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教育在骨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小真 陈腊金 罗燕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7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骨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接诊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接受健康教育和常规门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骨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接诊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接受健康教育和常规门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89.7±2.5)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6.4%;对照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评分(79.5±2.3)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骨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更高,护理满意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骨科门诊 临床
下载PDF
中医适宜技术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加芳 章宏杰 +1 位作者 聂达荣 郑毅鸿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5期4628-4631,共4页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能够减轻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引起的疼痛,但对于腰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疗效欠佳。本研究采用电针结合定向...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能够减轻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引起的疼痛,但对于腰背部肌肉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疼痛疗效欠佳。本研究采用电针结合定向透药治疗患者术后残留腰背痛,患者在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和ODI (Oswestry dability index)指数方面都得到明显改善,表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疼痛评分
下载PDF
骨钙素基因Hind Ⅲ多态性与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聂达荣 王和鸣 +2 位作者 杨连梓 彭美玉 陈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825-2828,共4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骨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存在地域和人群的差异。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探讨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式... 背景: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骨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关系存在地域和人群的差异。目的:观察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频率分布及其与骨密度的关系,探讨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201例汉族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s三角4个部位骨密度值。结果与结论:福州地区汉族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χ2=2.29,P>0.05),基因多态性分布依次为HH5%、hh46%、Hh49%,与福州、北京、广州、台湾地区骨钙素基因HindⅢ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与日本人、白种人差异明显(P<0.05)。且HH基因型在大转子骨密度明显高于hh型(P<0.05),但不同基因型在第2~4腰椎、股骨颈、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绝经后妇女骨钙素基因型与大转子骨密度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钙素 多态现象 汉族 福州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廷明 徐皓 +2 位作者 陈建梅 宋晨阳 姚晓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6753-6757,共5页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轴具有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目的:构建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从C57BL/6小鼠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得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全长1080bp的... 背景:目前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轴具有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目的:构建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从C57BL/6小鼠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获得小鼠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全长1080bp的完整编码序列,通过穿梭质粒pAdTrack-CMV,将目的片段克隆入AdEasy-1腺病毒DNA中,获得重组腺病毒DNA,通过脂质体转染293细胞,经包装扩增后,获得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并感染293细胞,PCR鉴定、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趋化因子受体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Track-CMV-CXCR4构建成功,经PCR鉴定鉴定重组病毒中含有趋化因子受体4cDNA全长,经序列测定表明趋化因子受体4cDNA序列正确无丢失和错配现象,病毒滴度高,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293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的蛋白表达较未感染293细胞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4 重组腺病毒 构建 鉴定 293细胞 载体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潘廷明 董忠 +1 位作者 杨连梓 汪伟剑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6个月后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以及腕关节活动度和Robbins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腕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背伸活动度、旋前活动度、旋后活动度及Robbins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手法复位 中药熏洗
下载PDF
关节囊缝合与否对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临床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潘廷明 王雪松 +1 位作者 张晋 李旭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19年第4期200-204,218,共6页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行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60例FAI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囊缝合组(简称缝合组)和关... 目的 探讨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行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60例FAI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囊缝合组(简称缝合组)和关节囊不缝合组(简称未缝合组).每组30例.髋关节镜下依次行髋臼骨赘清理、髋臼损伤盂唇修补、股骨头颈结合区骨赘清除.术后随访12个月.测量并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髋关节α角、LCE角.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mHHS评分、VAS评分和髋关节活动度.并对患者满意度、并发症、手术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缝合组手术时间长于未缝合组(P<0.05).两组术后α角和LCE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率均为100%.均未见明显并发症.髋关节屈、伸、90°内旋和外旋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mHHs评分和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缝合关节囊与否均可获得相同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征 关节镜检查 关节囊 缝合技术 治疗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8例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林燕 李淑媛 张琪玮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166-167,共2页
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包括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主要运用于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为患者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也意味着是最不... 人工肩关节置换技术包括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主要运用于肱骨近端严重粉碎骨折、肱骨头缺血性坏死、肩部恶性肿瘤等疾病,主要为患者解除肩关节疼痛,恢复其功能,稳定关节。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也意味着是最不稳定的关节。现将我科对人工肩关节置换术8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肩关节置换术 护理 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肱骨头缺血性坏死 关节置换技术 肩关节疼痛 粉碎骨折
下载PDF
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吴起浩 张喜奎 +2 位作者 张加芳 陈志敏 吴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8月1日—2021年9月30日就诊的6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目的观察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8月1日—2021年9月30日就诊的6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补气通络加味方,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外用联合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持续4周,观察WOMAC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WOMA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改善程度较对照组为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通络加味方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痹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补气通络加味方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低频脉冲与水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加芳 钟继平 +2 位作者 聂达荣 林增平 高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7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联合水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水蛭(水蛭组)、低分...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联合水蛭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术后分别给予低分子肝素钠(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水蛭(水蛭组)、低分子肝素钠+水蛭+低频脉冲(低频脉冲+水蛭组)预防血栓治疗。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彩超检查结果、下肢消肿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水蛭组下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分别为(5.2±1.4) d和(5.4±1.3) d,低频脉冲+水蛭组下肢肿胀开始消退时间为(3.6±0.9) d,低频脉冲+水蛭组下肢肿胀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和水蛭组(P<0.05);术后第7天低频脉冲+水蛭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和水蛭组(P<0.05),对照组与水蛭组股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第7天PT、APTT均短于术前(P<0.05),但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2例术后发生下肢血栓,1例为肌间静脉血栓(未处理),另外1例为股静脉血栓(予介入治疗),余两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最后顺利出院,治疗过程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低频脉冲联合水蛭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深静脉血栓 低频脉冲 水蛭 低分子肝素钠
下载PDF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潘廷明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9期3059-3060,共2页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16—2019年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对2016—2019年接受治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进行治疗,治疗组3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对2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后,发现治疗组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数据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组腕关节活动度及Robbins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对照组比治疗组所用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 石膏外固定 中药熏洗 内固定 中医骨伤学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11
作者 张加芳 钟继平 +1 位作者 聂达荣 林增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217例行单侧穿刺PKP患者,术后有29例发生邻近椎体骨折,比较邻近椎体骨折与无邻近椎体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初始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217例行单侧穿刺PKP患者,术后有29例发生邻近椎体骨折,比较邻近椎体骨折与无邻近椎体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初始骨折部位、术前骨密度、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结果邻近椎体骨折与无邻近椎体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初始骨折部位、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5%的邻近节段骨折椎体初始骨折位于胸腰段(T10至L2),明显高于其他节段。结论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跟初始骨折部位及骨质疏松均有密切关系,其中骨质疏松的程度是主要因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邻近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邻近椎体骨折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王和鸣整脊手法经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达荣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3期1-2,共2页
王和鸣教授根据脊柱的解剖特点、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生物力学原理及多年临床实践体会,按颈部、胸部、腰部不同部位,辨证施术,总结出一套多方位整脊手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王王和鸣 整脊手法 经验
下载PDF
电针+透药疗法治疗腰椎术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张加芳 钟继平 +1 位作者 聂达荣 林增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定向透药疗法促进腰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科住院行腰椎术后仍残留坐骨神经根疼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定向透药疗法促进腰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科住院行腰椎术后仍残留坐骨神经根疼痛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VA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3.3%,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7%,治疗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7、10天时,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评分,表明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针配合定向药透治疗腰椎术后腰腿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电针 定向透药 神经根疼痛
下载PDF
2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14
作者 黄章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152-152,共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常易发生的骨折[1]。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肺部、尿路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患者常易发生的骨折[1]。目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和微创手术,保守治疗卧床时间长,容易发生肺部、尿路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所以护理相当重要。2009年1~12月,我科采用保守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26例,经保守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骨折 保守治疗 骨质疏松性 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兔成骨细胞的调控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绎志 董忠 +1 位作者 杨俊 李惠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7-1939,共3页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兔成骨细胞的调控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股骨缺损动物模型,术后第1天,实验组给予淫羊藿苷灌胃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4、8、12 w处死家兔,制作组织... 目的 探讨淫羊藿苷对兔成骨细胞的调控效果。方法 选择健康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股骨缺损动物模型,术后第1天,实验组给予淫羊藿苷灌胃干预治疗,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4、8、12 w处死家兔,制作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兔股骨缺损区愈合情况;观察新骨形成区骨小梁平均宽度、骨小梁面积比、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个数,观察新骨形成区骨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4、8和12 w组织HE染色成骨细胞增多,破骨细胞减少,成骨显著(P<0.05)。两组空骨细胞陷窝率、股骨骨小梁平均宽度、骨小梁面积比、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μg/ml淫羊藿苷培养成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成骨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00μg/ml淫羊藿苷培养成骨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成骨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淫羊藿苷可促进兔成骨细胞增殖,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形成,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成骨细胞 淫羊藿提取物 淫羊藿苷
下载PDF
小剂量砂浆期骨水泥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廷明 董忠 +1 位作者 杨连梓 章镇南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砂浆期骨水泥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骨水泥注射状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注入小剂量砂浆期骨水泥2.0~3.0 ml,48例)和对照组(术中注入拔丝后... 目的探讨小剂量砂浆期骨水泥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将行椎体成形术治疗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骨水泥注射状态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术中注入小剂量砂浆期骨水泥2.0~3.0 ml,48例)和对照组(术中注入拔丝后期或面团期骨水泥4.5~6.0 ml,42例)。比较两组疼痛VAS评分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两组均获得12个月随访。术后1、12个月,两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砂浆期骨水泥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砂浆期骨水泥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的实践探索
17
作者 聂达荣 张加芳 钟继平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3期209-210,共2页
中医骨伤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过程中极其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笔者总结多年中医骨伤科带教经验,分析现状与问题,并指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 临床带教 问题 对策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45
18
作者 潘廷明 董忠 +1 位作者 杨连梓 章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月6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资料,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组(石膏组)33例,切开复位...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月68例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病例资料,其中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组(石膏组)33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钢板组)35例,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观察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Robbins腕关节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石膏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钢板组(P<0.01),治疗6个月后石膏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小于钢板组(P<0.05)。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及Robbins腕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在骨折复位方面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联合中药熏洗组,但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后者,在功能恢复及安全性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 手法复位 内固定 中药熏洗
原文传递
益生菌制剂对绝经后骨质减少女性患者骨骼状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加芳 钟继平 +2 位作者 聂达荣 林增平 高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对绝经后骨质减少女性患者骨骼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女性478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103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定期进行随访。检测患者治疗...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对绝经后骨质减少女性患者骨骼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女性478例,其中骨质疏松患者103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益生菌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定期进行随访。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代谢指标、骨折情况、肠道微生物情况。结果 治疗后益生菌组患者Ⅰ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CTX:P=0.004;BALP:P=0.011)和益生菌治疗前水平(CTX:P=0.008;BALP:P=0.024)。对照组治疗前后丰度排列前三位的微生物均为Bacteroides plebeius,布氏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bromii),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益生菌组治疗前后丰度排列前三位的微生物均为Bacteroides plebeius,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布氏瘤胃球菌(Ruminococcus bromii)。结果显示益生菌组患者治疗后肠道甲醇拟无枝酸菌(Amycolatopsis methanolica),Burkholderia oklahomensis,Streptomyces turgidiscabies,Verrucosispora maris检出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9,0.012,0.005,0.007)。结论益生菌可以改善骨代谢,对绝经后骨质减少女性具有骨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益生菌对肠道微生物分布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绝经 女性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期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谨敏 王诗忠 +2 位作者 陈立典 聂达荣 薛偕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7-257,共1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急性期个体通常处于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难以配合心理调查,并且临床也发现量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必须加入一些客观指标对PTSD进行评判。我们通过检测PTSD患者血浆中5...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急性期个体通常处于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难以配合心理调查,并且临床也发现量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必须加入一些客观指标对PTSD进行评判。我们通过检测PTSD患者血浆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多巴胺(dopamine,DA)含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5-羟色胺 临床意义 多巴胺 急性期 心理调查 PTSD 客观指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