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亢性肝损害1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巫晓强 《蛇志》 2013年第4期378-379,38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2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亢病程、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28例甲亢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16例,发...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28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肝损害组及无肝损害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亢病程、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28例甲亢患者中发生肝损害116例,发生率为50.72%。甲亢患者的性别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无相关性;而年龄越大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病程越长甲亢性肝损害发生率也越高。甲亢性肝损害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TT4、FT3明显高于甲亢肝功能正常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测定以ALT、ALP升高多见。结论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病率较高,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年龄、病程、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建议临床医生对初诊及复诊甲亢患者进行肝功能常规测定,以便合理选用治疗方案,使甲亢性肝损害得以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肝功能损害 甲状腺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桑燕 杨阳 +2 位作者 涂振兴 李烨 王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2期35-38,4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变化,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且未经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的变化,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明确诊断且未经治疗的1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成IMT正常组(n=51)、IMT增厚组(n=69)、斑块形成组(n=60)。所有患者均检测生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颈动脉彩超、24 h动态血压等指标,比较三组患者的AASI变化,探讨AA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SBP、DBP、TG、LDL-C、FPG、HbA1c、FINS、HOMA-IR、UA、Cystatin C明显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组患者的SBP、DBP、TG、LDL-C、FPG、HbA1c、FINS、HOMA-IR、UA、Cystatin C均明显高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患者的AASI、IMT、RI水平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SV、DV水平明显低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形成组患者的AASI、IMT、RI明显高于IMT增厚组,SV、DV明显低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IMT与TG、LDL-C、SBP、DBP、PP、FPG、UA、Cystatin C、AASI、RI、年龄均呈明显正相关(r=0.482,0571,0.667,0.509,0.603,0.711,0.386,0.504,0.727,0.623,0.472;P<0.05),与SV、DV呈明显负相关(r=-0.567,-0.611;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颈动脉IMT水平与PP、AASI、FPG、UA、LDL-C独立相关(β=1.229,1.442,0.887,1.501,1.88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AASI水平随着IMT的升高逐渐升高,其水平与颈动脉IMT水平独立相关,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动脉硬化指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