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旁肌脂肪浸润水平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术后功能评分的影响
1
作者 林自力 詹洋 +2 位作者 郑萍 刘文革 翁绳健 《中国医药科学》 202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了解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椎旁肌脂肪浸润水平同术后疼痛和功能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行单节段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了解行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椎旁肌脂肪浸润水平同术后疼痛和功能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行单节段ACDF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67例,通过术前颈椎核磁共振图像测量椎旁肌表面积,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颈椎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功能区肌肉比例同手术前后VAS评分差值相关(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单节段ACDF,功能区肌肉比例同术后VAS评分相关,同术后NDI改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围术期快速康复干预模式对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铃 唐秀萍 陈锹涓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83-186,共4页
目的:分析在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损伤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分析在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采取快速康复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福州市第二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损伤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采用医院自制的专业问卷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效果,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KSS)量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状况,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比较2组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的VAS评分、PSQI评分、A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较常规围术期护理更能缓解疼痛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提高护理满意度,可为临床提供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单侧 快速康复护理 围术期护理 睡眠质量 满意度 疼痛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XMU-MP-1调节M1/M2极化平衡保护氧糖剥夺的BV2小胶质细胞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魏桂财 黄富妹 +3 位作者 赖泳锟 刘凯 林勤 郑忠 《海峡药学》 2024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XMU-MP-1(Xiamen University-inhibitor of 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protein 1)对氧糖剥夺(OGD)损伤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GD法诱导BV2细胞损伤。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MST1/2 siRN... 目的:探讨XMU-MP-1(Xiamen University-inhibitor of 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 protein 1)对氧糖剥夺(OGD)损伤后小胶质细胞M1/M2极化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OGD法诱导BV2细胞损伤。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MST1/2 siRNA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1.25、5.0和20.0μg·mL^(-1) XMU-MP-1)。采用MTT法测细胞活力,ELISA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β表达,qRT-PCR测M1和M2标志物的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测CD206表达,蛋白印迹法测MST1、LATS1和YAP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XMU-MP-1抑制BV2细胞增殖,显著降低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下调MCP-1、IL-6、TNF-α和i NOS mRNA的表达,上调CD206、IL-10、TGF-β、IL-10和YM1 mRNA表达,降低MST1和LAST 1蛋白表达,上调YAP和CD206表达。结论XMU-MP-1通过调控MST1/2的磷酸化,调节OGD损伤后的BV2细胞M1/M2极化平衡,为神经炎症靶点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小胶质细胞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2) Yes-相关蛋白 氧糖剥夺
下载PDF
自组装脂质体纳米载体对骨肉瘤细胞Saos-2靶向递送及凋亡的影响
4
作者 陈康尧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03-106,共4页
目的以天然脂肪酸月桂酸和硬脂酸为骨架,利用它们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中的自组装构建了一种脂质体纳米载体并负载阿霉素,对其靶向人骨肉瘤细胞Saos-2及凋亡情况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自组装制备了负载阿霉素的脂质体纳米... 目的以天然脂肪酸月桂酸和硬脂酸为骨架,利用它们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中的自组装构建了一种脂质体纳米载体并负载阿霉素,对其靶向人骨肉瘤细胞Saos-2及凋亡情况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自组装制备了负载阿霉素的脂质体纳米载体,采用激光共聚焦考察了其靶向人骨肉瘤细胞Saos-2能力,采用Annexin V-FITC染色技术考察了脂质体纳米载体对人骨肉瘤细胞Saos-2凋亡的影响.结果自组装脂质体纳米载体与人骨肉瘤细胞Saos-2孵育48h时,荧光强度最高,绿色荧光的自组装脂质体纳米载体会围绕在骨肉瘤细胞Saos-2周围,相对于同剂量DMF的对照组,自组装脂质体纳米载体组的细胞无论是早期凋亡还是晚期凋亡的比例均有所增加.结论负载阿霉素的脂质体纳米载体能准确地靶向人骨肉瘤细胞Saos-2,并加速人骨肉瘤细胞Saos-2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纳米载体 阿霉素 骨肉瘤细胞Saos-2 细胞靶向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骨肽注射液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尤龙木 何文 《北方药学》 2024年第6期41-42,60,共3页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应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术后早期采用骨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疼痛程度、治... 目的:探讨骨肽注射液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效果及对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四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应用阿法骨化醇治疗,观察组术后早期采用骨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期间疼痛程度、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94.00%vs76.00%)(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更低(P<0.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BGP、PICP、CT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骨肽注射液能够加速四肢骨折患者骨折端愈合,缓解疼痛症状,提升其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肽注射液 四肢骨折 疼痛程度 骨代谢水平
下载PDF
自制冰敷腹带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林云芳 黄青松 +1 位作者 陈清钦 彭山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冰敷腹带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带包裹冰块进行冷敷,观察组采用自制冰敷腹带进行冷敷。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液量、引流时... 目的探讨自制冰敷腹带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带包裹冰块进行冷敷,观察组采用自制冰敷腹带进行冷敷。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液量、引流时间、大腿周径变化、切口部位疼痛程度及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制冰敷腹带使用安全性好、固定牢靠,舒适度高,镇痛效果良好,使患者可早日下床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冷敷 冰袋 冰敷腹带 疼痛
下载PDF
中立位无症状运动治疗颈椎病357例随访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万明 庄颜峰 +3 位作者 李杰 张志宏 孙梁 陈庆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2期10477-10479,共3页
目的:颈椎间盘的退变是一种持续存在的自然过程,在分析颈椎生物力学特点的基础上观察"中立位无症状运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5-09在福州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357例,均知情同意。在急性期治... 目的:颈椎间盘的退变是一种持续存在的自然过程,在分析颈椎生物力学特点的基础上观察"中立位无症状运动"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0-01/2005-09在福州总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患者357例,均知情同意。在急性期治疗后对颈椎病患者施行"中立位无症状运动",即患者颈部处于某一位置时没有颈椎四肢酸痛麻木等症状,此为中立位,以此为基准,主动限制各方向的活动范围,一般来说屈伸在45°范围内,旋转不超过30°,各方向活动轻柔和缓,避免较长时间处于某一位置。间歇性进行控制下颈部肌肉的等长收缩活动,以此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和调节椎间盘内应力负荷,按照体操节律进行,4次/d,持续4周。治疗后定期通过门诊复诊和电话随访。疗效评估标准:①优: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随访期间1年内无复发。②良: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或消失后半年内复发1次,经治疗恢复。结果:357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357例患者随访12~60个月,其中12~24个月74例,25~36个月96例,37~48个月102例,49~60个月85例,平均38个月。①疗效优良率为89.07%。②对比观察87例患者治疗前后X射线片无明显变化;对比观察32例患者治疗前后MRI图片,其中29例无明显变化,3例椎间盘突出程度加重,症状加重,予以手术治疗,恢复良好。结论:"中立位无症状运动"对颈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随访的部分X射线片及MRI显示,椎间盘的退变没有恢复,但也没有明显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运动 制动
下载PDF
Wnt/β-catenin对低氧诱导绿色荧光蛋白小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崔晓萍 应大君 +5 位作者 陈建梅 余资江 董世武 张伟 糜建红 王廷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体外观察低氧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低氧(3±2)%O_2和常氧205O_2培养GFP小鼠海马组织NSCs,通过NSCs克隆形成率检测、BrdU掺入法和四唑盐比色... 目的:体外观察低氧对绿色荧光蛋白(GFP)小鼠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Wnt/β-catenin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经低氧(3±2)%O_2和常氧205O_2培养GFP小鼠海马组织NSCs,通过NSCs克隆形成率检测、BrdU掺入法和四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脂质体介导法将NSCs转染β-catenin,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法检测β-catenin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染β-catenin后低氧对NSCs增殖的影响。结果:低氧组细胞克隆球形成率、BrdU阳性细胞数量、NSCs增殖活性、NSCs内β-catenin表达均显著高于常氧组;转染β- catenin的NSCs经低氧培养后,NSCs增殖活性明显高于未转染组。结论:体外低氧培养能促进NSCs增殖和NSCs内β-catenin表达;增加NSCs中β-catenin表达能促进低氧培养下NSCs的增殖。表明Wnt/β-catenin通路具有促进低氧诱导NSCs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绿色荧光蛋白 神经干细胞 增殖 WNT/Β-CATENIN
下载PDF
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2
9
作者 周忠 徐皓 林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8期505-507,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机制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椎管间接减压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 ,治疗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 14例。结果 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 ,椎管狭窄改善 ,经 6个月~ 4年 2个月随访 ,... 目的 探讨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的机制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采用椎管间接减压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方法 ,治疗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 14例。结果 术后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 ,椎管狭窄改善 ,经 6个月~ 4年 2个月随访 ,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 ,无后凸畸形 ,Frankel分级获得 1~ 3级以上的改善。结论 腰椎跳跃式爆裂性骨折严重影响腰椎的稳定性 ,需及时手术治疗 ,经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固定和间接椎管减压 ,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 ,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跳跃式 爆裂性骨折 手术治疗 脊髓神经损伤 椎弓根钌内固定
下载PDF
弓型托架辅助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三柱截骨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宗雄 徐皓 +2 位作者 贾连顺 钟继平 姚晓东 《脊柱外科杂志》 2003年第6期333-336,共4页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L2 或L3 的三柱截骨 ,并辅以内固定。术后随访 4~ 34个月 ,平均 16个月。结果 后凸畸形矫正 15°~ 4 4°,平均矫正 2 9.3°。患者重心前移、限制性肺通气不足、俯视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提高了生活质量 ,患者满意率达 94 .4 %。术后均未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 ;4例出现单侧、2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症状 ,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疗效可靠、满意 ,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型 托架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三柱截骨术 内固定
下载PDF
非接触桥接钢板倒置用于股骨近端良性骨肿瘤术后内固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畅 乔苏迟 +1 位作者 李诚 王志伟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使用倒置的股骨非接触桥接钢板用于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的内固定,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且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44例,分为A、B两组。肿瘤刮除植骨后,A组26例患者使用股骨远端非接触桥接钢板... 目的使用倒置的股骨非接触桥接钢板用于股骨近端良性肿瘤的内固定,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且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44例,分为A、B两组。肿瘤刮除植骨后,A组26例患者使用股骨远端非接触桥接钢板倒置后作为内固定,B组18例患者佩戴外固定支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肢开始负重时间、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等。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植骨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P>0.05。A组患者没有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螺钉退出。B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植骨部位骨折。A组患者患肢开始负重时间早于B组患者,P<0.001。A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B组,P值分别为0.009和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接触桥接钢板倒置后用于股骨近端良性肿瘤刮除后的内固定,效果满意,能够使患者早期下地进行功能锻炼,并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股骨肿瘤 骨骼固定 矫形外科手术
下载PDF
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祥炎 徐皓 +4 位作者 姚晓东 陈建梅 唐焕章 李金泉 刘君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1期21-24,32,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37例,对其中椎体破坏较严重、有明显后凸及侧弯畸形的17例患者采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矫正畸... 目的探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月共治疗胸椎及胸腰段脊柱结核37例,对其中椎体破坏较严重、有明显后凸及侧弯畸形的17例患者采用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矫正畸形。术前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标准:B级1例,C级8例,D级7例,E级1例。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性麻痛症状均缓解,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C级1例,D级5例,E级11例),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标准。脊柱后凸Cobb角从术前的(36.8±9.0)°降至术后的(17.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未见明显矫正丢失(与术后比较,P>0.05)。结论后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能够彻底清除病灶,矫正后凸畸形,可用于治疗部分重度胸椎、胸腰段脊柱结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清创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金城 陈建梅 +3 位作者 姚晓东 王万宗 李金泉 徐皓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0年第4期282-28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年龄为20~60岁,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共88例,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3例。根据可能影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χ... 目的探讨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年龄为20~60岁,行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共88例,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3例。根据可能影响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是否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有关。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机、骨折类型、复位质量及术后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髋臼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对骨折类型进行分型、提高手术技巧及加强对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可降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股骨骨折 关节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髓肿瘤(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再发 钟国荣 符臣学 《颈腰痛杂志》 1996年第1期20-21,共2页
从1964年11月~1994年11月手术治疗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髓肿瘤13例。按病理分类:神经鞘瘤7例,脂肪瘤1例,转移瘤2例,脊膜瘤3例。经随访治愈9例,好转2例,死亡2例。作者认为对腰腿痛病人宜详尽地追询病史... 从1964年11月~1994年11月手术治疗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脊髓肿瘤13例。按病理分类:神经鞘瘤7例,脂肪瘤1例,转移瘤2例,脊膜瘤3例。经随访治愈9例,好转2例,死亡2例。作者认为对腰腿痛病人宜详尽地追询病史,细致的体检。必要时行腰穿、奎更斯特及脑脊液检查。如有疑诊,可作脊髓造影或MRI。腰腿痛的病人先作CT检查,是误诊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误诊 椎间盘突出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哈氏棒治疗脊柱骨折的并发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再发 张建新 钟国荣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年第4期232-233,共2页
我们从1983年6月至1995年6月采用哈氏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75例,发生并发症21例,现就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预防讨论如下: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哈氏棒 并发症 神经症状 断捧
下载PDF
弓型托架辅助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
16
作者 陈宗雄 徐皓 +2 位作者 贾连顺 姚晓东 汤培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 L2 或 L3的三柱截骨 ,并辅以内固定。术后随访 4~ 34个月 ,平均 1 6个月。结果 :后凸畸形矫正 1 5°~44°,平均矫正 2 9.3°。患者重心前移、限制性肺通气不足、俯视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提高了生活质量 ,矫形效果患者满意率 94.4%。术后均未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 ;4例出现单侧、2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症状 ,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疗效可靠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型托架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手术矫正
下载PDF
弓型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17
作者 陈宗雄 徐皓 +2 位作者 贾连顺 姚晓东 钟继平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 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 目的 总结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手术效果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 3 6例脊柱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术中调节体位 ,经后路进行L2 或L3 的三柱截骨 ,并辅以内固定。术后随访 4~ 3 4个月 ,平均 16个月。结果 后凸畸形矫正 15°~ 44° ,平均矫正 2 9.3°。患者重心前移、限制性肺通气不足、俯视等症状明显得到缓解 ,提高了生活质量 ,矫形效果患者满意率 94.4%。术后均未出现截瘫、大小便障碍 ;4例出现单侧、2例出现双侧下肢麻木症状 ,经药物治疗后缓解。结论 应用弓型脊柱手术托架辅助三柱截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前柱严重骨化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疗效可靠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型托架 三柱截骨 内固定 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后凸畸形 手术
下载PDF
CT脊柱扫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分析
18
作者 李铭山 王锦良 +3 位作者 岳海平 赵坤 符臣学 王隐村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8年第3期132-134,共3页
作者对163例慢性腰腿痛病人作腰骶部CT扫描,结果发现腰椎间盘突出96例,占受检例数58.9%。其中42例手术治疗,39例手术结果与CT诊断一致,符合率为92.8%.文中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诊断及其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管内 手术结果 腰腿痛病 脊柱 CT
下载PDF
应用Harrington装置和椎板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报告
19
作者 苏再发 张建新 钟国荣 《伤残医学杂志》 1995年第4期20-21,共2页
应用三点加压固定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本原理。本文应用哈氏棒和椎板减压加椎板下或棘突基底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按Frankel综合分级:0级12例,Ⅰ级26例,Ⅱ级10例。术后随访4个月~4年2个月... 应用三点加压固定是哈氏棒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基本原理。本文应用哈氏棒和椎板减压加椎板下或棘突基底钢丝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截瘫48例,按Frankel综合分级:0级12例,Ⅰ级26例,Ⅱ级10例。术后随访4个月~4年2个月,平均随访1年6个月。术后恢复情况:0级12例中,仍为0级10例,恢复到Ⅰ级1例,恢复到Ⅳ级1例;Ⅰ级26例中,仍为Ⅰ级8例,恢复到Ⅱ级8例,恢复到Ⅲ级10例;Ⅱ级10例中.仍为Ⅱ级1例,恢复到Ⅲ级7例,恢复至Ⅳ级2例。文中简述了哈氏棒应用的适应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并指出有条件的情况下必须行CT检查,明确诊断,及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为恢复脊髓功能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HARRINGTON 减压治疗 截瘫 FRANKEL 装置 钢丝固定治疗 哈氏棒 加压固定 综合分级 椎板减压 术后随访 恢复情况 预防方法 CT检查 脊髓功能 适应证 并发症 Ⅲ级
原文传递
异常肩胛横韧带致双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
20
作者 陈学明 《颈腰痛杂志》 1990年第2期39-40,共2页
肩胛上神经嵌压综合征(SENS)是以肩部疼痛伴岗上、下肌萎缩为特征,多由肩胛切迹异常、肩胛骨骨折、腱鞘囊肿、肿瘤等引起。而异常肩胛横韧带致双侧SENS则罕见。本文报告一例,以引起重视。 女性、35岁,体育教员,右肩疼1.5年,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 嵌压 腱鞘囊肿 肩部 肩关节外展 肌萎缩 肩锁关节 运动传导 附着点 肌腱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