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联合风险预警下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睡眠的影响
1
作者 吴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究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积极心理干预联合风险预警下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其睡眠质量、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究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开展积极心理干预联合风险预警下精细化护理模式对其睡眠质量、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患者开展积极心理干预联合风险预警下精细化护理模式。分析2组睡眠质量、心功能等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希望水平、Herth量表评分、3个维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积极心理护理联合风险预警下精细化护理模式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心功能,并提升其希望水平,有助于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心肌梗死 积极心理干预 风险预警 精细化护理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6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护理... 目的探析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软件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急救流程,观察组则实施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苏抢救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冠心病心脏停搏患者急诊治疗中的作用显著,可将复苏抢救时间缩短,并提高复苏抢救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停搏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 急诊治疗 复苏
下载PDF
急诊科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急诊输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林英 陈慧真 魏凤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6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实行预防性护理对急诊中输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急诊输液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 目的探讨实行预防性护理对急诊中输液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需急诊输液的患者120例,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预防性护理方法,对照组则采用一般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程度和安全性意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行预防性护理,有效控制急诊输液的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护理 急诊输液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熊祥青 叶建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8期148-150,共3页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抢救结果的价值。方法 于我院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和观察组(38例,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比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 目的 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抢救结果的价值。方法 于我院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和观察组(38例,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比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采血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建立静脉通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优良率(89.47%)较对照组(68.42%)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GCQ)、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81.58%)(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显著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抢救结局,降低病死率,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舒适度,并提高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急救时间 生活质量 心功能
下载PDF
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恢复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5
作者 陈征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2193-2195,共3页
目的:探究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恢复进程、依从性、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 目的:探究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恢复进程、依从性、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并对2组患者的恢复效果、依从性、脑钠肽与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恢复效果为71.74%,低于观察组的93.48%(P<0.05);观察组依从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干预后,观察组脑钠肽水平与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依从性与睡眠质量显著提高,降低脑钠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急诊科 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 恢复效果 依从性 睡眠质量
下载PDF
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兔血小板活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邵丹 吴晖 +3 位作者 梁志奇 吴丹 陈宏杰 王榕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7期25-29,共5页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兔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伤胶囊组,每组各8只,雌雄各半,根据前期研究方法模型组和蛇伤胶囊组以兔耳缘静脉注射0.75 mg/kg竹叶青蛇毒液建立竹叶青... 目的研究蛇伤胶囊对竹叶青蛇伤兔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蛇伤胶囊组,每组各8只,雌雄各半,根据前期研究方法模型组和蛇伤胶囊组以兔耳缘静脉注射0.75 mg/kg竹叶青蛇毒液建立竹叶青蛇伤兔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6 h后予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10 ml/(kg·d)生理盐水灌胃,蛇伤胶囊组予10 ml/(kg·d)蛇伤胶囊所配药液灌胃。以上3组连续灌胃1周后兔耳缘静脉采血5 ml,血小板分离提取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PCR)检测各组血小板活化指标αⅡb整合素(CD41)、整合素β链Ⅲ(CD61)、血小板P选择素(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水平。分析比较各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41、CD61、CD62P、CD63 mRNA表达及GPⅡb/Ⅲa水平差异。结果各组血小板细胞CD41、CD61、CD62P、CD63 mRNA表达及GPⅡb/Ⅲa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组间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41、CD61、CD62P、CD63 mRNA表达及GPⅡb/Ⅲ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蛇伤胶囊组CD41、CD61、CD62P、CD63 mRNA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GPⅡb/Ⅲa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蛇伤胶囊组CD41、CD61、CD62P、CD63 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GPⅡb/Ⅲa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竹叶青蛇伤时血小板活化功能受抑制,蛇伤胶囊可通过提高CD41、CD61、CD62P、CD63、GPⅡb/Ⅲa水平,减轻血小板活化功能抑制,改善血小板活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青蛇 蛇伤胶囊 模型建立 血小板活化 凝血障碍
下载PDF
小柴胡汤治疗外感热病(邪郁少阳证) 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树凌 吴晖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热病(邪郁少阳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感热病患者,按照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炎性...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外感热病(邪郁少阳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外感热病患者,按照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治疗外感热病(邪郁少阳证)的效果理想,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柴胡汤 外感热病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在急诊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天生 罗继红 +4 位作者 卢静 肖章武 王志民 廖云海 林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201-203,207,共4页
本文论述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结合循证医学(EBM)教育的理念,简述采用PBL与EBM相结合改进急诊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方法,能够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诊疗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EBM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 本文论述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结合循证医学(EBM)教育的理念,简述采用PBL与EBM相结合改进急诊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方法,能够培养现代医学生的诊疗能力,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EBM能力、创新能力及终身自我教育能力。本文指出在目前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有必要进行大力推广并不断探索其教学效果,对拓展急诊内科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和素质、树立正确和科学的医学观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内科 教学方法 循证医学 住院医师
下载PDF
基于三焦膜腠理论探讨脓毒症胃肠障碍发病机制
9
作者 李雪莹 蔡泳源 +1 位作者 吴晖 邵丹(指导) 《光明中医》 2024年第6期1104-1107,共4页
脓毒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胃肠道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靶器官之一,其功能障碍可进一步加快脓毒症进程,最终导致全身器官衰竭直至死亡。西医多采用液体复苏、保护胃黏膜、免疫调节、营养支持... 脓毒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病死率居高不下。而胃肠道是脓毒症最早累及的靶器官之一,其功能障碍可进一步加快脓毒症进程,最终导致全身器官衰竭直至死亡。西医多采用液体复苏、保护胃黏膜、免疫调节、营养支持、改善菌群等手段治疗,但预后并不理想。中医多从脾胃角度论治该病,而深究其本质病机,则是邪伏三焦膜腠、气化失职,渐伤于脾胃肠腑,并弥漫三焦五脏、导致恶性循环的连续病理过程。因此,文章基于三焦膜腠理论,探讨脓毒症胃肠障碍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中医治疗脓毒症胃肠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结 脓毒症 胃肠功能障碍 三焦膜腠理论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工作模式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翠钦 池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69-170,共2页
医护一体化是国内近几年兴起的医疗工作模式,强调的是医护之间全方位的合作,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反馈,最终达到提高医护整体合作及服务水平的目的[1]。而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救治窗口,患者大多病情复杂,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需要转... 医护一体化是国内近几年兴起的医疗工作模式,强调的是医护之间全方位的合作,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反馈,最终达到提高医护整体合作及服务水平的目的[1]。而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救治窗口,患者大多病情复杂,经抢救病情稳定后,需要转运到其他相关科室进一步检查或者住院治疗。有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患者 医护人员 工作模式 一体化 转运 应用 主观能动性 住院治疗
下载PDF
探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玲 钱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6期125-126,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探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 目的分析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整体护理干预方法及探讨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3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服务质量,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治疗 整体护理干预
下载PDF
HEART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云海 卢静 王志民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4期12-14,18,共4页
目的评估HEART评分在急诊非ST段抬高心源性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急诊非ST段抬高的心源性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心绞痛组,比较两组HEAR... 目的评估HEART评分在急诊非ST段抬高心源性胸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急诊非ST段抬高的心源性胸痛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心绞痛组,比较两组HEART评分,并随访治疗30 d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97例患者,ACS组60例,平均年龄(62.25±7.21)岁,HEART危险程度评分为(7.55±0.89)分;心绞痛组37例,平均年龄(70.03±10.59)岁,HEART危险程度评分为(5.22±1.27)分。ACS组的HEART评分显著高于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d随访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为21.6%,HEART评分6时对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有良好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95%CI 0.868~0.977),不同HEART评分危险分层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概率分别为0~3分(1.0%)、4~6分(5.15%)、7~10分(16.5%)。结论 EART评分能够有效、简单、快速、准确评估非ST段抬高急诊胸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急诊科快速病情评估和诊治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评分 非ST段抬高 急诊胸痛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志鹰 罗瑞琼 林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102-103,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组予以全程护理。观察比较2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抢救... 目的研究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组予以全程护理。观察比较2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心肺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死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不仅能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减少住院期间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危重症 全程护理 抢救效果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竹叶青毒蛇咬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小娟 文丹 何卫东 《蛇志》 2022年第2期155-158,162,共5页
竹叶青蛇咬伤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目前认为其咬伤机制大致为凝血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近年来,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方法与技术不断丰富,且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研究进展... 竹叶青蛇咬伤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病率较高,目前认为其咬伤机制大致为凝血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近年来,我国传统医学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方法与技术不断丰富,且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优势明显。本文就近年来中医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竹叶青蛇咬伤的救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竹叶青 中医学 内治法 外治法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梅 《医疗装备》 2017年第10期175-176,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抢...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急诊科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路径,对两组的抢救效果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效果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比较2组急救时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观察比较2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评估时间为(0.8±0.1)min短于对照组的(2.6±0.6)min,抢救时间为(39.1±8.2)min短于对照组的(59.2±10.1)min(P均<0.01),抢救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抢救过程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具有显著的抢救效果,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还能够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护理流程优化 抢救效果
原文传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外科患者病情与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骏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3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外科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诊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评分管理...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外科患者病情以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90例急诊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评分管理,比较两种评分方式对患者病情以及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转良率64.44%较对照组42.22%高(P<0.05),且转ICU率、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知识技能、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医务人员知识技能掌握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且研究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外科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评估其病情及预后状况,不仅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同时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外科 预后
下载PDF
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林小玲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445-1447,共3页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9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予以急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并对2组依从性、确诊到治疗时间、急救时间及睡眠质量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确诊到治疗时间、急救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入睡时间以及催眠药物等睡眠质量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急诊护理路径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与睡眠质量,缩短救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急诊护理路径模式 睡眠质量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李小钦 孟荣翰 于雪倩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第2期237-238,共2页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运动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接受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运动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种护理模式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I指数均大于护理前,PSQI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和BI指数均大于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干预运用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上既有利于提高其运动功能,又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脑梗死 运动功能 睡眠质量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少华 梁志奇 黄双燕 《北方药学》 2023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辅以疏风解毒胶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此研究60例患者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划分,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呈现,均为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在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辅以疏风解毒胶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此研究60例患者均为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进行组别划分,以对照组和观察组呈现,均为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就两个组别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退热、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经对两个组别首次就诊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进行观测,观察组在就诊后72h、就诊后1周均更低,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更低,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中辅以疏风解毒胶囊,临床效果可增强,加速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改善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并使患者满意度获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疏风解毒胶囊 临床症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