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槛效应视角下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娟惠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基于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构建面板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全国和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存在“上升—下降—上升”的“N”型非线性影响,而中西部... 基于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构建面板门槛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全国和东部地区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存在“上升—下降—上升”的“N”型非线性影响,而中西部地区只表现为非线性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中部地区的促增作用逐渐减弱,西部地区的促增作用逐渐增强;数字经济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存在东中西部的区域异质性,集聚度呈现“东部>中部>西部”趋势;数字经济集聚整体上呈现波动式收敛趋势,全国和中西部地区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呈现缓慢波动式下降趋势,表明中国数字经济正朝着区域协调的趋势发展。应加强数字技术和碳减排技术的跨区域联合攻关,因地制宜推动数字经济集聚差异化发展,科学优化东中西部区域数字经济集聚空间布局,进而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集聚 碳生产率 面板门槛效应模型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空间非线性影响检验——基于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
2
作者 叶娟惠 《新经济》 2024年第5期57-74,共18页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基准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基准回归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半参数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非线性影响、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空间非线性影响;(2)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数字经济服务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大于数字经济制造业的空间溢出效应;(3)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在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发挥着显著的中介效应;(4)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中部地区的增碳效应大于全国和东部地区(中部>全国>东部)。据此提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制造业和数字经济服务业协同发展,提升碳减排成效;充分发挥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在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之间的中介效应,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化转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完善数字经济碳减排策略,释放数字经济的碳减排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空间非线性影响
下载PDF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3
作者 叶娟惠 《北方经济》 2023年第11期6-9,共4页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主战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既拥有“人力资本红利”逐渐释放、工业产业链配套齐全、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主战场。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既拥有“人力资本红利”逐渐释放、工业产业链配套齐全、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也面临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挑战。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育发展新动能为核心,以发展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重要内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 机遇挑战 路径选择
下载PDF
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的传导效应——基于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 被引量:26
4
作者 叶娟惠 叶阿忠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23,共12页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在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基础上,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导数散点图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在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基础上,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导数散点图实证分析了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碳排放之间的双向空间传导效应,以及环境规制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①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碳排放之间存在时间滞后效应和空间传递效应。科技创新和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自强化效应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②科技创新促进本地和邻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对本地和邻地的科技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时间滞后性的抑制作用。③科技创新减少本地二氧化碳排放,但不利于邻地的碳减排;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利于邻地碳减排,但增加了本地的二氧化碳排放,且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碳减排效应比产业结构合理化更显著。④环境规制对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碳排放都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碳排放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娟惠 叶阿忠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9,共5页
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影响的内在机理,选取我国2004-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先促... 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影响的内在机理,选取我国2004-2019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基准回归模型、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全国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曲线关系,东部地区表现为非线性的正相关关系且正向影响在跨过门槛值后逐渐减弱,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非线性的负相关关系且负向影响在跨过门槛值后逐渐减弱。同时,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东中西部区域异质性。为推动商贸流通业绿色低碳化集聚发展,应以比较优势与差异化为准则因地制宜实施碳减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集聚 碳排放 面板门槛模型 非线性
下载PDF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6
作者 阮松孙 《福州党校学报》 1996年第1期44-48,共5页
关键词 职工队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经济增长 科学管理 人力资本 整体素质 人本管理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劳动者素质
下载PDF
财政分权视角下双向FDI协调发展的碳减排效应——基于半参数空间面板VAR模型
7
作者 叶娟惠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28-37,共10页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和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三者之间的传导效应以及财政分权与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双向... 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4—2019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SSPVAR)和时空脉冲响应函数,刻画中国双向FDI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三者之间的传导效应以及财政分权与三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双向FDI协调发展、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影响,财政分权与三者均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双向FDI协调发展有利于本地和邻地碳减排,短期内促进本地和邻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增加了本地碳排放,但长期来看有利于实现本地和邻地碳减排;二氧化碳排放抑制了本地和邻地双向FDI协调发展,但刺激了本地和邻地经济增长。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对资源要素的优化和引导作用,制定差异化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计划,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FDI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 碳减排 财政分权 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