以进行后续实验;(2)不同浓度白藜芦...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鼻咽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1)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鼻咽癌CNE2细胞24、36、48 h,CCK8实验检测白藜芦醇对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确定适宜的浓度和时间以进行后续实验;(2)不同浓度白藜芦处理鼻咽癌CNE2细胞24 h:Transwell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与鼻咽癌转移相关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中NF-κB/p65的核转位情况;(3)裸鼠足掌皮下注射鼻咽癌CNE2细胞建立鼻咽癌原发灶模型,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灌胃,观察腘窝淋巴结肿大情况,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裸鼠腘窝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 (1)CCK8实验发现,白藜芦醇对鼻咽癌CNE2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4,40μmol/L,48 hμmol/L,P <0.01;24,80μmol/L及以上,36,40μmol/L及以上,P <0.001;36 h,20μmol/L,P <0.05,36,40μmol/L及以上P <0.001);(2)Transwell实验发现:白藜芦醇能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增高,对鼻咽癌CNE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增强(24,40μmol/L,48,10μmol/L,P <0.01,24,80μmol/L及以上,P <0.001;36,20μmol/L:P <0.05,36,40μmol/L及以上,48,20μmol/L及以上,P <0.001);(3)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高: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升(20、40μmol/L,P <0.01,80μmol/L,P <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MP2,20μmol/L,P <0.05,40、80 mol/L,P <0.001;MMP9,10、20 mol/L,P <0.05,40、80 mol/L,P <0.01);转移相关蛋白Hsp27、Ezrin的磷酸化水平下调(Hsp27,20、40μmol/L,P <0.05;80μmol/L,P <0.01;Ezrin 40μmol/L,P <0.05;80μmol/L,P <0.01);随着白藜芦醇浓度增高: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2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升;转移相关蛋白Ezrin、Hsp27的磷酸化水平下调;免疫荧光实验发现:白藜芦醇能抑制NF-κB/p65的核转位,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4)动物实验发现,白藜芦醇灌胃对荷瘤小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但明显减轻瘤侧腘窝淋巴结的肿大程度(体积,50、100 mg/kg,P <0.05;重量50 mg/kg,P <0.05;100 mg/kg,P <0.01)。结论 组织学检测显示,白藜芦醇灌胃明显抑制了鼻咽癌细胞由足掌皮下成瘤部位向腘窝淋巴结的转移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白藜芦醇可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的转移能力,其对鼻咽癌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鼻咽癌转移相关蛋白Ezrin和Hsp27的磷酸化水平、抑制NF-κB/p65的核转位,进而抑制EMT、降低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鼻咽癌 转移 分子机制
下载PDF
福州市腹泻住院儿童中A组双埃可病毒流行情况及基因型别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枝妙 吴冰珊 +1 位作者 林卫东 翁育伟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福州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中A组双埃可病毒(parechovirus A,PeV-A)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型别分布。方法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8年福州市腹泻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进行PeV-A筛查;采用巢式RT-PCR方法扩增... 目的探讨福州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中A组双埃可病毒(parechovirus A,PeV-A)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型别分布。方法通过Real-time RT-PCR方法对2018年福州市腹泻监测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标本进行PeV-A筛查;采用巢式RT-PCR方法扩增PeV-A阳性标本的VP3/VP1连接片段并进行测序分型。结果在316例标本中检测出PeV-A阳性标本28例,阳性率为8.86%,其中2例混合杯状病毒感染,与轮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无混合感染。阳性标本中成功分型24例,包括21例PeV-A1、1例PeV-A3和2例PeV-A6,主要流行型别为PeV-A1型,占87.5%(21/24)。PeV-A感染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幼儿群体中,感染高峰期在8~10月份。结论PeV-A1是引起福州腹泻住院儿童的主要病原体,主要以1岁以下婴幼儿为感染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双埃可病毒 基因型别 住院儿童 腹泻
原文传递
2020年福州哨点医院5岁以下住院腹泻儿童A组轮状病毒全基因组分析
20
作者 蒋弘萌 吴冰珊 +3 位作者 黄枝妙 翁育伟 林卫东 郑奎城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了解2020年福州市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中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的基因组特征。方法通过ELISA对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进行RVA筛查,采用RT-PCR方法扩增RVA阳性样本的11个基因节段并进行Illumina二代测序... 目的了解2020年福州市哨点医院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中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的基因组特征。方法通过ELISA对腹泻住院儿童粪便样本进行RVA筛查,采用RT-PCR方法扩增RVA阳性样本的11个基因节段并进行Illumina二代测序,使用MEGA等生物学软件对重要基因片段进行序列分析和抗原位点分析。结果成功获得20株RVA全基因组序列,包括4种G/P基因组合G9P[8](55%)、G3P[8](25%)、G8P[8](15%)以及G2P[4](5%),全基因组中DS-1-like重配株比例占40%(8/20)。相同型别的RVA序列同源性高,且与现今世界流行的毒株亲缘关系近。VP7、VP4和NSP4片段氨基酸位点变异情况复杂,重要抗原位点存在多处氨基酸变异情况发生。结论在福州地区首次检测到G3P[8]型和G8P[8]型DS-1-like重配株,VP7、VP4和NSP4片段抗原位点上存在变异。鉴于不常见DS-1-like重配株的检出和多个重要抗原位点变异现象的出现,有必要对RVA全基因组特征进行持续监测,为疫情防控和疫苗的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轮状病毒 全基因组 基因重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