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州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1
作者
牟宇峰
《浙江建筑》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福州生态本底好,是海滨城市、山水城市、人居典范。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仍面临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福州热岛效应的现状问题,全面剖析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助力福州建设现代...
福州生态本底好,是海滨城市、山水城市、人居典范。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仍面临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福州热岛效应的现状问题,全面剖析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助力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宜居之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热岛效应
规划管控
建设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合作视野下尼泊尔木斯塘地区的保护与发展
2
作者
王毅
张丽云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尼泊尔木斯塘地区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段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随着交通的便捷和游客的增多,该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护压力。在尊重各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升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分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技术,探...
尼泊尔木斯塘地区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段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随着交通的便捷和游客的增多,该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护压力。在尊重各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升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分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技术,探索新的合作内容与形式,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斯塘
南亚廊道
亚洲文化遗产
命运共同体
人文交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要素时空演变及权衡与协同分析
3
作者
鞠琴
卜媛媛
+5 位作者
申同庆
蔡辉艺
王乐扬
金君良
于磊
格桑卓嘎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为探究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产水能力和水源涵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相互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
为探究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产水能力和水源涵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相互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产水能力、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呈现一致波动时间变化趋势,生境质量、碳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生态系统服务要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相关性,其中,土壤保持与产水能力和土壤保持与碳储量间协同关系最强,其他要素之间呈现中等或弱协同关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差异较大;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间以协同为主,整体协同关系在时间上呈波动轻微增强趋势,空间分布上中南部草地以高-高协同为主,低-低协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草地和林地,高-低和低-高权衡主要分散在东西部地区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要素
权衡与协同
InVEST模型
黄河水源涵养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T-CNN的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周期融合识别方法
4
作者
禹海涛
朱晨阳
+3 位作者
傅大宝
许乃星
卢哲超
蔡辉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75-2683,共9页
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脉冲型地震动是困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键难题,定量识别方法虽然能够克服人工识别的经验性限制,但是传统定量识别方法存在识别结果不一致、适用范围不广泛、难以同时识别脉冲周期或识别的脉冲周期部分情况下差异明显...
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脉冲型地震动是困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键难题,定量识别方法虽然能够克服人工识别的经验性限制,但是传统定量识别方法存在识别结果不一致、适用范围不广泛、难以同时识别脉冲周期或识别的脉冲周期部分情况下差异明显等问题。为此建立了一种问题针对性融合学习规则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周期同步识别方法。该学习规则通过对基于不同识别原理的多个传统典型识别方法进行融合学习并采用全球范围的30000条任意方向地震动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摒弃了以往繁琐的人工标记过程并得到了3个问题针对性识别模型,分别命名为Strict识别模型、General识别模型以及TP识别模型。除此之外,为解决地震动时序输入信息不足从而导致模型泛化能力较弱的问题,对CNN的输入结构进行了优化增强,提出了ST-CNN模型。其引入了S变换层以将地震动时序变换至时频,从而增加了频域分布信息并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精度。结果表明:Strict识别模型能严格区分脉冲型与非脉冲型地震动,识别结果得到已有方法的一致认可;General识别模型的识别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TP识别模型识别的脉冲周期更加准确,并可与前述识别模型并用以同步输出识别结果。提出的问题针对性融合学习规则还可推广至其他工程领域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的识别方法可为脉冲型地震动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型地震动
脉冲周期
识别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S变换
原文传递
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自振频率半解析解
5
作者
傅大宝
卢哲超
+4 位作者
蔡辉腾
李芳
徐嘉隽
郭阳
金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0-249,共10页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振动控制方程。使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结构振型函数,根据边界条件建立矩阵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的特征值得到结构自振频率。以福州浦上大桥E11桥墩为例,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核心地震计安装在承台处,采集桥墩的振动响应并提取结构自振频率。同步安装陆地地震仪验证OBS水下监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半解析解、有限元解和实测值验证桥墩结构半解析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水-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BS能够满足桥墩自振频率水下测试的环境要求;建立的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合理;土-结构、水-结构相互作用会降低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其中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比水-结构相互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自振频率
水-结构-土相互作用
海底地震仪(OBS)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州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1
作者
牟宇峰
机构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浙江建筑》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文摘
福州生态本底好,是海滨城市、山水城市、人居典范。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仍面临热岛效应等城市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福州热岛效应的现状问题,全面剖析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降低热岛效应的措施,助力福州建设现代化国际宜居之城。
关键词
福州
热岛效应
规划管控
建设管理
Keywords
Fuzhou
heat-island effect
planning and contro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分类号
X8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合作视野下尼泊尔木斯塘地区的保护与发展
2
作者
王毅
张丽云
机构
浙大
城市
学院良渚文明
研究
中心
浙江省
城市
治理
研究
中心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2,共5页
基金
浙大城市学院科研启动经费资助。
文摘
尼泊尔木斯塘地区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段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随着交通的便捷和游客的增多,该地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保护压力。在尊重各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升各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分享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与技术,探索新的合作内容与形式,文化遗产国际合作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木斯塘
南亚廊道
亚洲文化遗产
命运共同体
人文交流
Keywords
Mustang
South Asian corridor
Asian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cultural exchange
分类号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11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要素时空演变及权衡与协同分析
3
作者
鞠琴
卜媛媛
申同庆
蔡辉艺
王乐扬
金君良
于磊
格桑卓嘎
机构
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
研究院
出处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1104)
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4102941103,202410294243Y)。
文摘
为探究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碳储量、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产水能力和水源涵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各要素的时空演变特征和相互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水源涵养区产水能力、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呈现一致波动时间变化趋势,生境质量、碳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各生态系统服务要素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相关性,其中,土壤保持与产水能力和土壤保持与碳储量间协同关系最强,其他要素之间呈现中等或弱协同关系;5个生态系统服务要素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差异较大;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要素间以协同为主,整体协同关系在时间上呈波动轻微增强趋势,空间分布上中南部草地以高-高协同为主,低-低协同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草地和林地,高-低和低-高权衡主要分散在东西部地区的耕地和建设用地。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要素
权衡与协同
InVEST模型
黄河水源涵养区
Keywords
ecosystem service factor
trade-off and synergy
InVEST model
the Yellow River water conservation region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T-CNN的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周期融合识别方法
4
作者
禹海涛
朱晨阳
傅大宝
许乃星
卢哲超
蔡辉腾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全国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地震局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75-268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284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713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文摘
如何快速准确地识别脉冲型地震动是困扰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关键难题,定量识别方法虽然能够克服人工识别的经验性限制,但是传统定量识别方法存在识别结果不一致、适用范围不广泛、难以同时识别脉冲周期或识别的脉冲周期部分情况下差异明显等问题。为此建立了一种问题针对性融合学习规则并结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周期同步识别方法。该学习规则通过对基于不同识别原理的多个传统典型识别方法进行融合学习并采用全球范围的30000条任意方向地震动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摒弃了以往繁琐的人工标记过程并得到了3个问题针对性识别模型,分别命名为Strict识别模型、General识别模型以及TP识别模型。除此之外,为解决地震动时序输入信息不足从而导致模型泛化能力较弱的问题,对CNN的输入结构进行了优化增强,提出了ST-CNN模型。其引入了S变换层以将地震动时序变换至时频,从而增加了频域分布信息并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精度。结果表明:Strict识别模型能严格区分脉冲型与非脉冲型地震动,识别结果得到已有方法的一致认可;General识别模型的识别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加广泛;TP识别模型识别的脉冲周期更加准确,并可与前述识别模型并用以同步输出识别结果。提出的问题针对性融合学习规则还可推广至其他工程领域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的识别方法可为脉冲型地震动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脉冲型地震动
脉冲周期
识别方法
卷积神经网络
S变换
Keywords
pulse-like ground motion
pulse period
identification metho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S-transform
分类号
TU41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自振频率半解析解
5
作者
傅大宝
卢哲超
蔡辉腾
李芳
徐嘉隽
郭阳
金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
研究
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
福州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
福建省地震局
福州市
市政工程中心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40-249,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4Y004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04062)
福建省地震局面上项目(M202302)。
文摘
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并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以单个桥墩为研究对象,将“桥墩-承台-桩基”结构体系简化为Bernoulli-Euler梁,采用附加质量模型模拟水-结构相互作用,采用弹性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振动控制方程。使用分离变量法得到结构振型函数,根据边界条件建立矩阵方程,通过求解方程的特征值得到结构自振频率。以福州浦上大桥E11桥墩为例,将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核心地震计安装在承台处,采集桥墩的振动响应并提取结构自振频率。同步安装陆地地震仪验证OBS水下监测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半解析解、有限元解和实测值验证桥墩结构半解析解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土-结构相互作用、水-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OBS能够满足桥墩自振频率水下测试的环境要求;建立的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结构自振频率半解析解合理;土-结构、水-结构相互作用会降低结构的一阶自振频率,其中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比水-结构相互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桥墩
自振频率
水-结构-土相互作用
海底地震仪(OBS)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bridge pier
natural frequency
water-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U441.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州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牟宇峰
《浙江建筑》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际合作视野下尼泊尔木斯塘地区的保护与发展
王毅
张丽云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河水源涵养区生态系统服务要素时空演变及权衡与协同分析
鞠琴
卜媛媛
申同庆
蔡辉艺
王乐扬
金君良
于磊
格桑卓嘎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ST-CNN的脉冲型地震动与脉冲周期融合识别方法
禹海涛
朱晨阳
傅大宝
许乃星
卢哲超
蔡辉腾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5
考虑水-结构-土相互作用的桥墩自振频率半解析解
傅大宝
卢哲超
蔡辉腾
李芳
徐嘉隽
郭阳
金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